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的後衛球員,都這麼喜歡開大腳?

2021-01-10 懂球帝官方

短傳配合與長傳衝吊,哪一種才是最適合中國足球的戰術打法,哪一種才是我們應該從青訓階段就開始貫徹的比賽風格?這在國內的球迷群體中似乎是一個永恆爭論的話題。

在亞洲範圍內,日本男足無疑是傳控打法的典型代表,當看到日本球員在面對歐美強隊時也屢屢能夠通過細膩的技術與傳切配合撕裂對方的防線,檸檬樹下的我們自然也會期待著同為黃種人的中國隊也能在某一天打出像這樣一般精彩的比賽。可現如今的事實卻是,即使是對陣一些國際排名低於中國隊的對手,場上的球員們也很少能打出一些精彩的團隊配合進球,比起細膩的腳下傳控,國足的球員們往往更熱衷於邊路傳中與後場長傳。

所以,為什麼中國男足總是和「技術流」這樣的印象無緣,為什麼我們的後衛都這麼喜歡開大腳?

大腳出球,越來越不符合現代足球趨勢?

實際上,如果是作為一種戰術上的安排來看,「後衛開大腳」這一行為本身並不能算是一種錯誤或是實力不足的表現,只要使用得當,你完全可以從開大腳這一行為上獲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在上中學時還對足球一竅不通,當時學校組織了以班級為單位的足球聯賽,而我所在的文科班只有十個男人,因此我自然而然地被叫去充了人數,也自然而然地被放到了野球場上最不受待見的邊後衛位置。

在第一場比賽之前,我們隊長的話我至盡記憶猶新,他對我說:「你只要看見球就使勁往前踢,也不用管人在哪兒,就使勁踢。千萬不要回傳門將,那是最容易失誤的傳球方式。噢對了,如果你分不清『前邊』是哪,那就使勁往邊線踢。」

在後面的比賽當中,我與其他後防球員十分堅定地貫徹了這一戰術安排,保證我們後場防守堅不可摧,再加上我們隊長的實力出眾,我們最終正是靠著這樣的踢法獲得了校內冠軍,那也是我真正意義上的足球初體驗。

由此看來,在防守端,快速大腳將球破壞是最最安全的一種選擇,它會更有利於球隊在防守陣型上的保持,尤其是在低位防守的模式下,讓球儘可能遠離本方球門的做法能快速緩解本方後防線的壓力,也能儘可能避免本方後場球員技術能力不足的缺陷暴露在對手面前。而在進攻方面,如果你的後場長傳球能夠準確找到前方的隊友,那麼這也能對對手的防線形成威脅。

不過隨著現代足球的發展,我們能夠發現越來越多的職業球隊都慢慢摒棄了一味在後場使用大腳開球的踢球方式,越是在高水平的賽事中,這樣的趨勢也就越明顯。

對傳控的執著,也衍生出了現代門將的新形態

傳控足球大師瓜迪奧拉可謂是這種踢法的先行者,是他首先開創出了後場球員儘量少開大腳、短傳出球,門將擴大活動範圍、走出禁區接應回傳並作為進攻第一發起點的戰術。近年來隨著各大名帥與世界強隊的爭相效仿,越來越多的技術流「門衛」型球員橫空出世,傳統的門線型門將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純粹的防守球員越來越不吃香,腳下技術、傳球與視野正逐漸成為衡量一名中後衛是否稱得上頂級的重要指標之一。

不論你是主打短傳控制還是快速反擊,後場球員的技術能力都在現代足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開大腳的戰術安排不同,如今歐洲的主流球隊更傾向於在後場得球後第一時間觀察,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小範圍傳遞或是立即長傳發動反擊。後場球員傳控能力的提高能夠一定程度上應對對方的高位逼搶,通過一兩腳傳遞拉開空間後再更精準、有效率地將球推進至前場,避免了盲目開大腳後球權的輕易丟失。

儘管這種打法也間接地造成了門將與後衛各種超級巨大的失誤事件,但在大部分時間內它都能發揮出重要的戰術作用,這也是現代足球一種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受迫性開大腳?實為比賽習慣與能力的欠缺

那麼,為什麼中國球員沒能迎著這股改革的春風走上後場傳控化的道路呢?

