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播電視臺《飛越廣東·特區40年》獻禮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2021-02-20 廣東臺 觸電新聞

8月2日起

連續五周

每周日12:00

廣東衛視、廣東新聞頻道、深圳財經生活頻道、

珠海新聞綜合頻道和汕頭新聞綜合頻道

並機直播一小時

《飛越廣東·特區40年》大型系列節目

明天開播了!

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正式建立。2020年是廣東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40年來,憑著「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一代又一代的經濟特區建設者們以他們的智慧、勇氣和汗水,共同書寫著經濟特區輝煌的歷史篇章,也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版圖。

深圳福田

為展現廣東三個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深圳、珠海、汕頭三市的黨委宣傳部和廣播電視臺,從8月2日起連續五周每周日12:00在廣東衛視、廣東新聞頻道、深圳財經生活頻道、珠海新聞綜合頻道和汕頭新聞綜合頻道並機直播一小時的《飛越廣東·特區40年》大型系列節目,全面回顧三地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的翻天覆地巨變歷程,為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上厚禮。

珠海橫琴二橋

「大主題、大視野、大策劃、大製作、大版面、大傳播」為不凡歷史抒懷,做極致新聞大片

2019年,廣東廣播電視臺就攜手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黨委宣傳部、電視臺推出新中國70華誕獻禮片《飛越廣東》大型系列直播節目。

今年,廣東廣播電視臺再次聯手深圳、珠海、汕頭三地廣電傳媒,推出《飛越廣東》第二季——《飛越廣東·特區40年》,實現省內廣電系統的聯動作戰。

汕頭南澳島

所謂大主題,經濟特區建立40年,已改變廣東乃至中國的社會經濟面貌,值得細細回溯梳理。

大視野,從一開始,《特區40年》定位的背景就不僅僅是深圳珠海汕頭三地,而是放在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特區的坐標下考量。

大策劃,此次《特區40年》由30多人的主創團隊策劃半年之久。

大製作,團隊利用直升機、4K航拍、5G直播、虛擬演播室、在線包裝等大片創作手段,對比、「穿越」等奇巧拍攝創意,圍繞多個場景打造極致視覺效果。

大版面,除去省市廣播電視臺和多家新媒體平臺每周日中午12:00實時直播外,廣東廣播電視臺旗下5個頻道10檔新聞欄目,8月起每周7天還圍繞當周直播主題連續推出新聞專題報導。

大傳播,一方面繼續聯動中央、省、市、縣四級新聞媒體,優質內容分發覆蓋到3家以上央媒、10家以上大眾資訊平臺和縣級融媒體矩陣等渠道,更重要的是,把其視作徹底的融媒產品操作,優質內容會在10多家一線新媒體平臺碎片分發,實現「1+7+N」全媒互動傳播模式,即每期一場大型電視直播,7天新聞欄目專題報導,再加上N個融媒IP聯動。

《飛越廣東·特區40年》是廣東省廣電系統內又一次戰役級的大運作,它的成功實施充分表明,在重大主題報導中,主流媒體仍然是主力軍。

飛越廣東,跨越時空,以故事和人物串起經濟特區波瀾壯闊的奮鬥史

《飛越廣東·特區40年》共5期,每期60分鐘,分《綜述篇》《深圳篇I》《珠海篇》《汕頭篇》《深圳篇II》。如何在300分鐘的時間裡,講盡40年發生在3個經濟特區上的人和事,如何在宏大的主題、壯麗的航拍下保持親切、真實,和每個觀眾的情感產生連接,是個難題。

《特區40年》在確定大體框架後,決定從生活中講故事,以難忘的故事和閃光的人物作珍珠,串起那段波瀾壯闊的奮鬥歷史,再從中梳理歸納,展現個體和時代的關係。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接受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採訪

經濟學家樊綱接受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採訪

這裡的人物既有普通群體,用海採記錄《我眼中的經濟特區變化》,有經濟特區各行業的領先人物,創業者,企業家,也有歷史賦予的典型人物,如全國首個招聘幹部王潮梁的親述歷史《打破「鐵飯碗」 他是跳槽第一人》。

節目聚焦這些閃光、鮮活的個人,他們來到經濟特區後,如何改變了經濟特區,經濟特區又如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由點鋪開,從感性的回憶生發,也不忘用數字最客觀、全面地數說40年的巨變,再請專家、學者娓娓道來「經濟特區的初心使命」,有點有面,有理有情,有人有故事,最後匯成一篇「大時代」的蓬勃奮鬥史。

