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數字「7」
7是個神奇的數字。神話故事中,神用了7天時間創造了這個世界。一個星期有七天,世界有7個大洲,彩虹有7色。大才子曹植七步成詩。在動物世界中,魚的記憶有7秒鐘。對於人來說,7也是個神奇的存在。人一次能記住多少項目呢?答案是不超過7個。也就是說,人的大腦一次無法容納約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
喬治·A·米勒在他的論文中提出了「奇妙的數字7」這個術語。米勒認為:大腦在短期無法一次容納約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這意味著當大腦需要處理的項目超過4個或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歸類到不同的邏輯範疇中,以便於記憶。
人的神奇也在於此,人無法一次記住7個以上的項目,但是人可通過歸納分類而記住更多的東西,關鍵是找到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行結構化。所有的思維過程將大腦中的信息組成巨大的金字塔群。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是麥肯錫40年經典培訓教材,暢銷全球40年的經典,常年名列各國暢銷書排行榜前茅,世界知名企業都在用《金字塔原理》的理念和方法培訓全員。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結構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總結後具體,先框架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先論點後論據。
作者芭芭拉·明託30年來致力於向人們傳授金字塔原理,通過金字塔原理訓練表達者關注、挖掘受眾的意圖、需求點、利益點、關注點和興趣點。想清說什麼(內容)、怎麼說(思路、結構)、掌握溝通的標準結構、規範動作。提高受訓者的寫作、表達、溝通能力。現在金字塔原理已經成為麥肯錫的公司標準,並被認為是麥肯錫公司組織結構的一個重要部分。
《金字塔的原理》全書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探討了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通過學習用金字塔結構思考、表達、管理下屬和解決問題,提高邏輯性、條理性。金字塔能夠達到的溝通效果:觀點鮮明、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讓受眾有興趣,能理解,記得住。擁有金字塔結構的寫作者也具有較大的優勢。
一、構建金字塔結構
預先歸納到金字塔結構中的溝通內容,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記憶。而在說話、培訓、演講、報告、述職和寫文章、總結、申請、方案、計劃中使用金字塔結構,更容易被接受。
文章從金字塔頂部開始逐漸向下展開,讀者會覺得你的文章比較容易懂。最有效的表達方法是:先提出總的概念,在列出具體項目,既要自上而下的表達思想。
二、自上而下法構建金字塔的步驟:
1提出主題思想
在金字塔的頂端,明確寫作的主題。這是一篇文章的主題,所有的分支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開展的。
2設想的主要疑問。《金字塔原理》中建議作者列出關於主題的疑問。在《請停止無效努力》一書中,也有類似的觀點,拿出一張A4紙,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列出所有的可能,不要拘泥於形式,儘量去思考。
3寫序言。
4與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的對話。
三、初學者注意事項
1先搭建金字塔結構
寫作要多思考,思路清晰。金字塔的結構可以將整篇文章的結構列出來,明確各個層次的關係,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填充內容,讓事例將結構填充的更加豐富。
2序言講故事
多花時間寫序言,故事更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在序言中,放入整個事件的背景。序言部分要體現出背景、衝突、疑問和問答。按照這個順序開始構思整篇文章,集趣味性、邏輯性於一體。《文案創作完全手冊》中說明了開頭的重要性。用吸引讀者注意力的「開場」,讓讀者你的話題。
作為諮詢業的翹楚,麥肯錫公司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是麥肯錫40年經典培訓教材,也廣被諮詢業所接受。金字塔原理用結構化思維的方式去構建文章,自上而下的寫作,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作為一名寫作者,尤其是初學者,面對寫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妨從練習金字塔結構寫作開始。當然了,寫作需要長時間大量的訓練,只有將有意識的行為鍛鍊為無意識的行為,才從某種意義上說掌握了這種方法。
參考書目:《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圖片來源:部分來源於《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