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治百病?「三伏貼熱」的冷思考

2021-02-12 中醫書友會

中醫書友會:中醫最多的微信平臺
新書友可點標題下方藍字快速關注

作者/王敬 ⊙ 編輯/張亞娟


編者按「三伏貼」確實如伏天的天氣一樣熱,小編家裡的姥姥姥爺也是「三伏貼」的狂熱愛好者。作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冷靜地思考「三伏貼」的許多問題,為其長遠的發展考慮。這不禁讓小編想到《戰國策》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中「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

「三伏貼熱」的冷思考

近些年來,「三伏貼」越來越受到百姓的認可,每伏的第一天,全國很多中醫院的門口就排起長隊,人們不為別的,只為接受「三伏貼」。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東西南北的人們如候鳥遷徙般的每年在伏天冒著酷暑趕到中醫院接受「三伏貼」呢?

那是因為他自己或周圍熟人如平素容易感冒,老哮喘等毛病接受「三伏貼」後都收到了很好的近期或遠期效果使然,嘗到甜頭的人們越來越喜歡這種外治法。

其實「三伏貼」是「冬病夏治」方法中的一種方法,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是盛夏的「三伏」,這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三伏」時節通過適當地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藥或方法來激發人體的陽氣、增強抗病禦寒能力、祛除體內沉寒痼冷之宿疾,以達到強身治病之目的。

這幾年,「三伏貼」以其方法簡便、安全、無痛,療效確切,費用低廉等因素而深受廣大患者青睞,成為中醫治未病「冬病夏治」的一個燿眼「明星」,在群眾中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實「三伏貼」就是一種膏藥而已,如硬幣大小,在夏天農曆的頭伏日期開始貼在患者後背一些特定穴位上,對一些冬季容易發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體陽虛,又外受寒邪為病機的疾病有很好的近期和遠期效果。

據有關媒體報導本報7月14日正式入伏,北京市446家醫療機構統一啟動三伏貼貼敷服務,其中超八成是社區醫院。據介紹,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一家醫院7月14日一天共貼敷1.5萬餘人次。由此可見一斑,「三伏貼」有如北京今年盛夏溫度一樣熱。

在「三伏貼」熱的背後,我們應該高興地看到近幾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在抓的中醫「治未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人民群眾對中醫療效的認可與信賴。

但做為中醫人在「三伏貼」熱的背後我們還是應該就以下問題進行冷靜思考。

思考一:「三伏貼」適合症問題

從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法主要適合於素體陽虛的人,用於在秋、冬、春季容易反覆發作或加重的慢性、頑固性肺系(呼吸系統)疾病。

中醫專家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重點推薦的適宜防治病症是:1.久咳、哮喘、肺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2.鼻淵、鼻鼽、喉痺(變應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等)。3.小兒體虛易感冒、反覆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4.部分骨關節病(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

但現實是部分醫療機構基本上是對來「三伏貼」者不拒,這其中的確有病人主動要求的情況,但事實造成有意無意的病種擴大現象的發生。

思考二:「三伏貼」穴位相對固定問題

中醫學的重要特色之一是辨證論治,但現在「三伏貼」所用穴位不少醫療機構敷貼穴位為大椎,肺俞,羶中,天突等穴位,不管病人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情況,也不管是否有兼夾症,通通都用固定幾個穴位,把「三伏貼」變成了流水線的工作。

思考三:「三伏貼」敷貼操作培訓工作是當務之急

隨著「三伏貼」熱的出現,在每伏特定時間如同每年春運一樣突然出現大量病人湧向醫院,醫院不接受這些候鳥般的病人吧又會帶來大量的醫患矛盾。

接收吧,但很多社區醫療機構本來中醫人員就少,為了接待這麼多病人,很多醫療機構不得不讓其他人員來「友情客串」,筆者曾就發現本應給病人敷貼肺俞的「三伏貼」貼在心俞甚至更低的位置。

思考四:「三伏貼」敷貼時間選擇問題

「三伏貼」敷貼時間很多醫院或醫生傳達給病人的信息是最好在在每年夏季,農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如果中伏為20天,間隔10天可加貼1次)。

這樣造成大量病人每伏第一天集中到醫院接受敷貼,伏天本來就是高溫天,病人在醫院排長隊等待敷貼,有的醫院隊伍都排到室外,這有可能使病人出現中暑等情況的發生。

其實,「三伏貼」只要在三伏天期間進行貼敷都是可以的。兩次貼敷之間間隔7~10天即可。

思考五:「三伏貼」作用原理臨床與實驗研究有待進一步跟進

「三伏貼」又稱「白芥子塗法」,現在「三伏貼」敷貼藥物組成源自清《張氏醫通》的白芥子塗法,藥物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生薑作為基本處方。

