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就是傳統節日端午節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已經十八年吃不到我奶奶包的粽子了,也有三年不能吃到我媽媽包的粽子了,當年能吃到的時候何曾想過現在想吃不到的內心揪住的滋味。我從小喜歡吃糯米甜食,尤其喜歡我奶奶和我媽媽包的粽子,這幾十年我吃遍了全國各地的粽子,總感覺沒有家鄉的味道好,沒有我奶奶和媽媽包的粽子好吃。我是上海崇明島農村鄉下人,我們崇明以前包粽子不是用粽葉包的,我們是用蘆葦葉包的,蘆葦葉包的粽子那種清香比粽葉更香更純。我奶奶會包各種各樣的花色形狀的粽子,有寶塔形狀的、船形的、斧頭形的、四尖角形、還有崇明傳統形狀的叫關門粽(估計已經失傳了,沒人會包了),我奶奶的手很巧。我媽媽個子大手也大,她包的粽子也大,扎的也緊,絕對不會漏米,這樣的粽子吃起來有嚼勁,更香。崇明包粽子配料基本以糯米加紅棗、紅豆、花生、蜜棗等為主,用蜜糖沾著吃。
前段時間回鄉下家裡想包粽子吃,可是找遍周邊的河溝,已看不到一根蘆葦了,都被用除草劑殺死完了,聽說只有遠到海邊才有蘆葦,只好放棄了。現在春天再也看不到蘆葦像標槍一樣筆直向上生長的壯觀景象了,也看不到秋冬蘆花的飄揚了。蘆葦能淨化水質,如今這生態令人擔憂啊!我們的後代再難吃到傳統蘆葦葉包的粽子了,我懷念讓我魂牽夢縈的有蘆葦葉清香的崇明粽子。非常遺憾以前媽媽在時沒有拍攝些照片下來,徒留一聲嘆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