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臺灣,就是要吃冰啊!

2021-02-08 知中


在寶島臺灣,有這麼一句諺語:「第一做醫生,第二賣冰」。


不難看出,位於北緯23.5度常年處於夏季的臺灣,賣冰是一件多麼賺錢的事情,同時吃冰的時間也長達一年的三分之二。



毫無疑問,人類很早就學會了用冰解暑,但由於土地面積、地理位置的限制,在臺灣並沒有足夠的天然資源供給,一直以來都是從香港進口冰塊且價格高昂。到了日據時期,臺灣的製冰工業第一次有了起色。


1896年,本地商人李春生與來自英國的商人合資,在臺北建昌街建立了臺灣第一家製冰廠,以相對成熟的工廠技術向市場提供冰塊。


自那之後,吃冰在臺灣變得愈加如魚得水起來。


臺灣最早的吃冰習慣受日本影響極大。日據時期,日本人將清冰帶進臺灣。這是一種由香蕉油與砂糖混水煮沸再冷凍的冰種,製成冰塊後再用機器將其刨碎,這就是臺灣最早最簡單的一種「剉冰」



剉冰為臺語發音,大街小巷的招牌寫著「刨冰」或「銼冰」,都是販賣剉冰的專賣店。


受到日式甜品的影響,紅豆是最早出現在臺灣剉冰裡的搭配食材。1938年,最早的蜜豆冰是龍井鄉人的陳溪先生在臺中火車站旁,以手推車沿街叫賣的方式經營的,當時的蜜豆冰是參考日本的四果冰,再加上十多種配料製成的。



除此之外,綠豆、蜜豆、芋頭等本地盛產的八寶組合也接二連三的出現在食材裡,外加亞熱帶地區得天獨厚的水果種植優勢,各種時令水果例如芒果蜜瓜等也被搭配進剉冰中,湊成了臺灣特色冰飲的雛形,直到現在都是臺灣最富古早味的存在。


從60年代開始,米苔目、粉粿與珍珠粉圓等食材陸續被加入剉冰可選擇的小料裡。無論從口感亦或是擺盤上都比以前更加豐富。



在剉冰之上再發展升級的,就是從吃起來、看起來的模樣來取名的「雪花冰」。冰塊本身已經調好牛奶作為製冰基底,外加芒果、草莓等水果,再用剉冰機刨出絲絲冰屑,吃起來細緻綿密,就像雪花一樣,還有濃濃水果香,最後再加上不同冰店的獨創淋醬。


▲抹茶雪花冰


為了將自己的冰品售賣出去,各個商家也是卯足了勁,為剉冰想出了各種可搭配的食材或調味。你會在澎湖吃到仙人掌冰,在臺東吃到釋迦冰,在高雄吃到芋頭冰,在屏東吃到蘆筍冰,還有人參冰、芝麻冰、核桃蛋黃冰。


▲臺東的釋迦冰棒


從「無添加劑」,到「降火滋補」,再到所謂「當天採摘」,一個個都是套路滿滿,卻也是一片為你消暑的真心吶。


另一種同樣充滿古早味的冰品就是臺語發音裡的「枝仔冰」,也就是俗稱的冰棒。



據說,最早的枝仔冰來自於1926年的高雄旗山名叫「枝仔冰城」的專賣店。做法相較剉冰要簡易的多,將糖水與食材倒入專門的冰棒機定型後再插上木棍取出,一支棒冰就完成了。


因為不同於剉冰的便利的製作以及售賣方法,枝仔冰很快在人群裡時髦起來。旗山水質特殊,再加上盛產香蕉,當地糖廠也是本地幾大產業之一,製作出來的香蕉冰遠近馳名,成為觀光客前來必嘗的招牌特產。



