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兩頭婚,真的是女方吃虧嗎?

2020-12-25 皮卡丘丘727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結婚雙方都沒有嫁娶的意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又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叫「兩頭婚」!

那麼,這個「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對男女要結婚了,但是倆人都是獨生子女咋辦?於是兩個家庭就在婚前商量好,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用出彩禮,女方不用陪嫁妝,兩邊都辦喜事。

結婚以後兩頭跑,夫妻倆要生兩個小孩,一個跟爸爸姓,主要由爸爸這邊的家庭撫養;一個跟媽媽姓,主要由媽媽這邊的家庭撫養。因此,雙方老人也沒有外公外婆之分,統一都叫爺爺奶奶!

(素材來源於公眾號@中國婦女報)

因此,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在某些地區也被稱為「兩家親」、「兩家並」、「兩頭呆」、「兩頭蹲」等。著實是為很多獨生子女家庭,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首先就是這彩禮和嫁妝。

最近幾年,關於「天價彩禮」的新聞那是層出不窮。許多小情侶本來感情很好,在一起好幾年,眼看就要結婚了,最後卻因為女方彩禮要的太高,男方覺得不合理而分手。甚至還有人在崩潰之下大打出手,鬧得個不歡而散!

(素材來源於微博@中國新聞周刊)

其次就是這節假日到底回哪兒的問題。

現在的獨生子女,基本上都是嬌寵著長大的,父母和子女的感情本來就很深。家裡是男孩的還好,如果只有一個女兒,在女兒出嫁以後,父母總有一種失去女兒的感覺。尤其是按照我國的傳統,逢年過節一般都是在男方家裡過,這時女方父母的失落感會更加嚴重。所以,現在的小夫妻,總是因為過年過節到底回哪邊而爭吵!

(素材來源於微博@北京頭條)

還有關於孩子的冠名權。

老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有傳宗接代的想法,在他們心中,有一個自家姓的下一代,就是血脈得到了延續。以前只有女兒的家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會選擇「招上門女婿」。但是在古代,贅婿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當上門女婿對於門第觀念極強的古人來說,相當於奇恥大辱!

即使到了現代,上門女婿也經常會被人看不起,總是被人稱為「娶獨女、吃絕戶、吃軟飯的」,對男性的自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再加上孩子也不跟自己的姓,因此上門女婿一般很難對家庭產生責任感,有的甚至還會對嶽家產生恨意。

所以小說裡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節:富家小姐的爸爸千挑萬選,給她招了個上門女婿。怕家產落在女婿手裡,所以百般防範,精心培養女兒生的下一代。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還沒等到外孫長大,自己就去世了。這時上門女婿露出獠牙,不僅侵佔了嶽家的家產,還將原配和孩子趕走另娶她人,再生個跟自己姓的孩子!

但是「兩頭婚」就不一樣了,既不需要男方入贅,又不需要女方徹底跟原生家庭剝離,生了孩子一家一個,啥問題都解決了!

但是「兩頭婚」也有不少弊端。

比如,有的小夫妻不是按照今年去娘家,明年去婆家,或者娘家住幾天,婆家住幾天的方式來過年。而是選擇,你回你家,我回我家,甚至平時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各過各的」。這樣一來,對於夫妻感情來說,肯定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到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

而且,十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是個人都會偏心,連父母都會有偏有向,更別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了。所以,施行「兩頭婚」的家庭中,經常會有一種現象就是,雙方老人各自偏向姓自家姓的孩子。

另外,就算提前說好,生兩個孩子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還是可能會產生矛盾。第一胎跟誰的姓?如果兩胎寶寶性別不同,那麼男娃跟誰的姓?萬一生完第一個娃以後,第二個娃沒來或者不想生了,又該怎麼辦?

總的來說,「兩頭婚」的婚姻形式,有利也有弊。但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得根據各家不同情況來看,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這個新聞一出吧,有部分網友覺得,女方太吃虧了!

他們認為:「這算什麼男女平等?要真說起來平等,不應該一人生一個嗎?憑啥都讓女方生,還一生生倆,多累呀!

「合著罪都讓女方受了,男的一分沒出,還白得一孩子,這不就是找了個不要錢的代孕!」

「說的好聽,還不是為了傳宗接代?到時候不僅公公婆婆催,自己的爹媽也催著生二胎,自己過不香嗎?實在不行,自己怎麼都能想轍生一個!」

總之,他們覺得:「女的除非傻了才願意這麼幹呢!」

其實吧,這些網友也不用想的這麼極端。

在江浙地區,能施行「兩頭婚」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兩家離得不是特別遠,還必須得門當戶對,雙方家庭也都是能夠認可這種觀念,和婚姻方式的。否則,婚前兩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的時候,不早就談崩了!

