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佛教3D影片《超越輪迴》

2021-02-23 綜合療愈法

以下視頻為超越輪迴:

如若要解脫六道輪迴,或永不下三惡道(畜牲、餓鬼、地獄),請重視往期精彩回顧文章最下面的紅色文字部分(體方法師佛教講座重要三部曲)。    

 以下另附推薦視頻為:《與神同行;罪與罰》

《與神同行:罪與罰》該片根據韓國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金子洪在死亡後的49天裡與陰間使者共同接受地獄7關審判的故事。

《超越輪迴》:

正心堂國際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於2007年製作發行的一部佛教3D動畫影片。該片通過當代高端影音技術的精彩運用,為觀眾深入淺出的解讀出流傳2500多年的經典佛教繪畫《六道輪迴圖》所講述的生命流轉的發生原理、過程和人生存在的價值真諦。

內容簡介:

以最為樸實祥和的言語對全世界範圍全體佛教內無論任何教派都依止遵從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進行了優美的文化讀解和緊密關聯每一個人現實生活的聯動共鳴。使得每一個觀眾,無論有無宗教信仰都於內心深處感受到佛法的偉岸。記錄片《超越輪迴》是目前全網絡最受歡迎的佛教影像之一。截止到2012年10月,已經超過千萬次點擊,穩居各大視頻網站佛教類專輯點擊率第一名的位置。

製作意義:

佛教影片《超越輪迴》是佛教界運用最先進傳媒技術弘揚佛教文化的一次嘗試。高清晰,高質量的影像效果,受到了廣大佛子以及影視工作者的一致好評。最先進的製作技術以及最樸實的言語,恰到好處的闡釋出了佛教的最基本的原理。讓更多的人對佛法產生正確的認知,讓更多的人開始走上覺悟的路。感恩導演趙一澄,功德無量。

另附:

《地獄變相圖》就是介紹人墮地獄受種種罪報之真相,同時也說明地獄果報全是自作自受,不是閻羅天子所定的罪。故我們深深期望瀏覽本圖之後,能喚醒大家明白得人身之可貴,起心動念造作罪業墮地獄之可怕。故經云:真誠發露懺悔,即可遠離罪報,願我們一起共勉之。

作者:

巨幅捲軸《地獄變相圖》,是四十多年前畫家江逸子答應恩師李炳南要繪製的,源於唐代畫聖吳道子首創的《地獄變相圖》,能給當時的長安帶來極大的教化作用,可惜毀於戰火而失傳,江逸子完成後又編寫《因果圖鑑》畫冊,流通達五萬本。

江逸子的《地獄變相圖》,完成於二○○三年,過去曾數次展出,但因畫幅太長,受限於場地,均為分批展出,幸好中正紀念堂展覽廳非常寬敞,才得以首度以完整面貌呈現在國人面前。

江逸子,於1938年出生於福建,師從李炳南大師,從事繪畫已有50多年,曾任臺灣孔廟管理處主任。代表作品包括《極樂妙果圖》、《地獄變相圖》、《虎溪三笑》、《江山無盡圖》以及孔門弟子立體塑像等。

於1964年舉辦第一次個展,翌年以《田單復國圖》獲得教育部長獎,此作代表國家贈與來訪之大韓民國總統樸正熙氏,現存於漢城國家博物館,此後連年得獎。在30歲那年,覺悟外在功名虛幻不真,而隱居作畫。在首次個展時,其恩師李炳南大師就指出藝術不應只是欣賞和裝飾,藝術應有道氣,要能移風易俗,淨化人心,因此他的畫作和雕塑雖無言說,但卻又無盡的意蘊在裡面。

封面 盲龜遇浮木孔

佛言:人在三惡道難得脫,譬如周匝八萬四千裡水中有一盲龜,龜從水中百歲一跳出頭,寧能值木孔中否?諸比丘言:百千萬歲上恐不入也。所以者何?有時木在西龜在東,有時木在東龜在西;有時木在南龜在北,有時木在北龜在南。有時龜適出頭,木為風所吹在陸上。龜中百歲一出頭,尚有入孔中時;人在三惡道處,難得做人過於是龜,何已故?三惡處人,皆無所知識亦無法令,亦不知善惡,亦不知父母,亦不知布施。更相啖食強行食弱。如此曹人,身未曾離於屠剝膿血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惡人所更如是。

因果圖鑑 序一

《華嚴經》云:「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森羅萬象,無一不從吾人心性變現。是故宇宙有無限維次空間,各維次空間亦有芸芸眾生。無限維次空間,即佛家所云「法界」。一念純淨純善,高登極樂維次空間;一念瞋恚嫉妒,墮入地獄修羅法界。現代科學家透過極繁複的試驗,逐漸發現事實真相;而釋迦牟尼佛於三千年次前,早已將此自然法則,講述明白,後人紀錄會集而成《大藏經》。

佛法傳入中國,與中國聖學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傳統聖教,以五倫十義為綱領,自家庭教育為兒童奠定良好處世根基。隨後進入學校、社會,為國服務,所受薰陶,皆不偏離道德規範。特於縣市地區處處供奉城隍,展示閻羅十殿,勸化人心,影響至深。即如不識字之販夫走卒,亦深明是非善惡,宅心仁厚。是故五千春秋歷史,政權幾經鼎革,文化歷久彌新;民風淳謹,恪盡本分;即遇戰亂變故,亦能迅速安定。

近百年次來,西風東漸,崇尚科技,視倫理道德為封建,斥宗教教育為迷信。背棄倫常、縱慾妄為,舉世動蕩不安,千百年次來所未曾有!仁人志士,深感恢復倫常道德之迫切;淨宗十三祖印光老法師高瞻遠矚,強調因果教育為至要。近代畫家江逸子居士稟承師訓,苦心繪製「地獄變相圖」,巨幅長達五十米,勸導世人明因識果、去惡修善,獲得廣大迴響。為思普及,製作光碟,略為解說,並譯為日、英等外語,流通海內外。今乃編輯精美畫冊,詳明其要,便於閱讀,亟欲引人時時警策,念念提攜,力挽狂瀾於亂世洪流。其深悲宏智,誠屬難能可貴!

