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爛尾,消費女性年齡成風潮,平權之路太長

2020-08-27 融睿傳媒

《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結尾了,可節目卻越來越脫離原來的立意中闡述的,女性本該有的灑脫和自信,即使是開創了類型綜藝的先河,可也沒逃脫爛尾的結局。消費女性年齡的風潮越來越盛,女性平權的路卻越來越難。

《浪姐》第一次公演時,各組的團魂和不服輸的精神,頗讓大家驚嘆,可越到後面,節目組的本意就越明顯,起初是彰顯女性獨特魅力的綜藝,最後因為急於迎合觀眾的口味,還有即將出道成團的焦慮,都讓這個節目在即將結尾之際不得不面臨收視、口碑和評分急劇下滑的現實。

《花樣年華》的墊底,徹底撕破節目組最開始虛偽的立意,只要炸場,只要快歌,只要氣氛燃,就一定不會倒數,因為現場迷之觀眾喜愛度低,從而只能演繹被剩下歌曲的孟佳,在組隊時遇到的狀況就是節目組急於迎合觀眾喜愛的表現,大家都知道,選慢歌必輸無疑,所以除了心地善良的吳昕,沒人願意選孟佳。

其實從阿朵、孟佳、沈夢辰等實力派相繼被淘汰的時候,網友就心照不宣地知道,要是把這個節目當做真正的選秀節目看的話,那就是被節目組矇騙的傻子。

仔細想想節目的立意,以&34;的標籤推廣節目,推廣文案中&34;,&34;,在一時驚豔之餘,怎麼看都有一些陰陽怪氣。

數詞&34;在近段時間,成為國內輿論風向下,標榜成熟女性的代名詞,不管是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現象級的探討女性在現代社會如何立足的電視劇《三十而已》,&34;這個年齡的劃分線初衷不壞,但對女性根深蒂固的歧視還是存在,就像是對&34;刻板印象的默認。

三十而立是孔子在他那個年代,對自己當時的狀態做的評價,現代人卻將古代的思想放到現在這個發達社會,成為對自己在該年齡段該有的理想生活的標準。&34;是在人們平均壽命只有五十歲的情況下孔子說出來的。如今30歲成為一道坎,不僅縮短了女性的青春期,還間接放大了中國30+女性的危機感。

人們似乎對女性的偏見更多,不僅僅是女性在大家心中更容易衰老,更是因為女性柔弱的形象從古代到現代,在人們心中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大家默認女性是弱勢方,因為大部分時代都是女性在家,男性外出闖蕩,這種固定模式發展到至今實在是難以讓人們徹底從腦袋裡剔除。

女性平權的話題熱度持續走高,全社會對女性受到年齡在內的歧視問題關注度也日益增高,女藝人的&34;折射出父權社會對中年女性的規訓,網絡上對女性惡意大的,無非就是兩類人:一是擔心女性強大之後危及男性地位的一群男性&39;二是一些被父權社會馴化,從而完全順從男性想法的一些女性。

我們其實真不用這樣去歧視女性,大家都是從同一個地方來到這個世界,雖然每個人都是有獨立個性的自己,但說到底,我們都是有獨立思想的現代的高級生物啊,怎麼能夠用古代對女性的要求來束縛和要求現代的女性呢?無休止的性別對立與無謂的較量並不能使這個社會快速發展,只會讓人們對女性的偏見越來越強烈。

《浪姐》高開低走,似乎就是現代社會的無奈,消費女性年齡始終是不能夠走長遠的,《浪姐》衍生的《定義》卻比《浪姐》本身口碑更好,更受歡迎。所以挺希望大家能夠拋開對女性的偏見,讓女性自己摘掉&34;的標籤,從而讓大家不再對她們指手畫腳,能夠讓女性得到應有的選擇和尊重,讓乘風破浪不再是30+姐姐的&34;。

