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帝韓三明來德州拍微電影 關注空巢老人留守兒童
主演張英紅介紹微電影《奶奶》50部公益微電影,其中5部將在德州取景拍攝。第一部微電影《奶奶》將於8月8日在德州舉行開機儀式。 據悉,「韓三明公益微電影」將圍繞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環境保護三大主題展開。首部微電影《奶奶》以一個普通德州家庭為背景,講述一個「城裡」「城外」的故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奶奶在農村老家照顧孫子,在城裡打工的兒子媳婦卻要將孩子接走,由此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電影從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入手,呼籲社會關注空巢老人,關注留守兒童。
-
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對於孩子的性格有什麼影響?
這類小朋友,我們稱之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的父母們總喜歡用一句話去平復孩子的內心,「你在家要聽爺爺奶奶的話,爸爸媽媽出去掙錢給你們買好吃的,很快就會回來了。」於是寒來暑往,一年一見甚至一年未必能見的親子關係佔據了孩子的童年。
-
賀文青:留守兒童的夢想守護者
在讀書分享會上,留守兒童朱丹、朱祁英分享了自己走出大山,踏上圓夢之旅的故事。在裡仁村,像朱丹、朱祁英這樣的留守兒童,佔了三分之一。扶貧怎麼扶?現狀如何改變?同是農村出身,又有10多年教學經歷的賀文青深知,扶貧先扶志。
-
用心關懷 讓留守兒童不孤單
昨日,「情暖童心 歡樂夏日——2017年成都市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啟動儀式在金堂縣韓灘慈濟小學舉行。籤約結對關愛行動常態化昨日下午,雖正值暑假,但金堂縣韓灘慈濟小學一片熱鬧。由市文明辦、團市委、市少工委主辦的「情暖童心 歡樂夏日——2017年成都市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如火如荼地舉行,全市百餘名留守兒童代表紛紛參與進來。
-
微電影《吾鄉》在永嘉古村拍攝完成
近日,由靈動影視集團出品的具有正能量的微電影《吾鄉》,經過數天的緊張拍攝,終於在巖頭鎮源頭村順利殺青本次微電影《吾鄉》裡的小演員們和老人,都是來自我縣本土,其中,小演員李嘉瑩飾演嘉兒留守兒童一角色,在電影裡的給觀眾塑造了一個乖巧懂事,熱情活潑的留守兒童形象。據悉,微電影《吾鄉》拍攝地在巖頭鎮蒼坡古村、巖坦鎮源頭村等地,講述的是當地留守兒童與孤巢老人的生活現狀,再者講述如今家鄉發展起來,通過引進旅遊業等幫助當地居民生活,人文進步與發展。
-
留守兒童的悲哀
其實我自己也是留守兒童,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當時也是七老八十了,根本不會懂得很好的照顧我,能吃飽就行,畢竟那時候都窮嗎,也的確是吃飽就行了。中考高考都是自己一個人去的,看著同學的家人都在考場門口等待,心裡特別羨慕!還有中學時都是寄宿制,我們班裡很多同學的父母都會隔三差五送東西給他們吃的,衣服,鞋子什麼的,而我從來沒有收到過父母的任何東西。
-
崔媽媽為留守兒童築起溫暖的家
鐵嶺縣阿吉鎮中心小學的崔寶芝老師被留守兒童親切地稱為「崔媽媽」。20多年來,她用真摯的母愛為留守兒童築起了一個溫暖的家,300多名留守兒童享受到母愛的深情。 1998年冬天,崔寶芝在放學時發現,一對雙胞胎姐妹大冷天還穿著單薄的衣服和夾鞋。她一打聽才知道,孩子家裡只有一個患有重度白內障的奶奶,無力照顧孩子。崔寶芝馬上給兩個孩子每人買了一件羽絨服和一雙棉鞋。
-
愛心奶—— 溫暖留守兒童的心
「冰花男孩」 新聞背後,看到的依然是留守兒童們當下艱苦的生活,「冰花男孩」只是中國無數農村留守兒童的典型代表。在我們鶴壁也有一群需要關愛的留守兒童。周一的早上,我們《約客》欄目組接到了淇縣廟口鎮形盆小學董函翡小朋友的求助電話,她告訴小編:「我想喝奶...」。
-
大同市輕舞飛揚藝術學校 ▏山西少兒頻道關愛留守兒童系列劇《希望樹》小演員選拔火熱進行中
山西少兒頻道關愛留守兒童系列劇《希望樹》
-
本土關注留守兒童電影《親親噠》開機
7月6日,關愛留守兒童電影《親親噠》在重慶舉行了開機發布會。導演馬雍、製片人呂渝生等主創人員集體亮相。電影講述了一個重慶市綦江區東溪鎮留守兒童的親情故事。《親親噠》是重慶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發起,由總策劃袁愛林,製片人呂渝生,導演馬雍,著名演員吳文、楊光煦以及童星馬良博一、青年演員盧小璐、尹恆、曹詩悅、王一屹等聯袂打造的一部關愛留守兒童電影。電影講述了十二歲的親親是山村裡的一個留守兒童,父親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成了重傷,母親狠心地撇下丈夫和三個孩子離家。親親撐起並維護了家庭的故事。
-
留守兒童長大後成了留守兒童的老師 他從不給孩子的作業打叉