印祖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多有不信因果者,任意毀謗地獄苦果為古聖先王鎮撫民心之權說。殊不知,生命如長河,因果決不虛。大乘金句闡明心性至理,廣大精微,雖為今日科技所遠不及。然如日本江本博士歷經十年次研究,發現心念善惡確能轉化水結晶美醜,亦實證「十法界不離一心」之佛語。故知,善惡禍福,如影隨形,地獄極樂,自作自受。閱覽地獄圖,細思聖賢語,今生來世,何去何從,智者必已瞭然於胸中。故人逸子是作也,餘師本願也。囑為序,不以學陋文拙而不為,義不敢辭,責不能貸也。

二○○五年次三月二十四日

釋淨空 謹識

因果圖鑑 序二

近得優婆夷謝淑琴女士轉來華藏淨宗學會出版,古閩江逸子老師恭繪的《因果圖鑑-地獄變相圖》並附釋文,以銅版紙精印的長捲圖軸及書冊本各一套,說是作者惠贈給我們法鼓山珍藏的,同時囑我為其再版寫序。

江逸子老師畢竟既是虔誠的淨業行者,也是一位傑出的老畫家,所畫的因果圖鑑,不僅能夠達成「闡明因果大道,普益群倫」的目標,兼具高度藝術創作的造詣。這是一幅「縱六十二點五公分,橫五○○○公分之巨構」,乃在民國紀元「第二癸未之春開筆,不及一年次,遂成此圖」,這是作者在五十餘載作畫以來,第一件大作品。因此他要說:「若非佛力加持」是不能成就的。

這幅地獄變相圖,與此前我所見過的相比,多了文本解釋,也嘗試對墮獄者的衣著略略予以現代化,並且在地獄中見到了世界各大民族人種與各大宗教的「宗教人物、神職道侶」。足徵墮落地獄的眾生,應該是不分種族和宗教的。

地獄的觀念,在世界各大宗教,都有介紹,並且相當強調,唯於早期的漢文化中,只有陰陽二界,生者住於陽上,亡者則下至陰間。至於陰曹地府,十殿閻王,乃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帶來了六道流轉中的地獄信仰,才形成的。特別是地獄變相圖的廣泛流傳,加上《地藏菩薩本願經》等普遍被民間持誦,地獄的懲惡罰罪,產生了警世導迷、移風易俗的功能,並且成了佛道二教共通的勸世教材。

在佛典中的地獄,梵語落迦,又譯為泥犁,有八大熱地獄及八大寒地獄,以及孤地獄等;八大熱地獄又有十六小地獄。《長阿含經》卷十九的「地獄品」中說,有八大地獄及十六小地獄。八大地獄的名稱是:想(等活)、黑繩、堆壓、叫喚、大叫喚、燒炙、大燒炙、無間;十六小地獄的名稱是:黑沙、沸屎、五百釘、飢、渴、一銅釜、多銅釜、石磨、膿血、量火、灰河、鐵丸、釿斧、豺狼、劍樹、寒冰。《俱舍論》卷十一亦說,八大地獄各有四方的四門,每一門外又各有四個遊增地獄,即是煻煨增、屍糞增、鋒刀增、烈河增。另有《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立世阿毘曇論》卷八等,對於地獄的刑罰,均有詳細的描述,說在地獄中有諸獄卒、驅迫墮獄罪人行種種酷刑的記述,已非地獄變相圖所繪者之所能及。尚有大小乘經論。例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 《大毘婆沙論》卷百七十二,《大智度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等,對於地獄都有大同小異的敘述,尤其是《正法念處經》自第五至第十五卷介紹的「地獄品」,描述得極其細緻。足徵地獄的存在,以佛教而言,乃是諸佛、諸菩薩、諸阿羅漢共同一致的教說,所以也必須是佛教徒們共同一致的信仰。只是現代的佛教界,著重人間疾苦的慈悲救濟,已少有人宣導地獄的觀念了。如今能有江逸子居士在淨空法師的全力支持下,適時畫出這套地獄變相圖來,真是功德無量的大事。

此在印度,即有《正法念處經》卷四十八及《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七等,稱嘆彩繪地獄圖的功德。現存印度的阿羌塔第十七號石窟,以及中亞地方出土的廢寺遺蹟壁畫中,亦有描繪地獄眾生的種種受刑苦相。此外,有敦煌千佛洞發現地獄變相的繪畫斷片,唐代段成式的《塔寺記》及宋代的《佛祖統紀》卷四十等,均提及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次,景公寺中門東壁的地獄變相圖面世之時,都人觀之悚然而懼,皆不食肉,兩都的屠戶酒肆,亦為之轉業。佛教經中國傳入日本後,在日本自平安朝以來,也隨著對於閻魔王(中國亦稱閻羅天子)及地藏菩薩的信仰,寺院壁畫之繪有地獄圖的記錄,亦是不少。

也許是由於地獄景象的陰森恐怖,以致現代人,雖都會說六道五趣,大多不願細談地獄因果,如今難得有了江老師的圖釋鉅作,彩色鮮麗,筆法明快,既有勸世的功效,也具欣賞的價值。不論是站在哪一種角度,都是應該普及流通的,故樂為之序。

二○○五年次三月二十六日

聖嚴 撰於臺北法鼓山丈室

老友江逸子居士,悲心深遠,畫藝精湛,新作地獄變相圖,警惕人世。諸如抱柱、火床、寒冰、膿血、糞屎、倒烤、抽筋、拔舌、剝皮、刀山、虎啖、割舌、油釜、鐵丸、火狗、毒蛇、蹲峰。如是諸地獄,不勝枚舉。一一獄中,罪人無數。一一罪人,受無數苦刑。苦極而死,死而復生,生又受苦。《地藏經》云:「行惡眾生,業感如是。」夫惟業感,隨業現形而受,他人固不得而見之。不見則不知其可畏焉。唐吳道子,為作獄變於景雲寺,是可見矣。但須跋涉至長安,觀於寺壁而已。今觀逸子,其作獄相於一長卷,人皆可見。如是苦果,事相顯而易見。見而知畏,可謂幸矣。

