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IMDb評分8.3分,豆瓣評分8.9分的高分電影;這是一部追求自由與愛情的高尚電影;這是一部記錄民族反壓迫的壯麗電影——《勇敢的心》
對比20世紀90年代的戰爭題材電影便不難看出,不同的導演對於戰爭的不同理解是戰爭電影風格多樣化的重要原因。
羅伯特·貝尼尼的《美麗人生》以戰爭喜劇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隱匿在歡笑聲中的悲情;羅伯特·澤米吉斯的《阿甘正傳》以阿甘這一反智英雄的視角略帶嘲諷地重現了二戰的殘酷。而梅爾吉布森則擅長運用宏偉的場景與遼闊的戰爭場面,為觀眾還原真實的戰爭,他的《男敢的心》以獲得了五項奧斯卡大獎的優異成績證明了他別具一格的導演風格所帶給我們的強烈的感官刺激。
01源自真實事件的影片
作為由真實歷史所改編的電影,《勇敢的心》不同於傳統意識裡戰爭片密集的槍林彈雨,古樸的畫面和冷兵器的交接以真實的視角為大眾還原那段為自由熱血沸騰的歷史,更是擺脫了一般歷史作品冗長枯燥的敘事手段,影片開頭連綿不斷的山脈和一段看似隨意的旁白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故事的開端,華萊士的雙親慘遭殺害,使他嚮往平靜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與他秘密成親的妻子卻因為反抗統治者的侮辱而被殺害。得知妻子的慘死使他追求安逸的心願破碎,悲痛之下帶領著村子裡的民眾反抗當地統治者的暴虐,從此踏上了追求自由的徵程。
導演以失去摯愛作為華萊士覺醒的契機,使他由逃避變成主動,絲毫不顯得僵硬,而後以先後三次大戰表現了華菜士的英勇果斷、智慧過人。導演又安排了貴族首領羅伯特的背叛與華菜士的堅持做對比,用以彰顯他的責任與決心以及對自由不懈的追求。而在華菜土嘶吼著「freedom」後,暴虐的國王睜著眼撒手人寰,殘忍的劊子手臉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都象徵著華菜士精神上的自由與勝利,而這一系列巧妙的安排使他英勇高大的形象深入人心,使觀眾潸然淚下,也使這一悲壯的歷史巨著如一副宏偉的畫作,展示了那個冷兵器統治下世界的獨有風貌。
02自由與愛情的雕刻
通觀《勇敢的心》全片,不難看出影片中的關鍵詞,自由與愛情,「You hear is feedom」。對於自由的嚮往是華菜士用生命來捍衛的追求,這與《肖中克的救贖》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超越生死的信仰也是導演想要通過影片所想要表達的。有的人死了,但不一定代表他曾活過。這種價值觀念在影片中不斷被梅爾吉布森所強化,華萊士一次次身處險境都會為自由再一次爬起奮戰終身沒有放棄這一理想,為自由而戰,為人民而戰。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也要嘶吼他捍衛的信仰,自由!他死了,卻將最永恆的信念深深烙在每個人的的靈魂深處。
而觀眾也被這種置之生死與度外的強烈信仰所感動,華萊士最後的抗爭所帶給觀眾的震撼甚至遠遠超過了影片高潮的一戰。而他對亡妻的情深不壽也觸碰到了大眾的淚點,那塊血跡斑斑,繡了蒲公英的手絹,是他對茉朗的守護,無論是深陷苦戰還是生死關頭,他都不曾讓它離身,這使華菜士鋼鐵般的形象被覆上一層愛情的柔軟。
對於自由與獨立的嚮往已深入每一名蘇格蘭平民的骨髓了,這部影片揭露了真實而沉重的歷史,英格蘭皇族對於平民奴隸的壓迫,喪失人性的剝削,在華萊士的領導下,蘇格蘭人的仇恨被激發,在蘇格蘭這遼闊而又被踐踏的傷痕累累的沃土上,人們為自由,為獨立紛紛揭竿而起英勇奮戰,這是一部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影片,其中對於各種人文風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不公的政治制度,這份震撼人心的反抗與鬥爭既控訴了專制暴虐的不公,也無時不在教育著現代這些麻木而又失去追求與信仰,迷失在繁華與名利之中的心。
03蒙太奇的「交響曲」
而就拍攝的技巧和影像風格而言,無論是從蒙太奇的組接、景別的獨特運用還是對於音樂的運籌帷幄,《勇敢的心》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就像片尾的對比蒙太奇,通過華萊士行刑時於妃子、國王的表情對比,在每一處細節都反映了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而他臨死前所採用的心理蒙太奇表現了他對死亡的恐懼,更使人物形象增添了一份真實感。
