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2021-01-1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今年,我國經歷了一場罕見規模的在線教育實戰演練,這場突如其來的演練,觸發了人們對資訊時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加速了教育行業的改革進程。今年年初,疫情導致地面教學全部暫停,新東方迅速升級自主研發的「雲教室」系統,將學員順利轉移到線上學習。在線互動課堂的體驗和教學效果,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好評。同時新東方也在不斷對雲教室進行用戶體驗升級。近期,新東方雲教室與相芯科技展開合作,對教師端視頻輸入進行視頻美化升級,讓在冊的教師,能以更好的狀態為學生線上教學互動。

圖源:新東方雲教室

疫情改變用戶認知,在線教育進入主流視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著力補齊新型消費短板,明確提出:有序發展在線教育,推廣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推動各類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深入發展在線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網際網路企業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創作和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

其實,早在今年7月,由在線教育而生的「網課老師」這個新興職業就已經得到官方認可。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新發布的9個新職業中,「在線學習服務師 」 赫然在列。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13部門發布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也將「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放在15種重點支持發展新行業業態中的第一個。

圖源:朝聞天下

本次,相當於再次「官宣」了在線教育的「主流」地位。在教育培訓行業內部,也已經達成共識: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OMO模式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根據《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佔全國網民數量的46.8%。與2019年6月相比, 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增長約 1.91 億,增幅近 82%。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結果,全國K12學生上網活動中,參與在線學習的比重約89.6%,完成在線教育課程、利用網際網路完成作業、利用網際網路學習知識成為主要的在線學習內容。K12學生在線學習佔上網活動的比重隨學生的年級增加而提高,高中生網民的在線學習比重超過93%,初中生網民比重也超過92%。

教育模式轉變,OMO成發展關鍵

OMO(online-merge-offline),通過線上平臺的科技賦能和線下服務的深度融合,根據學生特點提供更高效、更具針對性的學習體驗,實現線上線下無障礙打通。疫情讓教育機構加快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步伐。而從長遠來看,這種新模式將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新東方也在積極地將地面教育與現代科技進行融合,探索能夠讓學生在學前、學中、學後得到完美服務和教學體驗的方式。

「新東方雲教室」是新東方最新開發的線上直播課程平臺,是新東方OMO戰略的核心技術平臺。課程集優秀的線下師資,穩定的線上平臺,超強的互動體驗於一體,能夠實現面對面實景上課,全場景互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以有單獨發言機會,也會有小組合作等互動方案。新東方雲教室所有開設的線上課程內容、教材及學習進度均與線下班課保持一致。

相芯科技,為在線「顏值」保駕護航

在保證優秀的線上教學體驗的同時,守護大家的顏值也很重要。線上教學的普及,老師們的直播教學的環境變得更加隨機化。為解決環境因素對教師們直播教學時顏值形象的影響,新東方雲教室與相芯科技通力合作,結合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特徵點檢測等技術,讓智能圖形技術為老師們的顏值保駕護航。通過攝像頭,老師們可以通過美顏、美型、濾鏡功能,調整個人的最佳直播狀態,提升形象氣質同時增加親和力。

相芯科技專注於智能圖形技術的融合與創新,相芯科技專注於人工智慧和計算機圖形學的融合與創新,致力於為消費級應用提供內容創作工具、平臺和解決方案。目前已累計服務3000多家B端客戶,產品被廣泛應用於短視頻、直播、社交、在線教育、遊戲、智能家居、廣告營銷、新零售等領域。

此次教育巨頭新東方與相芯科技合作,是對線上教學在用戶體驗上的進一步升級。教育的形式在變,人們追求知識的腳步不變,新東方同樣會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迭代教學模式、教學產品,不斷探索屬於自己的「教育革命」,讓未來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出得去、站得穩。同時,相芯科技也秉持讓技術服務於生活的理念,讓智能圖形技術在教育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未來,相芯科技會將更多智能圖形技術帶入教育領域,比如AI虛擬教師、AI虛擬助教,解決在線教育行業快遞擴充的教師團隊的資源協調問題,與合作夥伴一起,攜手進一步推動線上線下教學的融合發展。

