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悲不怒,凜冽細膩,自然到讓人忽略是同志題材的日本純愛片

2020-12-27 豆芽罐子

日本電影《影裡》劇情講述被總部派到巖手縣盛岡市工作的今野秋一(綾野剛飾),結識了同齡的日淺典博(松田龍平飾),兩人的關係因此開始展開。今野看似內向嚴謹,心事重重,日淺則是有些懶散吊兒啷噹,但兩人卻意外合拍,在幾次相處之後一拍即合,日淺帶著今野在這位於日本東北地區,自然資源豐盛的盛岡市到處遊玩,特別是日淺最喜歡的「河釣」,因為日淺的關係,所以今野也學會並喜歡上釣魚。

懷著心事來到盛岡的今野,與總是神秘的日淺,隨著東北311大地震,日淺消失了,而今野在偶然間得知了日淺的秘密,而他逐漸清楚了日淺「影子裡頭」的真實。

同志文學,也是311災後文學作品改編:電影《影裡》

我認為這部電影擁有一種美,靜謐且帶有神秘的美,這樣的美,其實不是海報裡綾野剛及松田龍平像是《大河戀》的經典釣魚海報那樣看似悠哉,這樣的美,更像是那被樹葉照得淺綠的小河背景的海報裡沒拍出來,在河裡緩緩遊動的小蛇。

順著河流流向隱藏著的小蛇,它可能翠綠,可能擁有大自然賦予它的任何美麗色彩,它是在一旁默默觀察,安靜,只是默默地遊著,而我們看著知道有點危險的小蛇,一邊懼怕,一邊也欣賞著它的美。

我特別喜歡電影的前半部,鏡頭以十分悠美的步調,講述了今野與日淺的結識,他們之間的互動,以及他們身邊的自然綠景,森林,河流,兩人一起吃的烤魚或是樹上摘來的石榴。

這些像是從大自然身上的汲取,擁有一種和諧,像是前幾年橋本愛及松岡茉優一起合演的《小森林》,孤身一人,在森林旁的房屋而居,取之所用,一個人靜靜地隨著四季春夏秋冬體驗時間,也感受自然,但在《影裡》裡,很明顯就不是這樣的小清新。

由沼田真佑執筆的《影裡》原著小說,是一本出色的同志文學(讓他初次出書就得到芥川賞),也是一本311災後文學。當要影視化的時候,導演是以改編《浪客劍心》漫畫系列作聞名的大友啟史,有趣的是,導演的故鄉正是巖手縣盛岡,所以在電影裡,能感受到導演十分清楚自己的家鄉之美。

在同志之間的糾結裡,融入山谷與河川之景,又從大自然的影響帶起了311大地震後,日本災後的轉變,讓這個被影視化後必定失了幾分氣味的懸疑故事,充滿了靜謐的美感。

縈繞於綾野剛、松田龍平兩人間的曖昧與虛實

演員表現都十分不錯,綾野剛在今野這個同性戀角色中,以一種曖昧感十足的演技,把握出今野那種有些溫吞、但在某些時候卻又能見到他渴望的一無反顧;而《影裡》片中的松田龍平,表演風格是他擅長的「神秘」——像是黑暗裡一團神秘營火,你望著見得到光但是無法出手去摸,你看得出來他有時真誠但又時虛假,有時隨意說幾句聽著沒意義的話,但實際上他刻意模糊透露著一點自己的真實,松田龍平擁有這樣的氛圍,而他也恰如其分,演活了這個神秘的日淺。

311大地震之後產生家庭或人際關係的轉變,也讓整個日本在創作上像是集體創傷,開始了「災後文學」這樣的創作風潮。《影裡》原著在2017年拿下芥川賞時,便有相關的爭議,而文字的刻意淡淡地描寫著角色們隨著環境的一一變化,而當改編成電影,許多情節也因影像化而稍加深刻描寫,但這個故事裡最美的,其實不是那些情節,而是在日常生活,無論是災前災後,人們也許會因為大自然的變遷而被迫分離,但藏在日常生活裡的「愛」不會因此斷絕,那是會伴著自然的生生不息,延續一生的情感。