梅爾古布森擅長通過鏡頭的運用來表現快宏的場景,更是斥巨資來重現那份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多次運用遠景拍攝華菜士在遼闊的草原上策馬奔騰的場面,金色的長髮隨著馬的律動上下翻飛,自由不羈之意彰顯其中;而最計人熱血沸騰的是那聲勢浩大的戰爭,鐵馬金戈屍骨如山,大遠景的大膽使用重現了戰爭的原貌,戰爭的殘酷在此被演繹的淋漓盡致,同時也突出了人的渺小,當然,空鏡頭的使用特別是片頭的山脈以及不斷出現的開闊遼遠的草原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遼闊,也象徵著自由的意境,心如此景,無論是誰都不能撼動對自由的嚮往,不能禁錮渴望自由的心,這也是本片的特點之一。
本片並沒有運用特效,雖沒有《阿凡達》等影片中刺激的視覺衝擊,但是梅爾布森則以他的風格,運用長鏡頭與慢鏡頭呈現了一部原始古樸的戰爭史詩,一種強悍的戰爭,單純力量上的對比,以硬碰硬這才是代戰爭的原貌。
04音樂的裝飾,別具一格
最後不得不說的一點便是對於音樂的運用,導演啟用了好萊塢的配樂大師為本片設計背景音樂,戰爭時期的慷慨激昂以及演繹堅貞愛情時的婉轉動人纏綿交借,使觀眾們在這樣華麗的音樂中享受著視聽盛宴。正是憑藉著對音樂恰到好處的運用,《勇敢的心》榮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以樂動人。
雖然梅爾普森是英國導演,但是《勇敢的心》卻更傾向於好萊塢的敘事模式,凸顯了個人英雄主義,小人物拯救世界。這是一個貴族領導平民反抗另一群貴族的故事。影片自始至終都縈繞著嚴密的緊張感,這種緊張感來源於敘事情節,多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增添了懸念感,更彩顯了華菜土的智慧形象。而情節安排則讓本片的敘事更加曲折,華萊士慘遭背叛,以及被聯合絞殺的尖敗,重新站起來後又遭人出賣而因此喪命,這樣的結構讓全片都處在緊張的敘事結構內,計觀眾為人物的命運暗捏一把汗。
但是不同於《2012》和《阿凡達》的是,華萊士作為一個英雄形象,他並沒有傳統好萊塢英雄的偉岸完美,在觀眾眼裡,他更是一個真實的人,所有的英雄舉動都是在他真實的形象之上建立起來的。他一開始是嚮往安逸的,但是愛人的慘死使他踏上了戰場,他一面懷著對亡妻的愛,另一方面面對著王妃也具有常人的欲望,他面對死亡會感到害怕,面對夥件的背叛也會無助傷心甚至險些放棄逃走的希望,華菜士相比於傳統好菜塢形象,雖然他身材短小其貌不揚,但是他身上的真實感與親近感則是對他一系列拯救行動中的基礎,正是一個會膽怯會孤獨的人勇敢地面對殘酷,才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05自導自演的獨特風格
當然,除了導演對拍攝手段與敘事方式的運籌帷幄,其演員的演繹也是這部影片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梅爾吉布森在這部影片中的精彩演出讓華菜士的形象深入人心。自導自演的戰爭片如姜文的《鬼子來了》和羅伯特貝尼尼的《美麗人生》都融合了導演自身的影像風格,姜文所擅長的黑色幽默,羅伯特貝尼尼的喜劇風格,和梅爾吉布森的樸素真實感都讓他們的影片獨樹一幟。而法國著名影后蘇菲瑪索的華麗演出,將女性的善良與堅強、激情與成長演繹的隱忍而浪漫動人,
不僅在敘事意義上不可或缺,更給這部屬於男人的戰爭史詩增添了獨特的溫柔與慰藉,她自身的反抗也將殘暴腐朽集權統治的無能暴露無遺,而她寄予華萊士的無私之愛則讓具有悲劇色彩的英雄在情感上得到慰籍,更讓觀眾在傳奇的戰爭影像中意亂情迷。
《勇收的心》無疑是一部成功的電影,無論是從當時的票房,還是它對人心的啟迪意義都是尋常電影所望其項背的。如伏爾泰所言:「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便是自由」。人生來自由而平等,因此這類關於追求自由反抗暴政的電影極易震撼人心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中國的歷史悠久,特別是在近代所受到的壓迫與剎削更是讓我們擁有充足的素材,但是在當今中國來說卻很少有導演關注這類電影的拍攝,即便是有,單純為了票房與名利過於追究華麗的場面反而忽略了電影本身的教育意義,往往使影片變得思想空洞華而不實,真正可以經得起推敲的只是風毛麟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