逸子運其神筆,根據於經,察乎人事,不一年次,成此巨構。淨空老和尚,即囑根據制千五百卷,分贈世界諸大博物館,暨諸大學圖書館,永久庋藏,適時展覽。甲申之冬,原作特展於日本京都西山光明寺。觀眾摩肩,嘆為希有。光明寺主柴田康英和尚,稱讚此展,乃光明寺八百年次來,未曾有之盛事。

京都展畢,函電紛馳,鹹望編冊繫辭,流通周遍。逸子許之,根據卷編為一冊,附文以釋,題曰因果圖鑑。將付梓行,囑餘為序。餘展讀再三,視其圖,獄相畢現,此示惡果也。見果必俟徹見其因,方能深信。於是三復其文,見其散韻隨宜,不泥一法,蓋出以變體,乃能暢說一切作惡者之惡念罪行。詳明墮獄之由,令人知因識果,轉相勸化。以是流傳,相期去惡為善,一轉念間,地獄可化為天堂,進而階之以出三界。誠如是,人天歡喜,逸子欣然,餘亦樂為序耳。

民紀第二乙酉年次仲春下澣

廬江 徐醒民 識於臺中

緣起

直到前年次中秋,故舊淨空老和尚來訪臺中蓮社,邀我見面暢敘,提及城隍感應之囑,敦促我作地獄變相圖,且說:「圖成遂廣為流布,其意誠真。」我答以:「甲子初度,我曾發願以一年次之功,恭繪千手千眼觀音,為世祈福。尚願有生之年次,再作一卷西方淨土變,以報 師恩。至於地獄圖,縈懷四十年次之久,今既緣熟,豈敢推辭。但求圖成之時,乞請上人慈悲演說其義,以普化群迷,消弭一切災厄,方為功德圓滿。」

秉著懺悔之誠,於今春正月提筆,每當握管,總覺神隨筆馳,難以自休。一年次未滿,遂成此卷。這其間有許多不可思議之處,也有許多悚惶悽慘之狀,令人不忍宣述,不得不信報應之可畏。但願有緣披讀者,惕戒在心,深明因果不空之要道,引以為鑑,方不愧此生為人,及菩薩之悲願。

癸未除日 夢蓮居士  江逸子  於澹寧齋 年次六十六

生淨土

1、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人一生最重要的,莫過於能於今生求生淨土,了脫生死,永脫輪迴之苦。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最為殊勝的淨地,是阿彌陀佛以無比願力所成就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只要肯信、能願、能行,老實念佛,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依教奉行,一生奉持不變,於臨命終時,必蒙佛菩薩來接引。

圖中所示:「念佛臨終見寶臺,寶幡寶蓋滿空排,彌陀勢至觀音等,合掌相隨歸去來。」的圓滿成就。

生天道

2、勤修十善得生天。

不能往生極樂,但一生修善積德,臨終亦能往生天道享天福,但至少要具足十善的標準。何謂十善?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綺語

6.不兩舌 7.不惡口 8.不貪 9.不瞋 10.不痴。

生人道

3、依憑五戒得人身。

佛云:「人身難得猶如海龜遇浮木孔。」又云:「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如何把握來生能得人身,最基本的條件要具足五戒的修持。何謂五戒?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至於富貴貧賤,全憑造作善惡多寡而定。諺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我們要清楚明白這個道理!

歸地府

4、造作十惡,魂歸地府。

何謂十惡?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人生數十寒暑,一生中若不知修學善業,不明因果事理,不懂修善積德,轉眼無常到來,魂歸地府,後悔已遲!

5、悔之晚矣,無常判官來算帳。

此刻大夢初醒,生前造作種種,死後一一算總帳。

6、鬼王夜叉全是業力所變現。

地獄所有景象,全是自己業力所感召。不具地獄因者,感受不到其陰森恐怖。此更非閻羅王殘酷,以嚴刑懲罰罪人。

第一殿

此殿司掌人間壽夭、吉兇暨陰間受刑罪報。所有罪魂被押解至第一殿秦廣王處,接受審判,依罪刑輕重,發配至各獄受罪消業,如功過相當,免受罪者,可直接轉到第十殿投胎。

孽鏡臺

8、孽鏡臺前無好人,狡猾奸詐難遁形。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一生的罪業,孽鏡臺前原形畢露,狡賴不得。

9、百善孝為先,自殺罪最重。

自殺是愚痴的也是很苦的,自殺後的罪報更苦,要受反覆自殺的痛苦,因為四恩未報(四恩指的是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眾生恩),責任未了,即擅自輕生,不但令父母傷心,若拋下妻兒不顧,更是人間悲劇,故罪特重。

10、天下之亂,始於失去良知良能,不受道德教育之故。

在五濁惡世中,非常容易造作無量無邊罪業;如迷戀淫慾、沉迷賭場、嗜酒如命、不孝父母、忘恩負義等等,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死到臨頭恨已晚!」

11、各行各業不能各安其道,造無量業,得無邊罪。

人之罪根所由,莫不起於貪瞋痴三毒。今日道德淪喪,皆因不遵聖賢教誨所致。許多人只認識宗教外表,不知宗教真正的精神,就是道德教育,故只重形式而不重實質的結果,是導致芸芸眾生更加迷惘、墮落而已!