深挖城市特性,展示三大經濟特區各自獨特魅力

廣東三大經濟特區,自誕生以來彼此之間就各有特色。經過40年發展,更是呈現獨具一格的城市特質。在接到任務之初,編導們花費時間最久的,是兩個問題。一是到底是什麼共性特質,能統領這三個氣質迥異的城市,二是如何為這三座城市在各自的篇章裡尋找屬於它們的命題。

《特區40年》努力從三個經濟特區的共性出發,講清時代背景下的「經濟特區」之「特」,但更願意關注每個經濟特區的獨特發展路徑和城市特點,參與探討它們各自的未來發展方向。相信大家看完5期後,都會對這三座城市獨特的魅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深圳市民中心

珠海橫琴

汕頭南澳大橋

此外,《特區40年》不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大量年輕化的積極嘗試。推出包括H5、條漫、創意短視頻等在內的新形式新媒體產品,提升產品互動性以及自傳播吸引力。一些年輕人喜愛的滑板運動、街舞等,也在節目中有精彩呈現。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說:「再一次來到深圳,再次來到廣東,我們就是要在這裡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大潮中廣東經濟騰飛的一個縮影,今天我們回首這一段歷史,更讓我們堅信,這條道路無比正確。《特區40年》不僅帶我們重新回到「敢闖敢試」「只爭朝夕」「時間就是生命」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年代,更重要的,是時刻提醒我們,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們如何用繼續堅持經濟特區精神,勇立潮頭、敢為人先。而《飛越廣東·特區40年》自身融媒項目的創新傳播方式,也成為廣東省廣電人對此開拓精神的驗證。