五六十年前的臺灣街景,處處可見莊稼人一手搧鬥笠一手枝仔冰,時至今日雖然風潮已過,枝仔冰仍是臺灣一代人的共同回憶。



▲四五十年代,國營企業大佬臺糖也開始賣冰棒。臺糖自己生產砂糖,用料必然實在、純正,因此枝仔冰在臺灣冰品界佔據極高份量,也成為大家心中的共同記憶。


除了剉冰、雪花冰與枝仔冰外,臺灣古早味的冰品還有騎著三輪車沿街叫賣的叭噗冰,現在偶爾才能在路上看到。


▲叭噗冰


有常年供應的冰品,自然也要有呷冰的場所啊,冰果室作為臺灣一大古早特色,也是不容忽視的。



臺灣從南到北凡有人群處都有冰果室,也叫冰館、冰店,曾是40年代至80年代臺灣獨有的平民餐飲空間。儘管後期興起了許多外來的連鎖冷飲店,冰果室不再成為主流時髦的吃冰場所,但那種特殊的古早味,是許多人心中的「少女/男時代」。


有些至今仍守候在小鄉鎮的30至50幾歲的老冰果室,空間仍然維持簡樸原貌,架上擺著20至30年前使用至今的木瓜牛奶杯、冰淇淋聖代杯等。


▲維持舊陳設及保留老餐具的「正東山冰屋」


▲「正東山冰屋」的立體招牌,繽紛顏色及美學技法記錄了60、70年代臺灣街巷常見的廣告招牌風情


如今仍有許多冰果室在招牌上寫著「冰果室」,但其實店內主要卻是提供熱食,這樣的現象極為有趣,追究原因,其實是因為許多冰果室都是家庭小本生意,它們夏天賣冰飲、賣剉冰以維持收入,進入冬天后為了度過短短的冬日,就會加碼賣起熱飯湯麵,成了冰果兼食肆的小吃店。


像是花蓮「佳興冰果室」其實早已不賣剉冰,目前店內唯一賣的冷飲是「檸檬汁」,多數的客人來此吃的是「快炒黃金蜆」「什錦湯麵」「生炒花枝」「快炒羊肉」等熱食,佳興成了名副其實「掛冰果室招牌賣熱食」的小吃店。


▲「佳興冰果室」


這些賣冰又賣鹹食的冰果室,夏天賣冰,全年供餐,讓客人「呷冰有時,呷燒隨時」。


冰果室可以說是臺灣人的集體記憶了。


有家名叫「3035叄零叄伍冰果室」,老闆將其打造成一間冰果室民藝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曾經的「臺南牛乳大王」500cc 果汁杯、立體波浪造型聖代杯、黑松汽水瓶、大紅印花保溫罐及剉冰機等。


▲「3035叄零叄伍冰果室」老闆收藏的果汁杯


臺灣作家周芬伶在一篇文章中寫到:「那是60年代的南方,我家近夜市,夜市第一家三角窗即冰果室,年輕人約會的好地點,如果是中學生,會各帶一名死黨,4個人擠在包廂作眼神廝殺.」


三毛也曾在文章中寫到:「夏天來了,也曾想開個冰果店,紅豆、綠豆、八寶、仙草、愛玉、杏仁、布丁、鳳梨、木瓜、酸梅湯……給它來個大混賣。」



文字中的冰果店、仙草、愛玉等,曾給了海對岸的大陸讀者多少對於臺灣這塊寶島的無限想像,那裡一定是個擁有甜蜜夏日的美麗地方。


如今,吃冰的傳統仍在延續,但那為數不多的古早味,還待你親臨寶島之時慢慢發掘!

你最喜歡吃哪種冰?


文 | 鹿一百@知中ZHICHINA 

本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C O N T A C T 

zhichina@foxmail.com

商務合作及投簡歷請發郵件


☞ 推薦閱讀 ☜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他把都市人的孤獨畫成「人間日常」,總有一張能戳中你 | 知中Talk 12

點擊👇閱讀原文👇 

快速獲取知中最新特集《中國茶的基本》!

