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往事:貪汙犯兩次劫機 逃亡臺灣15年

2021-01-08 騰訊大浙網

2008年2月28日,中國大陸最後一名在臺灣的劫機犯王志華終被遣返。這是一個危險人物——1993年,他利用肥皂和鐵絲偽裝成「炸彈」,將杭州飛往福州的一架民航飛機劫持到中國臺北。而在1999年他第一次被遣返的行程中,其同夥又企圖劫持押載他們的臺灣飛機。(來源:河南商報)圖為遭遣返的王志華(戴帽者),他顯得很蒼老。

導語

馬航M370航班已失聯十多天,情勢依舊撲朔迷離。根據公開消息,該航班不排除遭遇劫持的可能。一時間,航空安全——無論是飛機本身的機械性能,還是反劫持、反暴恐襲擊的能力,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熱議的焦點。

近年來,國內各機場安檢力度持續升級,飛機上也常有便衣「空警」潛伏,不法分子想劫持一架從大陸起飛的航班,幾乎絕無可能。而在大約二十年前,發生過一起嚴重的劫機事件——原浙江航空公司一架飛機被劫持到臺灣。這起事件是如此不可思議,如此發人深思,以至於我們至今不敢忘懷。幸運的是,在今天,我們擁有涉及航空安全的極度警覺與高度自覺。

「最後的大陸劫機犯」:遣返途中再次劫機未遂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最初幾年裡,中國大陸的劫機事件發生頻率一度震驚國際。1993年11月8日13:04分,一架隸屬原浙江航空公司的「衝八」飛機(5903航班)開始了從杭州到福州的旅程,機場上載有5名機組人員和53名乘客。在即將飛抵福州時,劫機突如其來。

有關乘務員回憶:「劫機犯王志華把自己關到廁所裡,手裡拿著一隻包,以威脅的口氣告訴機長,他要去臺灣,如不從就引爆。」事後證明,他所謂的「炸彈」,不過是紙包肥皂、外纏電線罷了。

時任浙江航空公司總經理羅強當時給機組傳話:「告訴他們,保障安全,見機行動。」飛機最終獲許從4000多米的高度下降到臺北桃園機場落地。兩架臺灣戰鬥機一左一右緊緊跟隨,一直監視;劫機犯王志華隨即被臺灣警方扣留,機上人員則安然無恙。

王志華此前是哈爾濱中藥四廠的工人,劫機動機或與其不法活動有關 。哈爾濱司法機關查實,王志華涉嫌貪汙公款1.8萬餘元,並有重大盜竊犯罪嫌疑,後由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如果不是王志華再次「作虐」,他早就被遣返回大陸了 。1999年2月8日,臺灣海基會與警方包租「劫機犯專機」,將王志華、楊明德、劉保才、師月波等9名劫機嫌犯從臺北運往金門,準備於次日在金門辦理交接。

但意外發生了——在包機飛行途中,楊明德用鐵刀片脅持臺灣海基會副秘書長詹志宏。詹志宏隨行負責統籌協調劫機犯的運送與遣返,他被鐵片劃傷了脖子,多名警員上前才將楊制服。

臺灣警方事後調查,王志華等4人在1998年12月底得知要被遣返回大陸時就已預謀,企圖在遭遣返時「挾持人質,搭船劫船,搭機劫機」,並提前準備好鐵片等工具。

2000年3月30日,王志華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觸犯民用航空、妨害公務等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零二個月。服刑期滿後,王志華被關押在宜蘭收容所等待遣返。臺灣媒體透露,王志華獲悉即將被再次遣返的消息後,一度在收容所內吞食大量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自殺,所幸搶救得宜,並無大礙。但在2008年2月28日被遣返回大陸時,他表現得相當平靜。王志華被媒體稱為「最後的大陸劫機犯」。

1999年2月9日,二次劫機失敗的楊明德、王志華等人在羈押了一夜後走出金門看守所,被重新押回臺灣。

水果刀,寬鬆安檢,「劫機潮」……

王志華劫機案並非個例。1993年,中國大陸民航共發生劫機事件21起,成功10起,劫機目的地均為臺灣。犯罪後潛逃的、家裡鬧糾紛的、分房不公的……各色人等都把怒氣發洩到民航客機上。安檢鬆懈是一個重要原因,而臺灣當局當年的錯誤引導,則給劫機犯造成了「只要到了那邊,金錢美女要啥有啥」的錯誤預判。

當時,客機安全防範措施缺失,地面安檢程序存在隱患,寬鬆得讓現在的人不敢相信,除槍枝外,「什麼都可以帶,包括水果刀」。在王志華案中,機上乘務員事先已看見他的手在不停發抖,卻沒有引起應有的懷疑。

