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少年派》(簡稱)上映七年來,讚譽者眾,但看眾多影評,並沒有達其根柢。究其原因,大概是影片畫面唯美,很能吸引觀者注意力,再加上影片風格不甚隱晦,這就讓觀者不自覺忽略其寓意。實際上,此片義理豐贍,寓意頗深。因此,若只欣賞畫面故事,而對其寓意不痛不癢,那就買櫝還珠了。
現先從整體來交代三個方面,為下文的關鍵解讀做好鋪墊:
1.電影明顯呈現了四對關係,即素食與肉食,動物與植物,男人與女人,善與惡。在食人島上,派將女友給他的腕繩系在了樹根上,這樣腕繩就將女友、派、樹連在了一起。其中,女友代表女人,派代表素食,樹代表植物,腕繩將三者串聯在一起,象徵三者為同類,即在以上四對關係中,女人、素食、植物同屬於「善」的一方,也同屬於「弱」的一方,同屬於不平等的一方。
2.影片以動物園裡的動物來代表動物界,再加上人、天、地(海),那就是整個世界了。
3.影片中出現了鯨魚,那是海洋動物中的霸主,出現了老虎,那是陸地動物中的霸主,二者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影片中還有人,那是世界霸主,處於所有食物鏈的頂端。「斑馬、猩猩被鬣狗咬死,鬣狗被老虎咬死,老虎被派馴服」,其中包含著「食物鏈」。很明顯,影片指向「西方叢林法則文化」。
言歸正傳。人在現實世界裡是霸主,無敵於天下,但在影片中卻又不是,因為還有食人島可以消滅人類,此即暗含對「絕對叢林法則」的否定。由此可見,「食人島」是理解整部影片的關鍵。
食人島屬於影片中的「奇幻」部分,緊扣片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奇幻」,這一點也暗示「食人島」的核心性、重要性。
看食人島情節,要對三個細節特別注意:一是派遊泳,二是派發現包著牙齒的花,三是派把腕繩系在了樹根上。
第三個細節上面已解讀。第二個細節中,花代表植物、素食,腕繩將女人和植物聯繫起來,即花(植物)也代表女性。牙齒則代表動物、肉食,由派父吃羊肉可知牙齒也代表男人。同時牙齒還代表死亡。「花+牙齒」即象徵「植物、素食、女人對動物、肉食、男人的否定和超越」,也就是對絕對叢林法則的否定。
在第一個細節中,派遊泳實際上是遊了一個橫(一),見上圖,加上圓形水淵(○),即組成了π的幾何圖形,電影前面也有交代,見下圖。
在π的幾何圖形中,橫(一)將圓形水淵(○)平分為二,象徵平等。具體說,即「植物、素食、女人與動物、肉食、男人平等」。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廣泛的平等觀。
派即π,也就是說π的幾何圖形也代表派,即派的人物內涵也是「平等」,從其素食、不殺虎等也可以窺見。同時,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無理數,這象徵無限,在哲學上則象徵「形而上」。綜合起來看,人物派的哲學內涵為——平等、形而上之至善。
一句話,只有理解了影片核心食人島的三個關鍵細節,整個影片的題旨才能貫通顯豁。其中,食人島第一個細節最為關鍵,二三次之。
說到底,《少年派》是西方作家對絕對的叢林法則進行超越的故事,宣揚平等,並直達形而上之至善。所以說,此影片兼具哲理與藝術,是一部經典。在此感謝李安導演的完美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