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圖文講解

2021-02-06 課道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稱為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為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

作者介紹:

羅貫中(約1330-約1400) 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鼻祖。其主要作品為《三國演義》。其他作品:《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

書中人物介紹:

諸葛亮(181-234)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作品介紹:(點下方連結)

我會寫:

妒:嫉妒  妒忌  妒意  妒火  嫉賢妒能

忌:妒忌  猜忌  顧忌  肆無忌憚

曹:姓曹  南曹  天曹  曹官

督:都督  督促  監督  督戰

委:委派  委託  委婉  委曲求全

懲:懲罰  嚴懲  懲辦  懲前毖後

魯:魯莽  齊魯  魯菜  粗魯

遮:遮掩  遮蓋  遮蔽  遮人耳目

私:私自  私心  無私  公私分明

寨:水寨  山寨  村寨  安營紮寨

擂:擂鼓  自吹自擂  大吹大擂

吶:吶喊  吐納  嗩吶 吶喊助威

插:插秧  插花  插隊  插嘴

形近字:

妒(妒忌)護(保護)  委(委託)季(季節)

懲(懲罰)徵(出徵)  私(自私)和(和平)

寨(水寨)賽(比賽)  吶(吶喊)納(接納)

多音字:

調:diào音調  tiáo調節  

擂:léi擂鼓  lèi擂臺

近義詞

妒忌——忌妒  商議——商量

推卻——拒絕  委託——託付

預計——估計  緊急——緊迫

懲罰——處罰  吩咐——囑咐

遲延——拖延  疑惑——困惑

反義詞

推卻——接受  懲罰——獎勵

齊全——短缺  秘密——公開

理解詞語:

【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勝過自己的人心懷怨恨。

【推卻】拒絕;推辭。

【委託】請人或機構等代辦。

【遲延】耽擱;拖延。

【翎毛】羽毛。

【疑惑】懷疑困惑。

【調度】管理並安排(工作、人力、車輛等)。

【虛實】虛和實,泛指實際情況或內部情況。

【支援】用人力、物力、財力或其他實際行動去支持和援助。

【弓弩手】古代軍隊中負責射箭的兵土。弩:一種利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

【軍令狀】戲曲和舊小說中所說接受軍令後寫的保證書,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務,願依軍法受罰。

【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於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詞語擴展: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

草船借箭  三顧茅廬  刮目相看  

如魚得水  單刀赴會  舌戰群儒  

鞠躬盡瘁  樂不思蜀  吳下阿蒙  

妄自菲薄

課內詞語:

妒忌  軍事  委託  照辦  預計  

緊急  懲罰  探聽  私自  布置  

調度  水寨  吶喊  軍令狀

神機妙算

句子解析:

1、周瑜對諸葛亮心懷妒忌。

課文開門見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諸葛亮挺有才幹,周瑜妒忌諸葛亮的事實。「妒忌」正是周瑜與諸葛亮發生矛盾的起因,為故事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2、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

這是周瑜設好的圈套,明裡共商軍事,暗裡設陷阱害人。他明知故問,意欲加害諸葛亮,表現了他的險惡用心。而諸葛亮的簡潔回答,表現了他的胸有成竹。

3、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4、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

這裡用了排比的句式,語氣強烈,渲染出故事的緊張感。情況如此緊急,諸葛亮表現得超乎尋常的沉著冷靜,側面烘託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智慧過人。

5、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這一句環境描寫突出江上霧大,其作用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諸葛亮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他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無誤。只有這樣的天氣,才會讓疑心多慮的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讓弓弩手射箭,這是借箭成功的條件之一。

6、五更時分,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

「一字擺開」既便於行動,又不留空當,使受箭面積增大。軍士「擂鼓吶喊」,既是為了虛張聲勢,製造進攻的假象,吸引曹操軍隊的注意力,引曹軍出來射箭,又是讓曹軍明確射箭的目標和方向。這些都表現了諸葛亮的思慮縝密、安排巧妙。

7、 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霧散了就回去。

語言描寫,表現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魯肅吃驚,害怕曹軍出來進攻,而諸葛亮鎮定自若,成竹在胸。

諸葛亮談笑風生、鎮定自若與魯肅的吃驚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他對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謹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諸葛亮的笑,

笑曹操不敢出兵(勝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勝利的笑),笑魯肅忠厚老實(幽默、寬厚的笑)。從諸葛亮的笑中,我們能體會到他的從容自信、寬容大度。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運籌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機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8、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諸葛亮下令把船掉過來,是為了能兩面受箭,也為了保持船體平衡,便於箭滿後順風順水返回,省去掉頭的時間。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充分顯示出來。

諸葛亮敢逼近曹軍水寨,不是貿然行動,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謹慎的性格,再者是利用大霧天氣,讓曹操不敢輕易出兵。此行 「借箭」,不是他信口開河,而是他周密考慮、巧妙安排之後的行動,所以才不費吹灰之力,借走十萬支箭。這不僅顯示了諸葛亮豐富的天文知識,也表現了他高超的軍事智慧才能。

問題歸納:

1、周瑜讓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故設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為由,意欲加害諸葛亮。

2、諸葛亮為什麼答應造箭?