劫機事件頻發,讓有關部門緊急加強了安檢措施。「先是規定刀具不準帶,後來發現飲料也有危險,買票前要嚴格審查身份證。當時我們花了很多錢購買安檢設備、X光檢查儀還有手提設備,還引進了一批由武警組成的安檢隊伍。」羅強說。

大部分情況下,最有效的反劫機措施是安檢。在「9·11」事件中,人們普遍認為歹徒是使用了小刀之類的利器挾持並殺害了飛行員與反抗的乘客。這類物品體積較小,很容易藏匿在身上或隨身行李之中,而當時機場的安檢並不嚴密。

臺灣當局當年曾懷著狂喜歡迎來自大陸的劫機犯,甚至荒唐地給每個劫機犯發放超過750萬元臺幣的「生活費」。劫機屬於「萬國公罪」,臺灣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一些劫機者打著各種幌子,其實是在大陸犯罪後潛逃,加之防務考慮,一個接一個的劫機者漸漸讓臺灣方面感到頭疼。1997年,大陸方面遣返了一名從臺灣劫機前來大陸的劫機者,此後,海峽兩岸類似的遣返逐漸增多。大陸劫機犯在臺灣不再可能得到庇護,而會被處以刑罰並遣返回大陸。

1993年至1998年間,成功劫持大陸民用航空器去臺案件共13件,合計18人;而在2008年2月28日遣返王志華的那一天,臺灣「行政院陸委會」稱:「已全數遣回。」歷史的一頁,就此翻過。

9·11事件成拐點:從不反抗到尋機制服

「劫機潮」後,我國曾派特警精銳部隊長期在客機上擔任武裝護衛,直至後來「劫機潮」平息,特警才全部撤回原單位。

「9•11」事件後,中國民航總局組建了中國民航空中警察總隊,該機構歸民航總局和公安部雙重管轄,除了普通警員的訓練之外,也會定期組織人員去特種部隊輪訓。首批2000名空中警察陸續上崗,他們大多都穿便衣,但可以使用警械武器。中國空警的首要任務是防劫機、炸機,同時還會制止乘客其他影響正常運行安全的行為。

2013年7月9日上午,海航集團舉行「6·29」反劫機英雄機組表彰大會,授予機組全體成員「海航功勳員工」勳章,集體獎勵超過3000萬元。獎勵包括現金、房產和名車。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稱,遇到劫機事件要不要反抗,這在國際上還沒有統一規定。「9· 11」事件以前,各國航空安全條例規定,如果遇到暴力劫機事件,機上人員儘量不要反抗,以免造成機毀人亡的事件。「9 11」事件後,由於恐怖分子劫機是為了製造機毀人亡的慘劇,甚至企圖把被劫飛機當作武器製造更大的人員傷亡,因此許多國家修改了航空安全條例,在飛機上派有空警,遇到暴力劫機時可以尋機制服劫機者。

事實上,「9 11」事件後有很多未遂的劫機事件都由乘警和機上人員制服暴力分子。2013年6月29日,海航一架新疆和田到烏魯木齊的航班遭遇劫機,機組人員在旅客協助下成功制服6名歹徒,2名空警受傷。事後,海航獎勵相關機組人員現金100萬元,價值300萬元房產一套,奧迪車一輛,22名旅客可終生免費乘坐海航航班。如此豐厚的獎勵,一方面是對機上人員的褒獎,也在客觀上樹立了反劫機的榜樣。

結語

劫機與反劫機,是航空安全的最高命題之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每一架平安抵達的航班,飛過一條地理方位意義上航線,也飛過了一條體制機制支撐、技術支持、安檢保障和全系統全人員精誠協作防範的安全航線。

回首二十年前的浙江航班被劫事件,我們看到了歷史,看到了進步,看到了警醒,也看到了啟示。無論你我身處何時何地,在情感裡,在理智中,都需要一塊基石——給我們安全信心的基石。

