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國因此一躍成為世界核俱樂部的第五個成員。
當天晚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連續播放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新聞。此時在國內的許多大城市中,無數人湧上了街頭,共同慶祝這一重大時刻。
而接下來的數月時間,世界主要媒體的頭版頭條,都是關於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相關報導。
那麼當時的世界各國,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都是什麼反應?讓我們來看看:
美國:憂心忡忡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兩個團體之一的美國,在得知中國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後,全國上下都是憂心忡忡。
10月16日,美國白宮,總統的新聞秘書裡迪,拿著剛得到的電報,急匆匆地敲響了總統詹森辦公室的大門。
面對裡面正在開會的美國領導層,裡迪說道:"剛剛得到消息,中國爆炸了一顆原子彈!"
屋裡開會的眾人一下子愣住了,沉默了好一會,反應過來的眾人齊齊將目光,看向了總統詹森。
你要知道,按照當時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和原子能委員會給出的報告,中國人確實是在試驗原子彈,但以當時中國的能力,造出原子彈最少要幾十年以後了。這誰能想到竟然這麼快!
再想到當初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所吃的苦頭,這以後要是再發生戰爭,我們有原子彈,人家中國也有原子彈,誰怕誰啊。
總統辦公室中的每一個人的心情都很沉痛,更可怕的是他們意識到,東方的這頭雄獅慢慢地甦醒了。
此刻眾人聽到詹森總統略帶顫抖的聲音:"今天將是整個自由世界最難過的日子,我的心情和每個美國人一樣,讓我們為和平發出衷心的祈禱。"
眾人提醒到,是不是應該立即發表一份聲明,告訴我們的國民們,美國是最強大的,不懼怕任何對手。
詹森說:"是的,裡迪你立即去起草個發言稿,要簡短有力,我要通知全國。"
美聯社發電,因為最新的國際事態發生,詹森取消了,前往德克薩斯州的行程安排。
隨即總統詹森在新聞上發言:
我們將繼續履行亞洲同盟國防衛上的承諾,為亞洲同盟提供保護。呼籲亞洲其他各國努力通過經濟的開發以及原子能和平使用來改善民生。美國很強大,中國擁有核武器,對美國不會產生影響。如果亞洲國家遭受中國侵略,我們樂意施救。
我們看詹森的發言中,美國的亞洲同盟國,指的就是日本和印度。還有原子能的和平使用,就是大家專心發展經濟,不要再研究原子彈了,很危險的。並告訴美國公民,我們還是最強大的。
那麼此時美國承諾保護的日本,又是什麼反應呢?
日本:舉國恐慌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過原子彈重創,同時,又對中國有極大罪行的國家,日本的反應是舉國恐慌。
當時的日本,正在熱火朝天地舉行第18屆夏季奧運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這裡,可以說是舉國歡騰。
然而中國一記重磅炸彈,日本舉國歡騰變成了舉國恐慌。而且接下來,世界各國新聞的頭版頭條,都從日本的夏季奧運會,變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日本準備了好幾年的奧運會,準備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實力,被中國結結實實地堵心了一把。但比起堵心,更多的是恐慌。
日本首相趕緊向美國老大哥求助,美國也安撫了日本幼小的心靈,說我們會保護你們的。
然而得到美國承諾的日本人,還是不能安下心來,直到第二天周總理向日本發函後,日本這顆懸著的心才落地為安。
周恩來總理告訴日本:
第一、中國研製原子彈完全屬於自衛。第二、中國不會率先使用核武器。第三、中國不會對無核國家動用核武器。
周總理對日本的安撫,體現了我們華夏大國無與倫比的氣量。
那麼另一個受美國保護的亞洲國家是什麼反應呢?
印度:迷之自信
1964年10月24日,在中國原子彈試驗成功一個星期後,印度的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在新聞上發表講話:
"面對核武器的唯一的防禦手段,就是我們也擁有核武器。核武器的研發成本很低,我們應該儘快研發自己的核武器。"
第二天,印度國會討論後,正式制定出印度核武器發展計劃。並且此時美國表示,可以給印度提供幫助。
得到美國承諾的印度領導層,認為研究核武器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印度也即將擁有屬於自己的核武器。
但這個即將,一等就是十年,直到1974年,印度才進行了首次核試驗。
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美國主持各國聯合籤署《核不擴散條約》。當時的印度正卯著勁研發核武器呢,怎麼可能籤署這個條約。
一旦籤署,那前面的努力不就都白費了,所以印度愣是不管全世界的壓力,死活要爭一口氣。
也是佩服印度了,但你這股迷之自信是從哪裡來的。不是說中國行,你就行的。
巴基斯坦:老鐵快來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非常熟悉的巴基斯坦,當然,那時候的巴基斯坦還不是我們的巴鐵兄弟。
在巴基斯坦的建國初期,是緊抱美國大腿的。直到1951年,新中國才和巴基斯坦正式建交,但雙方的關係依舊是時好時壞。
甚至在1959年,巴基斯坦在聯合國會議上,公開指責中國平定西藏叛亂的事件。並且在同年夏天,巴基斯坦官員公然接待來訪的臺灣"中華民國代表團",這讓中國政府對巴基斯坦提出強烈抗議。
但是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爆發後,巴基斯坦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巴基斯坦和中國迅速找到了共同語言。
1963年3月,中國外交部長陳毅和巴基斯坦外交部長阿里·布託在北京籤署《中巴邊界協議》。
雖然說關係變好了,但是在巴基斯坦國內,依舊不認可中國的國家實力。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的消息傳到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政界立刻轟動,各方勢力都非常的興奮。
巴基斯坦的主流媒體立即發電,對中國取得這一重大成果表示祝賀和支持,並順便提醒了一下中巴共同的敵人印度。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對巴基斯坦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巴基斯坦國內的"親華派",自此得到了更大的發言權。讓巴基斯坦人民認識到,中國是一個擁有足夠實力,可以依靠的盟友。
時至今日,巴基斯坦已經是我們中國的巴鐵兄弟了。
還有一些國家的反應也非常有意思,簡略地說說:
越南,以前的越南領導人,在公開講話談到中國和蘇聯對越南的援助時,總是把蘇聯擺在中國之前。
但是在1964年後,越南的領導人,再提到中國和蘇聯的援助時,把中國放在了蘇聯的前面。
朝鮮,高度認可和讚揚中國的核試驗成功。當日金日成就發表講話:
"中國掌握核武器,是針對美國核威脅和核訛詐而採取的自衛措施,對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國,得到消息的戴高樂,眼看著中國都迎頭趕上自己了,就趕緊召集法國的核武器研究專家,詢問氫彈的研究進度,得知進展緩慢後,戴高樂加大投入力度,並要求儘快完成。
誰知這儘快竟然和印度一個樣,在兩年後的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法國的氫彈研究依舊沒有進展,徹底被中國超越。
這就是我們強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