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水滸傳》,看起來非常的經典!

2021-01-08 快樂說天下

把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是電視劇藝術創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常見的就是把經典名著改編成電視劇,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就是改編藝術的典型代表。與原著相比,2011年播出的86集電視劇《水滸傳》,其在人物形象、情節布局、思想藝術上都有所提高。對於電視劇改編藝術而言,人物是否成功是改編成功與否的關鍵。電視劇是表現人的藝術,黑格爾說,「人物(性格)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就201 l版電視劇中的人物而言,其有代表性的群像有兩個,一是以宋江為首的男性,二是以「扈三娘」為首的女性。宋江作為水滸英雄之首,是其他人的精神和行夏』 為領袖,因而他的言行舉止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馬克思曾說:「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

」黑格爾說:「能把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出來的是動張弛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動作才見諸現實,而動作,起源於心靈。」據此,來考察一下宋江在小說裡和在電視劇裡的區別。原著中,宋江故意殺人並逃逸,凸顯的是「哥們義氣」,遵循「為兄弟兩肋插刀」的江湖信條,表現了梁山好漢的英雄底色;而在新版電視劇中,宋江接濟同事,休妻自首,胸襟廣闊、樂善好施、遵紀守法、急公好義,彰顯的是「人生大義」,遵循「為人民替天行道」的忠義理想,表現了及時雨的人文內涵。宋江作為好漢之首,他的所作所為為全局奠定了「英雄」的基調,因此這種改動,提升了「英雄」內涵和全劇的格調。其他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楊志。楊志因為丟失生辰綱和吳用、晁蓋、劉唐、公孫勝等結下了梁子,後被逼上二龍山和魯智深等落草,後來吳用為了勸眾位好漢上梁山,願意一命相抵,這才化解了雙方的隔閡,楊志也因此而上山。這樣的改動,因為符合楊志、林衝等人的性格,符合他們行事的原則,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典型。

同樣的處理,在新版《水滸傳》中也隨處可見,如李逵之死。在原著中,當宋江吃藥酒後,「我死之後,恐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之名,因此請將你來,相見一面,昨日酒中已與了你慢藥服了,回至潤州必死990宋江藥死李逵,雖有維護忠義、顧全大局的考慮,但仍有謀殺兄弟、維護私利的嫌疑,在行為上有失磊落,在思想上偏於狹隘,從而使整體的藝術形象大打折扣。而電視劇中則是宋江苦勸李逵不要輕生,但是李逵卻偷偷喝下藥酒,主動追隨宋江而去。這一被動到主動的改變,不僅表現了兄弟間「願同日死」的手足情深,也彰顯了英雄們談笑生死的豁達胸懷,使人物的心胸更加開闊,行為更加豁達。高尚的人格、博大的情懷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

在小說裡,眾多的女性形象是配角,由於受到「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等時代觀念的限制,除掉林衝的娘子是「貞節烈女」形象外,其餘女性基本上是「負面形象」,地位靠後,沒有人格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和男性平起平坐的女頭領:雖武藝高強,但「孫二娘」是人肉包子鋪的母夜叉;顧大嫂能徵善戰,但其女性特徵盡失,而其在英雄榜上的座次也相對較低。但在新版電視劇《水滸傳》中,對眾多女性做了「人性化」的提升。對於秦明,則是把「殺害妻小」變成了在城外公然與官府為敵,妻小被官府殺害後,宋江做媒,讓他和花榮的妹妹聯姻。這樣的改變,不僅突出了對女性的尊重,也側面升華了梁山好漢行為的「正義」性。

對於其他的女性角色,編導也作了「人性化」的詮釋。閻婆惜改名為閻惜嬌並被宋江誤殺,臨終前更是對宋江充滿了無限愛憐之意:李師師和燕青「拜堂」結義後,欲變賣家產,資助宋江義舉,遭徽宗誤解,在聽到痛斥奸佞蔡京後,誤會消除;玉蘭和武松一見鍾情,後被監禁,最後自縊而死。電視劇版《水滸傳》對於人物形象的人性化處理,是對原著人物形象的豐富和提升。「情節,即事件安排。