國足並不是沒有嘗試過在比賽中走技術流的路線。就在今年3月份的中國杯賽場上,臨時執掌國足帥印的卡納瓦羅在對陣泰國的比賽中一度派上了蒿俊閔、王永珀、張稀哲與吳曦四名技術型中場,大有與泰國隊大打傳控足球的勢頭。

可實際的結果卻是,在以小快靈見長的泰國面前,中國隊在傳控與配合方面所展現出的水平明顯低於對手。儘管國足佔有著全場60%的控球率,但卻未能給對方製造太多實質上的威脅,反倒是泰國能通過連續的短傳、直塞配合屢屢製造殺機。實際上,若不是本場比賽泰國隊的前鋒球員把握機會能力太差,若不是顏駿凌在門線上的神勇發揮,本場比賽的比分也許遠不止是0-1這麼簡單。

這場比賽的結果讓我們回想起了曾經那無比苦澀的記憶,可別忘了,就在2個月之前的亞洲杯上,中國隊曾以2-1逆轉擊敗了泰國,而打進關鍵扳平球的是替補上場的高中鋒肖智,他的進球方式則是頭球攻門之後的補射。於是,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會得出結論說:「中國足球不應該打傳控,我們要打的就應該是大腳、長傳和高空球,這才是我們在亞洲範圍內的優勢。」

如果你的球員身高185cm,體重80公斤;而你的對手身高175cm,體重70公斤,那麼你就應該多打長傳衝吊。從比賽勝負競爭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並沒有錯。假設中國男足遭遇了日本隊,毫無疑問我們很難在傳控與小範圍配合上勝過對手,在後場紮好籬笆、通過大腳長傳不斷製造身體接觸的機會,力爭在高空球與身體方面取得優勢才是適合的應敵之道。

現在的我們,並不是主動想要一直開大腳,這樣的舉措實屬不得已而為之……可是,到了未來呢?

面對身體比我們更加強橫的對手,我們看到過在亞洲杯麵對強敵伊朗時國足後衛的驚慌失措,一方面這或許是巨大的壓力與緊張情緒所導致,另一方面球員在後場處理球時不夠果斷、基本功不過硬才是產生失誤的根本原因。

對陣泰國,他們的球員在個人能力上並不比中國球員出色,只是在傳跑方面的配合更加默契,以此才總能夠形成在局部小範圍內以多打少的局面。而面對對方球員的逼搶圍堵,我們的處理結果卻經常是在一記大腳之後便不了了之。

傳跑不到位、意識不足、配合打不出來,與其是國足球員缺乏默契,倒不如說是從青訓時期養成的踢球習慣所導致的結果,而在這個層面上,球員的踢法都已成型,已經不是國家主教練可以簡單控制和調教的了。

我們經常說「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想要培養出的是怎樣的一名球員,自然需要一套清晰完整的規劃。在2013年國足慘敗泰國的比賽之後,著名國腳範志毅便曾在那段經典的採訪中表示,要「務實一點,把戰術打法、足球理念先搞懂」,而理念的培養更是要從青訓抓起的。

曾有過不止一位來自日本乃至歐洲的青訓教練對國內的青訓情況或多或少進行過吐槽,在他們看來,青訓的首要目的是培養孩子們踢球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比賽的輸贏其實沒那麼重要。

所以我們可能會看到,他們執教下的小球員即使是在實力明顯低於對手的情況下也始終堅持自己的傳控打法,而不是為了勝利選擇更為穩妥的防守反擊或是大腳長傳。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喜歡的足球是什麼樣子的。

