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版《水滸傳》,和這些電視劇一樣是一代國人的集體回憶

2020-12-25 遠山寂寞冰雪

1983年山東電視臺出品的《水滸傳》,是一組以獨立人物為敘述模式的系列劇,如《武松》、《宋江》、《魯智深》等。這些人物劇在全國播出後引起了巨大轟動。後來山東電視臺又重新剪輯,並按照原著順序重新排放播放次序,由此而產生了流傳甚廣的40集山東版《水滸傳》。

圖:武松

山東版《水滸傳》的首播時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與當時在內地播放引起巨大轟動的港劇《霍元甲》、《射鵰英雄傳》、《再向虎山行》和《上海灘》一樣經典,毫不遜色,國人觀看時萬人空巷。

圖:宋江

無論是人物形象、武打還是劇情,山東版《水滸傳》都深深吸引住了觀眾。

八百裡水泊梁山在山東,由山東電視臺拍攝梁山好漢的故事,意義非凡,而且山東電視臺拍攝出的又是精品,很好地傳播了中國的古典文化。

圖:吳用

很多人喜歡把1998年播放的央視版《水滸傳》同1983年出品的山東版《水滸傳》相比,筆者認為都是一樣經典,只不過各有特點。比如,山東版《水滸傳》中祝延平飾演的武松和央視版《水滸傳》中丁海峰飾演的武松,山東版《水滸傳》中牟霞飾演的潘金蓮和央視版《水滸傳》中王思懿飾演的潘金蓮,都各有千秋。

圖:潘金蓮

山東版《水滸傳》中的演員演技都很精湛,像鮑國安飾演的宋江,鮑國安後來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飾演的曹操也很經典。

圖:魯智深

一部成功的電視劇,不僅僅是達到歌頌真善美的目的,而且多年以後還依然能讓觀眾念念不忘,這才稱得上成功,像港劇《霍元甲》、《射鵰英雄傳》、《上海灘》、《再向虎山行》等,日劇《血疑》、《排球女將》等,以及內地劇《西遊記》、《紅樓夢》、山東版《水滸傳》、央視版《水滸傳》、央視版《三國演義》等,它們全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成為了一代國人的集體回憶。