12、學不安道,愧對聖賢書。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志在希聖學賢)

讀聖賢書,旨在教育化民,不能依教奉行,以身作則,仍墮在名利之中,死後都要先來此地補課受教,結畢,再發至其它地獄受罪消業。

第二殿

18、第二殿楚江王

楚江王主掌第二殿,司掌活大地獄。來此受罪,皆因生前造作無量無邊殺業,所受罪刑,相同於生前所造之業,怎麼殺它,就怎樣被殺。經云:合墮活地獄者,生前樂行殺生,所造之業若有上、中、下之別,則此獄亦有上、中、下之分;總之,一切皆隨業的輕重,受一處報或多處報乃至十六處,若尚有餘罪,再墮他獄受餘報。至百千年歲方竟。而此地獄之十六別處,一處比一處痛苦,彷佛連環獄一般,種種刑苦,永無間斷。

19、戟腹地獄

《經律異相》云:凡以噁心毒害眾生,以刀叉、鐵叉、魚叉刺害水族類,或捕獵禽獸者,受此戟腹罪報。又此罪報,非僅戟腹而已,乃是遍身刺至血肉模糊為止,苦慘萬分,風吹復活,反覆受罪,痛苦宣難。

20、劍葉地獄

《起世經》云:生前不慈與人刀杖、教唆或遣令戰鬥、或聚眾鬥毆、或侵犯國土、引發戰爭,死後墮此罪報。環顧世局,弱肉強食,競爭的提升變鬥爭,鬥爭提升變戰爭,無辜的百姓受到空前的劫難,今日地球已成為地球村了,侵略、佔有,都是不應該的,看到地獄如此的果報,我們應該冷靜省思,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何在!

21、拔舌犁地獄

是非皆因多開口,口業所造的罪惡,無有窮盡,其罪苦多且慘。此圖表現的就是將舌頭拔出,拉出還用犁去耕。佛言:「兩舌人兩面,常食他背肉」。受此苦惱,號哭叫喚不止,此罪竟畢,尚且墮灌銅汁獄,燒其咽喉,次燒其心、肺、肝、腸等,種種的苦楚,只因舌根所造之種種罪業。又謗佛、謗聖賢、造謠生非、引發重大衝突、詐騙老弱、善良等,死後均難逃拔舌地獄!

第三殿

此殿司掌黑繩大地獄,墮此獄者,其罪根多因邪見、誑怨、愚痴、好殺所致。此獄中罪人,身陷於無量由旬之熱焰中,遭黑繩束縛,後被推墮於利刃鐵刀熱地之上,一旁有鐵焰牙狗來啖食,一切身,分分被剝離啖食,悽慘無比,悲聲叫喚盈天,無有救者,至罪業消畢。若得人身,其身分鄙劣下賤,常饑渴交迫。此獄之苦更勝於前的活大地獄。罪畢,若尚有餘罪,再墮其它地獄續消罪業。觀地獄之苦,實在去不得!

29、搗舂地獄

《經律》云:生時以噁心搗殺眾生,死後墮此地獄。例如欲飽嘗美味,將魚肉搗成泥醬或製成貢丸。又《所起經》云:行多詐騙,機詐害人。現前有許多專門欺詐老弱婦孺,令其晚境悽涼、孤苦無依者,死後難逃搗舂苦。

30、挖眼地獄

地獄的果報是循環的,許多罪並非單一,造惡多,受罪的種類也多,挖眼僅其中一種而已。《玉準》云:舉凡偽造文件,奪取產業,墮此地獄。經云:凡造諸不善業者,墮黑繩大地獄,其中多受挖眼之苦報。

31、倒吊地獄

《經律》云:生前以凌虐心,將眾生倒行取樂,或倒吊眾生。如釣蝦、釣魚,予以烤、燒,如烤乳豬、烤羊肉、烤牛排、豬排、雞、鴨等等,鹹墮此獄。又機巧設陷欄柵,倒吊捕獵飛禽走獸;或以手段擄掠姦淫,亦墮此獄。

第四殿

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獄,此大地獄之苦又勝於前二者,其苦無邊。墮此地獄之罪根為生前樂行殺、盜、邪行三業。觀此地獄罪人為大火普焰所燒,眼出火淚,彼淚是火,即焚燒其身,閻羅人又劈其眼骨,復以鐵鉤割打,熱鐵鉗擘其糞門,洋熱白鑞灌滿其內,外有大火復燒其外,內外極燒,受其大苦。如是經無量百千年中業方竟。若生人中,常有癖病在其腹中,若身燋枯,又形貌醜陋等。

38、腰斬獄

生前假扮道士或以神棍作法欺騙眾生、詐騙財物。《玉準》云:不敬天地神明,均墮此獄。簡單講:破壞大自然環境、不珍愛資源就是不敬天地。現代人普遍沒有敬畏天地的概念,許多災害其實都是由人為因素所帶來,例如山林開發、水源地汙染均是。

39、拔舌地獄

佛言:喜兩舌讒人、惡口、妄言、綺語、或貢高誹謗經道、嫉賢妒能、恃才傲物,入此地獄。獄中鬼卒從人頭拔其舌,燒鐵鉤其舌斷,燒鐵刺其咽,令其欲死不得,欲生不得,不能言語,痛苦萬分,至千萬歲盡。又報盡為人,多患瘖啞不能言語。觀此地獄,予人啟示極深,口過罪報真是苦慘呀!

40、沸湯地獄

生前喜食海鮮,死後即墮沸湯獄。今人好貪口欲,為享新鮮,常將活的魚蝦丟到熱滾滾的沸湯上,只見其痛苦蹦跳,欲逃無路,最後成為大家的美食;想想,享受一時,將來苦果相當,值得嗎?又如罪人於生前喜好殺雞、鴨、豬、牛、羊等,為快速脫其毛,常將其活燒、活煮、活燙,此痛楚難宣,其恨也無窮!一旦身壞,同受此等沸湯果報,我們要深思!