足球容不得急功近利,培養青訓更是如此。

如今,在歸化球員的大背景下,中國男足正向者2022年世界盃全力發起衝擊。新任足協主席陳戌源在談到歸化政策時坦言道,自己原本並不支持歸化,但考慮到現有球員的能力以及歸化球員所能帶給球隊的幫助,他最終還是接受了這樣的決定。

說到底,歸化球員是快速提升國家隊實力的一條捷徑,同時也只是一個權宜之計,無論他們是否對中國有認同感,大部分人也都不會願意看到未來由歸化球員佔據國家隊半壁江山的那一天,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提升本土球員的實力與職業球員基數,才是足球發展的硬道理。

說回到本文的標題,頻頻「開大腳」的踢法很大程度上同樣也不是出於國足將士們的本意,只是為了追求比賽結果時的一種無奈之舉。如果可以,誰還不願意踢出「漂亮」一點的足球?可距離這個目標,我們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歐洲青訓教頭:基本功最重要,解圍別盲目開大腳,表現好就該跳級
    孔帕尼、盧卡庫、費萊尼、默滕斯、巴舒亞伊、蒂萊曼斯、賈努扎伊、登東克爾......這八名球員都是去年世界盃4強球隊比利時的成員,而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出身安德萊赫特青訓。本周中,安德萊赫特U15在上海YICC青少年國際挑戰杯上2-1擊敗狼隊,首次參賽就奪得冠軍。比利時人口接近1150萬,「紫白軍團」一家俱樂部的青訓為什麼就這麼強?
  • 足球中為什麼你大腳開不遠?如何正確訓練開大腳
    在足球比賽中,有時候開大腳也是能起到進攻中的關鍵作用的,一個門將運開大腳運用得當的話往往總是很出彩,開大腳和平時的長傳球還是有不同之處的,第一,門將是有時間可以準備很長,並且沒人幹擾;第二是開大腳只要踢得又高又遠就行,但是你水平足夠好,對落點判定要求話,也是要花時間練習的。
  • 中國球員只會盲目大腳、沒有榮譽感,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是球迷之錯
    首先進入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得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何謂大腳、何謂傳射?得知道何謂榮譽感,足球榮譽感如何而來?都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何球迷。足球場上大腳的定義一直都是解圍,並非傳球,無論長距離或者短距離只要有傳跑配合的皆不算大腳,謂之傳射、傳接。那麼進入正題,我們來聊一聊最近所謂的中國球員只會開大腳,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在我看來是錯的,只傳不跑不謂傳射也非傳接,更不是開大腳,那只是傳球、出球。
  • 數據說話,孫、吳、郭,誰才是國內第一後衛,胡明軒出人意料
    現在的CBA,後衛線群雄崛起,特別是世界盃之後,包括吳前、孫銘徽等球員集體爆發,以球隊核心的身份屢屢打出亮眼表現,這讓大家對於郭艾倫第一後衛的位置有了極大的懷疑,前不久CBA公布了第一階段的相關數據,數據不會說謊,CBA到底誰才是後衛線的大哥大呢?
  • 高洪波「大腳找外援」論 引魯媒怒懟 球迷:沒必要那麼玻璃心
    「明眼人都看出來是在嘲諷魯能的高空戰術「12月18日,齊魯晚報撰文對中國足協副主席高洪波的」盲目開大腳找外援「進行了質疑,認為這是在諷刺魯能隊的打法。這邊是足協副主席的侃侃而談,那邊是地方媒體的隔空怒懟,一時間,缺少新聞賣點的綠茵淡季,卻因為這一事件而變得格外熱鬧。