和小說相比,電視劇《水滸傳》情節的提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戰爭內容合併成為一個:剿滅方臘;二是去掉了小說中的「神話」因素,把「天意」改成「人為」。1、情節的提煉就《水滸傳》小說而言,各版本的情節有很大的差異。學者孔慶東在《新版(水滸傳)序言》中說:「經歷代學者多方考證,百回本為最早定本,一百二十回本乃是在百回本基礎上『插增』了徵田虎徵王慶的故事二十回,從而湊齊了宋江集團招安後徵遼、徵田虎、徵王慶、徵方臘的『徵四寇』的四大武功。」在電視劇《水滸傳》情節中,對小說《水滸傳》的版本做了揚棄的處理,主要的變化是把「徵四寇」的內容合成了一個,主要以徵方臘為主,其中插入了一百二十回本中的瓊英和張清聯姻的內容。

這樣的改動使全劇的情節集中、緊湊。從整體上看,這樣大的情節變動是符合藝術創作要求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從情節的敘事功能上看,小說的五個情節中,「出徵」中包含了「徵遼、徵方臘」或加「徵田虎、徵王慶」等內容,目的都是為了表現梁山好漢們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因此,這些內容的疊加,只有數量的差異而沒有功能上的區別。在電視劇版《水滸傳》中,把四者合一後,讓剿滅方臘獨自承擔梁山好漢建功立業的敘事功能,這樣使得全劇的情節安排緊湊連貫、簡潔有力。其次,從情節的矛盾衝突上看,就小說而言,以梁山英雄為代表的「民」和以高俅、蔡京、童貫等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尖銳衝突是主要矛盾。從這個意義上說,徵遼、徵田虎、徵王慶等情節結果圓滿,未損失一員戰將,和全書的悲劇氣氛是不相吻合的,因此,電視劇中把徵遼、徵田虎、徵王慶等情節進行揚棄處理,而只重點表現剿滅方臘、梁山好漢十去七八的慘烈過程,更顯梁山好漢的忠義情懷,也和全劇的悲劇氣氛血脈相通。

眾英雄卓越的功績和坎坷的遭遇兩相對照,「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使全劇的矛盾衝突集中尖銳,悲劇的效果明顯。最後,從情節的藝術功能上看,小說中徵服遼 Q國、王慶、天虎等一人未損,而剿滅方臘叛亂十去 主『七八,兩相對比,前者太溫馨,後者太殘酷。兩者都軋是「真刀實槍」的戰爭,結果大相逕庭,反差懸殊, 戰爭「雖不能按照本來的樣子去描寫」,但應「按照他們應當有的樣子來描寫」。也就是說,要符合戰爭的現實與生活的情理。從這點來看,前者過於理想化,也和整體的悲劇氛圍不是十分吻合。因此,電視劇去掉徵服大遼,使得全劇在情節安排上合情合理,在整體藝術氛圍上前後協調一致。

