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手勢解析。(圖源:ADL)
嫌犯在出庭時做出了顛倒的「OK」手勢。(圖源:The Sun)
「雖然某些仇恨符號只是短暫存在,但其他仇恨符號卻保留了下來,並成為了網絡社區的工具」,反誹謗聯盟極端主義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皮特卡瓦奇(Mark Pitcavage)說,「我們特別注意那些具有持久力的符號,以及那些從網絡世界走出來,成為現實世界的符號」。據報導,總部位於紐約的反誹謗聯盟組織於2000年啟動了該資料庫,以幫助執法人員,學校官員和其他人員識別極端主義活動的跡象。反誹謗聯盟執行長格林布拉特(Jonathan Greenblatt)在一份聲明中說:「即使極端主義者繼續使用可能已有數年或數十年歷史的符號,他們也會定期創建新的符號和口號等來表達其仇恨情緒」。反誹謗聯盟表示,將以小冊子形式把仇恨符號的印刷版本分發給當地執法部門,並提供給全國各地的學區使用。反誹謗聯盟執行長格林布拉特(Jonathan Greenblatt)表示,相信執法人員和公眾需要充分了解這些圖像的含意,用這些信號發現社區或學校中仇恨者確實存在,反誹謗聯盟主要是幫助執法人員追蹤仇恨團體,並協助教育者和公眾識別這些標誌,並警告大眾這些極端分子。本文為美國僑報記者稿件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