這些經典電視劇,對國人的價值觀、愛情觀等都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重溫山東版《水滸傳·魯智深》,了解一下魯智深的飾演者
    山東版《水滸傳》是山東電視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拍攝,根據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改編的一部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1983年出品。還記得該劇首播時,筆者一次在小學同學家收看該劇,當序幕開始,同學父親指著序幕中出現的泛黃色的書籍《水滸》上的第二個「滸」字饒有興致地問同學和筆者,這個「滸」字讀音念hu還是念xu?
  • 同為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為何《水滸傳》口碑被甩開這麼多
    然後筆者就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央視從1982年-1998年先後拍攝了四大名著經典電視劇。在豆瓣上,《三國演義》評價9.4分,《西遊記》評價9.5分,《紅樓夢》9.6分,基本都屬於神劇之列。像後來被廣為傳頌的《亮劍》、《琅琊榜》、《士兵突擊》和《潛伏》等劇都止步9.3分,只有《我的團長我的團》躋身9.4分敢和《三國演義》並肩。
  • 這位「齊魯第一剪」,剪出了山東版《水滸傳》和最傳神的《孔子》
    今天的主角,是《魯智深》,人物版《水滸傳》《孔子》等魯劇的剪輯師李魯剛。李魯剛他的從業經歷,與魯劇壯大的過程同步。李魯剛的父親李新雨從1950年起,便先後在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和山東電視臺任職。耳濡目染之下,李魯剛從蘭州軍區復員回家後,便進入了山東電視臺,任「錄製編輯」一職。
  • 水滸傳「武松」「宋江」20年後重逢,大刀已變保溫杯,歲月不饒人
    《水滸傳》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名著作品,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108好漢相聚梁山的故事讓一代又一代觀眾受益匪淺。當這部名著被翻拍成了電視劇版本之後,還迅速地在年輕觀眾群體中傳播開來,也有很多中老年觀眾非常喜歡收看,受到了全國觀眾的重視。
  • 這些問題你如果搞明白,才真的算讀懂《水滸傳》——可以隨意增刪章節拍攝影視劇了
    《水滸傳》電視劇開始畫面以《水滸傳》為例,就有幾個版本:83版《水滸傳》,又名《人物誌水滸傳》、山東版《水滸傳》、最老版《水滸傳》,該劇是由陳敏、劉柳、劉子云,鮑國安、祝延平、於守金、董子武等主演的40集電視連續劇;98版《水滸傳》是由中央電視臺與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出品, 由張紹林執導,楊爭光 、冉平改編,李雪健、周野芒
  • 邵逸夫旗下TVB頻出經典 劇熱曲紅成一代人集體回憶
    雖然由麗的電視臺打造的《大俠霍元甲》、《陳真》等劇集一度引領風騷,這些劇集的類型感不強,對於內地電視劇的影響比較小。自從邵逸夫接手TVB後,港劇進入了全新的類型劇時期。與邵氏電影一樣,邵逸夫能夠非常敏銳地把握住潮流,「短平快」地拍攝出觀眾喜歡的劇集。從此商戰劇、武俠劇、市井人物喜劇等多種類型林立。對於其後的內地電視劇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電視劇類型化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 《水滸傳》原著可不是這樣描寫的
    在山東版《水滸》、央視版《水滸傳》和新版《水滸傳》三個版本的電視劇中,發起劫取生辰綱的劉唐都被描繪成紅色頭髮的形象。
  • 從《三國演義》到《水滸傳》:一代糟過一代
    這句話,將《三國演義》《水滸傳》放在一起來提及,但是這兩部書的水準是在一個層面上嗎?其中的英雄事跡可以相提並論嗎?我一直喜讀《三國演義》,心裡對《水滸傳》極為牴觸與反感。閱讀王東華《發現母親》一書,似乎找到了這種態度好惡的根源。作者將《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對比研究發現,漢魏時的中國人素質與宋徽宗時的中國人素質有著天壤之別,正可以作為中國人文化素質不斷下降的證明。
  • 詳談為何新水滸傳電視劇和原著不宜相提並論
    我看新水滸傳電視劇,最大的感受不是它和老版水滸的優劣問題,甚至不是它和原著的關聯性:做個直白的比喻,你可以比較梅西和C羅的球技,但你無法比較籃球員和足球員的技術共同點
  • 四大名著木雕 ——《水滸傳》講述國人俠義精神
    豈不知它們真正的引入之處其實是在體現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和內心感知。>作品簡介:作品由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王東海創作而成,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積極進取的反抗精神和他們追求平等的社會理想。
  • 這些演員同時出現在四部著名的電視劇中,充滿了回憶
    這四部名著很多人都很熟悉,四個故事《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因為他們非常經典,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最經典的版本是早期版本。原因是當時的娛樂圈雖然不如現在的技術好,但還是要注意劇本和原創性的設置,所以才能夠製作出賣了很多觀眾的影視劇念念不忘。對於普通中的演員,不參加這麼大的製作是非常好的,但是一些演員多次出現在這些經典影視劇中,你注意到了嗎?
  • 4部翻拍已經超過原版的電視劇,「水滸傳」受到一致好評
    83版「射鵰英雄傳」算是一代經典,無論是背景音樂,還是演員的演技都是沒的說,射鵰四部曲算是一代人的回憶 ,翁美玲的黃蓉和黃日華的郭靖實在是難以超越,就連後來胡歌翻拍的都相去甚遠。但是17年楊旭文飾演郭靖登上銀幕,無論是演技上,還是鏡頭布局,已經尊重原著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雖然超不過黃日華和翁美玲,但是確實很多地方已經超過了原著,被網友稱為「翻拍最貼近原著」的電視劇。
  • 電視劇《水滸傳》,看起來非常的經典!
    把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是電視劇藝術創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常見的就是把經典名著改編成電視劇,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就是改編藝術的典型代表。與原著相比,2011年播出的86集電視劇《水滸傳》,其在人物形象、情節布局、思想藝術上都有所提高。
  • 中國內地1982年水滸傳山東版/人物誌水滸傳祝延平/鮑國安國語中字
    《水滸傳》是山東電視臺於1980年代初拍攝的大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該劇由陳敏、劉柳聯合執導,由鮑國安、祝延平等主演。該劇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三十六人楸起了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殺富濟貧,行俠仗義的故事。
  • 80後童年集體回憶:公仔紙
    煙畫雖然是香菸廠商為推銷而免費贈送,但其內容廣泛,印刷精緻,色彩絢麗,在當年之所以吸引眾多的收集者,與其說是為了娛樂和兌獎,還不如說是它豐富多彩的內容和精妙絕倫的畫面受到了人們的寵愛。反映市井民俗生活 近年來,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徵集了81套(近4000枚)民國香菸畫片,其中三級文物32套。
  • Netflix將拍《水滸傳》網友:可能是為證明經典不可複製
    那麼Netflix版《水滸傳》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們展開大膽猜測,這將會是在未來世界觀之下架空歷史的一部電影,但是其核心和內容應該都是江湖俠義反對強權和壓迫。而僅僅如果只是更換了一個外表和世界觀,那麼會不會也同樣的更換人物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