珠海大劇院

相關焦點

  • 8月2日|《飛越廣東·特區40年》系列直播節目開啟
    為展示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廣東廣播電視臺攜手「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推出系列直播節目《飛越廣東·特區40年》。8月2日12:00,您只需打開「學習強國」APP推薦頻道或實播中國頻道即可收看。
  • 2020飛越廣東•特區40年系列節目在哪些頻道播出?
    2020飛越廣東•特區40年系列直播  直播平臺:廣東衛視、廣東新聞頻道、深圳財經頻道、珠海新聞綜合頻道、汕頭新聞綜合頻道以及觸電新聞、壹深圳app、觀海app、汕頭橄欖臺、粵享5G app、咪咕視頻
  • 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電視專題片《先行》重磅開播
    原標題: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電視專題片《先行》重磅開播   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波瀾壯闊。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於今晚隆重推出6集電視專題片《先行》,以詳實的文獻史料、生動的故事講述和精美的畫面呈現,深情回顧深圳特區四十年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發展歷程,全景展現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深圳奇蹟」,反映「中國之治」的智慧力量,講述深圳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國家戰略中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中國故事。
  • 用藝術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深圳僑報記者 伍思晗 謝青芸 通訊員 王靜/文 伍思晗/圖 12月11日,深圳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聯合全市各區、各高校知聯會舉辦的「我與特區共成長 愛國奮鬥立新功——深圳市黨外知識分子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書畫攝影主題作品展」在深圳書城中心城開幕。
  • 「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今晚播出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由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深圳市委、市政府、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今晚20:00檔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1綜合頻道、CCTV-3綜藝頻道同步播出。
  • 致敬40年!「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
    四十年,東方風來滿眼春,新時代,逐夢先行再揚帆。在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之際,14日晚,「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在深圳大劇院拉開了帷幕。
  •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櫛風沐雨四十載相與笑春風
    今年,我們迎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這座「青春之城」「夢想之地」「創新之都」,在改革開放這一偉大覺醒的生動演繹和這場偉大革命的淬鍊磨礪中見證著自己的「蝶變」。深圳的發展繁榮,拓展了復興的大道蒼穹,見證著中國的成功,引領「強起來」的徵途。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最靚麗的名片,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橋頭堡」。
  • 經濟特區40周年,深圳珠海廈門等特區發展得如何?
    所謂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其實指的就應該是經濟特區的人先富起來。今年是經濟特區推出的40周年。40年前,深圳和珠海作為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應運而生。其後先後有福建廈門、廣東汕頭、海南省、新疆喀什、新疆霍爾果斯成為經濟特區。
  • 獻禮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中山詩人丘樹宏歌曲《初心》在深圳音樂廳唱響
    獻禮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中山詩人丘樹宏歌曲《初心》在深圳音樂廳唱響 文藝中山 文藝中山微信號 gh_43aeadf8e2e2 功能介紹 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收錄於話題8月29日晚,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系列演出我們的路 我們的歌——一個世紀與四十年的回憶在深圳音樂廳隆重舉行
  • 伊麗媛獻唱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晚會 《快樂時光》經典新唱獲好評
    10月1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之際,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四十年,東方風來滿眼春,新時代,逐夢先行再揚帆。「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在深圳大劇院拉開了帷幕。
  • 廣東衛視《追夢》將播,王雷劉濤發布會現場講述創業史
    為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以深圳經濟特區創建發展為創作原型的現實主義史詩大劇《追夢》,11月26日晚上8點半廣東衛視「活力劇場」熱血開播。該劇致敬了特區建設中敢闖敢拼的拓荒者和創業者,為觀眾展現了特區四十年的發展圖景,以深圳熱血創業故事弘揚中國精神。今天,主題為「一個家庭的奮鬥 一座城市的崛起」的電視劇《追夢》廣東衛視首播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舉行。總製片人孫洪濤、導演餘丁、編劇溫豪傑、主演王雷、劉濤亮相,分享幕後故事。
  • 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網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
  • 羅湖區東門人大代表學習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專題活動
    -- 羅湖區東門人大代表學習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 珠海民族管弦樂團演繹《英雄淚》為特區40周年獻禮
    8月26日晚,由著名作曲家、指揮,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佔豪領銜,著名指揮家彭菲執棒珠海演藝集團旗下的民族管弦樂團,在珠海大劇院上演了一場激昂奮進的大型民樂組曲《英雄淚》,獻禮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何佔豪是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創作者之一。此次上演的《英雄淚》,則是他在87歲高齡重新提筆,為珠海民族管弦樂團創作的大型民樂協奏曲。
  • 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採訪活動——走進深圳
    9月27日至28日,國新辦組織中外媒體記者赴深圳、珠海參加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採訪活動。  九月的鵬城暑熱漸消,道路兩邊桂子飄香、紅旗飄揚,洋溢著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喜悅。27日,中外媒體記者來到深圳,先後來到前海媽灣智慧港、利安建築事務所、前海展示廳、騰訊公司、平安金融中心,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情況進行參觀採訪。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改革創新研究特輯
    為了總結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改革探索的經驗,為深圳改革探索提供學者的觀察和視角,深圳市社科院組織市內外的專家學者對深圳經濟特區4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十部著作,作為《深圳改革創新叢書》的特輯出版。《深圳改革創新叢書》作為深圳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此前已經出版了六個專輯,在國內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 美好生活 你我都是主角 聚焦脫貧攻堅 廣東臺《飛越廣東》再次起飛
    從2019年起,廣東廣播電視臺每年都會選取當年最重要的節點事件以「飛越廣東」為題做大型融媒系列直播報導,抒寫這偉大不凡時代。從2019年的第一季《飛越廣東•壯麗70年》,我們一同飛越了廣東省21個地級市飽覽廣東大地上最地道的風土人情、70年來的偉大變遷,到剛剛結束的第二季《飛越廣東•特區40年》,我們跨越了40年的時空,回首經濟特區的滄海桑田,11月15日,聚焦脫貧攻堅主題的第三季《飛越廣東•全面小康》再度起飛,鋪開廣東各地各戰線決戰脫貧攻堅、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絢爛畫卷。
  • 致敬40年!「逐夢 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
    原標題:致敬40年!「逐夢 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驚豔亮相   四十年,東方風來滿眼春,新時代,逐夢先行再揚帆。在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之際,10月14日晚,「逐夢 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在深圳大劇院拉開了帷幕。
  • 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騰飛之鷺數讀特區四十年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40年前的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廈門由此拉開了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序幕。2020年,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藍圖和指引的方向,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的廈門人民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努力推動廈門經濟特區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前沿,使這座城市實現了脫胎換骨的巨變。  40年來,身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廈門,以開拓者、實幹家的矯健身姿勇立潮頭,砥礪前行,凝聚了排山倒海的發展潛能,推動城市脫胎換骨、鳳凰涅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特區奇蹟」。
  • 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當年的蛇口開山炮聲猶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機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