相關焦點

  • 同為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為何《水滸傳》口碑被甩開這麼多
    然後筆者就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央視從1982年-1998年先後拍攝了四大名著經典電視劇。在豆瓣上,《三國演義》評價9.4分,《西遊記》評價9.5分,《紅樓夢》9.6分,基本都屬於神劇之列。像後來被廣為傳頌的《亮劍》、《琅琊榜》、《士兵突擊》和《潛伏》等劇都止步9.3分,只有《我的團長我的團》躋身9.4分敢和《三國演義》並肩。
  • 央視版水滸傳電視劇二十大經典角色
    作者:小雨的影視時光1998年央視版水滸傳電視劇,堪稱一代經典,其中的一大亮點就是劇裡頭演員的選角:導演組正是本著尊重原著,盡力還原書裡面人物風貌的原則,去兢兢業業的拍攝而成。本文就是要來盤點一下這部電視劇,誕生出了哪幾個經典熒幕形象:晁蓋 演員:張治中
  • 山東版《水滸傳》,和這些電視劇一樣是一代國人的集體回憶
    圖:武松山東版《水滸傳》的首播時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與當時在內地播放引起巨大轟動的港劇《霍元甲》、《射鵰英雄傳》、《再向虎山行》和《上海灘》一樣經典,毫不遜色,國人觀看時萬人空巷圖:吳用很多人喜歡把1998年播放的央視版《水滸傳》同1983年出品的山東版《水滸傳》相比,筆者認為都是一樣經典,只不過各有特點。
  • 央版水滸傳電視劇二十大經典角色
    1998年央視版水滸傳電視劇,堪稱一代經典,其中的一大亮點就是劇裡頭演員的選角:導演組正是本著尊重原著,盡力還原書裡面人物風貌的原則,去兢兢業業的拍攝而成
  • 經典的誕生·98版《水滸傳》揭秘
    98年版的《水滸傳》一經播出好評如潮,引發了萬人空巷的壯景。不僅囊括了所有電視劇領域的重要獎項,還以每秒一萬元人民幣的跟片廣告價拿下了當時的跟片廣告價之最。《水滸傳》是改編自施耐庵和羅貫中的同名古典名著改編的,導演張紹林儘管經驗不少,可是剛接到翻拍《水滸傳》時心裡犯難,因為《水滸傳》是四大名著最後一個拿出來翻拍的,之前的《紅樓夢》因為結尾對原著改動太大遭到了不少詬病,《三國演義》被批評是圖解小說。
  • 這些演員都出演過98版《水滸傳》,之後扮演的經典角色你知道嗎?
    那麼98年播出一版經典的電視劇《水滸傳》至今都讓人印象深刻,雖然距今已經20年過去了,但是劇中的《好漢歌》一響起來,就會又把大家帶到那個風雲際會,英雄好漢輩出的年代。那麼這部劇中由很多的演員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有的是梁山好漢,有的是背信棄義的小人,有的是街頭賣藝的歌女。但是這部電視劇之後他們又都扮演了很多經典的角色,想必大家看了也不會陌生。
  • Netflix將拍《水滸傳》網友:可能是為證明經典不可複製
    《水滸傳》涉及人物眾多、情節宏大、支線複雜,電影的時長能否完整講述這一故事?受語言、文化差異的影響,許多網友認為外國團隊很難真正理解《水滸傳》的文化底蘊與歷史背景。外國人對中國名作的改編或翻拍,很可能是為了證明經典不可複製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 經典電視劇排行榜 一代人難忘的回憶
    現在的電視劇有很多都是經過小說改編出來的,而且有好有壞,像是一些熱門的電視劇,比如神鵰俠侶、天龍八部之類的,總有人不停的去拍。不過就感覺而言,以前的演員憑的是演技,現在的演員憑的是臉,以前的演員都有著自己的特色,現在的演員大部分都是一張毫無特點的網紅臉,這不禁讓人懷念一下以前的經典電視劇。
  • 西遊記、水滸傳……日本翻拍中國的電視劇,哪個不是天雷滾滾?
    劇中的人物造型和設定與原著差別太大,讓看著經典《西遊記》長大的我們不忍直視。孫悟空留著時髦的黃頭髮,淘氣衝動,擺脫了純英雄形象,言行舉止頗具搞笑色彩。八戒則戴一頂紅綠條紋相間的帽子,穿對襟短袍……1973年日本電視臺(NTV)曾經播過日本版《水滸傳》,全劇26集。日本當年推出的這套TV連續劇是按漫畫家橫山光輝所著的漫畫所改編。當然,源頭是中國的四大奇書之一的 "水滸傳"。
  • 98版《水滸傳》演員20年後首聚首,又是一波炸裂回憶殺
    四大名著《水滸傳》98版電視劇是很多人的美好回憶,近日,98版《水滸傳》演職人員在北京歡聚一堂,到場演職人員共計86人。4月27日,曾在劇中打醬油的於月仙分享一組聚首照並感慨萬千:「《水滸傳》20年後首次大聚首,致敬經典98版的梁山好漢們,劇組的職能部門和藝術家演員們齊聚央視的'中國文藝',20年了令人感慨萬千,非常高興當年能夠參加這部經典之作!扮演金翠蓮角色雖小但是讓我產生對經典名著的敬畏之心!」