相關焦點

  • 中國劫機往事
    但是在臺灣地區黃金獎勵下,不少窮兇惡極之徒,一旦在國內犯事,就想通過劫機前往臺灣,改變自己的「命運」。搏一搏,單車變摩託。1988年,為尊重國際反劫機的行為標準,同時兩岸關係逐漸回暖,臺灣地區取消對劫持民航飛機的獎勵,對劫機犯以「劫機罪」判刑,「劫機義士」一詞從此成為歷史。
  • 年輕人為鬥氣 炸彈劫機飛臺灣
    早報哈爾濱消息據哈爾濱日報報導,2001年6月28日,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一個30歲左右的年輕人走下飛機。他叫祁大全,8年前劫持一架飛機飛往臺灣,現在被臺灣警方遣返回哈爾濱。  「我要劫機,我要去臺灣!」  1993年12月12日12時16分,由哈爾濱開往廈門的8606航班從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起飛。
  • 15年前國航大陸機長為分房 曾攜妻劫機到臺灣(組圖)
    機長劫機這樣的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在1998年,我國就發生了機長劫機到臺灣的事件。當時,中國國航的一名機長為了分房,與妻子密謀,將飛機開至臺灣,所幸機上無人員傷亡。被劫持的飛機在臺灣安全降落以下為1998年大陸機長劫機到臺灣報導文章:1998年10月28日早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CA905次航班機長、正駕駛袁斌登上了B·2949號波音
  • 1983年中國劫持飛機第一案,劫機犯被接到臺灣,事後曾出現劫機潮
    3個月後的8月,卓長仁劫機案在漢城開庭宣判。在這之前,臺灣當局對韓國政府施加影響,聲稱卓長仁是「義士」,希望韓政府讓卓長仁等儘早入臺,但是國際間早已認定卓長仁等六人是暴力劫機,劫機的罪名不能洗脫。韓方對六人僅判了一年徒刑,而依照國際慣例,理應把六人送回中國。
  • 國航機長袁斌劫機到臺灣
    9點15分左右,文飛通過飛航廣播頻道向我國航管中心匯報該機已遭劫持,將往臺灣飛行。航管中心馬上聯絡中國民航,中國民航曾通過無線電要求袁斌放棄劫機行動,一直都沒有成功,於是,10點2O分左右電告華航,請華航協助處理相關事直。華航在10點25分分別通知臺灣中正航空站和臺灣,「民航局副局長」張國政,張國政即向臺灣「交通部次長」 張家祝報告。臺灣各單位由此展開了一連串的應變措施。
  • 1993中國"劫機潮"震驚世界:成功10起均飛臺北
    劫機事件頻繁發生,對民航機組人員和乘客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同時航空公司還要承擔巨額的經濟損失,中國民航的聲譽也嚴重受損。下面介紹的是在1993年被歹徒成功劫持飛往臺灣的10起劫機事件的基本情況。隨後又掏出假手槍威脅安全員,為了確保飛機和旅客安全,根據飛機當時的油量及天氣情況,飛機飛往臺灣。下午15時31分,安全降落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此後臺灣地區的司法機關以強暴脅迫劫持航空器罪判處張文龍有期徒刑9年。1999年2月,張文龍被假釋。
  • 當劫機事件發生時…
    八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廣播公司臺慶季,每天推送文章:尋味福建對臺灣廣播這七十年的溫暖,七十年的精彩,和七十年的發展故事。 值此福建對臺廣播開播70周年之際 予以重刊 1993年11月5日晚上 一架廈航客機被劫往臺灣 孫亞夫:劫機是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
  • 卓長仁劫機事件始末
    王儀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曾表示,卓長仁等劫機罪犯擁有2支7.60口徑的手槍,在劫機過程中總共開過8槍。296號客機當天上午8時15分由瀋陽起飛,升空不久因機件故障飛回瀋陽檢修,10時47分再度起飛,11時32分在大連上空被劫持,13時59分飛越「三八線」,14時10分降落在春川機場。
  • 劫機犯卓長仁在臺灣被槍決內幕
    膽大狂妄的劫機主犯、中國第一劫機犯卓長仁,扛著「爭民主」、「爭自由」的大旗,以所謂的義士身份在臺灣享盡了當局賜予的富貴,熟料後來搖身一變,竟淪為殺人劫財犯,被臺灣當局判處死刑。1995年冬日,卓長仁在臺北某刑場被槍決。
  • 臺灣花蓮地震波及浙江 溫州某酒店上演「大逃亡」
    中新網杭州10月31日電(見習記者 吳佳蔚)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31日20時02分,在臺灣花蓮縣(北緯23.5度,東經121.4度)發生6.3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其中,浙江溫州某酒店高層房客在地震發生後感到強烈晃動,被迫上演「大逃亡」。