第五殿

閻羅天子司掌叫喚大地獄。墮此地獄之罪由,為樂行殺生、偷盜、邪行、嗜飲酒等。此獄之苦更甚於前,罪人受此罪報,號哭叫喚,悲吼盈天,故稱叫喚地獄。倘罪報受盡,復得人身,常得風血之病,或生貧窮,或生惡國。罪人押解至此,大抵已歷前述地獄,受罪許久,若罪消盡,則發放往生或再受輪迴業。罪重者,登上望鄉臺之後,復發其它地獄,一一受罪消業。

望鄉臺

47、望鄉臺上八千裡,儘是執迷不悟人。

步上瞭望鄉臺,翹首盼望永隔的親人,放眼望去,一幕幕儘是叫人心酸的傷心事!例如:

49、屍骨未寒,債主上門逼迫清償。

50、所遺家產,反而讓兄弟反目成仇,爭相搶奪。

《玉曆》云:為爭名奪利,不擇手段欺詐,誘惑大眾,更有甚者,忘恩負義,恩將仇報,此皆泯滅良心,喪盡天良之徒,死後將墮此獄。又衣冠禽獸之強姦犯,雖逞一時之欲,卻要換來抽腸割心之有痛楚。

55、刀山地獄

觀此地獄,遍山儘是刀刃,罪人從空中拋下,無不穿腸破肚,血流如注。墮此業因,如《所起經》云:破壞正法道場,毀謗聖賢善人,死後都將墮此地獄。《玉準》云:貨物財寶,以假作真,欺哄鄉愚婦女,致陷害喪命,亦墮此獄。現今,許多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進行令人髮指的騙術,如製造假貨、假藥,害人騙財,真是泯滅天良之至,殊不知一報還一報的可怕!

56、飛刀火石地獄

此獄飛刀火石紛飛從空而降,如同下雨一般,罪人插翅難飛,無不粉身碎骨。墮此獄者,都因生前欺凌弱小、或引發戰事、或咒天謗道,凡此種種,死後墮此地獄。

第六殿

卞城王司掌大叫喚大地獄,此獄之罪苦又勝於前面種種。因所造之殺生、偷盜、邪行、飲酒之罪皆較前為重,故其苦更深、更烈。每受其苦,罪人啼哭叫吼,聲聲悲號,故稱大叫喚地獄。又此地獄對於妄語所造之罪有更嚴慘的罪報,受報的時間亦較前為長,真是苦痛至極!

58、釘喉地獄

此獄罪因為造作邪淫。縱觀愚痴眾生,為心所誑,為愛所惑,造下罪因,得此惡報,誠不值得。經云:口中行淫,將以熱釘釘其喉口。若業盡,生於人中,口中常臭,此乃惡業餘殘果報。

59、碓搗地獄

生前作屠殺業或捕魚業,死後皆受此報。《立世經》云:此中罪人置於臼中,鬼卒以鐵杵舂搗,血肉模糊,形如肉泥,其慘無比。

60、磨摧地獄(又名鐵磨獄)

《因果經》云:男子邪淫,娶多妻妾或買春,命終即墮此獄。生前左擁右抱,享齊人之福,死後磨成肉醬,貪圖色慾之報,真是奇慘無比!

第七殿

此殿司掌燋熱大地獄,罪根之因同前造作殺、盜,或邪見、邪行、飲酒、妄語等業,而絲毫無有懺悔,凡此罪人身壞之後,墮此大地獄。此獄之苦又更勝於前,此間火燒無有一念間斷,業盡得脫,於三百世中墮餓鬼,二百世中墮畜生,若得人身,則於父母不生敬重,無慚無愧,無羞無恥,賤陋與狗食同行,手足粗裂,常依他食,盡其身命空無福德。

經云:此地獄四面熾火,罪人一切身分盡被燒盡,生而復死,死而復生,苦痛萬分。

66、拔舌穿腮地獄

《玉準》云:慣習刀筆、唆訟害人、百端詭計、顛倒是非、詐索人財、陷人含冤斃者,死後墮此地獄。今日社會,以刀筆為業,顛倒是非,教唆興訟,或恐嚇勒索詐人錢財,甚至陷人含冤而亡者,凡此之人,死皆有報,即拔舌穿腮地獄報。

67、頂石蹲身地獄

《玉準》云:婦人兇惡,任性蠻橫,或謀財害命者,皆墮此獄。又不尊師道、不思養育之恩、不好正途者亦是。

68、狗嚎狼啖地獄

凡滋事生端、為保權位,不忠不義、無心無肺者,墮此地獄。諺云:狼心狗肺,此乃形容為人險惡,無有良心者。此輩生前叱吒一時,死後被狗啃、被狼啖,一切身分段段脫落,節節骨散,果報之烈,真慘不忍睹!

第八殿

都市王殿司掌大焦熱大地獄,此獄之苦,一切無間,乃至虛空皆悉炎燃,熾火於無量百千年歲,常燒不止,罪人熱炎熾燃其身,如是無量百千年中,血灌其身,燒煮而死,死而復生。業盡墮餓鬼、畜生受饑渴苦,相互食苦。又無量百千世,欲得人身彷若如龜遇孔,生於人中得貧窮多病,熱惱心亂不止,短命報,此為殘餘果報。

觀此大地獄,其苦又勝於前,其所造罪根亦同前,惟更加嚴厲,故果報亦更強烈。

73、炙髓獄

《起世經》云:自作或教人焚燒原野,或作密室以火燜死鼠類、蟻穴,乃至以電或蚊香燻蚊子、電蚊子等,均墮此獄。許多人為方便除草,常以焚燒方式來處理,殊不知草叢中,地底裡藏有多少小動物,一把火燒了,不知有多少生命同時也喪生在火窟當中。這是很重的殺業,不可不小心!

又世人清理環境,常以燜燻或毒藥將螻蟻、小蟲予以趕盡滅絕,殊不知此罪亦重,我們可於三天前禱告,懇請觀世音菩薩護佑,不令此眾生受到傷害。又《因果經》云:醫理不通之蒙古大夫替人針炙,誤使病情加重者,其死後亦墮此獄。

74、釘板獄(又名鋼叉獄)

生前造貪汙、不廉、行賄、欺壓貧懦、待人刻薄、扣薪減俸、好唆興訟等,死後打入釘板獄受罪。

75、鋸斫獄

生前以金融詐騙、盜人錢財,或不信正法、常生邪見者墮此鋸斫獄。江湖術士以妄語欺誑、迷惑眾生、騙取財色亦同。鋸斫之苦,猶如劈木般被解劈其身,段段悉被劈裂,慘痛無比。

第九殿

平等王司掌最大的地獄,名曰阿鼻大地獄,又名無間大地獄。此獄受罪之苦更勝於前。其罪為殺父、殺母,復以貪慾、瞋恚、愚痴造作更重惡業,而墮此阿鼻地獄。

此獄寬廣圍繞重疊,四面皆是炎火,無有一處空間。因生前造惡中之大惡、不善中之不善,故受苦中之大苦。除身陷火燒之外,復墮極寒之地,冷風如刀,遍布全身,受極痛苦,無可譬喻。一一罪行,都是業力所感。又此十六別處,一處比一處苦,此皆所造罪因不同故,如此過無量百千年歲,至罪業消竟方得出離。

