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舌尖上的中國》捧紅的西安甑糕,網友:價格膨脹終究走不遠

2020-12-25 愛吃的冰荔枝

甑糕(甑:zèng)是西安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是用糯米、紅棗或紅豆放在鐵甑上蒸製做成的。甜甜糯糯、香味濃鬱、口感綿軟,可以說是去西安遊玩的時候不得不吃的風味小吃了。

記得前幾年有部熱門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部電視劇是以陝西省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周瑩就是孫儷飾演的女主角。

在劇中,有個片段就是孫儷雙手捧著熱氣騰騰的西安甑糕,眼中都是對於美味的渴望。

說起甑糕名字的由來,主要是因為製作的容易,製作甑糕所用的甑是一種烹飪的器皿,口徑非常大,而且也比較深,下面有許多小孔用來通氣,在原始社會就有甑這種容器了,隨著時代的變遷進步,慢慢的出現了各種材質的甑,比如石甑、青銅甑、陶甑、鐵甑等,可以說是有一些歷史年頭而且現今還在使用的器皿了。現在的話,人們一般多使用鐵甑和不鏽鋼甑。

使用這種甑蒸製糕,蒸製的時間越久,蒸出來的糕也就越好吃, 我們在街邊買到的美味的甑糕一般都是至少蒸製了10個小時以上了。

前幾年去西安玩的時候吃到了甑糕,那個口感軟軟糯糯的,甜絲絲,據說最近還有真空包裝,而且可以郵寄,讓朋友幫助買了一些,但是味道沒有圍在小攤遍好吃了,還是現買的最有感覺。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尋訪中國各地的美食的節目,因為大家對美食的熱愛讓這個節目也爆火起來,看得是直流口水,因此也帶火了很多小吃,《舌尖》其中有一期就是西安美食專題,西安作為就是一座旅遊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遊客來遊玩,西安也不止有羊肉泡饃,還有美味的甑糕。

《舌尖》的火爆,也讓大家紛紛來打卡甑糕,想要來品嘗甑糕的味道,於是紛紛來這裡打卡,甑糕也確實在口感上贏得了遊客的好評。

但是這些好評卻讓甑糕「膨脹了」,而漲價並沒有給商家帶來更多的利益,本來甑糕是西安的傳統美食,雖然在遊客間的知名度不高,但本地人卻願意去買,但隨著價格的上漲,不僅遊客變得越來越不願意買,就連本地的客人也越來越少了。

其實,各個旅遊城市都有投機取巧的商家,故意抬高價格,其實從長遠來看反倒是「坑」了這個美食名片,價格提高,遊客的好評也會漸漸消失,因為如果是正常的漲價可以接受,但是要是想儘快賺錢坑遊客最終坑的只能是這個美食名片,因為這批人這個行不通之後還會去找其他賺錢的門道。

《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節目確實帶火了不少美食,但是不能因為一時的爆火就提高價格,去賺取利益,這種利益都是眼前的,《舌尖》不是提高某道美食經濟價值的宣傳廣告,更多的是一種分享,分享中華傳統美食文化。

