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探月工程「繞、落、回」完美收官。並且,嫦娥五號飛船收集了有史以來返回地球的最年輕的月壤,為科學家們梳理月球歷史的奧秘提供巨大幫助。
這些月球樣品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上近期火山活動,進一步解決月球的火山歷史的謎團。肖龍教授說,嫦娥五號的目標是收集20億年以內的樣品,這樣科學家就能進一步研究月球上近期的火山活動。
可以驗證人類對月球的基本假設,深入研究月球礦物學。通過對嫦娥五號選擇的著陸區域即呂姆克山附近巖石和土壤的礦物學研究,可以幫助揭示為什麼該地區的某些元素——鉀、稀土元素和磷——濃度的反常,以及由釷和鈾元素造成的強放射性異常。
嫦娥五號還可以幫助校準整個太陽系的時間標尺。測定月球樣本的年齡不僅可以更準確地確定月球表面的年齡,對比太陽系其他天體與月球上哪個部分坑坑窪窪的程度類似,可以推斷這些天體的年齡。
「嫦娥奔月」的神話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孩童時期便埋在心底的印記,如今這一神話已經成為科學探索的事實。中國2004年批准立項嫦娥探月計劃,嫦娥五號是這個計劃中人們期待已久的一個篇章,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飛行,它所做過事,四十多年沒有太空飛行器完成過,即抓把原生態的月壤並帶回地球。現在,這項偉大的探月任務終於完成了,中國在探測月球的全球新時代邁出了大膽的一步。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中國探月的腳步從不停歇!
排版:李小意
編輯:陳思綺 洪士宇 王曉琳
責任編輯:李欣雨
工商管理學院新聞中心出品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