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史話 | 西田敏行——心向中國的日本「豬八戒」

2021-02-09 歷史獨角獸

引言:農曆豬年將至。提起豬,就自然會令人聯想到《西遊記》中的豬八戒(閒話少敘,直接開花)——在日本,有這樣一位「豬八戒」,他心向中國,長年來不顧來自右翼勢力的誹謗中傷乃至威脅恐嚇,秉持良知、操守與膽識為曾在侵略戰爭中蒙受深重災難的中國仗義執言;他還自掏腰包,三十餘年如一日地堅持出資助力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承辦中國電影曲藝等各類文藝作品在日本的展出活動,以促進更多的日本民眾接觸了解中國文化——

他便是1978年日版《西遊記》中豬八戒的扮演者——當今日本主張護憲•反戰的進步文化人的代表人物、日本著名對華友好人士#西田敏行#先生。

(本文作者為露陰姬,授權歷史獨角獸獨家發布)

出道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之久的西田敏行先生現任日本演員協會理事長、日本電影學院獎組織委員會副會長等職務,因長年活躍在演劇界所成就的巨大功績而被授予了紫綬褒章、旭日小綬章等多項榮譽。

△西田敏行先生


在被讚譽為「日本電影界的顏面」「日本演藝圈的大御所」「大河(劇)帝王」「稀世名優」的同時,敏行先生也是當今日本主張護憲•反戰(即:擁護日本國和平憲法第九條、主張日本應當放棄戰爭力量並永不參戰)的進步文化人的代表人物,以及與中國之間有著深遠淵源的、當代日本著名對華友好人士。

△護憲宣言

△母親的教誨


多年來,敏行先生不顧日本右翼勢力對其人格名譽的誹謗中傷乃至生命安全的威脅恐嚇,在公開以及私下等各種場合積極發表進步言論,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抵制右翼政客的修憲提議、敦促政府正視歷史並就曾經發動侵略戰爭給周邊國家帶來深重災難的事實反省謝罪。

△接受日共機關報《赤旗》專訪——「戰爭萬萬要不得」

△母親的教誨


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敏行先生經常要與大量陌生的群眾演員近距離接觸,隨時都有遭受可能混入其中的極端右翼分子不法侵害的危險,即便如此,先生沒有選擇置身於安全的國度、而是在群敵環視的日本本土奔走呼號,沒有躲藏在匿名的網絡背後、而是光明磊落地以實名發聲——如此的操守、良知與膽識,值得尊敬與欽佩。

△「和平呆子有何不可?!」

 

西田敏行先生與中國之間的淵源由來已久——在他剛剛降生之時,父親寄望幼子將來成為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籍《論語•裡仁》中所描述的「訥於言而敏於行」那般的君子,便為他取了「敏行」這個名字。

△童年照片


在敏行先生的心目中,中國是與自己因緣頗深的「福地」: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改革開放政策實施。這一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廣播事業局的協力下,日本劃時代地實現了在中國進行的外景拍攝。日本電視臺25周年臺慶紀念作品《西遊記》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由於在這一版《西遊記》中精彩演繹了豬八戒這一主要角色,敏行先生一躍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當紅明星(註:這部劇曾在BBC等電視臺熱播,敏行先生也因此收到過很多來自歐美粉絲的來信)。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紀念作品《西遊記》(1978年版)劇照


80年代中期,敏行先生第一次來到嚮往已久的中國,他隨取材團隊從北京出發,走訪了昆明、大理、麗江、石鼓、成都、康定、理塘、巴塘等地,攀爬了海子山、玉龍雪山、梅裡雪山等數座山峰,並跨越金沙江進入西藏自治區,一路上頑強克服了高原、低溫、缺氧等重重困難,出色地完成了富士電視臺《日中國交回復15周年記念 中國大秘境 世界初公開!〜幻の西域〜パンダと西遊記の裡》這一紀錄片的拍攝工作,在當時堪稱「驚人的壯舉」。

△在雲貴高原


△在金沙江畔


不久之後,敏行先生又主演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紀念影片」《敦煌》——這部作品在第1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斬獲了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照明、最佳美術、最佳錄音等多個獎項,成為那一屆學院獎上的最大贏家,而敏行先生也正是憑藉此片在役者生涯中第一次摘得號稱「日本奧斯卡」的「日本電影學院獎」之影帝的桂冠。

△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紀念影片《敦煌》截圖


由於上述種種經歷而極其珍視與中國之間的情緣的敏行先生在1987年加入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此後至今三十餘年如一日,堅持自掏腰包、出資助力該協會承辦中國電影曲藝等各類文藝作品在日本的展出活動、以促進更多的日本民眾接觸了解中國文化。

幾十年間,敏行先生多次造訪中國,西南、西北、華北、東南等地都有留下過他的足跡。

△在上海拍攝《我家的歷史》外景


△在雲南大理觀看功夫片時的趣事

 

這個日本老頭兒

憑什麼能讓央視在敏感時期為他開綠燈?