相關焦點

  • 被西安人當早餐的美味甑糕,為何紀錄片捧紅後,很多人不願買了?
    甑糕是西安一種歷史悠久的美味小吃,西安人喜歡拿它當作早餐來吃。在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她也是周瑩的最愛。甑糕這個東西大有來頭,據說在唐朝的時候名叫水晶龍鳳糕,連皇上都吃過,因為真的好吃。中國的一檔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也曾經記錄過這種美食。甑糕也就被捧紅了,很多遊客慕名去品嘗這種美食。按理說它應該更火爆才是,但為何被捧紅之後,很多人就不願意買了呢?它確實被紀錄片捧紅了,一開始很多人慕名而去。
  • 被西安人當作早餐的甑糕,軟糯香甜,但為何現在買的人變少了
    於是我特意查了一下,原來甑糕是西安的一種特色小吃,具有悠久的歷史,是西安人很喜歡吃的一種美味。據說,唐朝時期甑糕被叫做水晶龍鳳糕,光看這個名字就覺得它很貴氣,連皇帝吃了都覺得非常好吃。甑糕之前還上過《舌尖上的美食》這檔節目,眾所周知,《舌尖上的美食》裡面記錄的都是各個地方出名的特色小吃或者菜餚,甑糕能被這檔節目記錄說明甑糕確實是好吃。很多嘗過糕人都被它的香甜軟糯所折服,經過節目的宣傳,甑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很多人去西安旅遊就是想嘗一下這正宗的。
  • 吃貨 | 火了幾百年的西安名小吃【甑糕】,香甜軟綿,超滑!糯米飯都要叫它「爸爸」
    有人說甑糕像糯米飯,但是小編認為,糯米飯的米不夠「交織纏綿」,糯米飯的軟糯程度遠比不上甑糕。糯米飯在它面前也只能認「兒子」,叫一聲「爸爸」!在西安當地,也是越來越多老師傅不願意做甑糕了。因為做甑糕真的是很辛苦。每天要很早起床備料,大火燜制4-5小時。所以也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繼承這種手工細活。
  • 西安最強蜜棗甑糕攻略!吃貨親身肉測
    以前的西安旅遊攻略,讓西安的蜜棗甑糕紅了起來,隨著知名商家熱度持續,價格也是蹭蹭蹭往上,實在是有點吃不起啦。這本來就是便宜的吃食,所以作為本地人,還是找些便宜的來解解饞。這一個月把這東西吃了不少,現在貼出來看看。
  • 火了幾百年的西安名小吃【甑糕】,香甜軟綿,超滑!糯米飯都要叫它「爸爸」!
    有人說甑糕像糯米飯,但是吃貨妹認為,糯米飯的米不夠「交織纏綿」,糯米飯的軟糯程度遠比不上甑糕。糯米飯在它面前也只能認「兒子」,叫一聲「爸爸」!在西安當地,也是越來越多老師傅不願意做甑糕了。因為做甑糕真的是很辛苦。每天要很早起床備料,大火燜制4-5小時。所以也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繼承這種手工細活。
  • 火了幾百年的西安名小吃「甑糕」,香甜軟綿,超滑!比糯米飯有滋味
    有人說甑糕像糯米飯,但是小編認為,糯米飯的米不夠「交織纏綿」,糯米飯的軟糯程度遠比不上甑糕。在西安當地,也是越來越多老師傅不願意做甑糕了。因為做甑糕真的是很辛苦。每天要很早起床備料,大火燜制4-5小時。
  • 舌尖上的西安回坊美食
    盛世繁華、唐式餐飲與芸芸眾生息息相關,別具一格,風格獨特。甑糕zèng gāo,陝西人一般稱其為jìng gāo,源於周,是西安、關中地區、晉南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是以糯米、芸豆與紅棗等為原料,用「甑」蒸製成的「糕」,故名甑糕。
  • 《那年花開月正圓》捧紅的陝西小吃,你在家5分鐘就能吃上
    孫儷、何潤東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掀起了一股「陝西美食」的熱潮。而少奶奶周瑩最愛的甑糕,更是紅遍了大江南北!棗子,選的是肉質瓷實細密、鬆軟清甜的靈寶大棗。去核後做成甑糕,已經被蒸得軟糯呈「棗泥狀」,一筷子入口那真的是又暖又甜。
  • 《舌尖3》捧紅的這口鍋,還能走多遠?
    國民美食大片《舌尖上的中國3》一開播,一口不起眼的章丘鐵鍋,竟讓中國「炸了鍋」!
  • 西安美食甑糕為何能徵服傳奇女人周瑩?