相關焦點

  • 自然細膩 妻夫木聰
    他的魅力在於真實自然不做作對於任何事總以最直接的情緒回應他的這項特點也完全發揮在戲劇表演上(導演犬童一心)怎樣表演他的表演很自然(導演行定勳)自然細膩的演技得到很高的評價獲得國內外多個影帝獎項成為日本年輕實力派男演員的代表。
  • 「愛·Movie」十分鐘看完《怒》:一部不看到最後絕對猜不出兇手是誰的犯罪懸疑片
    但因其題材的敏感性,我國院線並沒有引進這部影片,只是收錄進了今年四月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的排片單中。能在影院大銀幕上看到此片,給不少影迷帶來欣喜期待的同時,也讓大家見識到了一票難求的渴望感,movie姐親眼見證了售票系統打開後的兩分鐘內,座位就被一搶而空的陣勢。足以可見,這部從日本來的影片,中國影迷給予的期待程度有多高。
  • 這些高顏值又好看的日本純愛電影,你看過幾部?
    今天帶來幾部少女心滿滿的日本純愛電影。這個系列也是後臺很多朋友強烈呼籲要的,今天小編就滿足大家。 我的初戀情人 這部電影根據日本漫畫家青木琴美的同名漫畫改編。多半臺詞也都是演員不按劇本臨時發揮的,簡單的情節,平淡的事物,卻全都是最自然最細膩的。整部片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 所謂成熟:不怨不艾、不燥不怒、不喜不悲
    成熟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生理上的成熟只要到了十八歲就可以,心理上的成熟卻不一定和年齡有關係。有的人少年老成,小小年紀說話做事就有模有樣;有的人即使到了老年,行為還像個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畢竟思想決定行動,一個心理成熟的人,是懂得情緒管理的人。所謂成熟:不過是不燥不怒、不怨不艾、不喜不悲。
  • 絕跡10年的催淚純愛片,回來了!
    還是日本的《情書》、《戀空》、《屬於你的我的初戀》?韓國的純愛片就更多了,《我腦海中的橡皮擦》、《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雛菊》、《假如愛有天意》、《觸不到的戀人》基本上都是讓人哭成狗的純愛片。近幾年,純愛片少了,扯著大嗓門互撕互鬥的辣眼片多了。偶爾看到一兩部純愛片,反而很洗眼。今天要說的這部《現在去見你》,就是一部集中了失憶、癌症、車禍、穿越這些狗血元素,但卻讓人忍不住哭成狗的純愛片。
  • 藝薦 | 那些治癒人心的日本純愛電影
    日式純愛電影,並不單純指愛情故事,而是代指一切純粹美好的關係,通過日式細膩唯美的鏡頭表現出來,產生觸動人內心的力量。 電影內容的變化總是與社會的大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日式的純愛勵志電影,正是脫胎於1990年代艱難曲折的轉型期。
  • 餘生不多,靜而不悲,安而不怒,樂在其中
    該是好好善待自己的時候了,讓我們懂得:餘生不多,靜而不悲,安而不怒,樂在其中。1 靜而不悲,不與三觀不合的人為伍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走進很多人,雖然我們不曾明白到底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但是一定知道不與三觀不合的人為伍。
  • 這些日本治癒系純愛電影 你看過幾部?
    日式純愛電影,並不單純指愛情故事,而是代指一切純粹美好的關係,通過日式細膩唯美的鏡頭表現出來,產生觸動人內心的力量。 電影內容的變化總是與社會的大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日式的純愛勵志電影,正是脫胎於1990年代艱難曲折的轉型期。正如《日本青春電影物語》一書所說,1990年代的日本從經濟層面和政治層面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 那些治癒人心的日本純愛電影
    無論是巖井俊二、中島哲也這樣的電影導演試圖通過奇觀化的視覺風格輔助這種純愛邏輯的自洽,還是新海誠這樣的動畫導演直接運用漫畫的形式表現這種真愛至上的理念。 透過這些電影,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社會樂於將這種純愛的理念由愛情擴展至其他情感關係領域。這類影片填補了日本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漠的情感空洞。通過這些電影製造的幻境,使人們的情感得到短暫的安撫。
  • 第七期 緋句的自然美學與「悲」
    緋句雖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其卻蘊含了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觀與生命觀。讀緋句,亦是在讀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緋句的自然美學       緋句的祖先是唐詩。其雖然源於唐詩,但其對於家國情懷以及官場失意並不太關注,也少有人與人之間的糾葛情仇,它更注重個體與靜態景物的內心聯繫,它是四季中自然景物與人敏感細膩的內心深處的一種呼應。它與時間與自然密切的互動。