諸葛亮為顧全聯吳抗曹的大局,不計個人得失。

3、當周瑜聽說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還立下軍令狀,他的心裡為什麼很高興?

周瑜知道在當時,三天肯定造不出十萬枝箭,既已立下軍令狀,完不成是要殺頭的。周瑜以為他的計謀要成功了,所以很高興。

4、周瑜既然想加害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徵求諸葛亮的意見呢?

周瑜看似在徵求詢問諸葛亮的意見,表示對諸葛亮的尊重。實際上他的話語中充滿殺機,用心險惡。

5、諸葛亮為借箭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

船和軍士是諸葛亮借箭的基本條件,將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是偽裝,船兩邊放草把子,是為了受箭。真是考慮周全,安排巧妙。

6、魯肅是周瑜的部下,為什麼諸葛亮敢於向他求助?

諸葛亮深知魯肅為人忠厚,顧全大局。

7、借箭過程中,哪些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①算好天氣:第三天有大霧(知天文)。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擺開,兩面受箭(曉地理)。

③算好魯肅:忠實守信。(識人心)

④算好周瑜:嫉賢妒能,陰險狡詐。

⑤算好曹操:謹慎多疑。

⑥布置周密、準確。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短期內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他,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保證三天內造好十萬支箭。

第二部分(3~ 9):經過: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三部分(10):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

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周瑜:心胸狹窄、陰險狡詐、嫉賢妒能、不顧大局。

諸葛亮:神機妙算、顧全大局、豁達大度、足智多謀、才智超群、有膽有識、知人善用。

魯肅:忠厚守信、顧全大局。

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謹慎。

課文主題:

本文記敘了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求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企圖陷害他,諸葛亮巧施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陰謀,展現了諸葛亮的有膽有識、神機妙算、足智多謀。

1、默讀課文。按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答: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的任務為難諸葛亮。

經過: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自嘆不如。

主要內容: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以公事為由,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意欲加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志,立下軍令狀,做好準備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萬多支,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挫敗了周瑜的陰謀。周瑜了解經過後,自嘆不如。

2、 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裡的問題。文中還有一些體現人物特點的語句,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

(三天造十萬支箭這麼難的事情,諸葛亮為什麼主動立下軍令狀?他立下軍令狀後,周瑜為什麼很高興?)

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十萬支箭,並主動立下軍令狀,是因為他已經識破周瑜的奸計,對如何獲得十萬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說胸有成竹。諸葛亮這樣做,可以打擊周瑜的銳氣,讓他心服口服。通過讀前文可以知道,周瑜妒忌諸葛亮,所以周密策劃,安排了這番對話,假借公事,步步為營,想把諸葛亮逼到「死無退路」的境地。這「高興」,是周瑜自以為是、得意忘形之態。他為諸葛亮沒有識破他的計謀而高興,為自己陰謀得逞而高興。

3、讀課文前,你對課文中的人物有什麼了解?讀課文後,你對哪些人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你還想了解哪些關於他們的故事?

讀課文前,我對文中的人物是通過電視劇和爺爺講的三國故事了解到的。我知道諸葛亮神機妙算,能言善辯,張飛勇敢粗魯等。學完課文,我對諸葛亮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面對周瑜的陷害,他沒有斤斤計較,而是顧全大局,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萬支箭。

我還想了解諸葛亮的「空城計」、「七擒孟獲」、「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等故事。

4、讀讀課後「閱讀連結」部分,找出課文對應段落,說一說原著與課文相比,語言有什麼特點?

