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爸媽快來看
有人說「成功的教育不是培養孩子上清華北大,而是上了大學後還和父母有話可聊」!
這句話,可能很容易戳中那些親子關係不太好的家庭,實際上若我們仔細去品讀這句話,你會發現此語甚有道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抱怨「越優秀的孩子和父母的距離越遠」,我個人認為這不是知識越高、人心越冷,問題源還是出在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方面,一個人的成長若一直不缺愛、從小又和父母之間無話不談,那麼這樣的親密是不會隨著是否上大學而改變。
所以說,孩子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溝通一定要從小養成,學會和孩子聊天比讓孩子學好習要更重要,因為孩子的良好學習環境包括態度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溝通方面,對付孩子這種不聽訓、難馴服的「生物」,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以靜制動、以退為進,和孩子搭建起良好溝通環境才能提高孩子的參與性而不是排斥感。
如何提高親子之間的溝通效率,從學習、關係和了解孩子三方面來說,我認為孩子放學後的溝通機會很重要、也最合適,有價值的親子溝通也離不開以下這5個話題:
1、今天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溝通有價值的聊法在於聊粗不聊細,所謂的「聊粗不聊細」,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分享和判斷孩子的價值觀是否正確,如果我們直接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有沒有被欺負」,孩子所表現的價值可能摻有虛假成分,都說「見娘無事哭三場」,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也是為了告訴大家孩子在父母面前容小事變大事。
就拿班級裡喜歡偷偷拿走同學凳子摔跤的惡作劇來說,如果家長直接問「有沒有被欺負」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訴苦心,可能本就沒多大的摔了一跤都會講成惡劣的事實歪曲,倘若我們跟孩子聊粗不聊細,詢問孩子「今天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由孩子自己說出這件事情,再跟孩子聊聊自己兒時同類事件即可開導孩子、又可提高孩子的分享欲望。
2、今天讓你難忘的收穫是什麼呢?
和孩子聊發生的有趣事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分享和判斷孩子的價值觀是否正確,而難忘的收穫就是在總結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了,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今天讓你難忘的收穫是什麼呢」?這句話是在了解孩子今天學到了什麼值得表揚的新知識,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和父母分享、也願意分享的事情,往往都是渴望被認可被鼓勵的事情。
所以說家長們在接到孩子的時候,要主動去瓦解孩子渴望被鼓勵、被認可的事情,這是父母了解孩子的重要所在,讓孩子主動分享今日難忘的事情,這是在總結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在讓他們去回顧自己的優秀,從內心深處回歸自信、增長學習的積極性態度。
3、今天老師有沒有誇你好的表現呢?
在生活當中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孩子放學一回家就嘰嘰喳喳地說「老師今天誇我什麼什麼了」、「同學誇我今天穿的衣服好看」,又或者是「我今天又交了一個新朋友」……這些嘰嘰喳喳看起來好像是孩子在邀功,實際上卻是孩子在和父母分享,也說明孩子信任父母、希望得到家長更多的鼓勵和讚美。
這個時候在面對孩子嘰嘰喳喳分享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不可對孩子的分享過於敷衍或者是煩躁,因為孩子願意分享這是一個好事、也是良好的親子關係開端,面對孩子的主動分享時家長們還要去從細節回應孩子,比如「你認為老師為什麼會誇你這方面做得優秀呢?」,讓孩子總結並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優秀,孩子在勤能補拙方面才會更積極上進一些。
4、今天有哪些難做的題目需要先完成呢?
孩子放學後該如何和他溝通?在有價值的親子溝通裡除了上述提到的三種溝通話題之外,家長們最重視的莫過於孩子放學後的寫作業問題了,這個時候往往很多家長是關心則亂,對孩子不是催促就是監督,仿佛家長們不在身邊盯著孩子就完成不了作業似的,這種關心對於孩子來說是壓力、也是父母不信任的缺愛表現。
正確的學習關懷,是家長了解孩子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而不是盲目地催促和監督,對孩子手把手、腳跟腳的關懷往往亂了陣腳,反而讓孩子對寫作業這件事情產生排斥感,如果我們關懷地對孩子說「今天有哪些難做的題目需要先完成呢?」,孩子的思緒就是在歸納寫作業會遇到那些難題,也算是側方位提拔了孩子寫作業的積極性,這比起催促和叮囑要更合事宜、心情。
5、明天你有哪些不一樣的計劃和安排呢?
在有價值的親子溝通裡,最後一個「明天你有哪些不一樣的計劃和安排呢?」的話題也很重要,這是在培養孩子對未來計劃和目標感的生成,很多孩子不是做事情不夠認真也不是沒有學習態度、而是沒有計劃性,就拿睡懶覺的孩子來說,睡懶覺的孩子他們並不是沒有早起的意識,也不就喜歡遲到,而是在睡懶覺和沒有計劃的學時裡,他們更傾心於當下的需求和滿足。
所以說,在孩子們臨睡之前我們多問問孩子「明天你有哪些不一樣的計劃和安排呢?」,和孩子計劃計劃明天,你會發現孩子第二天早起的積極性會更高一些,這是因為孩子心中有目標也就有了惦記性,以至於內心的計劃和安排深根發芽,到了安排和計劃的時間潛意識就自主激發了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