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五大唱片銷量排行榜中,華晨宇以91.02%的銷售量位居榜首,最令人恐懼的是,它的銷量佔到了總銷量的91.02%。說到今天的華語巔峰,逐漸被大陸明星們所取代。儘管大多數新歌都不能打動8090後的心,但隨著00後觀眾的迅速崛起,內地流行音樂,主導了整個華語樂壇。
球迷們說:那是什麼91.02%呢?排名前5位的作品中,有9首作品破9,其中9首在發行第一天就斷貨;9首作品在內地實體已達5000萬之後;9首作品在數字專輯已近億之後。如今華晨宇大陸版 usb實體專已賣出第三批,參與購買的粉絲們都應該知道,我們經歷了什麼。首次搖號(和北京買房一樣)不是誰都能得到的,二、三次搖號限購每人最多可購買5輛。
還有一些黑粉認為:自己寫的歌沒有一首紅,最紅的歌是別人寫的,舞台風格造型一直模仿權志龍,創作質量被毛不易遠遠甩在了後面,歌迷們動不動就成為華語樂壇的領頭羊。
華語樂壇的潮流,就是創作人地位的提升,港臺以前有一套成熟的明星唱法,那時網絡不發達,翻唱日本歌拿來就用,作曲人作詞就賣,一個歌手一年可以發四張專輯,也可以隔年發一張精選專輯,現在網絡發達,翻唱沒有市場,創作者發數碼歌的成本已經很小了,只需把唱片上傳到音樂軟體裡,不像過去的實體專輯,創作人哪有錢發專輯呢。
如今創作型歌手才能長盛不衰,雖然華晨宇的歌曲類型相對較少,但自己還是很有才華的,這次的銷量也能證明年輕人對他的喜愛,華晨宇會不會成為另一個華語樂壇的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