80、蜂蠍地獄

《玉準》云:士得榮貴,肆行無忌或誘人閨女,做事陽奉陰違,不能正己化人,致人邪行無恥,死後墮此獄。當前社會普遍存有互不信任的心態,眼前維維諾諾,背後胡作非為,此皆是陽奉陰違。

81、毒蛇地獄

《玉準》云:蜂蠍、毒蛇二獄皆是懲不恥之罪;又瞋恨心強者,亦墮此報。人倘無羞恥心,任何壞事皆敢胡作,瞋恚心烈,往往容易喪失理智,造作無邊罪業,命終均墮此獄。

82、夾頂取腦地獄

《經律》云:生時以傲慢心承事父母、師長,或作不法示範;或以種種苦逼迫眾生,如生擒活捉動物之頭,令其驚惶痛苦,凡造此罪行,墮此苦獄。

第十殿

轉輪王殿直對五濁世界,專司各殿押來之鬼魂,分別核定罪福大小,發往四大部洲適當地方去投生。所有鬼魂按其善惡、罪福多寡,通過金橋、銀橋、玉橋、石橋、木板橋、奈何橋去投生。

根據投生名一一匯集後,通知第一殿註冊畢,即送酆都城,再細分其壽命長短,或罪福的變換,縝密的管理。

圖中乃造作善業之人,生時人天敬仰,死後亦得轉輪王之尊敬,起座來迎。善有善報,他們將投生積善之家或富貴之府。總之,種善因得善報,種惡因得罪苦,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87、布施行善積功德,因果絲毫終不爽。

一生當中能樂善好施,遵循五倫、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者,臨終必得善終,或升天或再得人身。故一生所造作之業,攸關著來世的前途,這是自己造作,不是老天安排,更非神明所作。

88、漁樵耕讀、士農工商各有因緣福報。

富貴貧賤皆有因緣,不必欣羨,不用氣餒,明白因果事理之後,自能心開意解,安守其道。所謂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絲毫無半點怨尤,才是消業之道。

奈何橋

89、奈何橋上奈何人,奈何橋下不了生。

出離地獄之後,踏上奈何橋,隨業流轉,或苦、或樂,或淪為畜生、餓鬼,或得人身儘是無量無邊的苦痛輪迴,永無了生脫死之日。

醧忘臺

90、持經造業,先押孟亭報到

《玉曆》云:凡罪人生前持經念咒,死後閻王難判其罪刑,故先押至孟婆亭飲下忘魂湯,斥速投胎令其夭折,令其忘卻經咒,方得治其罪。

91、《玉曆》云:玉皇天尊命孟婆為幽冥之神,建醧忘臺,凡是投胎轉世者,皆要到醧忘臺,飲下此湯,忘記前生之事,再投生去

92、飲過醧忘湯,步上輪迴路。

鬼魂飲下忘魂湯,善者飲後投胎為人,更為聰明、強健;惡人飲後神智昏暗,疲憊衰弱,俾令其有自新機會。

輪迴業

佛云:人身難得猶如盲龜遇木孔,如此千載難逢得此人身,更要珍惜,好好做人,畢竟六道輪迴,實在太苦,芸芸眾生久遠以來,沉淪於此已渾然不知!今能聞到佛法,彷若千年暗室一線光明,當要把握,認真學習,方能永脫輪迴之苦。

94、墮落簿上儘是胎卵溼化多,人身少。

鬼王核對投胎名冊,竟是畜生、餓鬼多,滿地皆是各種畜生皮,得人者竟是如此之少,足見得人身之難!

95.鬼王揮柳枝,眾魂投生去。

鬼王揮灑楊柳枝,揮去成千上萬的鬼魂隨著業海流轉去,或為人、或為牛、馬、羊、狗、雞、豬六畜、飛禽走獸、蜎飛蠕動等,重回了了無盡期的輪迴!

96、朝日嗥嗥,乾坤朗朗,善惡因果,乃人自召。

除盡地獄業,呱呱墜地來到人間,重現了光明的曙光!《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罪業都是習性所染致,並非本性所具有,故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當要更加珍惜,把握此身,切莫空過,再造輪迴業。

結語

三夢地藏菩薩來應

最後,希望我們皆能秉承佛陀的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夢境或問我繪地獄變相圖,本據何籍?曰:實乃當今世間眾生現象耳。問其悲願,曰:至誠感通而已,嘆吾身陷於五濁,心攀意緣無非三毒五逆而渾不自覺,感慨良深也。憶 雪公曩昔之殷屬,今既緣圓而構此圖,因年來念念在茲,繫心此道,感應頻仍,然其中以三夢地藏菩薩來應,皆處我半寤之頃最為殊勝,其祥和清晰歷久不渝之法悅,淨空上人聞悉,屬我繪示其境,以徵斯誠,而乃繪三夢緣於後,是謂夢中道場也。

造像 癸未九月十九寫至泰山殿,夢我為菩薩塑像,同時虛空現法身,謂我已塑四尊矣,醒後復之,連雪公像計四尊無訛,傳 公乃地藏應身,老人謙曰:願同也矣!

謁聖 十一月十六午休,現十殿與諸天聖眾,同參地藏菩薩,法會殊勝莊嚴,實非丹青妙手可傳述其百一也。

流布 全圖將竣,臘月二十三日凌晨,菩薩入夢,宣召諸道眾生於光中,顯地獄悚怖狀,苦口宣說因果報應種種業相,菩薩慈悲真誠,無止無休不勝感傷,醒來不覺淚透枕巾焉。

菩薩三度密集入夢,只在繫心一誠字耳,不可思議也。甲申三月江逸子敬志。

綠川道影人懷師恩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往期精彩回顧:

莫辜負此人身

如何能達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如何體會佛法五蘊、六處的功能

佛說無我,誰在輪迴?