相關焦點

  • 從《浪姐》翻車看女性議題:萬茜虛火、審美窄化、女性平權
    曾因在《男人裝》中獨具一格的硬照表現,被譽為擁有「反東方女性魅力」的阿朵卻遭遇淘汰,除此之外,具有成熟女性魅力的鐘麗緹、優秀音樂製作人朱婧汐等人也相繼出局,「更適合solo的」阿朵、「實力太強」的丁當」、「沒有特色」的袁詠琳註定只能當炮灰。黃曉明以協調者的身份周旋於浪姐之間,在節目未開播之前,許多觀眾就坐等收穫女明星雞毛蒜皮的看戲體驗。
  • 寧靜被罵、《浪姐》爛尾,但姐姐的身價全都漲了
    一時間,「姐姐」成了所有女性最想成為的人,「姐裡姐氣」則成了最高級的褒義詞。,最後終於除了「激烈、野心、拼搏」什麼也沒展現出來;作為一檔開播時讓網友直呼「突然覺得年齡都不是事兒了」的節目,最後終於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去了——《浪姐》之糊的最後一個鍋,要背給成功把所有人都騙了的價值觀。
  • 艾小羊:寧靜被罵、浪姐爛尾,但姐姐們的身價全都漲了
    一時間,「姐姐」成了所有女性最想成為的人,「姐裡姐氣」則成了最高級的褒義詞。,最後除了「激烈、野心、拼搏」,什麼都沒展現出來;作為一檔開播時讓網友直呼「突然覺得年齡都不是事兒了」的節目,最後終於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去了——《浪姐》之糊的最後一個鍋,要給成功把所有人都騙了的價值觀。
  • 從浪姐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拿女性的年齡消遣什麼時候是個頭
    這段時間這個社會似乎和女性的年齡較上了真,從乘風破浪的姐姐聚齊了三十位年齡在30+的姐姐,再到描述當代女帶學生的二十不惑,再到職場女性的三十而已。這些綜藝或是影視劇似乎不和女性的年齡沾點邊就感覺對不起自己的內容似的。年齡這個事情,一直都是女性想要遮掩起來的隱私,但是可惜的事,這份隱私成了他們的宣傳的噱頭。
  • 《浪姐》「翻車」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下文稱《浪姐》)接近尾聲之際,這檔綜藝逐漸喪失節目原本立意中30+女性應有的灑脫。不管是參演節目的女明星,還是豆瓣評分一路下滑的節目本身,一種急於迎合觀眾口味、即將出道成團的焦慮溢滿屏幕。初期的《浪姐》對女性群像的塑造頗為成功,既有《大碗寬面》的「姐姐」團魂,也有《蘭花草》的「姐味」驚豔。
  • 看著《浪姐2》,難忘《浪姐1》
    《浪姐》30+女團的目的正當性,受到了挑戰。連隔壁《追光吧!哥哥》看到都學到,把節目最終目的修改成,「不成團只選擇慈善大使」。《浪姐2》節目開播,竟然沒有任何大方向上的調整,直接把主要規則複製粘貼開始第二季。這不想好好做節目,急促消費第一季熱度的心思,實在過分明顯。
  • 浪姐2,有風也不起浪
    但是很可惜,從已經播出的兩期來看,第二季的水準並沒有達到觀眾的理想預期,姐姐們甚至因為「划水」和業務能力太差而頻上熱搜。如果為《浪姐1》尋找一個最合適的註腳,那一定是「高開低走」,但《浪姐2》連高開都沒做到。
  • 「浪姐」爛尾後,芒果TV「爭三」降速
    同時,根據招商片單來看,「浪姐」之後,芒果TV的自製綜藝又將以女性向、觀察類的小而美綜藝為主,以及綜N代回歸,核心武器也許只能等到年底的《明星大偵探6》,芒果TV想要延續「浪姐」創造的高熱度、高話題等方面有一定的困難。
  • 「浪姐」爛尾後,芒果TV「爭三」降速
    同時,根據招商片單來看,「浪姐」之後,芒果TV的自製綜藝又將以女性向、觀察類的小而美綜藝為主,以及綜N代回歸,核心武器也許只能等到年底的《明星大偵探6》,芒果TV想要延續「浪姐」創造的高熱度、高話題等方面有一定的困難。
  • 女性的平權之路,任重而道遠!
    網友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各種評論如蔓藤般雜、亂,纏著當事人,也堵住了我們嚮往的女性權益不斷前進的方向。前段時間,大姨夫去世,我們回家奔喪,在上禮的時候,因為男女的金額不同,所以分開來寫,男生的禮金名單很快就寫好,女生這邊我來負責,才寫了兩個名字,一個女性長輩走過來說,「怎麼能寫你們的名字呢,就沒有這個慣例!」,說得非常理直氣壯。
  • 《浪姐》:沒發現姐姐們在破浪,為何卻看見杜華在乘風?