2016年初,西田敏行先生發聲「捍衛憲法九條、阻止緊急事態條款」,並呼籲「在野黨團結起來,共同終結安倍政權」,數日後由於「意外受傷」導致頸椎亞脫臼。

△「捍衛憲法九條、阻止緊急事態條款」


同年2月中旬,日媒播報了敏行先生意外受傷的消息,不久後的2月27日,CCTV6電影頻道《影人1+1》欄目播出了西田敏行特輯、連續放映了敏行先生主演的電影代表作品《釣魚迷日記》系列中的19、20這兩部,向這位可愛更可敬的國際友人表達了來自中國電視工作者的誠摯慰問與崇高敬意。

△央視為其安排慰問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購買」釣魚島事件發生後,中日關係進入冰河期,自那時起到2017年3月的四年半時間當中,CCTV全面封殺了日本的影視作品,期間僅有過兩次例外:其一是在2014年11月,為悼念去世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高倉健先生播放了其主演的幾部影片,其二便是在2016年2月27日為意外受傷的敏行先生所做的上述安排。

敏行先生意外受傷後,手足麻痺、無法行動,卻堅持以坐姿參與電視劇《家族之形》的拍攝工作。在本劇第八集「歡迎會」的一場戲正式開拍前的休息時段,被現場全體演職人員圍繞在中間的敏行先生仿佛忘記了自己是一名重病號,興致高漲地大談特談過去到中國工作/旅行時的趣聞逸事,還得意洋洋地將廣大熱心中國影迷得知其受傷後通過微博宣傳站送來上千條慰問留言一事拿來向共演者們誇耀,順利地營造出劇中歡迎會愉悅熱烈的氛圍。

△用中國相關的話題炒熱片場氣氛


2017年2月2日,借中國影迷的特使(@傾奇御免)前來探望之機、敏行先生特別向前述央視CCTV6電影頻道之《影人1+1》欄目致信一封,信中寫道:

△致CCTV6《影人1+1》節目組的感謝信


由於影迷特使訪問當天,敏行先生正在九州島大分縣拍攝電影《浪矢雜貨店的奇蹟》(又名《浪矢解憂雜貨店》),這封信是由坐落於東京的事務所的小林社長(兼經紀人)代為轉交的。

除此之外,小林社長還向來訪的影迷轉交了敏行先生問候中國人民「雞年大吉」「為中日友誼乾杯」的新春寄語,並代為收下了「百度日劇吧中日友好大使」以及「百度NHK大河劇吧名譽吧主」這兩份委任狀。

△與百萬名貼吧網友聯誼

 

與自己出身於同一所母校•明治大學的周恩來總理是西田敏行先生所尊敬的老學長(註:上世紀60年代,青年敏行就讀於明治大學時曾經參加學生運動,呼籲妥善保留可以佐證日本曾經發動對外侵略的各類戰爭遺蹟)。

20世紀末,敏行先生曾在東京電視臺製作播出的「周恩來誕辰100周年紀念作品」《発見!周恩來の東京滯在日記 隣人の肖像》中擔當旁白,為赴日留學時期的青年周恩來溫柔守望;

△尊敬的周恩來老學長


進入21世紀,尤其是健康狀況急轉直下的近年,敏行先生通過各類場合、數十次傾吐了其「渴望在中日合拍的作品中扮演田中角榮前首相,再現其與周恩來總理這兩位風雲人物當年以過人智慧與非凡器量突破萬難、推動實現兩國邦交正常化、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暢飲茅臺共同歡慶的名場面」這一多年夙願。

△「做夢都想再現的一幕」


△多年的夙願


「中日邦交正常化」這一歷史事件在敏行先生心目中佔據著極高的地位,先生在2016年10月出版的自傳《役者人生、泣き笑い》中如此寫道:「佐藤榮作前首相憑藉實現衝繩歸還而拿到了諾貝爾和平獎,要我說的話,這個獎應該頒給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榮前首相才對勁兒呢」。