    很多人都會把甑糕的甑「zèng」念成「jìng」,其實在陝西方言或回民中,它就讀「jìng」,只不過普通話念「zèng」罷了。甑糕是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製而成。作為西安特色小吃。蒸糕的深口大鐵鍋古名為「甑」,因而得名。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一盒甑糕甜蜜了老陝的味蕾
    如果說《白鹿原》讓咱陝西的褲帶面走紅了,那麼最近的這部熱戲《那年花開月正圓》則讓西安特色小吃甑糕爆紅螢屏。
  • 《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周瑩最愛的甑糕,這麼做!
    尤其她最愛的甑糕也就成了大家想一品為快的美食。甑糕歷史悠久。以前在西安,甑糕只有早餐才有得賣有得吃,一個大鐵甑、一把灰刀、一輛三輪車、一聲吆喝,成了多少在外關中人心心念念的家鄉記憶,真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 史上強度最大的西安三天旅遊攻略
    從機場到鐘樓需要80分鐘左右 票價25元下車之後去酒店 酒店建議選在鐘樓鼓樓附近 交通方便 吃飯方便下車之後就開始長安之旅啦鐘樓附近就是回民街 去回民街吃小吃 一定要多點幾樣 西安小吃真的很多(但是回民街不好吃又貴 看個人情況)
  • 納尼,白鍾元竟然在西安吃這個——街頭美食鬥士2西安篇
    西安篇就著蒜嗦面,簡直不能再誘人了!不管了,一定要找時間打卡老白同款美食! 接下來,讓我們來盤一下桑切斯在西安吃的是啥。一、油茶!油茶!tea-oil tree打卡點:蒸碗大全燻肉大餅早早起來趕集,一波走動後來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油茶,又美味又頂餓,滿滿活力迎接新的一天!學著本地人往油茶裡撕油條,看把老白爽的。
  • 好味|火了百年的西安名吃,香甜軟滑,讓你欲罷不能
    有人說甑糕像糯米飯,但是糯米飯的米不夠「交織纏綿」,糯米飯的軟糯程度遠比不上甑糕。糯米飯在它面前也只能認「兒子」,叫一聲「爸爸」!在西安當地,也是越來越多老師傅不願意做甑糕了。因為做甑糕真的是很辛苦。每天要很早起床備料,大火燜制4-5小時。所以也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繼承這種手工細活。
  • 「莉三萬」莉哥自稱「一線明星」,人紅就膨脹,還想捧紅親弟弟
    「莉三萬」莉哥自稱「一線明星」,人紅就膨脹,還想捧紅親弟弟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也是越來越普及,手機成為了人不離手的生活必備品,於是隨之而來的各種軟體佔據了人們生活的絕大部分,小視頻也是日益風靡,不管走到哪你都會發現身邊的男女老少都愛看小視頻。
  • 西安必吃美食,本地老饕強烈推薦,果斷收藏!
    不信,小南瓜先隨便給你們諞一諞西安美食~甑糕「甑糕來了~」西安人對於美食向來不會將就,對於西安的吃貨們而言,每天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更多的是那些香氣撲鼻,起晚了就可能吃不到的經典美味…… 肉夾饃很多人說起西安都喜歡用「饃都」來代稱,來了西安一定要嘗嘗肉夾饃,香脆的饃,酥軟的肉,臘汁給足,咬上一口那可真心是唇齒留香啊……
  • 什麼事情是你來了西安才知道的
    回民的油茶用牛骨髓和面一起來炒制的,配上花生果仁一起來熬,再泡上油炸麻花,吃起來油茶鹹香、不油不膩,麻花棉軟不散,不失筋道,放了芝麻、黃豆、果仁的油茶鹹香適口,三塊錢一碗,麻花一元一根,要吃的話儘早去哦。
  • 西安這個路邊攤去晚了連味兒都聞不到
    如果說回民街是遊客們的覓食地,那灑金橋絕對是西安本地人的追逐之處!僅僅800米的路上,蔬菜攤、水果攤、小吃攤、老店……應有盡有,煙火味兒十足。胖子甑糕便是這眾多小吃中的一家,就在沿著灑金橋往南走200米的路邊,連店面也沒有,僅僅只是一個小攤位。
  • 《醉美中國味》第二期隆重上線,樊登讀書創始人重回西安故鄉尋味
    ,那真是三天三夜,三五百字都說不盡寫不完。這其中,鼓樓作為西安的地標性建築,幾乎囊括了當地所有的代表美食。樊登結束工作後也奔赴鼓樓一頭扎進了遊客堆裡,肉夾饃、米皮、岐山哨子面、油潑麵、鍋盔、拐棗、葫蘆雞……鼓樓回民街人頭攢動,各種美味應接不暇。簡單的西安人,最愛肉夾饃配涼皮,天下無敵,每次回西安樊登都要來上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