    ,定義不一樣的女團,打破社會對30歲以上女性的偏見,粉碎所謂中年女性的困境,用姐姐的經歷告訴所有中年女性的美鄭希怡今年39歲,他說:「年齡與成長都是生命的饋贈,我們沒有什麼好怕的」伊能靜有多重身份,歌手、演員、妻子、母親。
  • 《浪姐》的三十而立,到《演員2》就成了中年危機,後者太殘酷
    》中那一句三十而立,展現女性魅力。,飛雲踏海麼,怎麼換了個節目處境就成了「中年危機」,隨時可能被淘汰了呢?浪姐所定義的,是三十而立女性應展現的魅力,它表達的是一種勇氣,一種無畏,借三十位女星之手告訴所有觀眾,過去僅僅是過去,三十之後也可以重新開始。
  • 印度女子請願讓男性分擔家務 印度女性的平權之路艱難
    印度女子請願讓男性分擔家務 印度女性的平權之路艱難時間:2020-07-24 11: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度女子請願讓男性分擔家務 印度女性的平權之路艱難 據英國BBC新聞7月22日報導,在新冠病毒隔離期間,印度家庭對於夫婦誰來做家務的問題有了更大的分歧,這讓印度家庭的性別政治公開化了
  • 浪姐嘉賓遭質疑,高開低走結局爛尾,邀請陳赫是要破罐子破摔嗎?
    9月4日,也就是明天,浪姐就要舉辦成團夜舞臺。這個節目的受眾也是女性群體觀眾,她們要看是那些姐姐們突破年齡局限突破女性困境的樣子,活得灑脫,活得肆意,成就自己的夢想這次浪姐,本身自帶流量,節目一開始就擁有很高的人氣,這些人氣完完全全來自於30+姐姐,與任何男藝人無關,也不需要任何男藝人來
  • 失落《浪姐2》
    《浪姐》30+女團的目的正當性,受到了挑戰。連隔壁《追光吧!哥哥》看到都學到,把節目最終目的修改成,「不成團只選擇慈善大使」。《浪姐2》節目開播,竟然沒有任何大方向上的調整,直接把主要規則複製粘貼開始第二季。這不想好好做節目,急促消費第一季熱度的心思,實在過分明顯。
  • 「浪姐」成團熱度低:棄在「浪姐」不「浪」時
    【做最閒那條魚第139篇頭條原創文章】魔幻的2020,不少劇集呈現出「開頭一派爆款相,猝不及防爛尾時」的樣貌。當然,綜藝也沒能倖免。比如高開低走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真愛不假……而前天,「浪姐」成團夜。
  • 《浪姐》成團夜口碑崩了,豆瓣評分下跌嚴重,深扒節目五大問題
    因而停止到9月6日清晨,節目播出結束還不到2天的時間,《浪姐》評分曾經從非常初的8.5暴跌到當前的7.4,根據這個趨向還會連續下降。槽點1:節拍疲塌,主理人一再失誤《浪姐》成團夜為了有實在刺激的觀感選定了直播的方法。
  • 乘風歸來的「浪姐2」,還能達到爆款體量嗎?
    可以明確的是,這並非是上一季「浪姐」所留下的紅利。從上一季節目的高開低走,成團夜頗有「爛尾」的架勢,團綜無人問津中就可以看出,「浪姐」並沒能形成長線的品牌效應,反而有些透支了大眾的信任度和好感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妨探討一下,為何「捲土重來」的「浪姐2」,依然備受關注?本季節目還能達到第一季現象級爆款的體量嗎?第一季「浪姐」的出圈,要歸因於30+女性破齡追夢的理念,以及姐姐團強大陣容的加持。 與之相比,「浪姐2」拉滿大眾期待值的原因,就變得「簡單粗暴」起來:神仙打架,忍不住不看。
  • 《浪姐》成團夜口碑崩了,豆瓣評分下跌嚴重,深扒節目五大問題
    從開播時一邊倒好評,到最後幾乎爛尾,《浪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槽點1:節奏拖沓,主持人頻頻失誤《浪姐》成團夜為了有真實刺激的觀感選擇了直播的方式。然而直播的問題就是沒有辦法剪輯,所以198分鐘的節目非常拖沓,幾乎讓人喪失了觀看的興趣,但由於是直播又沒有辦法快進。這種讓人抓狂的感覺也只有芒果能做到了。
  • 浪姐成團:30+的女性應該活成什麼樣子?她們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很多人說這檔節目高開低走,尤其是在成團夜請了很多位男嘉賓,把節目本身的立意衝淡了,但我還是很喜歡這些姐姐傳達出來的力量,他們告訴你,年齡不可怕,不被看見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肯定自己,你要讓自己乘風破浪,單是這一點,我就覺得這個節目還是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