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水老虎,淡水養殖的害魚,能吃掉水中所有魚,一條能賣上千元

2021-01-19 農夫也瘋狂

導讀:俗稱水老虎,淡水養殖的害魚,能吃掉水中所有魚,一條能賣上千元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也喜歡野釣。遇到不忙的時候,就會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去一些江河湖泊裡面釣魚。對於釣魚人來說,最大的樂趣就是享受釣魚的過程了,當然了如果能釣到一些稀罕的大魚,那是最開心、自豪不過的事情了。

如今相比於過去,大魚是越來越少見了。像以前幾十斤重的大草魚,上百斤的大青魚,還是很常見的,但是現在這些都是非常罕見的生物了。今天筆者也給大家來介紹一種「魚王」,是很多釣魚人做夢都想要釣到的「龐然大物」。它俗稱「水老虎」,是淡水養殖的害魚之首,生長快、個頭大,還兇猛異常,能吃掉水中所有的魚,如今一條更是能賣到上千元。

相信部分的釣魚愛好者已經,它就是在市場上難見蹤跡的鱤魚。這種魚在我國曾經分布很廣,除了西北、西南地區以外,其他地方均有分布,主要是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層。在各地的叫法也不相同,比如水老虎、哆口魚、黃頰、黃頰魚、鰥魚、竿魚、杆條魚、大口鱤等。多數地方還叫它銅頭魚,原因是鱤魚的頭部魚鰓處呈金黃色的,並且還很堅硬,因此而得名。

鱤魚是屬鯉科魚類,頭長而尖,口卻很大,並且是一種典型的肉食魚類。它主要是以魚類為食,行動十分敏捷,而且迅速。因為生長快,個頭大,一般能長到四五十斤一條,大的能長到上百斤哦。鱤魚在水中基本是沒有天敵,可以吃掉水中所有的魚類。所以得名「水老虎」,是一點不誇張的。而且自古以來,鱤魚都是公認的害魚,如果在水庫、魚塘裡面跑進去一條鱤魚,那其中所有的魚類都會遭殃。

不過,鱤魚也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大型淡水魚,因為它的肉質鮮美,且刺非常少,長期以來都是被視為高檔的淡水魚類。聽農村的上了年紀大老人說,以前的大河大水庫裡面,偶爾還能見到鱤魚,有人也常會釣到這種大魚。但是在近些年,絕大部分的江湖、湖泊已經難以見到鱤魚了,幾乎絕跡了。

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一些山區水利工程的建造,再加上水域環境的惡化等,導致了鱤魚自然資源急劇下降。目前也就是在長江及與長江直接相通的湖泊中尚可捕到鱤魚。也是因為鱤魚少見了,但是肉質卻鮮美,所以價格卻越來越高,一般能賣到三四十元一斤。並且鱤魚還是按照等級來售賣的,也就是個頭越大,那等級就越高,價格也就越貴。所以即便是一條三四十斤重的鱤魚,也能賣到上千元,而上百斤一條的大貨,則能賣到近百元一斤,真的是價值不菲。

前幾年有媒體報導,有人在長江釣到了一條近百斤的「魚王」——鱤魚,當時這條魚就賣了5000多塊錢,很多的市民紛紛來搶購。也是因為鱤魚的珍貴性和稀有性,所以很多釣友做夢都想要釣到鱤魚,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見過鱤魚嗎?

