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抱著垃圾桶,走到哪吐到哪;難受到無助時,用頭撞牆;更有甚者,哭著喊著求醫生幫她把孩子拿掉……這一幕幕,不是電視劇情節,而是近段時間出現在我院住院部的情景。
因為孕吐,哭著讓醫生幫她拿掉孩子
「我不要了,不要了!」安靜的病房突然傳來一陣高分貝的哭鬧,護士甘飛兒急忙跑到病房。原來是一個因妊娠導致劇吐的孕婦受不了孕吐的折磨,哭鬧著要把胎兒拿掉。孕婦的母親抱著女兒淚流滿面,年輕的丈夫站在一邊既心疼又無奈地望著妻子,束手無策。見護士進去,一家人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她。
「你已12周多了,最難受的時候就要過去了,都快熬出頭了……」甘飛兒上前輕聲地安撫,又舉例給她聽,「上次有個病人也像你這樣,前一天還吐得很厲害,第二天早上起來就好了,吃了好多東西。有的病人比你吐得厲害多了,堅持幾天就過去了。你想,現在懷孕是件多不容易的事,你可不能做傻事。」經過甘飛兒反覆的舉例比較,好言好語耐心的安慰,孕婦開始慢慢平靜下來。住院治療3天後,她開始慢慢可以進食,精神狀態也好起來了。
據統計,近段時間因妊娠劇吐來住院的孕婦明顯多了起來,僅婦科一病區近3個月就有近40位因妊娠劇吐來住院的孕婦。
「需要來住院的,都是些吐得比較厲害的,有些是隨身攜帶垃圾桶,走到哪吐到哪;有個別實在受不了就撞牆;甚至有人受不了那份難受,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想要拿掉孩子……」甘飛兒說,她做護士這麼多年,什麼樣的病人都見過,但孕婦吐得這麼厲害的,還是讓人覺得心疼。
孕吐嚴重的,可引起兩種維生素缺乏症
妊娠劇吐是指孕婦在懷孕5—10周間頻繁地噁心嘔吐,不能進食,排除其他疾病引發的嘔吐,體重較懷孕前減輕≥5%、體液電解質失衡及新陳代謝障礙,需住院輸液治療。一般來說,妊娠劇吐的發生率為0.5%—2%。
院婦科主任方淑英醫師說,約有半數以上婦女在懷孕早期會出現早孕反應,主要有頭暈、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偏食、厭惡油膩、噁心、嘔吐等。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多數在孕6周前後出現,8—10周達到高峰,孕12周左右自行消失,對生活、工作影響不大,不需特殊處理。
現在有醫學家認為,孕期經歷了孕吐的女性,流產的概率較少,早產和產後低體重兒的風險也較低。由此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說,孕早期發生孕吐是正常現象,也是一件好事。
但也有少數孕婦在妊娠5—10周時,會出現頻繁嘔吐、水米不能進、體重下降,尿液檢查尿酮體出現多個「+」等症狀,這種情況就需要住院治療了。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劇吐可引起兩種嚴重的維生素缺乏症:一種是維生素B1缺乏,可導致Wernicke症候群(韋尼克腦病),臨床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即眼球震顫、視力障礙、共濟失調、急性期言語增多,後逐漸精神遲鈍、嗜睡,個別有可能發生木僵或昏迷。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達50%。還有一種是維生素K缺乏,可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常伴血漿蛋白及纖維蛋白原減少,孕婦出血傾向增加,可發生鼻出血,甚至視網膜出血。
親人關心很重要,適當進行心理疏導
孕吐的難受勁兒,非親身經歷過的人不能了解。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沈健解釋道,妊娠劇吐原因可能與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關。但臨床表現的程度與血HCG水平有時並不一定成正比。此外,精神過度緊張、焦急、憂慮及生活環境和經濟狀況較差的孕婦也比較容易發生妊娠劇吐,所以,孕吐的發生還可能與精神、社會因素有關。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人給予的親情,除了儘可能提供溫馨、整潔、安靜、舒適的住房環境外,家人特別是丈夫應該關心、體貼孕婦,多些陪伴,解除她不必要的顧慮。
沈健醫師表示,近年研究還發現,妊娠劇吐還可能與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關。因為這種病菌的感染本身就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加之受妊娠因素影響,更容易加重孕吐的症狀。所以,備孕的媽媽可以提前去做一個幽門螺桿菌的檢測,特別是一些有症狀的患者,最好在懷孕前進行治療,首先排除由此帶來的隱藏危害。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雖然令人欣喜,但懷孕本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需要孕婦有悅納的心情去迎接。沈健說,孕婦本人應當放鬆精神,愉快應對,通常過了孕早期,一些不適症狀就會改善。
對早孕期輕度噁心嘔吐者,建議孕婦平時注意休息,在飲食上要少食多餐,多補充水分,或用清淡的果汁來止吐開胃,如蘋果檸檬汁、柚子香橙蜜汁、菠蘿芹菜蜜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且服用維生素B6常可緩解症狀。多數妊娠劇吐的孕婦經治療後病情好轉,可以繼續妊娠。但也有個別病人是反覆住院治療,才克服妊娠劇吐。
如果常規治療無效,出現持續黃疸、持續蛋白尿、體溫升高,持續在38℃以上、心動過速(≥120次/分)、伴發Wernicke症候群等危及孕婦生命時,需考慮終止妊娠。
「病人的信念也很重要,只要克服內心對妊娠劇吐的恐懼,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基本都能安全度過孕吐期。」沈健說道。
(通訊員 胡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