文/九夜
遊戲智庫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
Rovio Entertainment能夠起死回生,差不多已經是手遊界的一個奇蹟,如今再長命的手遊也難逃三年之癢,尤其是圍繞單一IP死磕的開發商。任誰也想不到,《憤怒的小鳥》今天也可以堂堂正正的說自己起死回生了。
一念之間由盛轉衰
芬蘭的手遊公司Rovio Entertainment,一家多年來被人們當做「反面典型」的遊戲公司,之所以那麼被針對,是因為《憤怒的小鳥》當年實在是紅極一時,在爆款輩出的手遊初期階段,《憤怒的小鳥》仍可以稱得上獨領風騷。然而這一次的勝利卻成為了巔峰,在休閒遊戲時代式微,重度遊戲正式登上舞臺後,Rovio立刻開始面臨連續數年的低迷,持續利潤下降、裁員、剝離業務,這個曾經下載量超過35億次的超級IP,卻沒有給Rovio帶來更多的競爭力。
Rovio當然不是憑藉《憤怒的小鳥》坐吃山空,而是急速開發了圍繞怒鳥IP包括策略、MMO、三消、彈珠等等題材在內的數十款衍生作品,以及涵蓋衣食住行的無數周邊,甚至建立了主題公園,試圖將IP的增值效益發揮到極致,而結果卻是持續三年的營收下滑、300人裁員、以及資本市場不再信任後的股價暴跌。
2016年,Rovio下狠心斥資拍攝了遊戲改編電影《憤怒的小鳥》大電影,試圖用情懷再度讓這個IP回到玩家視野中,雖然電影在全球取得了3.5億美元的不俗票房,影片本身質量也有目共睹,但是對於遊戲業務而言,大電影的成功卻沒有帶來想像中的效果。
Rovio並不像當年同時出人頭地的其它一些休閒遊戲公司一樣,被收購或者消極怠工,它們始終保持著獨立運作,並且積極開發新作、熱情的經營這個IP,但後續的發展卻讓人失望不已,絲毫沒有拿出休閒手遊大廠崛起的風範,這或許就是人們一再對其調侃的緣故。而它的由盛轉衰,則在於急於求成的轉型娛樂,一念之間,使得這個極具潛力的IP走上了偏路。
起死回生也就是一個季度的跨越
遊戲界確實從不缺少奇蹟,有一夜成名的,也有埋頭苦幹逆轉命運的,Rovio顯然屬於後者。
在重壓加深之下,Rovio卻收起了很多浮躁,實際上這家廠商一直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中,否則也不會連年起伏,始終遊蕩在主流媒體的視野中。
《憤怒的小鳥》大電影確實讓Rovio和業界都燃起過很大的希望,至少電影的成功似乎預示著影遊聯動的基本水準,但可惜最後並沒有聯動起來,但也讓資本市場對Rovio重拾了一些信心,2016年Rovio的營收同比增長了34%,為飛了偏路的怒鳥搭起了一道繩索。
在大規模裁員之後,Rovio開始意識到他們對於怒鳥內容布局的重大失誤,於是裁掉了眾多衍生產品,開始專注於思考怒鳥IP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遊戲延續生命。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見Rovio有20餘款怒鳥遊戲處於下架狀態,與之相對應的,包括正統續作《憤怒的小鳥2》在內,加上《憤怒的小鳥:朋友》、《憤怒的小鳥:進化》在內,幾款類型不同但異曲同工的遊戲正在慢慢回歸主流視野。
2017年,Rovio披露的年度財報顯示年度營收同比增長了55%,其中遊戲部門就增長了56%。在最近的2018年Q1財報中,營收同比增長了74.8%,股價盤中交易也隨即上漲了4.93%。而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的2018年2月,Rovio才因為未達2018年業績估值而致使股價一度在赫爾辛基市場暴跌超50%。可以說Rovio完全詮釋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不過如此」這句話。
信任危機還會再度爆發嗎?
針對Rovio的討論一直不斷,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是,資本市場對Rovio一直存在一種信任危機,就像芬蘭遊戲一直給人的印象那樣,Rovio確實充滿了創意和點子,但總是發揮不到正途上,不過這一次,Rovio確實拿出了一個大幅轉變且穩妥的思路。
就像上文所述的那樣,Rovio縮減了項目數量,然後集中將資源傾注在少數幾個產品上,Q1季度的營銷成本甚至被大幅縮減,然而卻因此將《憤怒的小鳥2》以及《憤怒的小鳥:進化》兩款產品盤活了。
《憤怒的小鳥:進化》作為一款IP衍生的RPG遊戲,本身玩法並沒有脫離怒鳥成名所依靠的彈弓玩法,而是改進成為桌面彈珠式玩法。當然玩法方面《憤怒的小鳥:進化》談不上驚豔的創新,但這款遊戲是Rovio少有的謹慎之作,在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之間,本作都僅在少數幾個國家上線測試,此後在正式進軍全球市場,從2017年6月至今,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已經營收超過3000萬美元。
《憤怒的小鳥:進化》是Rovio的後起之秀,在6月Rovio的營收榜上排名第五,而前四位分別是《憤怒的小鳥2》、《憤怒的小鳥:配對》、《憤怒的小鳥:朋友》和《憤怒的小鳥:爆破》。
其中《憤怒的小鳥2》不僅成為了一款成功的續作,而且它終於也證明了Rovio的長時運營能力。
《憤怒的小鳥2》作為《憤怒的小鳥》正統續作,於2015年推出,玩法本身並沒有太大改動,但是其根本思路卻產生了質變,從最開始的單機遊戲,變成了一款「服務型遊戲」。
此時正是服務性遊戲這個概念被廣業界廣泛認可的時刻,並不只是手遊,甚至連育碧、EA、SE等主機大廠都廣為重視,EA在微交易方面獲得了大量收穫,而SE的《最終幻想:新帝國》還穩穩掛在北美暢銷榜的前二十。
《憤怒的小鳥2》明顯深入研究了主流服務型遊戲的賣點,並且與最初的設計融合在了一起,實際上這款遊戲在北美暢銷榜上一直成績不錯且穩定,在Google Play的休閒遊戲榜上也常年位列前十。而作為《憤怒的小鳥2》第二大受眾市場的中國,這款遊戲從5月份開始得到了App Store的傾力支持,一直出現在各類板塊的推薦區域,排名立時躍升至免費榜頭部,最高時甚至達到免費榜第三的成績。
而縱然是看似淡出主流視野的《憤怒的小鳥》經典版,也仍然保持其輝煌的戰績。在Sensor Tower最近統計的APP收入排行榜上,從2010年7月1日至今,北美App Store市場付費遊戲排行第一保持天數最多的遊戲當中,《憤怒的小鳥》赫然排名第二,有311天都排在付費榜第一的位置上。
而在同時段的北美App Store市場暢銷榜排行第一的榜單上,《憤怒的小鳥》也達到了第七位,有143天的時間都呆在暢銷榜第一。
將資源配給到頭部產品上,同時找準細分市場定位,Rovio數年來的積累和潛力終於回歸產品本身。雖然是初顯成效,但也因為滿足了目前的市場需求,而給予資本市場和媒體極大地信心,目前看來,Rovio確實找到了一條翻身的「正途」,並穩步的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