今年,我國經歷了一場罕見規模的在線教育實戰演練,這場突如其來的演練,觸發了人們對資訊時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加速了教育行業的改革進程。今年年初,疫情導致地面教學全部暫停,新東方迅速升級自主研發的「雲教室」系統,將學員順利轉移到線上學習。在線互動課堂的體驗和教學效果,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好評。同時新東方也在不斷對雲教室進行用戶體驗升級。近期,新東方雲教室與相芯科技展開合作,對教師端視頻輸入進行視頻美化升級,讓在冊的教師,能以更好的狀態為學生線上教學互動。

圖源:新東方雲教室

疫情改變用戶認知,在線教育進入主流視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著力補齊新型消費短板,明確提出:有序發展在線教育,推廣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推動各類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深入發展在線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網際網路企業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創作和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

其實,早在今年7月,由在線教育而生的「網課老師」這個新興職業就已經得到官方認可。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新發布的9個新職業中,「在線學習服務師 」 赫然在列。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13部門發布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也將「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放在15種重點支持發展新行業業態中的第一個。

圖源:朝聞天下

本次,相當於再次「官宣」了在線教育的「主流」地位。在教育培訓行業內部,也已經達成共識: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OMO模式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根據《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佔全國網民數量的46.8%。與2019年6月相比, 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增長約 1.91 億,增幅近 82%。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結果,全國K12學生上網活動中,參與在線學習的比重約89.6%,完成在線教育課程、利用網際網路完成作業、利用網際網路學習知識成為主要的在線學習內容。K12學生在線學習佔上網活動的比重隨學生的年級增加而提高,高中生網民的在線學習比重超過93%,初中生網民比重也超過92%。

教育模式轉變,OMO成發展關鍵

OMO(online-merge-offline),通過線上平臺的科技賦能和線下服務的深度融合,根據學生特點提供更高效、更具針對性的學習體驗,實現線上線下無障礙打通。疫情讓教育機構加快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步伐。而從長遠來看,這種新模式將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新東方也在積極地將地面教育與現代科技進行融合,探索能夠讓學生在學前、學中、學後得到完美服務和教學體驗的方式。

「新東方雲教室」是新東方最新開發的線上直播課程平臺,是新東方OMO戰略的核心技術平臺。課程集優秀的線下師資,穩定的線上平臺,超強的互動體驗於一體,能夠實現面對面實景上課,全場景互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以有單獨發言機會,也會有小組合作等互動方案。新東方雲教室所有開設的線上課程內容、教材及學習進度均與線下班課保持一致。

相芯科技,為在線「顏值」保駕護航

在保證優秀的線上教學體驗的同時,守護大家的顏值也很重要。線上教學的普及,老師們的直播教學的環境變得更加隨機化。為解決環境因素對教師們直播教學時顏值形象的影響,新東方雲教室與相芯科技通力合作,結合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特徵點檢測等技術,讓智能圖形技術為老師們的顏值保駕護航。通過攝像頭,老師們可以通過美顏、美型、濾鏡功能,調整個人的最佳直播狀態,提升形象氣質同時增加親和力。

相芯科技專注於智能圖形技術的融合與創新,相芯科技專注於人工智慧和計算機圖形學的融合與創新,致力於為消費級應用提供內容創作工具、平臺和解決方案。目前已累計服務3000多家B端客戶,產品被廣泛應用於短視頻、直播、社交、在線教育、遊戲、智能家居、廣告營銷、新零售等領域。