△「中日邦交正常化才配得上諾貝爾和平獎」


敏行先生渴望扮演田中角榮前首相的心願極其強烈,然而在實現這一心願的道路上卻是困難重重:

在2017年1月8日出版的《朝日新聞》刊登的《希望扮演前首相以對抗時代》這篇訪談中,敏行先生指出:「在『國益優先』的影響下,(日本文化藝術領域的從業者們)連『表達的自由』都遭到剝奪。」

2017年3月26日播出的《橋幸夫的地球樂團》節目中,敏行先生無奈地談到日本這樣的現狀:

△日本國內令人無奈的現狀


扮演田中角榮前首相、再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歷史性一幕或許稱得上是敏行先生在自己的役者人生謝幕前最大的心願,可惜日本國內右翼保守勢力興風作浪,由日本本國的導演來拍攝這種較為敏感的題材恐怕會很有難度。

然而,絕望中似乎出現了一絲轉機——

2017年4月,CCTV9紀錄片頻道的劉元導演(註:曾執導崔永元老師主持的《電影傳奇》、《我的抗戰》等節目以及《激變玄武門》、《喋血長平》、《稷下學宮》、《漢中棧道》等頗受好評的高質量紀錄片作品)與筆者取得了聯繫。

劉元導演在少年時代觀看了敏行先生主演的電影《敦煌》後深受感銘、立志成為導演,於是將先生視為引領自己走上導演之路的啟蒙恩師。劉元導演通過筆者致信敏行先生,表達了「一旦有合適的機會(比如幾年後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而且屆時中國國內政治環境適宜,那麼無論影視劇也好、紀錄片也罷,弟子會爭取以任何可能的形式來為恩師夙願的實現盡一份綿力」的意向。

2018年適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改革開放政策實施40周年以及田中角榮誕辰100周年,以此為契機,近130名中國影迷眾籌購買了一瓶當年周恩來總理與田中角榮前首相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實現之時舉杯共飲的同款53°飛天茅臺酒,由一位赴日旅行的小夥伴作為全體中國影迷的特使,於11月敏行先生71歲生日之際將這瓶茅臺連同一張感謝狀送到先生本人的手中,獻上了全體中國影迷祈盼他早日實現「扮演田中角榮前首相,再現其與周恩來總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時共飲茅臺的那一幕名場面」這一多年夙願的滿滿誠意、以及對其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年中為中日兩國的和平友好•文化交流所做貢獻的深深感謝。

△全體中國影迷敬贈的感謝狀


△感謝狀中文大意


敏行先生感激涕零,並向廣大中國影迷以及前述CCTV劉元導演送上了如下寄語:

△71歲的肉體 17歲的心態


△致CCTV劉元導演的寄語

 

2019年,西田敏行先生這位心向中國的日本「豬八戒」再一次迎來了他的本命年,由衷感謝各位中國影迷朋友一直以來給予敏行先生的支持,希望大家為先生打下的群眾基礎可以助他在通向夙願實現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如果在今年年內能夠達成敏行先生與中方人員的合作,那將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以及敏行先生就任日本演員協會理事長10周年的雙重獻禮,名副其實的兩開花,還請各位中國影迷朋友繼續對敏行先生多多關注。