相關焦點

  • 夏天就是要吃冰!!!臺灣大熱門冰店
  • 「哇」拍了拍「龍海人的胃」,夏天就是要吃冰啊!
    六月的天熱得令人煩躁龍海人的夏天怎麼能沒有冰呢!來來來~九家吃冰小店『哇嘎哩嗊』帶給你滿屏涼爽!如果來紅樹林小吃街,吃遍了其他小吃後,最後一定要來一份亞芬四果湯,一來解解膩,二來特別爽口解暑。,每個夏天都吃!
  • 那年夏天,我吃過的所有臺灣……… 的冰!
    夏天都來了?!還沒發稿?!!你對得起半年前寒冬裡捂著暖手寶辛苦寫文的梅梅嗎!!!……我錯了QAQ這不是等著夏天去吃冰嘛😊Wait,你說什麼?夏天來了?!那還不快訂張機票跟著梅梅吃冰去!!!老師說,文章的題目不能取得太大,那「臺灣美食」實在是範圍太大了。
  • 去臺灣,吃夏天的最後一碗紅豆冰
    直到我認識了一個詞叫「吃冰」,我想,我能稱作是個吃冰愛好者吧。經常有臺灣朋友說:熱啊,去吃冰。吃冰是臺灣人習慣說法,意味去吃各式各樣加工而成的冰製品,說起來還帶有一種濃濃的古早味。雖然現在吃冰品的店越來越高級,我腦海中還是浮現著紅綠麻將配色的楷體字招牌,以及阿雅「紅豆,大紅豆,芋頭」的《挫冰進行曲》。
  • 「臺灣必吃美食」抓住夏天的契機!沒吃過白來臺灣!
    導讀:吃冰一定是夏天最幸福的一檔事了~~尤其是臺灣的冰品尤其讓人眼前一亮,亞龍今天要來告訴大家幾家臺灣土生土長,不只好吃、造型也可愛破表的冰點!高雄冰屋--隱藏在巷弄內的日式刨冰位於高雄前鎮區勞工公園的消暑美食,冰屋用心製作出帶有日式風味的刨冰果然是引起一陣人潮去排隊啊!店面水泥牆面搭配日式木製桌椅,吃起冰來更加消暑放鬆,也是大家爭先搶著拍照的地方。店家也會依據節日或季節,推出限量口味冰品,像是圖片上這個就是聖誕節時後推出的,抹茶配上草莓,看起來真的超Q,都捨不得吃啦!
  • 夏天就要吃冰!臺灣大熱門冰店
  • 熱就一起雲遊臺灣吃碗冰
    關於夏天,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是在臺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吃冰。吃冰是獨屬於炎炎夏日甜蜜蜜的可愛,自帶額外的獎勵機制,將美好情緒收藏在舌尖的冷熱溫差中。每家冰店,每碗冰的背後,都有它偶然或是必然的故事。
  • 過好夏天的方式:吃冰去!
    在夏天除了空調西瓜wifi,當然還是需要吃點冰冰涼涼的東西呀,不然怎麼度過這個熱夏呀~今天阿翡收集了一些成都比較好吃的冰店推薦給大家,大家一起吃冰吧!說到如思臺北,可能很多吃貨都知道這家,最早的時候開在紅星路的,是個臺灣老闆。現在這家店是在望平街,非常好找。今年電視劇《想見你》火了以後,他們家也推出了同款甜品——布丁紅豆牛奶冰。
  • (臺灣冰淇淋篇)我愛的夏天什麼時候才來
    (本文經由作者同意轉發)思羽妹,上菜啦~春天還沒過,就想著在夏天吃冰了。雖然夏天很熱啊,但是可以去海邊呀~可以穿小短裙呀~就算呆在家吹吹空調大口大口的吃冰呀也是很棒的呀~臺灣現在應該差不多可以進入夏天的模式了,那麼,第八期【思羽已吃】的『下』篇,我們就來說說那些「冰淇淋」吧~
  • 這個時間去臺灣,我帶你去吃各種冰
    每晚7點零30分| 與你說晚安◆  ◆  ◆  ◆  ◆  很多人都喜歡去臺灣啊,日本啊各種萌萌噠各種麼麼噠今天我要告訴你們,去臺灣,你得會吃,才不虛此行>今天我們來寫一下,臺灣小吃中的各種冰走吧,一起去品嘗一下這些冰冰的事物這個真的是我的最愛!!!
  • 想去臺灣吃一碗冰(臺北篇)