另外,大部分施行「兩頭婚」的小夫妻,初衷都是「兩頭顧」,把兩家並作一家親,生幾個孩子其實並不是重點。除了個別家庭,也不是說就規定死了,一定得在誰家住,或者死逼著夫妻倆,一定得生幾個孩子,基本上還是要看個人意願的。

不管是正常嫁娶,還是「兩頭婚」,結婚的前提,不都應該是兩個人有感情,想要在一起生活嗎?這樣的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共同贍養雙方老人,生兒育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又有何不可呢?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於個人而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對於我們旁觀者來說,你可以不理解,但是真的沒有必要去攻擊別人的生活,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得了!

相關焦點

  • 「兩頭婚」盛行,到底是男人吃虧,還是女人吃虧
    你有故事,歡迎來找我關注並私信我,一起從女性視角探討感情作者:夢鹿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1)最近「江浙一帶流行兩頭婚」上了熱搜,大致意思就是可「兩頭婚」的盛行,真的能改變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現狀,真的能幸福嗎?(2)作為80後,對於婚姻都很有發言權。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女方真的虧了嗎?
    什麼是兩頭婚? 我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兩頭婚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婚姻不存在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兩頭婚」憑什麼說是「公平」?
    「兩頭婚」,不是說兩頭都結婚,它的實質性意思是,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當於說表面上領了個結婚證,但夫妻倆成家之後,仍舊和原本的家庭裡面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在結婚時,女方不帶嫁妝,男方不出彩禮,而且生了孩子之後,一般第一個孩子歸男方撫養,隨父姓,第二個孩子則歸女方撫養
  • 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這真的能改善女方處於弱勢的地位嗎?
    近年來,江浙一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俗稱為「兩頭婚」。與傳統婚姻不同,該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男方入贅,無需彩禮,兩夫妻成家後可以各住各家。一般會生育兩個孩子,按照生產順序由男女方分別撫養,姓氏上也會一個隨男方,一個隨女方,小孩管雙方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火上熱搜的「兩頭婚」,說穿了就是「兩頭啃老」
    最近「兩頭婚」火上了熱搜。所謂「兩頭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雙方各有房子,生了孩子一個跟爹姓,一個跟娘姓,姥姥帶一個奶奶帶一個……作為包郵區原住民,這種婚姻方式一點都不新奇。在我們這,管這叫「門當戶對」婚。雙方條件都不錯,誰都不是傻瓜,婚前財產法律規定各歸各。
  • 江浙興起「兩頭婚」,是婚姻制度解體的前兆嗎?
    而「兩頭婚」給我的感覺,明顯夫妻雙方的關係疏遠許多,本質上就是男方保護好男方家的財產,女方保護好女方家的財產,雙方都不獨立於原生家庭,只在需要繼承人的時候生兩個孩子,相當於一家兒一個娃。雖然說這種「兩頭婚」在形式上仿佛進步和新穎許多,比如不再需要彩禮和嫁妝,不再區分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不再有嫁娶之分,但給我的感覺是從實際的角度上看一個家庭的親密度嚴重下降了。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兩頭婚#我要上微頭條#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婚娶的問題,更解決了雙方對彩禮的爭議。 什麼是兩頭婚? 兩頭婚,是指夫妻雙方歸屬各自家庭,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一種新興的婚姻模式。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方不給彩禮,女方不給嫁妝,到底咋回事?
    「兩頭婚」在江浙一帶十分流行,主要是男方不給彩禮,女方不給嫁妝,相當於男不娶,女不嫁。同時,兩頭婚的夫妻通常都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 對於這個婚姻形式,有人覺得很好,這樣父母也不用擔心自家的女孩子遠嫁了。但也有人覺得這種婚姻方式實在太過沒有人情味。 明明是夫妻,卻活的像兩家人,孩子都是各姓各的。
  • 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最早一批獨生子女到了適婚年紀時,正好是新世紀之初,也就是「兩頭婚」開始流行之時。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講到,當時的「兩頭婚」主要是解決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女方家庭的情感撫慰和養老問題。女方家庭不要彩禮,將來女兒兩邊住,生的小孩絕大多數跟父姓,母姓佔據中間字位置,孩子管母親的父輩也叫爺爺奶奶。
  • 眾人熱議的江浙兩頭婚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淺說兩頭婚背後的故事