  • 都是公認的頂級後衛球員 馬爾蒂尼跟卡洛斯到底誰更強呢?
    卡洛斯強於攻,馬爾蒂尼強於守,從後衛本職工作來說,還是馬爾蒂尼強。 卡洛斯得分能力強,馬隊是類似組織者或助攻手的角色。防守能力強的隊伍喜歡卡洛斯。打防守反擊或攻守兼備的喜歡馬隊,馬隊是信心的保證,左路你幾乎突破不了,馬隊經常協防中衛。準確地說就是你們全部參與進攻吧!
  • 《這就是灌籃》美式後衛阿迪力,到底什麼來頭?球員:能贏郭艾倫
    《這就是灌籃》美式後衛阿迪力,到底什麼來頭?而第一期就有很多的看點,甚至可以說爆點,首先見到了很多的老面孔,CUBA最佳後衛張展瑜,劉鴻博等,還有一些新鮮但是實力強勁的面孔,CBA今年的狀元區俊炫,CUBA最恐怖的射手鄔挺嘉等等,都讓第一期就十分的燃。
  • 六大核心球員控球後衛,凱文詹森的打法強悍,看看榜首是誰
    控球後衛市各個球員比較羨慕的位置。從身高來看,控球後衛的平均身高在整個位置上是最低的。身體虛弱的人很難在空中截擊中佔到優勢,所以衝進長長的人群中尋求勇氣是當務之急。如果你選擇NBA歷史上的第一梯隊,如何選擇?
  • 非後衛身份拿到搶斷王的球員,倫納德領銜,個個都是防守大師
    NBA的蓋帽王稱號,每一年都是被內線球員拿走的,但是NBA每一年的搶斷王稱號,卻不一定是被後衛球員拿走的。對於那些防守能力出色的小前鋒來說,他們同樣有拿到這種獎項的可能性。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小前鋒想要拿下搶斷王的稱號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 傳控足球這麼好看,國足為何還一直開大腳?
    總感覺男足比賽時沒有帶球過人,絕大多數都是一腳長傳,為什麼總是喜歡這樣簡單踢法?看到有人這樣問,我只能說,有頭髮誰想剃光頭?不是說國足喜歡這種簡單的提法,而是因為以國足的基本功和配合能力,面對比國足更強的對手時,實在打不出高難度的戰術套路。
  • 後衛盛世只是假象,無人能成國家隊核心,內線仍是男籃重點
    有人說本賽季是後衛盛世,因為很多的球員都打出了精彩的表現,比如吳前、孫銘徽、郭艾倫等人,另外本賽季胡明軒和高詩巖成長明顯,他們入選國家隊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什麼說後衛盛世只是假象,現在各支球隊有外援之後,大家能看到很多的國內後衛數據下滑明顯,在沒有了球權之後,他們的各項數據大幅度下滑,還記得郭艾倫之前的得分本土第三,可隨著外援的到來,郭艾倫場均25.1分成為了本土第一。其實郭艾倫的數據和之前比沒什麼變化,但是吳前和孫銘徽在外援到隊後,兩個人數據有所下滑。
  • 浙江綠城官方:與中國香港後衛球員梁諾恆完成籤約
    網易體育1月7日報導:北京時間1月7日,浙江綠城官方消息,後衛球員梁諾恆加盟球隊
  • NBA中鋒運球技術CBA後衛好?籃壇名宿不願承認,郭艾倫第一個不服
    在咱們這個神奇的星球上,有運球出神入化的大個中鋒,當然也有各種飛天入地勁爆扣籃的的後衛,但是要說NBA的中鋒控球比CBA的後衛強,個別肯定是有,但是整體上,後衛從小到大練得都是運球突破,這都是看家立命的東西,我們的後衛肯定在運球上比NBA大部分的中鋒要強。
  • 球員個性短板暴露,比賽中作用不大