△接受北京衛視BTV採訪送上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的祝福

END—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任俠學園》為本片中阿岐本雄蔵的扮演者・西田敏行先生做個小宣傳
    西田敏行——心向中國的日本「豬八戒」去年是農曆豬年。提起豬,就自然會令人聯想到《西遊記》中的豬八戒(閒話少敘,直接開花)——在日本,有這樣一位「豬八戒」,他心向中國,長年來不顧來自右翼勢力的誹謗中傷乃至威脅恐嚇,秉持良知、操守與膽魄為曾在侵略戰爭中蒙受深重災難的中國仗義執言;他還自掏腰包,三十餘年如一日地堅持出資助力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承辦中國電影/音樂/曲藝/書畫等各類文藝形式在日本的表演/展出活動,以促進更多的日本民眾接觸了解中國文化——
  • 《法醫學者柚木貴志的案件》為在本劇中扮演院長的西田敏行先生做個小宣傳
    西田敏行——心向中國的日本「豬八戒」今年是農曆豬年。提起豬,就自然會令人聯想到《西遊記》中的豬八戒(閒話少敘,直接開花)——在日本,有這樣一位「豬八戒」,他心向中國,長年來不顧來自右翼勢力的誹謗中傷乃至威脅恐嚇,秉持良知、操守與膽魄為曾在侵略戰爭中蒙受深重災難的中國仗義執言;他還自掏腰包,三十餘年如一日地堅持出資助力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承辦中國電影/音樂/曲藝/書畫等各類文藝形式在日本的表演/展出活動,以促進更多的日本民眾接觸了解中國文化——
  • 【日本演歌】要是會彈鋼琴|西田敏行
    もしもピアノが弾けたなら(要是會彈鋼琴)-西田敏行《もしもピアノが弾けたなら(要是會彈鋼琴)》是西田敏行1981年4月1日發行的單曲(B面曲為《いい夢見ろよ(做個好夢喲該曲的作詞者阿久悠在同年10月的第14屆「日本作詩大賞」獲獎,該曲在同年年末的日本唱片大賞獲得金獎,西田敏行也因此在同年年末的「第32屆NHK紅白歌會」首次登場演唱該曲。《要是會彈鋼琴》是詞作家阿久悠以「為鼓勵當時形勢不太妙的笨拙男性而作的應援歌」為目的而創作。
  • 和右翼對抗,從未見過如此愛中國的日本演員
    無論在劇中還是劇外,西田敏行都給人非常和善的感覺,在日本被親切的稱為「敏醬」,而他讓中國的粉絲稱他為「敏敏」(老爺子可能是覺得「ミンミン」即使在日語環境中聽上去也很萌吧)。在西田敏行的心目中,中國是他的「福地」: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西田敏行參演的《西遊記》成為了日本電視劇歷史上第一部實現在中國實地取景的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 「豬八戒」在日本的接受與影響*
    在江戶時代的西川如見在《町人嚢》卷三中敘述如下:中國和日本都使用漢字,相同的漢字意思不同的也有很多,江戶時代「豬」在日本指「野豬(イノシシ)」,中國指「家豬」。 「家豬」日語是「豚(ブタ)」,在日本說成「イノシシ」 應該是錯誤的。十二地支的「亥」是「豚(ブタ)」, 「豬(イノシシ)」是錯誤的。
  • 《解憂雜貨店》拍真人版 山田涼介搭檔西田敏行
    《解憂雜貨店》拍真人版 山田涼介搭檔西田敏行 時間:2016.12.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木月 分享到:
  • 日本的《西遊記》,網友稱最辣眼睛的《西遊記》,你看過嗎?
    ,也是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的不可超越的巨作。因為世界上第一部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影視是中國在1927年拍攝的黑白無聲電影《盤絲洞》,早於這部日本《西遊記》題材的電視劇近半個世紀。黑白無聲電影《盤絲洞》截圖1927年黑白無聲電影《盤絲洞》是由上海影戲公司出品,但杜宇執導,殷明珠、吳文超、蔣梅康、周鴻泉等主演的古裝神話片,於1927年2月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其修復版於2014年4月15日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上映
  • 《人事美魔女·椿真子》為在劇中扮演會長的西田敏行先生做一個小宣傳
    在本劇中扮演公司會長喜多村完治一角的西田敏行先生被譽為「日本電影界的顏面」「日本演藝圈的大御所」「稀世名優」,現任日本演員協會理事長、日本電影學院獎組織委員會副會長等職務,同時也是與宮崎駿導演、坂本龍一先生等人士齊名的、當今日本主張護憲•反戰(即:擁護日本國和平憲fǎ第九條、主張日本應當放棄戰爭力量並永不參戰)的進步文化人的先鋒旗手,亦是日本著名對華友好人士,並於2017年2月2日應我國廣大影迷劇迷邀請
  • 西田敏行身體抱恙
    71歲日本男星西田敏行演出無數電影、電視劇,並且在《Doctor X》(派遣女醫)扮演院長「蛭間重勝」,深獲觀眾喜愛