「三伏貼」主藥是白芥子,現代研究白芥子含白芥子甙,其本身無刺激作用,但遇水後經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揮發性油(白芥子油),芥子揮髮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應用於皮膚,有溫暖的感覺並使之發紅,甚至引起水泡、膿皰,所以通常將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後做成芥子硬膏使用。

「三伏貼」其作用原理一可以發揮其藥物的溫經散寒的作用,二來通過發泡作用,形成類似發皰灸,發皰罐的現象,通過刺激讓正氣慢慢增強。隨著「三伏貼」的普及,「三伏貼」作用原理有待有科研機構進一步完成。

思考六:不能讓「三伏貼」完全替代「冬病夏治」其他方法

「三伏貼」雖然有很多優點,但還是有不少問題,如適應症問題,「三伏貼」主要適合於素體陽虛體寒的人,那陰虛有熱之人是不適合用「三伏貼」的。

另外,對敷貼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也不不適合用「三伏貼」。其實,「冬病夏治」其他方法還有很多如刮痧,拔罐,艾灸,藥物等都是「冬病夏治」的好方法。

在「三伏貼」熱的背後,我們應該高興地看到近幾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在抓的中醫「治未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人民群眾對中醫療效的認可與信賴。

但做為中醫人在「三伏貼」熱的背後我們還是應該就一些問題進行冷靜思考,該補不足的要儘快補不足,該完善的要儘快完善,該研究的要儘快研究,只有這樣才不至於一段時間出現一個熱點,然後大家一擁而上,最後因為適應症擴大,服務跟不上等原因又一下子冷下來的結果。

