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左上角老闆企業家思想免費訂閱本號
來源 | 一星期一本書(ID:yer808)
作者 | 一本叔,經授權轉載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你每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從稚子無知到深思遠慮,歲月就像磨砂紙,一點一點磨平了我們的稜角,打圓了內心深處的尖石。誰也不知道未來會面臨多少泥濘,但只要心無旁騖地堅持下去,就一定能通關成功。像一部悄悄長大的童話,彈指揮笑間,曾經稚嫩的少年已然成年。「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十八歲,逐漸放棄依賴,離開父母的庇護,獨立闖蕩世界了。追夢路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有坎坷、有挫折、有磨難要自己去經歷。所以,遇到問題需要勇敢一點,用力一點,成年人的世界有多精彩,就有多殘酷。路不全是坦途,天氣也不儘是晴空,當你學會把所有的遭遇當成一個跳板,用它助力你才會看見更廣袤的天空。十八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的開始,亦是迎接未知挑戰的時候。所以,不要輕易被他人的三言兩語左右自己的人生,你和未來之間,差的只是一次堅定的選擇而已。願意吃苦,努力付出的人,才能機會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願你有乘風破浪的勇氣,也有披麻斬棘、一往無前的魄力。願你夢中有星辰,醒來有光明,想你所想,愛你所愛,永不言棄。邁入三十這一關,人生已然走過一小半,很多人經過歲月洗禮,迎來了人生的小高峰。這30年裡,養尊處優也好,風塵僕僕也罷,之前的人生都將畫上一個句號,另起一行重新書寫。這個年齡段,你要把事業放在心上,把家庭的責任牢記於心。你要清楚自己的擔當和使命,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去做。儘管對未來一無所知,但你將成為他人的依靠,所以再苦再累都要自己扛。面對工作,即便再不如意也不能像毛頭小子那般說走就走,所謂低谷,也許正是崛起的地方。面對家庭,花前月下固然是人生一大美事,但柴米油鹽才是感情最真實的寫照,芳華入眼,也不過是過眼雲煙。要知道,會過日子的媳婦,比只會打扮的媳婦更讓人待見;沒有能力養家餬口的丈夫,還不如賣炊餅的武大郎。當浪漫和激情被歲月磨滅,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回首和張望,而是牢牢把握當下的幸福。你儘管走得踏實一點、更穩重一點,這才是成熟之人行走世間最好的姿態。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羅浮宮失火了,情況危急只能搶救出一幅畫,你會選擇去哪一幅?結果,在收到的上萬份答卷中,獲得金獎的回答是:我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四十歲,是人生最辛苦的時候,父母老去,孩子尚未成年,肩上的擔子沉重,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般,隨心所欲,逍遙任性。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一個,而是最可能實現的那一個。有人選擇走捷徑,追求極致,盲目攀比,過分炫耀,從此人生開始走下坡路。有人則選擇堅定本心,流言蜚語過耳雲煙,不攀比,不貪婪,不奢求,因此迎來人生重大轉機。四十歲,是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的年紀,也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分水嶺。高曉松說,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對於不明白的事,你就不想去明白了。是啊,人至中年,最簡單的幸福莫過於懂得接受平凡的自己。寵辱不驚,不為名利所縛;心平氣和,不為誘惑所迷,方能經得起考驗,守得住繁華。人生如果以百年計算,五十歲已走過一半,往前看是後半生,回頭看是前半生。喜憂參半,成敗各一半。經歷過太多起起落落,終於明白順其自然才是天命所歸。然而仍有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幸福,究其原因大多是尋找幸福的方向錯了。一個富翁背著金銀財寶到處尋找快樂,可當他走過千山萬水仍未感到快樂。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著汗水說:「快樂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呀!」心裡背著厚重的石頭,還老是擔心別人搶,害怕別人奪,心都快被壓碎了,快樂又從何而來呢?人生,就是一場路過,名揚四海會怎樣,賺的盆豐缽滿又如何?起起伏伏本就是人生常態,拿得起的人更應該學會放下。放下,不是無所事事,不是心無掛礙,而是看淡得失,學會平衡。走過三十歲的急於求成,邁過四十歲的內斂沉穩,五十歲不再好高騖遠,放慢腳步,儘管走得穩一點,更穩一點。曾國藩有言:「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世間萬象,你我皆在其中,以無相心看萬物,萬物皆可放下。人一旦上了年紀,很容易被各種疾病纏身,殊不知,再好的藥物也不如擁有一個好心態。「只要生命還握在手心,人生就沒有絕望。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乾枯的希望。」《傳習錄》一書中,說一個人眼睛有疾病,整天擔憂,王陽明說,這是看重眼睛而輕視本心的結果。學生陳九川也臥病在床,深感生病這件事很難,王陽明卻說,常常保持愉悅的心態,就是真功夫。心態好的人,走哪笑哪,熱情飽滿,活力張揚,遇事不忐忑,如行雲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反觀那些心態不好的人,愁眉緊鎖,整天憂心忡忡,只看得到眼前的痛苦,做困獸之鬥,無法看見前方更遠的路。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精彩,亦有糟糕,但日子不是用來傷春悲秋的,對生命而言,接納才是最好的善待。若是因為一點陰霾,就遮擋了心底所有的陽光,再鮮活的生命,也會在潮溼陰暗的環境裡鬱郁不得終身。六十歲了,子女成家,兒孫已大,試著寬慰自己的心,擺脫過往的責任,不再周到每一件大小事。因為兒孫自有兒孫福,每一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路要走,肩上都有相應的責任要扛。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事看開了,很多人也不再計較了,一切都付笑談中。金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得意什麼,又失意什麼?林則徐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有道是「十年一個坎兒」,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每跨越一道坎,才明白什麼該放棄,什麼該執著,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心之所向。活到這個歲數的人,一生經歷無數風風雨雨,才明白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人這一生,總要一關一關地過;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經歷的多了,人就會懂得,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放不下的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只要活著,總會迎來轉機。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創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一個人只有心裡亮著盞燈,才會無懼前方是黑暗還是光明。作者:一本叔,公眾號:一星期一本書(ID:yer808)。一星期一本書,再忙也不忘記充電。
↓↓↓
歷史世界博大精深,關注歷史百科號,帶您學習歷史,增長見識!↑↑↑長按二維碼 一鍵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