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農曆廿八,「成長成才建功業愛國愛黨建家鄉——蘭溪學子歸巢行」活動在蘭溪劇院啟幕。蘭谿市委書記陳峰齊說,去年5月,他來到蘭溪工作,時間雖然不長,但已走遍了蘭溪的所有鄉鎮,蘭溪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已經融入到他的血液中。蘭溪,是他的家,是蘭溪學子的家,是蘭溪人共同的家!陳峰齊同時用「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少年學成日,歸來創業時」、「種好梧桐樹,只待鳳凰來」這三句話,對在外學子發出了最深情的呼喚。
他的講話中,字字飽含深情,句句充滿期盼。
第一句話: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陳峰齊說――
故鄉根深,遊子情長。人民詩人艾青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都說愛一個人首先要了解這個人,同樣愛一個地方也要了解這個地方。同學們從小生長在蘭溪,對家鄉的情況都有一定的了解,對家鄉的變化也很關注。
蘭溪的過去,歷經輝煌。自唐鹹亨五年(674)建縣,有1300餘年的輝煌歷史,其中有三個標誌性階段。一是從南宋到清朝800年的「錢塘第一商埠」。二是民國時期的「小上海」。三是新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輝煌。蘭溪是一塊風水寶地,我們能夠出生在蘭溪這樣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是非常幸運的,我們生活在這裡、工作在這裡是非常自豪的,我們也有責任讓蘭溪這座城市再創輝煌。
蘭溪的現在,勢頭正好。尤其是去年,家鄉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各個領域呈現出可喜變化。發展態勢越來越好了,城鄉面貌越來越美了,民生事業越來越暖了。就在這個月,金建高鐵(蘭溪樞紐)工程開工建設,我們將昂首跨入「高鐵時代」。
蘭溪的明天是什麼樣子?要通過什麼途徑來建設蘭溪?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擔當追趕、再創輝煌」的目標要求,以及「強工興市、擁江興城、文旅興蘭、環境興人」四大戰略,這些要求和戰略描繪的就是蘭溪明天的樣子。
第二句話:少年學成日,歸來創業時
陳峰齊說――
「事業興衰,在於人才。」新時代,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一方發展更需要敢擔當、善作為的青年人才。在座的大學生是父母的驕傲,家鄉人民的希望。當前,蘭溪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遊子回鄉創業可以說是正當其時、大有可為。希望同學們能夠樹立擔當之志,練就過硬本領,把個人事業融於到蘭溪的建設發展中,在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我們蘭溪培育的學生,一定要是「愛國愛黨愛家鄉」的踐行者,是能夠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有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群體,應當要有所追求,有所志向。無論做人做事,立好志向,路才能越走越寬。大家既要找準個人事業的發展點,看到5年、10年甚至20年的目標;又要看到自身與社會發展之間的契合點,持之以恆奮發努力,實現個人與社會發展的雙贏。希望大家能堅定理想、心懷夢想,發揚「工匠精神」,把個人發展融入到發展大勢之中,成就精彩人生。
同學們要開拓思路、創新創造,做新時代的追夢人。一般人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創造者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希望青年學子們,想前人所未想,領舞創新、領軍創業、領先創造,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收穫別樣的風景。
蘭溪要實現「擔當追趕、再創輝煌」的目標,關鍵在人,要靠蘭溪人自己的努力。希望大家始終懷有歸鄉、建鄉的初心,回歸故土、施展抱負、追逐夢想。要牢記「來處」,不管身在何處,故鄉都是每個人心中永遠的牽掛,要始終牢記自己是蘭溪人,當好家鄉的宣傳員,向身邊的同學、朋友講好蘭溪故事,讓更多優秀人才來到蘭溪、發展蘭溪。要心系「歸處」,要始終懷抱造福桑梓的赤子之心,學成歸來、厚積薄發,擔起建設家鄉、繁榮家鄉的責任,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第三句話:種好梧桐樹,只待鳳凰來
陳峰齊說――
今日之蘭溪,不僅有詩和遠方,也有夢和產業。當前,家鄉已經在營商環境、就業政策、創業平臺、服務保障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將為你們回鄉發展、實現夢想提供陽光雨露。
我們正以最大的誠意,為創新創業者、投資者傾力營造高效的政務生態。我們將努力使任何一位來蘭創業、投資的人,都能得到最大的便利和支持。
我們針對大學生出臺了不少政策大禮包。如人才「聚蘭工程」政策,在蘭溪不管是住房、租房還是創業,都有一筆可觀的補助。如果是本科生回來,最高有10萬元購房補貼;如果是碩士生回來,有20萬元購房補貼,這些政策紅包就等你來拿。再比如「人才直通車」政策,我們每年從事業單位和國企中拿出崗位,對蘭溪籍大學生直接面試招錄,為你們回鄉發展提供「快速」通道。發給大家的冊子裡,2020年首批「人才直通車」崗位就有120個。
我們為各類創新創業者搭好了平臺,目前已有光膜小鎮、科創園、電商創業園、蘭棉1957文創園、紡織研究院等產業平臺,之後我們還將依託城北工業遺存,改造建設大學生創客中心、「咖啡工廠」這類青創平臺,切實打造「創業在蘭溪」品牌。未來你們回來創業,絕對不是單打獨鬥、孤軍奮戰,迎接你的將是一個個有溫度、有特色、低門檻的創業空間。
我們竭誠以待,全力幫助你們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事、煩心事,讓你們在蘭無憂。我們將持續推出更多像「人才公積金」「人才無憂卡」這類實惠又接地氣的人才服務,開展更多像「青蘭之約」「郎靜山國際攝影展」這類符合青年氣質的文旅和聯誼活動,圍繞商圈、街區引進更年輕時尚的商業業態,為年輕人打造品質生活。
陳峰齊最後對蘭溪學子深情召喚――
同學們,腳會把您帶向遠方,但心一定會把您牽回故園。蘭溪的三江口,有兩塔相望,一叫能仁、一叫聚利,這兩座塔就像是矗立在蘭溪人心中的精神圖騰,不管你身在何方,回望橫山的方向,總能夠聽到來自家鄉的召喚。蘭溪正以蓬勃的發展姿態,靜候在外優秀學子歸鄉創業、施展才華、實現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