我們希望中醫「三伏貼」能長時間熱下去。

【本文轉自王敬刮痧的微博文章,中醫書友會(微信號zhongyishuyou)編校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來,三伏貼走一個
    2020年的三伏日曆如下:初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14日末伏:8月15日~8月24日每年這時候都有好多人問三伏貼的相關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統一做個解答。Q1什麼是三伏貼?就是在三伏天貼膏藥。為什麼要在三伏天貼?因為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這段時間,是全年陽氣最盛的階段。
  • 《蟻族的奮鬥》臺詞熱的冷思考
    《蟻族的奮鬥》臺詞熱的冷思考   正在熱播的《蟻族的奮鬥》在引發收視率高潮的同時還引發了記臺詞的熱潮,馮大寶說:「一般敢報警的都是好人
  • 郭力話健康:三伏天盛行三伏貼,你能貼嗎?
    但是你是否了解什麼是三伏貼?三伏貼需要貼在哪裡?你是否能貼三伏貼呢?關注郭力微信號「郭力話健康」健康快樂每一天!2018年三伏貼的時間: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10天)中伏:7月27日—8月15日(20天)末伏:8月16日—8月25日(10天) 什麼是三伏貼?
  • 這些神奇的三伏貼/三伏灸/三伏針,了解一下
    7月16日起正式邁入了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也是陽氣最旺盛的日子。今天三伏天有整整40天,不少百姓熱衷的「冬病夏治」之「三伏貼」,也正在滬上各家醫院的中醫科開帖。「三伏貼」有哪些形式?據了解,這個葫蘆熱灸是夏季最受歡迎的治療。醫生介紹,它又名天灸,葫蘆裡是督灸粉加生薑末,配上艾灸,溫陽祛溼活血化瘀的。將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透皮作用,對穴位產生局部的化學性或熱性刺激,從而達到治病、防病效果。「夏季正值黃梅季,雨水多,我又愛吹空調貪涼,總覺得自己體內溼氣重,不太舒服。」
  • 梅州戲曲的熱發展和冷思考
    身處熱潮冷靜思考,地方戲曲的傳承發展中仍有不少亟待解決的難題。及時的文化自省和積極的文化自覺,才能激勵梅州戲曲界出戲又出人,創作出更多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藝術精品,不斷推動梅州戲曲走向繁榮和發展。 熱發展 「梅州現象」成文化熱點 「梅州創紀錄!
  • 分級制度就一定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嗎?
    那分級制度是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嗎?首先必須表明一下對小丑這部電影的基本態度:我非常期待這部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也非常希望大陸可以引進這部電影從而可以在影院欣賞這部作品。如果未能引進,我也會覺得遺憾,一定會在網盤裡和他相見。
  • 「漢服熱」的冷思考
    漢服熱興起的原因之一是作為消費主力的年輕女性受到古裝劇和國風遊戲的帶動。調研顯示,追劇、追星、獵奇、凸顯個性、相互模仿是漢服消費群體的主要消費動機。當然,最初的漢服文化社團興起是為了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禮儀,漢服復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息息相關。中國各少數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的特色鮮明的服飾,世界上很多民族也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裝。
  • 炒菜為什麼要「熱鍋冷油」?
    這大概是每個家庭的「掌勺」都會思考的問題很多人是鍋稍微熱了就倒油,然後把油燒到冒煙,才放入食材開始爆炒,但是這樣炒菜的方法並不正確。想要更健康,不妨試試「熱鍋涼油」炒菜。炒菜為什麼要熱鍋涼油?不易粘鍋如果將肉類食材,特別是用蛋清和澱粉上過漿的肉類食材下入燒到冒煙的熱油中,蛋白質和澱粉漿就會迅速凝固,很容易附在鍋底上造成粘鍋現象。
  • 冬病夏治中的《三伏貼》海報是這樣繪製分解分享!
    為了更好的展示企業手繪POP海報的專業性及公平性,我公司承接廠家及連鎖門店的美陳海報展示專業評審項目工作,請各企業與我們聯繫 這裡根據大家需要的商品「三伏貼」進行教程分解,故此能夠幫助大家解燃眉之急。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用熱品鑑與冷思考引領電影評論思潮
    更為難得的是,《今日影評》不僅僅局限於選題的多樣性,還對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挖掘,探索話題背後掣肘電影發展的深層原因,為觀眾提供了思考的空間。《今日影評》精巧的環節設計,是欄目的又一絕妙之處,兼顧了客觀評述與犀利表達之間的尺度,既避免了墨守成規、思考欠缺,又避免了「網絡化」的過度主觀和一味「吐槽」。節目設立「快問快答」環節,主持人對嘉賓連續快速發問,嘉賓需要在第一時間做出及時反應。比如,「最近去看了幾場電影?最喜歡的是哪部?最失望的是哪部?」「這部電影可以打多少分?誰的表現最好?」「如何評價自我,如何看待角色?」
  • 熱鍋裡放冷油和冷鍋裡放冷油,順序不一樣,炒菜味道差別很大!
    像我這種烹飪小白,就連炒菜的時候熱鍋裡放冷油和冷鍋裡放冷油哪個好都不知道,更別提做出來的口感了,做飯真的是要了老命了。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要想做飯,而且想要做的好吃,首先你要了解熱鍋裡放冷油和冷鍋裡放冷油,做的菜口感不同,哪個更好呢?這樣才能做出比較好吃的飯菜。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順便普及一下不會做飯的大眾。
  • 什麼叫「包治百病」chanel、LV、Dior 讓愛買包包的人親自告訴你
    請關注我們哦~愛包包的人經常會說「包治百病」,有時候買一隻自己喜歡了很久的包包,那個開心勁兒,好像真能讓人一瞬間忘記痛苦。這次,包先生就特別徵集了大家「包治百病」的經歷,看著大家發來的包包和故事,特別能體會大家描述的那種幸福感,希望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感受到那種治癒的感覺!
  • 寒性咳嗽和熱性咳嗽,你分清了嗎!
    寒咳和熱咳你分清了嗎?今天小編一一為你解答。夏天,家長怕寶寶熱,經常一整夜的開空調,要知道當氣溫和氣壓改變往往誘發咳嗽,寶寶不宜長期吹空調,容易導致咳嗽、喘息。當寶寶白天吸收了塵蟎、花粉、真菌、動物的毛屑等,也會引起寶寶的咳嗽。
  • 袁林:熱酒冷酒
    古代中國人講究喝熱酒,尤其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更是如此。《水滸傳》有「林教頭雪夜山神廟」一章,說到林衝去餐館吃晚飯,有這樣一段描寫,餐館老闆說:「既是草料場看守大哥,且請少坐。天氣寒冷,且酌三杯,權當接風。」店家切一盤熟牛肉,燙一壺熱酒,請林衝吃。  在「武松醉打蔣門神」裡,亦有類似場景。
  • 世界上最熱和最冷的城市,熱的像蒸籠,冷的像冰窖!
    這座曾經被稱為「東方威尼斯」的城市,堪稱世界上最熱的城市。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巴斯拉的天氣終年乾旱少雨。這裡的地面溫度最高時可達70攝氏度左右,如不採取保護措施,人的皮膚很容易被燙傷。正是這樣炎熱的天氣,形成了巴斯拉人特有的民族風格。巴斯拉以悠久的歷史、如畫的風光吸引著很多外國遊客前來觀光,它是伊拉克著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