  • 20年前,因不滿分房,機長竟帶著老婆劫機到臺灣......
    比如一個叫吳榮根的叛徒,在1982年,駕駛著大陸最先進的米格19戰鬥機叛逃臺灣,被臺灣當成了大英雄大肆吹捧,又是獎勵五千兩黃金,又是授予少校軍銜.風光得不得了!隨後,袁斌用麥克風向客艙廣播,表示他準備將飛機飛往臺灣,要大家坐好不要慌張或輕舉妄動,綁上安全帶,他保證機上人員安全。9點15分左右,文飛通過飛航廣播頻道向我國航管中心匯報該機已遭劫持,將往臺灣飛行。航管中心馬上聯絡中國民航,中國民航曾通過無線電要求袁斌放棄劫機行動,一直都沒有成功,於是,10點2O分左右電告華航,請華航協助處理相關事直。
  • 你不知道的中國民航「劫機潮」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發生在1993年令整個世界都為之瞠目的劫機潮:  1993年劫機事件情況回放  1993年,我國的劫機曾達到高峰,有資料顯示,這一年中國大陸民航共發生劫機事件21起,劫機成功的10起,劫機目的地均為臺灣,海峽上空出現了令整個世界都為之瞠目的劫機潮。  每當發生劫機事件,旅客和機組人員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 《臺灣往事》浙江衛視播出時間什麼時候 講述什麼劇情故事
    由著名導演崔亮執導,實力導演黑龍擔任B組導演,著名演員左小青、劉以豪、張書豪、候彥西、簡嫚書等主演的52集青春愛國劇《臺灣往事》,將於2月22日(正月初七)登錄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該劇近日曝光了由左小青出演的多重角色海報。
  • 4大劫機事件:1977年馬航事件、白雲機場劫機案
    由於機場的安全檢查手段多種多樣,劫機犯罪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限制而不能成行。但一旦犯罪分子成功登機,那麼帶來的往往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9·11」致2900餘人喪生(2001年9月11日上午 北京時間9月11日晚上)  這是一起在全世界人們心中都刻下深深印記的劫機案件,它奪走了2993條無辜的生命。根據官方給出的定論,奧薩馬·賓·拉登該對這起事件負責。劫機犯劫持了4架飛機,隨後開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自殺式襲擊——飛機變成了飛行的炸彈,撞上了紐約市中心的雙子塔。
  • 看了《中國機長》,想起了那些年飛機上的驚魂往事
    不知諸位是否知道,在我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劫機事件,五叔查閱各種公開資料,能查到新中國成立後發生的劫機事件共有50餘起,其中成功的近20起…… 往事已矣,但不可不知,追憶昔日驚魂的風雨歷程,方知今日之安全來之不易: 01
  • 1986年那位突然劫機直飛大陸的臺灣飛行員,後來過得怎麼樣?
    國也是我們的家,一個人都有葉落歸根的感念,所以今天小編就來講一個臺灣飛行員的故事,看看他為了回家,回到祖國,是如何做的?他本是四川人,當初因為學校遷到了臺灣,所以他也跟去臺灣,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37年,這些年中他再太想自己的親人了。
  • 1986年臺灣飛行員劫機飛回大陸,只想與大陸親人相聚,如今怎樣了
    王錫爵就是如此,少年求學他鄉,隨學校遷入遠離家鄉的臺灣,一走就是幾十年。直到兩鬢花白,才發現故鄉已成回不去的遠方。 當年的少年已經年過半百,父母也早已滿頭白髮,短短幾千公裡的距離,彼此間隔了無可跨越的天塹,幾十年未曾收到過消息。一封家書如同稀世珍寶,輾轉多處寄到王錫爵手中時,已經過了幾月時間。父母安在,生活無憂,王錫爵的心如同被攪亂的池水,久久不能平靜,最終做出一件震驚國人的大事。
  • 盤點重大劫機事件 - 網易國際新聞策劃
    1948年 全球首宗空中劫機事件發生 1948年,澳門航空運輸有限公司向國泰航空租用兩架Catalina水陸兩用飛機,其中一艘並命名為「澳門小姐」,來往澳門舊港澳碼頭和香港啟德機場。到了1948年7月16日的下午,一班由澳門飛往香港的航班在中途被劫,最後飛機失事,唯一生還者是一名劫機者,後來這名劫機者被人射殺了。
  • 浙江衛視購劇《臺灣往事》,主旋律題材迎來政策商業紅利!
    文 |  馮姍姍 《臺灣往事》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播出,是今年開播的中唯一一部年代片、抗戰片
  • 圖文:劫機犯卓長仁、姜洪軍昨晚在臺灣被槍決
    劫機罪犯卓長仁(圖)、姜洪軍因一九九一年七月在臺灣綁架並殺害臺北市國泰醫院副院長的兒子,十日晚被臺灣當局槍決。卓長仁、姜洪軍等六人曾於一九八三年劫持一架中國民航班機到韓國,後被韓國當局特赦並送交臺灣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