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冠疫情#
韓國新冠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反彈,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更破千例。在此情況下,政府正在討論是否上調防疫措施至最高級。從當前情況來看,保經濟和控制疫情已無法兼得,所以政府到了做出選擇的時候。專家預測,若政府上調防疫措施最高級且持續四周,恐損失14.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48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當前,國內外經濟機構均對韓國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值持樂觀態度,普遍認為在3%左右。其中,亞洲開發銀行(ADB)給出了3.3%的最高預測,韓國開發研究院(KDI)預測值為3.1%,韓國銀行(央行)為3%。而經合組織(OECD)則將韓國明年經濟增長預期值由此前的3.1%下調至2.8%。
經濟學者分析認為,若韓國政府將保持社會距離防疫等級由2.5級上調至最高級的3級,明年韓國經濟增長率將很難達到3%。
韓國政府11月1日發布了《保持社會距離防疫準則調整方案》,進一步細化了保持社會距離防疫措施至5個級別。其中,第1級為生活防疫,1.5級和2級為地區流行,2.5級和3級為全國流行。
根據方案,若一周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800-1000例,或單日確診人數為前一天的一倍時,政府將上調防疫等級至第3級。該級別為疫情急劇擴散,造成大規模流行,此時將限制10人以上聚集性活動,公共設施停止營業,餐廳晚9時後僅允許打包和外賣。
分析稱,政府上調防疫等級至最高級後,首先受到衝擊的是民間消費。民間消費萎縮將對企業投資產生負面影響,隨後造成更多人失業並將進入惡性循環。
延世大學經濟學教授成太胤表示,若政府上調防疫等級至最高級,將與"封城"無異,民眾除購買生活必需品外,其他經濟活動基本停擺。長此以往,明年韓國經濟增長率很難達到預測的3%。
漢城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相奉(音)說,若韓國全社會進入防疫最高級,對經濟產生的波及效應會一直持續到疫苗接種之前,經濟至少要到明年第2季度才有望逐漸復甦。
金融市場與經濟學者持相似觀點。KB證券認為,若保持社會距離防疫等級上調至第3級且持續兩周,韓國全年經濟增長率將下降0.2-0.3個百分點;若持續一個月,經濟增長率將下降0.4-0.8個百分點。
以韓國央行預測的明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6770萬億美元進行計算,若該措施持續兩周,將給韓國經濟造成32-49億美元的損失,持續四周的經濟損失最高將達130億美元(14.2萬億韓元)。
韓國經濟學者也指出,當前韓國央行採取降息的貨幣政策以及政府發布緊急災難補貼所產生的效果已經見底,這也成阻礙明年經濟復甦的絆腳石。
韓國銀行持續降息,目前已將基本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0.5%)。也有聲音對政府追加降息引發的效果產生質疑。不僅如此,持續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也是央行遲遲未能降息的另一因素。此外,韓國政府發放的緊急災難補貼和消費扶持政策也沒有對提振經濟起直接作用。
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素英(音)表示,即便保持社會距離防疫措施上調至第3級,政府也很難採取大規模的經濟扶持政策。同時,緊急災難補貼僅是應對當前經濟困難而發放,並不意味著經濟就會因此好轉。
延世大學經濟學教授成太胤認為,韓國房地產市場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因此政府很難推行利率政策。在此情況下,政府只能加強推進財政政策,但現有消費支援效果並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