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收聽 ▾
-品一篇文 聽一首歌 靜享「閱荼生活」-
四大古典名著為什麼會流傳這樣久遠?
它們究竟在告訴讀者什麼?你知道麼?
說起《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四大古典名著書籍,可謂是流傳深遠,如今加上影視劇評書等方面的演繹,更是天下聞名、婦孺皆知。古典書籍浩如煙海,何以這四本書籍上至官場、下至販夫走卒都能喜歡,並在慢慢逝去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熠熠生輝,冠之中國傳統文化小說最高成就名譽?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它們寫的熱鬧。豈不知它們真正的引入之處其實是在體現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和內心感知。
誠信紅木邀請著名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王東海老師傾力打造這幅《水滸傳》木雕作品,108將在大師的傾力創作中更加顯得栩栩如生,每個人物都在綻放自己的光彩。
作品名稱:《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作品材質:香樟木
作品規格:9.15*1.7*3.57(米)
作品簡介:作品由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王東海創作而成,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積極進取的反抗精神和他們追求平等的社會理想。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水滸一百單八將都呈現出各自鮮明的人物個性和傳奇色彩,風風火火鬧九州的好漢們,從衣著打扮、手中兵器、到形神動作、體態造型,都襯託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遭遇和不同的性格,神情各異的豪傑人物眾多,各個表情逼真,惟妙惟肖,足可以讓人領略到這些梁山好漢抱打不平的不凡氣魄。作品氣勢磅礴,造型雄奇,動靜結合,渾然天成,技法沉穩,雕琢精細,意趣橫生,堪稱佳作。
《水滸傳》講述國人俠義精神
中國上下五千年, 一個義字,誰敢貶抑?義者,宜也!它與俠字聯手,與正字聯誼。
從關羽一介跑路武夫,千載之下一路封神,萬人敬仰,靠的就是一個義字。
行義,就是去做正義之事。反之則令人厭棄。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深嚴,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受著權貴的盤剝,只能俯首,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無時無地都盼望著在危難之際,有個俠義之人從天而降,匡扶正義。
《水滸傳》全書正是以一個義字,立判善惡之分;也是這個義字,聚齊了一百零八將替天行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魯智深。從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救助金氏父女徹底,令人是熱血上湧,大呼過癮。
那麼如何詮釋這個義字呢?現代思想家唐君毅先生說:「俠義精神,由宅心公平,欲抱不平,以顯正直,言歸平順.伸展人間社會之委屈,使千裡之外,聞風慕悅。」這般讚美之詞可謂古今大同,一語中的。
回頭翻看《水滸傳》,義字也有敵人,那就是金錢和美色,後兩者是壞人的最愛,那麼善惡對立,就是體現義字與錢色的相爭。《水》書描寫,俯拾皆是:宋江、晁蓋、柴進等人仗義疏財,解救義士一擲千金,深得好漢膜拜。而書中於色字描寫更無非是引誘與威脅,擋了義字發展,才令好漢們大開殺戒,完美體現義字當頭。當然,這樣描述也是作者的價值觀所在。不認同也罷,本人認為錢色如火,雖然有時弄災,但更多時卻令人溫暖和實用。
四大名著,是中國人的四種修行,也是人生之修行的一個完整路徑。它告訴我們,過得去情天恨海,參得透世間爭鬥,斬得斷利慾薰心,越得過欲望執念,才抵達得了人生光明通達、自在寧靜的終處。這個地方,佛家稱之為彼岸。
在濤濤洪流洗禮之下,
傳承我國經典,我們承載著不可推卸責任!
堅守一份初心,堅守一份責任
誠信紅木一直走在前面
也堅信這樣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
一定是會被世人所景仰
.The End.
——————————————————
歡迎大家轉發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帖!
如果您喜歡這篇推文
請點擊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