相關焦點

  • 人稱「水老虎」,淡水魚養殖的害魚,體重越大越值錢,如今少見
    導讀:人稱「水老虎」,淡水魚養殖的害魚,體重越大越值錢,如今少見進入小滿節氣以後,南方的降雨就會增多了,並且雨量也會明顯增大。尤其是在六七月份的時候,更是常出現持續性的暴雨天氣,這樣也很容易導致一些河流湖泊漲水。一般洪水過後,很多人也會去河邊、湖邊撈魚,原因是洪水會帶來不少的大魚。
  • 老虎魚吃出的產業(2006.11.14)
    捕撈隊員們正在捕撈的這種魚叫烏鱧,俗稱黑魚。是一種肉食性淡水魚類,生性兇猛,有「漁老虎」之稱。在山東省微山縣魯橋鎮,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養這種魚。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魯橋鎮就有部分村民從微山湖中捕撈野生黑魚苗進行人工養殖。      養殖戶 劉躍平:「曾經一次賣的最高賣到16.8元。那一次裝去7000斤魚吧,7000斤魚可以說那一次就掙了接近13萬。」
  • 被稱為水中老虎,我國原生猛魚,水中有它存在不會有其它魚殘存
    這個事情就得兩說了,牽扯很多的因素,我認為二者或許能夠勢均力敵吧,不過相對來講,鱤魚比起狗魚的個體還要大,也更為兇猛,它們的名字常被稱為水老虎,也有中國黃金猛魚之稱,而狗魚常被稱為水中之惡狗,到底孰強孰弱呢,相信魚友們的心中只有評判。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被稱為水老虎的鱤魚,讀作感。
  • 一旦水老虎魚,為什麼不如他的魚兄弟好呢?
    你可能不知道水老虎羅非魚實際上有一個兄弟,當然,他也是一個著名的狠角色-一個著名的高腳杯,很多人只知道他的名字,甚至很多老漁夫也沒見過他的真面目。我在網上搜索有關小魚的信息,照片很少,但有一張更可靠,其餘的不僅是標本或骨頭,還有亂入海魚。
  • 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能活,6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也能活,市場60元1斤泥鰍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類了,去到農田裡幹活了,也經常能抓到泥鰍。在南方剛剛經歷過「雙搶」,相信不少人在農田中看到過,也抓到過泥鰍。
  • 浙江餘姚:淡水養殖,「跑」上健康綠道
    但是,淡水養殖又是不少村民的致富路,規模小、分布廣,尾水治理難度更大,這是全省各地普遍遇到的難題。去年起,寧波在淡水養殖塘相對集中的餘姚破題全域治尾水,全力探索星羅棋布、類型紛雜的淡水養殖塘如何實現尾水治理全覆蓋,推動淡水養殖綠色發展。經過摸索他們創新出一套「跑道」治理法,僅餘姚就已完成1.48萬畝的養殖尾水「零排放」。
  • 深夜制料巡塘只睡四五小時,充氧打冰送到三鎮百姓家,一條魚帶著...
    然而,一條魚從苗種孵育、成魚飼養,到半年乃至八個月的成熟,再到存塘、加工、運輸和銷售、烹飪,中間凝結多少人的心血。 生命的成長容不了半點疏忽,一條魚從池塘遊到餐桌,其中的辛勞一般人難以知曉。近日,記者走進田間魚塘,遍訪產業鏈條,還原本地活魚從一尾魚苗變成為荊楚美味的全過程。
  • 農村水庫裡的巨物,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
    可到了第四年,來垂釣的市民還是反映,魚塘魚太少,難釣,有的老客乾脆漸漸就不來了。一個搞水產養殖的技術員朋友來拜訪,飯桌上,無意間說起魚塘鬧"水怪"的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在承包水面後不久,那年長江發大水,那時魚塘田埂較低,有天晚上,江水曾溢漫到魚塘裡。當夜,他還請當地村民連夜將魚塘田埂加高,會不會是長江裡的魚跟江水混進了魚塘了?
  • 養殖新途徑:會爬樹的魚悄然引爆市場,養殖會爬樹的魚有錢賺
    1791年夏季的一天,丹麥動物學家達爾多爾夫在特蘭奎巴探險的時候驚奇地發現有一條魚伏在一棵樹上,而且還是活著的。這次發現讓達爾多爾夫大為震驚。他搞不清楚這條魚怎麼會伏在樹上,這條魚為什麼要伏在樹上。村民告訴他說,這種魚叫「攀鱸」,它能夠用張開的鰓蓋上的刺託住自己,然後用肛鰭上的刺支撐樹體,藉助尾巴的擺動,向樹上爬去。這種魚之所以要爬到樹上,其目的是為了吸食樹上果實的果汁,用以果腹。而且,這種魚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哪怕是水域幾近乾涸,它們也會藏身於淤泥之中存活下來,所以,它們的種群非常龐大。
  • 千元一條的熊貓魚 比不上海歸「泰獅」
    其中,渾身只有黑白兩色、頂著一對熊貓「黑眼圈」大眼的「熊貓魚」喊價甚高,一條起價一千元。而被戲稱為金魚界「歸國華僑」的「泰獅」在外行眼裡看來,形象極差,但它的身價更高,一尾兩三千元。  千裡挑一  6000尾小魚 僅有20尾正宗「熊貓魚」  「熊貓魚」的身價、人氣和它的名字一樣拉風。通體呈黑白兩色,還長有一對黑眼圈,格外逗人喜愛。
  • 能在陸地行走的魚,走百米僅用30分鐘,曾無人問津,今30元一公斤