    歪個樓,前幾天我剛獨立解決了一碗雪冰的年糕冰,樹立了人生吃冰史上的一座新的裡程碑,並且第二天順利的長了兩斤肉話並沒有說遠,以前我是不愛吃什麼刨冰冰沙的,但在她的帶領下最近水平也略有長進,主要是對冰的渴望日益增強。
  • 【伊利 須盡歡】全口味測評OvO~夏天就是要吃冰!
    吃之前:我倒要看看 能有多好吃 吃得你美成這樣⬇️確實好吃,入口就像嘬了一口一汪水的熟甜水蜜桃,是很真實的果汁味兒。茉莉味兒也很香。整體吃起來,像一場夏天的甜夢,掉進了冰涼涼的粉紅泡泡裡。總之這種水蜜桃味兒很特別,也很真,清甜極了,夏天吃這個太對了!
  • 這個夏天成都人都在排隊吃哪些冰
    我要了個杯子瓦一半出來之後,吃起舒服多了.我是工作日的下午14:00去的,等位排隊25分鐘等冰30分鐘+,不介意久等的可以一去。價格偏高性價比一般,吃些點心的話人均要上百。但喜歡這種環境的話就會很對眼,給大家一個參考吧~價格:荔枝冰/55,飲品桃夭/45(只配1個杯子)地址:水璟唐3棟少見的菠蘿冰🍍菠蘿是非常夏天的水果,有一種熱帶海邊的感覺。但用它做冰沙的店,一直都挺少的,能在這裡吸到很驚喜。
  • 集美吃冰地圖|芒果冰的味道,我和夏天都想知道
    對於小編寶寶簡直是福音啊哈哈哈哈哈!!‍‍超級大份無敵滿足‍‍芒果 比較硬 很大塊 夏天用的是臺灣芒果(我們這盤中份的有11塊)冰 牛奶綿綿冰 細細綿綿 介於冰沙和冰淇淋之間牛奶添加的比較多奶味濃鬱 偏甜(超級大份的芒果冰真的是超級超級大
  • 臺灣來的超人氣網紅「怪物冰」,這個夏天靠它續命!
    【小七福利社】超多驚喜秒殺,點擊即可領取臺灣來的網紅「怪物冰」
  • AUIA·臺灣 冰品攻略第一彈!沒吃過這些冰的你不是合格的甜品控
    每到夏天,放學後最開心的事,就是跟小夥伴們飛奔去冷飲攤,嘰嘰喳喳的排隊買冰,挑選口味,相互分享。歲月是把殺豬刀,小A覺得,這樣的場景仿佛就在昨天啊!!!小編最喜歡在永康街本店一邊享受店面氛圍,一邊在冷氣房下細細品嘗手中的好滋味,夏天就是要這麼過才行!
  • 去臺灣,吃掉今年夏天最後一口冰
    這麼色彩繽紛的一碗端上桌,絲絲地散著冰氣,一勺勺挖進口中,那魔法般的冰甜的滋味,足以構成愛上臺灣的全部理由。這個夏天,🐧君在臺北走街串巷吃了18間冰店,有的位居鬧市,有的棲身幽巷,有的早已名聲在外,有的則是秘傳美味。
  • 去臺灣,10款人氣必吃冰品!
    對於愛吃冰品的人來說,夏天絕對是來臺灣的好時節!
  • 臺灣來的怪物冰,第二家就在東莞!
    《康熙來了》重點推薦!源自臺灣的怪物冰中國大陸只有兩家!就有一家在東莞!原料是來自臺灣的手抄芝麻,做成冰之後還能吃到香香的芝麻顆粒,吃一口應該會愛上。小怪物用「雪片冰」做成,做一個至少要五分鐘,人多的時候吃貨寶寶們要耐心等等。記得眼睛是蛋白霜做的,可以吃哦!
  • 魔都最火爆的冰品,今年夏天必須吃個遍!
    蘭草莓刨冰,很大一份上來之後很驚豔,最上面的草莓口味冰淇淋球,周邊灑滿了草莓顆粒和藍莓,一起吃一口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吃刨冰的時候最怕吃到下面會沒有味道,這裡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啦。它在中間鋪了一層紅豆,就算吃到後面還有甜甜的味道。去韓國街的小夥伴不妨來這裡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