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票房成功突破20億大關,院線復工之後的發展態勢相當可喜,越來越多的影片官宣定檔消息。
原定2020年春節上映的影片中,成龍、楊洋主演的《急先鋒》宣布定檔9月30日,陳可辛導演的《奪冠》、動畫影片《姜子牙》也都官宣定檔國慶。
加上《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到家》,國慶檔期非常熱鬧。
諾蘭大導演的《信條》定檔9月4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花木蘭》也終於官宣定檔,將於9月11日正式在大陸地區上映。
一直以來,這部影片都備受關注。
迪士尼大製作、全球刷臉等關鍵詞高頻出現,然而在特殊情況下影片能否如期正常上映、也曾引發諸多擔憂。
目前,迪士尼已經宣布9月4日《花木蘭》將在流媒體平臺進行付費點播。而大陸地區的院線上映,則在一周以後。
眾所周知,盜版猖獗,付費點播同時就意味著不可避免會出現「網盤滿天飛」的奇怪現象,這對於影片在院線的收益而言、毫無疑問是不正當的侵害。
然而打擊盜版任重道遠,遠非迪士尼一家公司一朝一夕之間可以完成。
那麼,為什麼發行方沒有選擇9月4日當天,和流媒體平臺點播同一時間開啟大陸地區的院線上映呢?
或許是要避開諾蘭《信條》的鋒芒嗎?
諾蘭導演名聲在外,《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等諸多電影都常年高居口碑榜單之上,嫻熟的視聽手法、精巧的敘述結構、具有獨門標誌性的非線性故事時間線,都讓影迷對諾蘭充滿期待。
問題在於,《花木蘭》和《信條》的目標觀眾群體,當真重合嗎?
通常情況下,迪士尼的電影都主打合家歡類型,畫面精美、特效值錢、人設可愛,一家老小開開心心看場快樂的爆米花電影。
諾蘭的電影燒腦屬性明顯,二者畫風不同、目標受眾應該也很不同。
《花木蘭》這一次發行方的檔期選擇,究竟是否有將之納入考慮範圍中,我們不得而知。
從諸多線上影片的走勢來看,9月11日《花木蘭》上映之時,《八佰》已經上映近4周,如果不延遲密鑰那麼屆時已經接近下線,不會構成票房上的大威脅。《信條》也已經上映一周,諾蘭導演的大部分發燒影迷應該已經先行看過影片了。
而距離競爭激烈的國慶檔,還有將近3周的時間。
如果《花木蘭》口碑良好、場面值得看,那麼這三周中影片的票房表現將大有可為。
檔期有多重要呢?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幾乎是「一錘子買賣」,票房收入主要來自提前預售和七夕當天的票房,首日票房2.77億,目前上映9天票房共計4.46億。
當天這部影片也順利拿下單日票房冠軍,換句話說,這是「七夕看愛情片」需求的勝利。
只有一天票房勝過《八佰》,這未必贏在品相、而是贏在「檔期」。
同理,《誅仙》電影中秋節上映,成功斬獲4億票房。
很多人認為這是「流量+ip」模式的勝利,事實上,參考鹿晗《上海堡壘》、這種模式早就不好用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在那個中秋檔這部影片沒有對手,同檔期沒有進口大片也沒有別的華語大片,同期豆瓣評分最高的影片是一部二次元動畫影片、對大多數觀眾來說有次元壁;而中秋假期觀眾們有硬性觀影需求,所以影片能在這個小檔期裡有所斬獲。
當然,這種情況只針對中小投資電影,票房能到3億4億就已經是大賺。
對於《花木蘭》這樣的大投資影片來說,情況顯然很不一樣,但無論如何檔期依舊很關鍵。
最後,甜系提問時間:你認為《花木蘭》的票房能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