此次教育巨頭新東方與相芯科技合作,是對線上教學在用戶體驗上的進一步升級。教育的形式在變,人們追求知識的腳步不變,新東方同樣會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迭代教學模式、教學產品,不斷探索屬於自己的「教育革命」,讓未來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出得去、站得穩。同時,相芯科技也秉持讓技術服務於生活的理念,讓智能圖形技術在教育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未來,相芯科技會將更多智能圖形技術帶入教育領域,比如AI虛擬教師、AI虛擬助教,解決在線教育行業快遞擴充的教師團隊的資源協調問題,與合作夥伴一起,攜手進一步推動線上線下教學的融合發展。

相關焦點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教師角色的轉變,多元化課程的構建,自主學習的激發等熱點問題交流與碰撞,在10月29日「回·XIANG」——「課程星球」百校聯盟論壇上,來自國內29名著名教育專家,在雲端共同開啟「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變革論壇」,深入探索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融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更加公平而又更高質量的教育發展。
  • 在線課程「比鄰東方」落戶廈門 打通線上線下教學壁壘
    新東方比鄰東方CEO喬蕾、新東方廈門學校小學英語項目負責人樊夢瑤來到現場,為大家做小學1年級-2年級孩子的英語學習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東方小學英語(1年級-2年級)課程全新升級,教學功底深厚的新東方小學全科教育攜手擁有外教資源優勢的比鄰東方,意味著新東方打通了線上與線下的教學壁壘,開啟了外教直播英語教學熱潮的新紀元。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高寒:我是翼歐教育的高寒,剛才聽到林總講到相當於從校內走向線上。我們公司是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平臺,疫情之前我們就是做在線直播上課的系統,今年也是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算是從線上走進了校內,我們也會服務教育培訓企業的線上直播授課的功能,也會給中小學生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平臺。
  • 深度探索教育線上線下融合(OMO)讓每顆星都能閃耀
    今年疫情期間,眾多學校和機構採取了「停學不停課」的措施,線上教育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對於原本就需要跨越地理空間的支教行動而言,線上教育無疑提供了新的思路。12月6日,第五屆網際網路支教研討會暨第三屆網際網路支教教師獎頒獎儀式在上海舉行。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時代,教培機構如何開啟OMO教學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催生了線上教學的發展,打破了單一的傳統線下教學模式,形成線上線下教學並同發展的局面。兩者相比較,各有優缺點。線上與線下教學之間的關係,不是顛覆,也不是對立,而是一個互相融合的過程,即OMO模式的發展過程。教育行業的 OMO 模式,從具體形式上,是指以提升教學效果與體驗為核心,通過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通教育服務的各環節的數據,並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的真實學習場景,去實現標準化的流程以及個性化的服務。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教培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何順應變化開新局?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需內容和平臺協調推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未來學習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上、線下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是混合在一起。」而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方式將進一步拓展教育場景,降低教育成本,提升學習效率,逐漸積累並打通學習數據,滿足高層次個性化教育需求。結合線上、線下的平臺型商業模式,即「OMO」(Online Merge Offline的簡稱),也成為今年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個熱詞。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回望2020這特殊的一年,線上線下加快教育融合,湧現出未來教育改革的新圖景,新樣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將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 技術拉起文旅新變革,相芯「T.621數字創意產業大會」助力產業煥發...
    作為2020年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主論壇,大會聚焦了"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AR技術、數字創意產業、文旅融合"等關鍵要素,探討了如何通過AR技術,以新的內容、新的形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文化的魅力,實現產業價值,促進文化消費。   相芯科技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並籤署了"5G+AR IITE能力合作"協議。
  • 後疫情時代體育線上與線下教學方式「共生」的思考-中國教育新聞網