    球員個性短板暴露,比賽中作用不大。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看了幾場江蘇蘇寧的比賽,筆者認為江蘇蘇寧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吳曦。中超強隊,中場強,因為核心都是外援,進攻串聯都是靠外援。國內球員只負責防守。而江蘇蘇寧為了力捧吳曦,讓他踢中場核心的位置,雖然他能力在國內球員還行,但是和外援比差得遠了。所以江蘇蘇寧中場一碰到高強度逼搶就沒人能串聯起球隊,這個責任人就是吳曦。
  • 球員個性短板暴露 比賽中作用不大
    球員個性短板暴露,比賽中作用不大。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看了幾場江蘇蘇寧的比賽,筆者認為江蘇蘇寧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吳曦。中超強隊,中場強,因為核心都是外援,進攻串聯都是靠外援。國內球員只負責防守。而江蘇蘇寧為了力捧吳曦,讓他踢中場核心的位置,雖然他能力在國內球員還行,但是和外援比差的遠了。所以江蘇蘇寧中場一碰到高強度逼搶就沒人能串聯起球隊,這個責任人就是吳曦。
  • 最好的左後衛是誰?馬競後衛洛迪:羅伯遜和阿方索都很棒
    ,採訪中洛迪表示當今最好的左後衛是利物浦的羅伯遜和拜仁的阿方索-戴維斯。  大多數巴西球員在很年輕的時候就代表巴西出場了,但是你沒有,在21歲的時候突然進入國家隊是什麼感覺?  洛迪:「我為巴拉那競技的各級青年隊踢過。我經常夢想進入巴西國家隊,U15,U17,U20還有成年隊。每次我落選的時候我都非常失望。但是我總是專注於巴拉那競技,想成為職業球員。」
  • 米切爾和布克誰是更好的球員?球迷:我選那個13順位的得分後衛!
    米切爾和布克都是如今NBA年輕一輩中比較優秀的得分後衛,而且兩個人的年齡也十分相仿,都是1996年出生的球員,目前同為24歲。 其實兩人的「緣分」不僅僅是年齡上,首先位置上都是得分後衛。而且有趣的是他們都是選秀第13順位進入NBA的,布克是2015年13順位,米切爾是2017年的13順位。
  • 馬刺開始撿漏,成功籤下最佳球員,球迷:終於不是後衛
    聖安東尼奧馬刺的陣容一般,當然,這是和西部的那些豪強相比,只有35歲的阿爾德裡奇和一支被質疑的德羅贊,算得上是明星球員,接下來就是遭遇過重大傷病的蓋伊。在上賽季,蓋伊是馬刺鋒線上唯一的支撐,在蓋伊受傷期間,波波維奇無奈的用德羅贊擔任小前鋒。但是這個休賽期,馬刺補強了鋒線陣容,神農架詹姆斯的加盟,讓馬刺緩解了鋒線上人員不足的尷尬。
  • 頭重腳輕,籃網又籤下一後衛組成8後衛陣容,難道是為了哈登?
    距離NBA20-21新賽季開打時間已經越來越近,季前賽的賽程也是已經出爐,如今聯盟中各支球隊都在利用最後的時間進行補強,其中有不少球隊的動作都是非常大,尤其是進入奪冠年的籃網隊。在這個休賽期,籃網隊管理層也是在不斷地尋找合適的球員,籤下了不少球員,打造適合自己的球隊陣容,在幾天前剛剛官宣用4年7500萬的合同籤下喬哈裡斯之後,又官宣正式續約了一名後衛,至此籃網隊新賽季的15人大名單也是打造完畢。籃網隊續約的這名後衛是泰勒詹森。
  • 世界上最好的右後衛?阿諾德是如何重塑邊後衛的_球天下
    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利物浦的66號邊後衛——阿諾德在英超賽場上已經貢獻12個助攻,收穫2個進球,作為當今足壇最優秀的邊後衛球員之一,他的邊路防守和突破能力都不在話下,但最神奇的還是他驚人的助攻能力。他給邊後衛這個不太受待見的位置賦予了新的意義,442也撰寫了此文詮釋阿諾德是如何重塑邊後衛角色的……從小就想當邊後衛的舉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