  • 巖井俊二之後的日本純愛片也有很多重要作品 | 泥虹映畫
    與《EVA》從描繪心理創傷到創造空想的治癒世界一樣,巖井俊二的作品也分兩類:早期作品與《燕尾蝶》《夢旅人》《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粗糙、凌亂、殘酷,而《情書》《花與愛麗絲》則純淨、唯美、自然。如同《EVA》之後發展出了新海誠所代表的「世界系」,巖井後期作品與「後巖井俊二」時代的日式青春片,也開始將「神聖」的「純愛」作為生活的一種救贖——與世界系「世界只有我和你」的敘事結構一樣,商業化、類型化的「青春純愛片」的世界,也多是圍繞著男女主角兩個人的。
  • 5萬人打五星,這部大尺度純愛片,好看到令人髮指
    在題材的選擇上,日本人向來很敢拍。 比如中山美惠的《賢者之愛》,閨蜜搶走自己的愛人,於是不惜隱忍二十年,把閨蜜的兒子培養成自己的情人。 還有最近森女系鼻祖蒼井優女神,和高橋一生拍了一部大尺度純愛片《愛情人偶》,用非常小清新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把亡妻變成性愛人偶的故事。
  • 變性導演拍同志片,尺度那叫一個大啊!
    導演Golf Tanwarin更是不忌自己變性人的身份,把自己的「特殊」也作為一種宣傳手段。更讓人津津樂道的,反而是影片中的幾位小鮮肉。由於都是因出演gay片聞名,因此這部片子也被粉絲們戲稱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gay片群星大集結"。
  • 盤點日本高分的純愛劇,片寄涼太和村花各佔一部!
    近幾年日本的純愛劇十分出色,其中不乏爆出許多火爆的電視劇,今天英子就給大家整理了幾部好看的日本純愛劇,一起來看看!從青春期到成為社會人的這段時間內,面對愛情、工作、結婚時誰都會產生迷惑和內心的掙扎,有時悲傷,有時又有點幽默的,不僅是挽回失去的愛情,還想把自己不爭氣的青春重新來過,這是一首為了所有人而譜寫的「人生應援歌」嗎?這部劇最重要的是下智久的顏值超高。
  • 戀空:元素堆砌過多的純愛片
    由日劇導演今井夏木執導,新垣結衣、三浦春馬主演的「經典」純愛電影《戀空》在當年上映時,就取得了極高的熱度,並最終超越同時期上映的電影《永遠的三丁目的太陽》2和《生化危機之滅絕》,以39億日元的票房成績位列2007年的「日本電影排行榜」第七位!
  • 為何日本純愛電影的浪漫故事,總是在電車上展開?
    最近看了一部純愛電影,是鈴木卓爾執導的《嵐電》。電影以京都的路面電車——京福電鐵嵐山線為舞臺,描述了三場浪漫交織的愛情故事,辯證式地為電車上的純愛故事作了一個總結:為何日本純愛電影的浪漫故事總是在電車上展開?純愛、電影、電車之間,又存在著什麼隱秘細膩的關聯性。藉由本文的討論,或許可以成為一種閱讀日本純愛電影的角度。
  • 他和他,她和她:每一片國土都有同志片
    《卡羅爾》回想歷年的奧斯卡入圍影片中,不乏很多形態各異的同志題材。早在70年代,就曾將《午夜牛郎》送上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寶座。直到2017年,黑人主演的同志片《月光男孩》成功登頂,更是一個歷史性時刻。同志對同志的冷漠與打擊,則是《迷情站臺》異於大部分同類影視的深刻巨痛。而真正甜蜜的英國同志片,其實不多,《周末時光》與《上帝之國》堪為代表,當然,情感的徘徊與糾葛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調料。
  • 這位日本邪典大師竟然拍了一部純愛片?
    文|看電影雜誌三池崇史,日本邪典電影大師。還記得他電影中的那些名場面嗎?[殺手阿一]裡的猩紅裂口,一拳向他打來,直接把嘴巴撐開,然後右手被生生剝下了一層皮;[切膚之愛]裡的分屍少女,用鋼絲勒斷了父親的頭顱;[鬼伎回憶錄]裡的日本容嬤嬤,尖針刺進指甲縫,看著都讓人隱隱作痛。
  • 2016 同志電影年度報告:數據、趨勢、展望...
    在《斷背山》後已經很久沒有一部 LGBT 電影獲得像《月光男孩》那樣的關注;雖然《尋:電影版》揮手告別,但我們 LOOKING 的步伐卻從未停歇,題材上也有更多創新;東亞開始成為同志影視的熱點地區,中日韓三國漸漸發力...「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林夕的一句歌詞像是給 2016 年同志電影寫的,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年還有今年的運氣,同志電影的創作會更加多元和精彩。
  • 日本電影的「純愛」之謎:浪漫劇場裡的「騙術」
    一直以來,日本電影都有一個很奇特的類型:純愛。什麼是「純」?一說單純,如成人世界的童話;一說純粹,如少女眼裡的青春;一說純淨,如晚櫻落盡的黃昏。「純愛」貫穿於人的一生。從上世紀70年代的《血疑》、21世紀初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戀空》到最近的《今夜在浪漫劇場》,無論是銀幕還是螢屏,編劇們頑強地玩著「絕症」梗,男女主角的生離死別,讓每一部純愛片都飽含著悽美和哀傷。《在世界中心呼喚愛》(2004)劇照「純愛」可能是日本電影獨有的美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