    眾所周知,魚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它們依靠魚鰭能夠在水中暢遊。但是如果提到能夠在陸地上行走的魚類,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的是在南方比較常見的娃娃魚,這種魚不僅能夠生活在水中,也能夠依靠腹部的四肢在陸地行走。
  • 「淡水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實地探訪青海省龍羊峽水庫
    擁有這200個網箱的是一家名為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下稱「民澤公司」)的企業。生活在海洋中的三文魚雖有洄遊產卵的習性,但它是如何越過重重水壩、來到海拔2600米的地方,並長期在淡水水庫中生長?懷揣這份好奇,澎湃新聞記者日前探訪了這個所謂的中國「淡水三文魚」主產地——青海省龍羊峽。而水庫中的所謂的「淡水三文魚」,其實是三文魚的近親——虹鱒。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亞洲龍魚(金龍魚)
    亞洲龍魚體型優雅、色彩豔麗,遊動時氣勢磅礴、雍容華貴,陽光(燈光)照耀下其鱗片五光十色、極具美感,加之其形態酷似中國神話中的龍,具有吉祥如意的象徵,深受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被譽為「熱帶淡水觀賞魚之王」。我國亞洲龍魚的市場供應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相關的養殖繁育技術也被國外封鎖,目前國內亞洲龍魚人工繁殖成功的案例寥寥無幾,其人工養殖模式也僅僅局限於池塘或水族箱養殖。
  • 人工養殖的淡水鯊魚是不是感覺很新奇?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一提到鯊魚,大家是不是心裡發慌,但小編今天要說的是人工養殖的淡水鯊魚,是不是感覺很新奇?一起來看看吧。最近記者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消息,說,北京的一些養殖場和垂釣園裡居然有人養起了淡水鯊魚。
  • 這魚一條能賣347萬元,說不定你還見過
    魚作為一種鮮美的食物,是很多人的最愛。魚有貴的也有便宜的,那麼這條被稱為世界上「最貴」的魚,一條能賣到347萬元的天價,究竟是「何方神聖」?據說,一艘福建籍漁船曾在南澳水域捕獲一條重122斤的黃唇魚,經過十幾輪競價,最終以每斤28500元的價格中標。這樣,這條黃唇魚的價格是347.7萬元,很多有錢人都買不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魚也是很值錢的,像我們這種普通人,一口估計就吃掉了一個月的工資。
  • 常被錯認成黃顙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
    牛尾巴魚是民間的俗稱,除了這個名字之外,還有江黃、石板條也是指它。牛尾巴魚在我國的北方十分常見,在黑龍江一帶的河流中數量較多,此外,在黃河、長江、太湖等水域之中也有分布。不同地方生長的牛尾巴魚,外形顏色略有差別,有些體表有斑點,有些則是通體金黃,除了顏色的差別之外,其他方面差別不大。
  • 龍魚傳奇:被奉為「龍」後,一條魚的一生
    他還聽過「二龍戲珠」,是兩條龍魚配一條鸚鵡魚;「龍鳳呈祥」,是龍魚和飛鳳魚混養;「天龍地虎」,則是一條龍魚配一條虎魚。最好的龍魚來了中國文建強從1998年開始養龍魚,當時龍魚剛傳入中國,養的人不多,魚供不應求,一條品相一般的龍魚能賣到七八千。而當時北京的房價,每平米只有2000塊出頭。那時文建強還是IT行業從業者,養龍魚只是業餘愛好。
  • 非洲人叫它老虎魚,食人魚是它的口糧,一條值5000元,釣過嗎
    這種名為老虎魚的淡水魚,在其口腔中生有鋒利的牙齒,能輕易地將其他魚種撕裂吞食。老虎魚在水中有著極快的遊拽速度,能輕鬆地追捕其他魚種,同時在老虎魚的體表生有密密麻麻的鱗片,而這些鱗片如同盔甲一般,能有效地保護老虎魚不被其他物種創傷。 從老虎魚的體貌體徵,想必不少人都會聯想到食人魚,當和老虎魚想必,食人魚不論是從體型還是遊拽速度上,都遠不及老虎魚。
  • 它是外來物種「淡水鯊魚」?春節市場價180元一斤,值得養殖嗎?
    春節市場價180元一斤,值得養殖嗎?日前,一粉絲留言給我,並配了圖片:小七,您好,我的家鄉是四川農村的,最近我的村有商家來推廣一種魚。賣得很貴,一斤要180元,而且還說能夠提供種苗,可以預定,明年開春就能送達。您覺得可以養殖嗎?
  • 淡水鯊魚的無公害養殖技術及常見病防治方法
    淡水鯊魚的無公害養殖技術及常見病防治方法出處:《海洋與漁業》 作者:李侃權 水產養殖網 2015-06-17 16:33:00   作者:廣東省平遠縣水產技術推廣站&nbsp李侃權/文圖  淡水鯊魚又稱蘇氏圓腹、虎頭鯊、巴丁魚或八珍魚,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為近年新引進的淡水優良品種。淡水鯊魚體色有黑、白、灰、紅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