    基於此,只有在線上線下教學方式高度融合的前提下,在教育資源的使用上實行高度共享,才能建成高質量、高水平且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們需要的教育教學。同時,提出了加快構建這一教育體系的具體措施、方法與步驟。然而,國內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主要以面對面的授課為主,對於線上體育教學模式的開發與運用缺乏關注,相比其他學科而言,體育學科在線課程相對較少。在疫情期間,體育教師通過反思特殊時期線上到線下教學方式轉變,深刻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學習將是未來體育教學的新常態。一是重新審視信息技術在教育特別是體育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翼鷗教育:線上與線下如何打通招生、教學、運營與服務?|OpenTalk
    多知網10月3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第29期以「探討區域教培市場發展、教育OMO本地化探索」為主題的OpenTalk活動上,翼鷗教育西南區客戶總監李維康以「線上線下融合如何合理配置長鏈條、多環節、個性化模式?」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核心觀點:  網際網路對於教育行業的改造屬於深水初期。
  • 添翼XR商業化,相芯科技亮相「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
    作為中國移動密切合作夥伴,相芯科技在智能圖形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上頗有建樹。本次大會,相芯科技執行總裁兼CTO秦昊受邀在論壇上發表演講,並向與會者介紹了相芯科技的技術應用成果。新一輪科技變革不斷衍生著新業務和新應用,隨著5G技術的成熟和網絡部署進程的不斷提速,AI、XR、IoT等底層技術也在加速融合。自 2016 年相芯科技成立以來,致力於通過CG和AI技術融合與創新,為XR內容生產與互動提供AR視頻技術、虛擬形象技術,共創XR時代內容新生態。
  • 民企闖關記:俞敏洪: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將是中國民辦教育未來主流趨勢
    歷經淬鍊的中國民企繼續闖關,砥礪前行,謀求新的發展空間。即日起,中新社推出「民企闖關記」系列稿件,關注中國民企戰疫歷程,敬請垂注。)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電 題:民企闖關記:俞敏洪: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將是中國民辦教育未來主流趨勢  中新社記者 楊喆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也讓眾多中國民營企業經受「大考」。
  • 國家發改委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不論是市場化運作的物業公司,還是由政府補貼、帶有公共福利性質的「準物業」,都在向智慧化、線上線下融合化方向進行服務轉型。智慧物業加速布局,也適應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  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北京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推動物管行業健康發展,具有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意義。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爆發點?
    另一方面,疫情也給予了在線教育發展的市場機會,各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免費課程。正在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每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發展,也倒逼傳統線下培訓機構擁抱網際網路,線上機構和線下機構的市場份額會重構,前者的市場份額將會有明顯的提升。
  • 推動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 愛學習入選「2020全球科技新領袖企業TOP...
    其中,由愛學習線上主講老師和本地機構線下輔導老師共同完成教學的雙師課堂日益受到合作機構的歡迎,目前愛學習已與全國2000餘家合作機構共同開設超5000間雙師教室,同期服務學員超50萬人。與此同時,愛學習還發起了「肩膀計劃」等公益助學行動,通過雙師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
  • 李發進:線上線下教育迎來蓬勃發展時期
    論壇以「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新方向。北京社科賽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李發進就線上線下教育未來發展做了分享。  當前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高速發展時期,教育機構必須要擁抱信息革命、人工智慧、5G等新基建的建設。
  • 「疫後教育變革」夏立新: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時代...
    我們應抓住疫情帶來的教育創新發展機遇,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高校信息化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華師智慧和華師方案。堅決貫徹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總體思路,依託教育部首批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高校示範項目,堅持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開展了持續七年的探索實踐:一是重塑教學理念,促進「四個轉變」:通過確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理念,構建以學為主、能力為先、更加開放和個性化的教育支撐體系,實現「四個轉變」:教學方式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教學資源供給從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教學空間從以課堂為主向線上線下結合轉變
  • 【融合式教學風採】王大亮:線上線下融合,讓教學更有效、更有用...
    「線上+線下」:融合的重點在於等效疫情期間,學生不能正常返校上課,為保障課程有效進行,清華大學春季學期全面開展在線教學。疫情逐漸穩定的背景下,學生在秋季學期逐漸返回校園,一切似乎復甦,重新回到正軌。事實上,由於留學生等部分同學無法返校,教師需要同時兼顧線上、線下兩部分同學,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