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行色匆匆,為了愛情和事業而不停地漂泊於南北西東;人生也如奔騰不息的溪水,匆匆而去的激流,從來不知回頭。蘇軾少年得志,人到中年也感慨,「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裡月嬋娟。」辛棄疾豪氣沖天,離別時刻也怕酒尊空,「別離亦復何恨,此別恨匆匆。」西風帶走一世的繁華,太匆匆;流水載不動飄零的殘花,太多愁。仿佛轉瞬之間,鄉音無改鬢毛衰;似乎談笑之間,檣櫓灰飛煙滅。成雙燕兒情脈脈,柳枝桃葉恨匆匆,莫怨聚少離多,長嘆人生如夢。
匆匆,表示急忙的樣子,也比喻時間飛快。文人墨客們經常憂時感世,惆悵人生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沙場將士也不斷憂慮顧盼,可是莫說封侯拜相,古來徵戰幾人回;羈旅遊子更是淚眼汪汪望月亮,客裡匆匆夢故鄉。宋代的趙長卿秋日悵惘,「陽關疊遍酒尊空,相逢草草別匆匆」;元代的白樸北望鄉國,「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時光如水,彈指間鬥轉星移,匆匆又數今朝過。其實不必太執著,也不要太難過,做一個簡單的人,守一顆純粹的心,在歲月匆匆中淡然面對,不懼波瀾起伏,終有峰迴路轉。下面精選十首匆匆的古詩詞,歡迎收藏!
1、秋思 唐代: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賞析:主人公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麼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打開信封檢查。詩人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寫挑燈夜戰地寫家書,只是通過一個平凡的動作來說明自己是在寫家書。詩歌不僅要貼近生活,還要貼近自己,貼近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思,這樣才會震撼人心。
2、相見歡 五代: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賞析:奼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已經凋謝,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麼能經得起悽風寒雨晝夜摧殘呢?在後主看來,好端端的一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敗,頃刻滅亡,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謝嗎?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託著失家亡國的悲傷。
3、立春日感懷 明代:于謙年去年來白髮新,匆匆馬上又逢春。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賞析:一年年過去,白髮不斷添新,戎馬匆匆裡,又一個春天來臨。為何長久留我在邊塞?歲月太無情,年紀從來不饒人。佳節引起了作者思親之念,但是為了國事,又不得不羈留在邊地,表達了作者矛盾痛苦的心情。
4、江神子·恨別 蘇軾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餘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賞析:流離天涯,思緒無窮。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別離。拉著佳人,只能採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淚贈別。你問春天還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前兩句表達了詞人與徐州人士的交往,對邂逅相逢的喜悅,對驟然分別的痛惜,得而復失的哀怨,溢於言表。
5、對酒 宋代:陳與義新詩滿眼不能裁,鳥度雲移落酒杯。官裡簿書無日了,樓頭風雨見秋來。是非袞袞書生老,歲月匆匆燕子回。笑撫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賞析:是是非非,接踵不絕,書生漸漸老去;歲月匆匆,翩翩燕子,已倉促回歸。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腦後,含笑撫摸著用江南竹根做的枕頭,喝醉了酒,美美地睡上一覺,鼾聲如雷。
6、浪淘沙 宋代:歐陽修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賞析:人生的歡聚與別離總是如此短暫,離別的怨恨久久激蕩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紅勝過去年,明年的花兒肯定會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時將和誰一起遊覽?
7、天淨沙·湖上送別元代:張可久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曲。綠柳匆匆去馬。斷橋西下,滿湖煙雨愁花。
賞析:紅色的芭蕉花照映著隱約的窗紗,朱紅色的門帘顯示出這是一個小門小戶的人家。綠色柳樹下一位公子騎著一匹馬,正在匆匆離開這戶人家。在斷橋西邊便是白堤,滿湖的濛濛細雨籠罩著憂愁的花。
8、賀聖朝·留別 宋代:葉清臣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賞析:斟滿淡綠色的美酒,請您再住幾日,不要就這樣匆匆離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離愁別緒,一分又充滿了悽風苦雨。詞人用全部的春色來寫與摯友分手時的離愁別緒,其友情之深,離別之難,不言而喻。
9、春遊 宋代:陸遊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賞析:陸遊和唐婉的故事家喻戶曉,陸遊與唐琬婚後伉儷相得,不料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並且唐婉一直無所出,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後陸母認為唐琬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命陸遊休了唐琬。之後的故事就很悲催了,陸遊重訪沈園,回憶起當初的戀情,悲恨交加,感嘆不已。
10、長相思 宋代:王灼來匆匆,去匆匆。短夢無憑春又空,難隨郎馬蹤。山重重,水重重。飛絮流雲西復東,音書何處通。
賞析:王灼,字晦叔,號頤堂,四川遂寧人。他出生貧寒,青年時代曾到成都求學,後往京師應試,雖學識淵博卻舉場失意,終未入仕,只得流落江湖,寄人幕下,作舞文弄墨的吏師。晚年閒居成都和遂寧潛心著述,成為宋代有名的學者。這首詞語言樸實,真情卻淙淙流淌,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