陳偉在大埡村長大,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村小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我小時候也是一名留守兒童,是爺爺奶奶把我帶大的,我知道對他們來說,教育扶貧比物質扶貧更有效。」為了讓山裡孩子更自信地走出去,他成為了學校的一名全科教師,承擔起了一個班級所有學科的教學。
-
莊燦霞: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困境兒童亟待精細化
人民網福州1月14日電(鄭窈、詹偉業、實習生陳連利)13日,福建省政協委員、泉州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莊燦霞走進人民網福建演播室,分享她在福建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困境兒童亟待精細化的提案》。
-
馬伊琍為留守兒童發聲背後,是中國697萬兒童的悲劇人生
這句看似波瀾不驚的話背後,卻是中國幾百萬留守兒童的悲劇人生。根據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餘人。其中,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生活很苦,父母苦,留守兒童更苦。但除了含淚堅持,他們沒有任何辦法。而梁訓,只是中國697萬留守兒童中的一個縮影。他的生活日常,大多數留守兒童都經歷過。
-
把愛帶回家——關愛留守困境兒童
做好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對進一步促進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著重要意義。近日,鄂溫克旗民政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與市民政局兒童福利科組織開展「把愛帶回家」關愛留守困境兒童活動,由市兒童福利科科長趙之菁、市救助站站長高明帶隊,旗民政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協同深入我旗10餘戶留守困境兒童家中,為孩子們送去衣服、鞋子等用品,送去黨和社會對孩子們的關愛。
-
全城招募山陽本地《百集成語故事》兒童微電影小演員啦!電影兒童微電影小演員啦!
《百集成語故事》小演員選拔山陽黃鸝口才藝術教育培訓中心·圓夢小明星【重點,敲黑板】電影將在本地影院播放!山陽《百集成語故事》活動簡介《百集成語故事》是立足百城童星的一部分,故事以微電影的形式拍攝出來,一部微電影一個成語故事,15個孩子為一組,每組孩子拍一部劇,每個孩子有單獨的臺詞和戲份。
-
寧遠大元社:留守兒童的溫馨家園
周燕2014年7月從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後,與身為古琴製作師的丈夫劉休放棄北京的優厚待遇,開始關注關愛家鄉的留守兒童,利用在北京、杭州開辦美術培訓機構和出售自己製作的古琴所掙到的200餘萬的資金,在水市鎮大元村新建了一棟面積24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作為工作室,並配備了電腦、投影儀、投影幕布、天文望遠鏡、古琴、繪畫等學習娛樂用品。
-
心疼留守兒童,大學生「針心針意」祝福
現場,除了社區裡的「織女」們忙著編織圍巾、手套,還有1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忙著給孩子們書寫祝福卡片,把溫暖附在卡片上送到留守兒童的手裡,送到他們心中。心疼留守兒童,大學生踴躍獻愛心「首先你要注意你拿針的手法,其次線不要拉得過緊,手要松。」
-
貴州威寧回應本報留守兒童報導
調查結果表明,該校留守兒童工作基本落實,學校有營養午餐,學生上學最遠距離不超過3公裡。威寧縣教育局局長肖良憲說,近年來,該縣一直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力度,確保在「衣、食、住、行、學、樂、病」七個方面都有保障,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
電影《最後的棒棒》劇組 把溫暖送給巫溪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
這裡的李昌釩、汪馨等12名留守兒童,和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聽說要在家門口放電影,天還沒黑,就早早守候在院壩,等待觀看。《最後的棒棒》 先導版預告片《最後的棒棒》將於8月17日在重慶首映,上映前,劇組導演何苦、蹇忠等一行,驅車500多公裡,慕名來到文化氛圍濃厚的大河鄉,為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送電影上門
-
75名留守兒童的集體生日
蕭縣龍城鎮中心小學留守兒童親情室裡,孩子們吃著可口的蛋糕,捧著心愛的生日禮物,用簡單的儀式為孩子們送上深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