    兩頭婚,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婚姻更應該是像大家平常所看到的那樣,男女雙方結合成一個新的家庭,共育自己的子女,與原生家庭雖然依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卻是相對獨立的「單元」、「個體」。然而,兩頭婚卻顛覆了幾乎所有人關於婚姻的認知。那麼,兩頭婚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江浙的「兩頭婚」中公公婆婆訴苦:一分錢不花娶媳婦,兒子成了一個...
    江浙的「兩頭婚」中公公婆婆訴苦:一分錢不花娶媳婦,兒子成了一個工具!最近江浙的「兩頭婚」被網友熱議,這種兩頭婚顧名思義,女方不收一分錢彩禮,也不陪送嫁妝,結婚兩家只出人,不分誰進誰家的門,各自以原生家庭為主,以後生育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是隨男方姓,第二個孩子隨女方姓,老大以爺爺奶奶照顧為主,二胎讓外公家看孩子,將來兩個孩子各自繼承財產,大孩子繼承爺爺奶奶家的,二孩子繼承外公家的,而且逢年過節是輪流過節或是各自回家,不再遵循傳統,這麼平等的兩頭婚,那麼當事人怎麼看呢?
  • 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真的可行嗎?合伙人婚姻呢?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結婚要麼是男方將女方娶回家,要麼是男方入贅女方,也就是俗稱的上門女婿。但這種形式卻走出了第3種道路,區別於前兩種傳統婚姻形式。當然,在法律上來講,只要雙方按法律規定領結婚證,結婚即為有效。
  • 「兩頭婚」,為啥在江浙興起?
    比如孩子跟誰姓,婚房怎麼做,聘禮要不要下,因為這些都關乎特別重要的一些問題,所以協商性很強。但是隨著生活步入正軌,兩個家庭能夠比較好地相處融洽的時候,其實沒有這麼多協商,大家都好說話,好商量。澎湃新聞:「兩頭婚」家庭最在意的是什麼?趙春蘭:我覺得傳宗接代的觀念是最開始會有「兩頭婚」的原因。澎湃新聞:「兩頭婚」的婚姻形式是進步嗎?
  • 「兩頭婚」真的兩全其美嗎?光明日報:小夫妻的聲音值得追問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種婚姻模式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議,有網友覺得非常公平,而另一些人則直斥「兩邊都昏了頭」。
  • 女不嫁男不娶,你能接受「兩頭婚」嗎?
    最近報導,江浙滬地區「兩頭婚」盛行。 初聞「兩頭婚」我也是不解其意。後來才知道大概就是: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 有小孩了,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可以考慮隨母姓。
  • 最近流行的「兩頭婚」到底婚姻的進步還是退步?
    不知道身在江浙的你是否注意到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而這為何稱之為「兩頭婚」,其最重要的特點是:1、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付彩禮,女方不出嫁妝;2、婚後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名。 隨著「兩頭婚「的逐漸流行,這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幾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問題一:冠姓權
  • 「兩頭婚」刷新傳統傳宗接代觀——江浙「兩頭婚」親歷者自述
    而她選擇「兩條婚」是出於「綜合考量的結果」。對他丈夫來說,「兩頭婚」意味著無需負擔幾十萬的彩禮,經濟壓力小;對她而言可以繼續與父母同住,延續自家氛圍。 「以前男方家有兩個兒子,經濟條件不好的話,願意讓一個兒子出來入贅女方家,但我們這代人獨生子女偏多,即使條件不好,也不捨得讓兒子入贅。」李微在嘗試招上門女婿無果後,開始接受「兩頭婚」。
  • 突然好想兩頭婚
    它既區別於傳統的以男方為主導的「嫁娶」,又不同於女方更強勢的「入贅」「上門女婿」,這種「年輕」的婚姻形式尤以嘉興、湖州、杭州、蘇州等浙北和蘇南地區的城郊、鄉村最為典型。「這很新奇嗎?」杭州郊外民豐村的一個媳婦語氣平淡,對記者的詢問不以為然。即便不是「兩頭婚」當事家庭,當地人也習以為常。
  • 不要彩禮不要嫁妝,悄悄興起的兩頭婚,真的能解決結婚難問題嗎?
    沒想到,面對這些讓人腦殼疼的問題,江浙悄悄興起了一種新式婚姻: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是傳統的男娶女嫁,也不是男方入贅。夫妻成家後還是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經常各住各家。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跟著媽媽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小孩對兩邊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的好處都在哪
    就在這幾年,在彩禮問題的反射下,浙江地區開始興起一種兩頭婚的新婚姻模式,這種婚姻模式不屬於傳統的男方娶女方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兩頭婚需不需要彩禮和嫁妝呢?隨著90後家裡獨生子女的長大成人,一方嫁給另一方,那麼總有一方的父母會特別孤單,目前兩頭婚就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呢?說高大上就兩頭婚,其實說實在點就有點AA搭夥過日子的樣子,兩頭婚的夫妻大多數是各過各的,長期分居兩地。夫妻通常會為兩個家庭各生一個孩子,第一個一般規男方養,第二胎規女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