  • 詳談為何新水滸傳電視劇和原著不宜相提並論
    ——新版水滸傳電視劇和水滸傳原著,只有軀殼上的相似,而無內在關聯。說實話,新版水滸傳的導演組,壓根就不是想翻拍原著——製片方看中的就是裡頭的框架和故事的知名度紅利。我們可以看到,導演有意給裡頭好漢復仇的故事添進許多的合理性與正義性:通過凸顯反派的醜惡,乃至於增添許多原著根本沒有的作惡情節,來凸顯以暴制暴的快感。既然如此,他和原著,也沒有比較的意義了。七、關於新版水滸傳電視劇帶來的副作用。
  • 央視版《水滸傳》,當武松和潘金蓮第一次見面時,彈幕非常精彩!
    經典永不過時!很多朋友都很喜歡懷舊的作品,在新作品如潮湧動的當今時代,還是有人堅持喜歡過去的一些經典作品。比如央視四大經典小說電視劇,能讓人受益匪淺!重溫《水滸傳》,電視劇的第16集兄弟重逢中,武松打虎歸來巧遇兄長,三家人終於團聚的時刻。
  • 新版「水滸傳」和老版「水滸傳」,取景地對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我們在看翻拍電視劇的時候,不由自主都會和老版的進行對比,但是,很多人可能都會感覺到,翻拍的電視劇永遠也沒有老版的深入人心,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是因為老版的電視劇和電影新入為主,還有老版承載了太多青春和記憶,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 1983版電視劇《水滸傳》裡的屯溪河街,珍貴!(附美文)
    期間,有微友說,1983版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中的江州法場斬宋江片段,就是在屯溪老街、河街取景的。該劇由鮑國安等老演員主演,頗為可看。屯溪老街的河街也是在上世紀80年代逐漸消失的。現在,要了解河街的片段風貌,只能靠老人、老照片和影視資料獲取。
  • 為什麼電視劇《水滸傳》不按原著來拍? 答案終於被人說出!
    事實上,看一看就知道,這四部經典名著中哪一部完全是根據原著改編的?
  • 4部翻拍已經超過原版的電視劇,「水滸傳」受到一致好評
    但是17年楊旭文飾演郭靖登上銀幕,無論是演技上,還是鏡頭布局,已經尊重原著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雖然超不過黃日華和翁美玲,但是確實很多地方已經超過了原著,被網友稱為「翻拍最貼近原著」的電視劇。
  • 98版《水滸傳》嚴重被低估,水平堪稱電視劇最高水準,從未被超越
    經典是什麼?卡爾維諾說: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全都懂了,但是當我們實際去讀,才會覺得它們的獨特,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新穎和奇妙。1998版《水滸傳》就是這樣的經典。
  • 為什麼電視劇《水滸傳》不按照原著來拍?原因終於被人說出!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四大名著,而這四大名著到了現代之後,裡面的故事也都相繼被拿出來拍成了電影或者電視劇。
  • 98版《水滸傳》武松打虎」為何堪稱經典?因為人家打的是真老虎
    提及《水滸傳》,最讓人能夠津津樂道當屬武松打虎這一片段了,在這麼多電視劇中,能稱得上是經典片段的「武松打虎」絕對是丁海峰版的「武松打虎」。,而這一嚴格的要求也是為什麼經典永遠都能成為經典的原因。那麼今天我們主要說的還是飾演武松的丁海峰,為什麼要說《水滸傳》中他的武松打虎最為經典呢?主要是因為他「打」的老虎是如假包換的真老虎啊!
  • 李雪健在電視劇《水滸傳》裡的書法是他自己寫的嗎,水平如何?
    有朋友問我李雪健在電視劇《水滸傳》裡的書法是他自己寫的嗎,水平如何?李雪健是我非常喜歡的老戲骨之一,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飾演的電視劇《少帥》裡的張作霖,他的戲給人的感覺很自然,很快就把人帶入到這個角色裡,他不是在演,他本身已經融入到了這個角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