學佛基礎的重要性

佛陀教導我們什麼?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連載(一)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連載(二)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連載(三)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連載(四)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連載(五)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連載(六)

吃飯乎?大法會乎?

如實觀照

就像連續中了兩支毒箭

以生病的身體為老師身苦心不苦的教法

活在當下與如理作意

《上古中醫:氣候變暖後避開寒涼,你要付出多大代價?》

論陰陽平衡與陰陽盛衰

武漢疫情 覺知當下 做好防禦

這是一篇先父的文章,難改的習慣


以下三個佛教講座對於解脫六道輪迴之苦非常重要,因公眾號局限問題,請大家自行複製此連結,然後粘貼到瀏覽器的網址欄裡,就可以打開學習了。

https://list.youku.com/albumlist/show/id_26170528.html?sf=10900&from=singlemessage

上面連結是體方法師主講的《解脫之道》解脫之道——四聖諦與緣起與大乘不共慧。體方法師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佛教最根本的基礎,並貫通了大乘的一實相印與小乘的三法印。法師把自己修學三十年的體會奉獻給有緣之人,使我們在生活、學習、家庭、待人接物中,時時刻刻都能用功修行。 「你給我45個小時,我給你一生的幸福與解脫之路」

http://m.fodizi.com/599.htm?from=singlemessage

上面連結是體方法師主講的《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佛在人間,以人類為本

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增一阿含經》

印順導師重新判攝了中國的佛教,將大乘分為三系——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作出:「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法之行解,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的結論。修行必須先明白佛法的整體架構,然後方能抉擇出個人所需要的法門和修持的方法。如果依據流變的佛法而修行,那就南轅北轍,無法到達涅槃的彼岸了。