答:「閱讀連結」對應文中的第8、9自然段。

我發現,文言文的語言特點是簡潔凝練,多為書面語;而現代文淺顯通俗,富有表現力。

課外拓展:

與諸葛亮有關的古詩:

《有感》

平生心事付悠悠,風雨燕南老楚囚。
故舊相思空萬裡,妻孥不見滿三秋。
絕憐諸葛隆中意,羸得子長天下遊。
一死皎然無復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有關的歇後語:

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諸葛亮徵孟獲——收收放放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比喻來之不易)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張飛吃豆芽——小萊一盤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相關焦點

  • 2021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圖文講解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稱為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
  •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圖文視頻講解
    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 每日預習丨第十二天丨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元宵節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你一定還想看:每日預習丨第一天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圖文講解每日預習丨第二天丨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燕子》圖文講解每日預習丨第三天丨三年級下冊第3課《荷花》圖文講解每日預習丨第四天丨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每日預習丨第五天丨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我的植物朋友》圖文講解
  • 五年級部編語文下冊【第5課】圖文講解,在家預習必看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稱為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助作戰。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知識點+圖文精講,給孩子寒假預習!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稱為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
  • 每日預習丨第十九天丨六年級下冊第16課《表裡的生物》
    5、後來我見人就說:「我有蟋蟀在缽子裡,蟈蟈兒在葫蘆裡,鳥兒在籠子裡;父親卻有一個小蠍子在表裡。」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了兒童有趣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我」 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五、給下面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後來我見人就說 我有蟋蟀在缽子裡 蟈蟈兒在葫蘆裡 鳥兒在籠子裡  父親卻有一個小蠍子在表裡六、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補寫完整。補寫時,要把弟弟渴望擁有變形金剛的心情寫出來。
  •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草船借箭》微課視頻+同步練習+朗讀
    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家人的愛》微課視頻輔導
    (5)學生自由發言,體會感情。4.小結:家人做的這一切都源於愛,他們承擔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對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傾注了滿滿的愛,他們為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們愛家人的表現,你們有沒有為這樣的家人驕傲,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呢?
  • 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課文朗讀+知識點+圖文解讀
    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 【預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14課《蜜蜂》圖文講解
    教材分析:《蜜蜂》是部編版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課文以第一人稱方式寫了法布爾所做的一個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文章首先介紹了問題的產生,即「聽人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它被拋棄到哪裡,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
  • 【生字】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生字組詞
    悽厲抱 bào  環抱     抱養     抱病     抱歉架 jià     打架     棚架     招架粘 zhān 粘貼     粘板     粘膠     粘連膠 jiāo   膠囊     膠捲     膠印     膠泥【一年級最清晰的課堂筆記可下載】新部編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課堂筆記
  • 人音版五年級下冊《彩虹世界》
    2020的春天我們記憶難忘「停課不停學」免費電視直播課婺城之音的老師們在行動一節節精心錄製的音樂課
  • 【教案】嶺南版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 /人教版六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人教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上冊電子課本/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教材人教版九年級美術上冊初中子課本教材新人教版一年級美術下冊電子課本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電子課本人教版三年級美術(下冊)電子課本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小狗學叫
    【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小狗學叫 2020-09-30 00:00
  • 部編五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精講
    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帶拼音字帖大全,識字練字一起搞定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帶拼音字帖大全,識字練字一起搞定在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中,識字認字寫字是孩子們主要要做的,也是試卷上的考題組成部分,但這也是很讓家長抓狂的,很多爸爸媽媽在教孩子認字時,都非常的苦惱,明明自己在教孩子讀時
  • 【預習】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5課《琥珀》圖文講解
    詞語搭配:(暖暖)地照著   (古老)的深林(澎湃)的波濤   (透明)的琥珀課內詞語:怒吼  松脂  拂拭  灰塵  美餐  晌午  熱辣辣淹沒  掙扎   成千上萬  衝刷   斷絕  推測詳細      情形
  •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13課《貓》圖文講解
    古怪—(奇怪) 盡職—(盡責)勇敢—(勇猛) 變化多端—(千變萬化)淘氣—(頑皮) 凝視—(注視)溫柔—(溫順) 生氣勃勃—(生機勃勃)五、反義詞。盡職—(失職)勇猛—(膽小)暖和—(寒冷)變化多端—(一成不變)老實—(調皮)豐富—(單調)古怪—(平常)生氣勃勃—(死氣沉沉)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到句中的括號裡。
  • 5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5課《 草船借箭》同步教學視頻、生字、知識點、練習
    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 2020年春部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5五年級下冊全冊教學反思
    1 古詩三首教學反思《古詩三首》是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課文以《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詩組成。該組教材是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專題編排的。軍神(教學反思)《軍神》是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寫了年輕軍人劉伯承參加蔡鍔「討袁護國運動」右眼嚴重致殘後,堅持不用麻醉藥、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術治療,被沃克醫生稱為「軍神」,表現了劉司令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