  • 日版《解憂雜貨店》香港熱映 西田敏行稱讚 "敦也"飾演者
    這部被稱為東野圭吾寫作史上「最催淚」的小說,在日本國內曾三次被改編成舞臺劇,這樣一個熱門IP終於在今秋登上日本大銀幕,並於10月19日正式於香港上映。製作:原作5個故事,電影保留3個導演廣木隆一近年來在商業片領域頗有一番發揮,除了純愛向的《狼少女與黑王子》《P與JK》等人氣漫改電影之外
  • 78版日本電視劇《西遊記》,唐僧、如來佛祖的扮演者都是女性!
    受中國文化影響,日本人對中國古典文學也非常著迷。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在日本就被翻拍過多次,並且,有些作品在日本國內及一些其他國家受到歡迎。1978年上映的日本電視劇《西遊記》就是其中之一。劇中的孫悟空由日本名主持人、NHK紅白歌賽司儀、歌手堺正章(1946年8月6日—)扮演。豬八戒日本男演員、歌手、主持人西田敏行(1947年11月4日—)扮演。沙和尚由岸部四郎扮演。唐僧則由日本女演員夏目雅子(1957年12月17日 - 1985年9月11日,可惜,在27歲時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引發的併發症而去世)扮演。
  • 西田敏行發文悼念志村健:我們定會戰勝新冠病毒
    西田敏行 志村健  3月29日,日本喜劇王志村健因新冠肺炎去世。3月30日,日媒刊登了曾與志村健合作過多部小品的西田敏行的悼文。  西田敏行發文悼念志村健  悼文中文大意如下:  日本的巴斯特基頓,天才志村健辭世了。他在新型冠狀病毒與人類的戰爭的最前線壯烈戰鬥後,辭世了。他犧牲了自己,將新冠病毒的威脅告訴給了我們。志村健先生,我們不會讓你白白死去的。我們定會戰勝新冠病毒。合掌。
  • 32年前戰死敦煌的日本影星西田敏行向敦煌人問好!
    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與日本合作拍攝了一部名為《敦煌》的電影。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這部影片無論規模還是影響,依然堪稱兩國電影史上合作的巔峰之作。本期封面人物,便是《敦煌》這部電影中的主人公「朱王禮」的扮演者——當今日本主張護憲・反戰的進步文化人士的代表人物、日本著名對華友好人士西田敏行先生。
  • 日本人眼中的《西遊記》,看完我震驚了!
    其實,日本人對於《西遊記》也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據說原因之一是日本在唐朝年間跟中國來往頻繁,非常仰慕玄奘大師,所以《西遊記》的故事包括裡面的人物被日本人改編成很多版本。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一下各種日版《西遊記》畫面。1978年版
  • 東野圭吾*新海誠,山田涼介*西田敏行,這部影片值得期待!
    老戲骨西田敏行則在影片中飾演雜貨店店主浪矢雄治。這也是他第一次和山田涼介合作。  尤其是這次是我第一次與我很尊敬的西田敏行大前輩的合作,能夠共演我感到非常榮幸,為了不給他添麻煩我會努力並吸取更多的經驗。這部作品中展示了人們各自不同的心情……希望電影能夠充分展現出煩惱、痛苦、歡樂等他們各自喜怒哀樂的感情,也希望能調動觀眾們的情緒。
  • 對比五個國家的豬八戒,日本的兇殘泰國的帥氣,韓國的是整容了吧
    是一個半人半豬的狀態,其實有很多國家也模仿過豬八戒這一個現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各個國家的豬八戒長得是什麼樣的。中國版豬八戒最經典的應該是86版,馬德華老師飾演的!不過,很少人知道,其實這個版本的豬八戒是由兩個人飾演的。
  • 西島秀俊首度出演盼望已久的黑道角色 與西田敏行搭檔雙主演
    ▲電影《俠義學園》的雙主演 西島秀俊(左)、西田敏行1月24日獲悉,西島秀俊(47歲)將與西田敏行(71歲)共同主演由系列人氣小說改編的電影
  • 新冠疫情擴散停工後,日本藝人生活陷入困難
    受新型冠狀病毒在日本擴散的影響,日本的絕大多數演唱會延期或者取消了,也有很多影視劇的劇組暫停了拍攝。演員們不能得到報酬,這也讓很多知名度很低的小演員的生活陷入了窘境。▲日本演員協會理事長西田敏行而安倍政府對於企業的停工,做出了一定的補貼,將向企業支付每人每天最高8330日元補貼(約553元)。
  • 疫情擴散停工後,很多日本藝人的生活陷入了困難....
    ▲日本演員協會理事長西田敏行而安倍政府對於企業的停工,做出了一定的補貼,將向企業支付每人每天最高8330日元補貼作為日本演員協會理事長的著名演員西田敏行,近日致信了安倍晉三首相等人,要求政府提供支援以保障演員們的生活。
  • 日本78版《西遊記》走紅,「逼迫」央視投拍86版《西遊記》
    1981年11月,一心想拍電視劇卻屢屢失望的楊潔已經向央視提交了調離申請。楊潔當時是央視文藝部戲曲組的導演,雖然拍了兩部作品《香羅帕》和《嶗山道士》很成功,但由於她戲曲導演的名頭導致拍電視劇的報告連續石沉大海,由此她萌生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