http://m.fodizi.com/4626.htm?from=singlemessage

上面連結是體方法師主講的《雜阿含經選集講記》

——獻給佛弟子的傳家寶

龍樹菩薩的「中論」,即是《雜阿含經》的詮釋,大乘佛法的法脈來自於雜阿含經。印順導師抉擇到佛法起源,使我們立足於根本佛教之淳樸,真正親切而如實地回歸佛陀的本懷。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這裡有300多段經文,仔細聽聞,向內返觀,你就有300多次開悟的機會。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超越輪迴》從當下出發.
    2010年作為《超越輪迴》完整版和升級版的七集大型佛教文化紀錄片《從當下出發》歷時一年的緊密製作,又將隆重登場!同時,該片所採用的高清立體電影製作技術,更是造就了這場佛教「阿凡達」的視聽盛宴! 在佛教影視界前所未有、精美絕倫的高端影視合成技術的運用下,這七個開場故事不僅讓觀眾享受到了賞心悅目視聽震撼,也是將中國佛教各教派義理文化圓融統一的基礎點之一——智悲雙運、無我利他的擔當情懷自然而然的滲透進觀眾們的心田;更是讓人們從對佛教「不問今生問來世,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認識誤區中逐漸走出,開始思索人間佛教、當下出發的意義所指。
  • 佛教與人生 | 佛教與輪迴
    佛教與輪迴時間: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三日地點:新加坡金文泰體育場諸位法師、諸位佛友,今天是我們演講的第三天,我們估計來聽演講的人數超過兩萬人,有的人統計至少兩萬四千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希望多少能帶給新加坡一些佛教的理念,也讓大家了解佛教不是迷信,不是消極。
  • 佛教與輪迴
    今天是我們演講的第三天,那麼,我們估計人數是超過兩萬人,有的人統計是兩萬四千人,那麼這樣子很短的時間,多少帶給新加坡一點佛教的理念,也了解佛教不是迷信,不是消極,進一步的知道了人生、透視人生,好好的去修行,達到解脫。前面兩天,我們是講《佛教與人生》,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佛教與輪迴》。
  • 佛教的輪迴說 有這麼幾個鮮明的特點!
    佛教的輪迴說文:陳兵1、佛教輪迴說不片面著眼於靈魂或物質,而是從樸素辯證法緣起論出發,把生命活動,眾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佛家輪迴說始終堅持緣起論的、中道的哲學立場,獨闢出以樸素辯證法窮究生死秘奧的蹊徑。2、佛教輪迴說描寫論述三界、六道、十法界之事相、因果、及生前、臨死、死後的情狀,至為詳悉,提供了一幅極為壯闊的多層次宇宙全景圖,為世間訖今為止的所有同類學說無法倫比。
  • 淺述佛教的輪迴、因果與「我」
    正是在這一兼容並蓄的發展中,中國才有了儒釋道並存的態勢,佛教輪迴觀與因果報應觀才深入民間文化。影視劇中「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等臺詞是不是很耳熟?這裡,我們就先來論述下佛教生死觀的兩大基石——輪迴與因果。其一是輪迴,也就是說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始,這一世的開始是上一世的結束,這一世的結束是下一世的開始。往更大的範圍來講,就是在天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這六道中輪迴,此生在人道,並不見得你前世在人道,也不見得你來世還在人道。
  • 佛教的輪迴原理與事實
    佛教的輪迴原理與事實(圖片來源:資料圖)一.關於輪迴的觀點有沒有上帝?靈魂存在嗎?有無前生後世?當這一期短暫的生命結束時會發生什麼?來世在哪裡?什麼樣子?對「有沒有來世」這個問題,在給出佛教的解答之前,得先澄清一個佛教的根本立場,因為不恰當理解這一立場,談佛教的輪迴便失去了意義。佛陀的整個教法是絕對否認有一個對萬物可以生殺予奪的永恆造物主——上帝的觀念,絕對否認有一個永恆的自我或不可分割的自體存在,無造物主和無我是佛教的本質特徵,南傳佛教和北傳大乘佛教都是如此。
  • 對佛教中「輪迴觀」的一點理解
    說到」輪迴「,你現在想到的是什麼?生死,對嗎?可是佛教中的輪迴觀可能並不止於此,它起碼包括三個方面。首先,佛教中確實生死輪迴的說法,認為有前世、今生、來世。佛陀在金剛經中也說到自己前世為忍辱仙人,並且給大家講了他割肉餵鷹、捨身餵虎的故事。
  • 佛學知識丨佛教中所說的輪迴是什麼意思?
    輪迴(佛教解釋)  輪迴又稱流轉、輪轉、生死輪迴,意思是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循環不已。佛教其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不尋求「解脫」,即永遠在「六道」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地循環。
  • 慧開法師:人間佛教的生死觀建構芻論 —佛教生死輪迴觀的現代理解與詮釋(上)
    至於輪迴說則以「生死輪轉」與「六道輪迴」來解說有情生命的遷流與生死的奧秘,一般皆以為此一說法是本屬於印度教與佛教生死觀點的教義內容。其實有關生命輪迴的說法,並非印度教與佛教所專有,而是通於古今中外的,這一點將再下文中進一步說明。
  • 佛教中「業報和輪迴」是由何而來的?
    《金剛經》上面這句話來自《金剛經》的經文,它體現了佛教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即「業報」「和「輪迴」。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包括你我的眾生都是由於一種因和果的動態過程,我們每做到一件事情、說的一句話、甚至是一個念頭都會造成某種「業」,而這種業在將來一定會造成某種「果」,每一個因果的循環就是一個輪迴,這種輪迴說大一點就可以擴展到人的生死。
  • 王路:從佛教的輪迴說起(下)
    沒有識了,哪裡還有輪迴呢。但我們是凡夫,都有貪嗔痴,所以我們都生活在輪迴裡,不僅自己生活在輪迴裡,看別人,也覺得個個都生活在輪迴裡。 這個意思很晦澀,乍一聽,不容易接受。有人會講,你胡扯什麼,唯心主義。人跟人的想法是很不一樣的。之所以不一樣,是因為平時見聞、接觸、思量的東西不一樣。在某種環境下久了,不斷接受特定觀念的薰習,就會越來越相信它。
  • 9部佛教影片看懂「最好的安排」
    影片以寺廟的興衰、人物的命運、不同宗派的法脈傳承為線索,勾勒中國佛教2000年來傳播和發展的歷史軌跡。主要內容涉及32個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廟以及與之相關的大德高僧。 豆瓣影評:回望千年菩提路,抒寫中華文明史佛陀滅度500餘年後,佛教得以東傳進入深受儒學薰陶的震旦古國,並逐步生根、發芽,乃至枝繁葉茂2000多年。
  • 佛教故事:盤點九個輪迴轉世案 &殺生之報,殃及子孫!
    佛教故事:男童自稱轉世前生是女人 盤點九個轟動全球輪迴轉世案盧克·呂爾曼  據英國《鏡報》2月7日報導,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5歲男童盧克·呂爾曼(Luke Ruehlman)從2歲開始就不時向父母講述自己的前世,稱他上輩子是一位名叫帕姆(Pam)的黑髮女子
  • 佛教電影《逆緣》
    若不往生、尚在輪迴、若能往生、  則未來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  從此斷除永無、生老病死之痛苦。  與彌陀同證無量壽命,無量光明、 無量慈悲、無量智慧、無量神通啊。  師父 ,只念一句阿彌陀佛、會有如此大的功德嗎?  念佛當然要專、起心動念皆想阿彌陀佛、想西方境界、  想彌陀的教化。
  • 佛教是出世還是入世的答辯
    不少人對佛教都有個先入為主的成見:即佛教是出世的,是自討苦吃。這實在是莫大的誤解,至於誤解的原因頗為複雜,這裡不便探究,只擬實事求是地談談佛教與出世及入世的關係,期待方家的教正。試想,如果佛教僅僅是出世的,釋迦牟尼佛於35歲悟道後,為何不即入涅槃,而是周曆四方,講經說法,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呢?
  •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輪迴救贖與現代性解碼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劇照在神秘的藏族文化背景下,這一復古基調的設定為影片詮釋的佛教意蘊和價值體悟提供了合法性,本片對「輪迴、救贖、施捨」的佛教信仰之釋隨處可見。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劇照因此影片中他為不慎撞死的羊超度、向遇到的乞丐施以善意、主動讓殺手金巴搭車,乃至後來尋找殺手金巴想制止他都表現了司機金巴本質的善和對宿命輪迴的堅定信仰,並以追求完整和圓滿作為人生註腳。
  • 從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看韓國導演金基德對命運輪迴的解讀
    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影片的隱喻處處都是,哪裡都是文章。《春夏秋冬又一春》中,最明顯不過的就是佛教背景和輪迴因果。這種輪迴從春天小和尚殺生開始,到夏季情慾燃燒,秋季陷落紅塵,冬季懺悔思過,再到春季新生降臨,構成完整的輪迴。
  • 輪迴這件事,是否存在,看看佛教是怎麼說的
    自古聽老人們說,這個世間是有輪迴的,不過我們誰都不曾真的知曉,也沒人見過,於是這事也無法去證明,畢竟我們新生兒不會說話,他(她)也不可能開口告訴我們,他(她)是從輪迴中哪一道來的。「輪迴」的概念已經至少流傳了2000年了,主要存在於宗教與民間的信仰之中,那麼在科學無法證實輪迴存在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呢?
  • 《Samsara 輪迴》,電影賞析
    某日,我了解了佛教中samsara輪迴的思想,我不再懼怕死亡。佛學中說,宇宙,「宇」是無限空間,「宙」是無限時間,「人」在時空中輪迴。在廣闊的時空中,個人的時空微乎其微,從起點到終點,抽象成一個點。大宇宙觀,是讓我們不要執著,站在真善美的原點,不後悔,不迷茫。
  • 生命形態的轉變:佛教死亡觀
    人死之後,並非形神皆滅,佛教在吸收印度教「業報輪迴」的思想的基礎上,釋迦牟尼在禪思中思察生死輪迴因果本末的基本方法或所依據的基本原理,是被強調為佛法理論基石乃至佛法代稱的「緣起法」。此一法則,可用《雜阿含經》裡的偈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