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戴著鐐銬起舞」的香港電影人

2020-10-05 這裡有隻薛丁格的貓

搞藝術的,基本都是「戴著鐐銬起舞」,畢竟裸奔著還能賺錢的人,可能世上也沒幾個。

具體到「戴著鐐銬起舞」的電影人,有個人不得不先提一下,那就是我國內地第五代電影導演的核心之一陳凱歌

我最喜歡陳導的兩部電影都是和京劇有關的,也都是「戴著鐐銬起舞」的優秀作品。一部當然就是《梅蘭芳》。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看還是在使館工作期間,陳凱歌和陳紅到荷蘭來參加中國電影文化節,這部電影就是開幕作品。

電影裡的梅蘭芳,沒有用「戴著鐐銬」這個說法,用的是「掙脫紙枷鎖」,含義是一樣的。到最後,梅蘭芳有沒有掙脫紙枷鎖呢?我認為是沒有,也不可能掙脫。就和戴著鐐銬拍這部電影的陳凱歌一樣,都是斷不了線的風箏。

陳導另一部作品裡就更不用說,戲內主角程蝶衣和戲外主演張國榮都已經到「人戲不分」的境界了。而這部作品的誕生也極為戲劇性。由於原著小說比較單薄,編劇蘆葦大刀闊斧結合時代背景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故事,據說陳凱歌他爹陳懷皚老先生作為最先的劇本讀者,當場就看得淚如雨下。

劇本寫完後,蘆葦和陳凱歌反覆琢磨,拿這個本子申報立項肯定批不了。陳凱歌堅持要拍,於是蘆葦又花了5天時間另寫了一個愛情故事,就這麼濫竽充數、李代桃僵地申報立項了。當時電影審查部門的同志還對陳說,你這次拍的故事有點平平無奇了。

不過這部作品,及其上映後的反響,我們也都清楚了。陳凱歌這次雖然戴著鐐銬,卻拿了一次國標世界冠軍。

中國香港,東方明珠。香港的各大製片公司,合起來也有一個「東方好萊塢」的稱號。研究世界電影,香港電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美國著名電影評論家和學者大衛波德維爾就曾寫過一本馳名業界的《香港電影的秘密》。

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每次都有新感受

很難想像一個西方人能寫出這麼了解香港電影的著作,我每次重讀都有新體會

但是,這裡的香港電影,指的是上個世紀的香港電影,特別是19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香港電影。因為香港電影的活力,從亞洲金融危機後就逐漸消退。

好在97年香港回歸了,有了內地這個幾十倍級增長的電影市場。為保持香港經濟活力和動力,主管部門用心良苦和特別行政區籤訂了《CEPA》協議,電影行業也是內地和香港加強合作的行業之一。

很多朋友都有過換工作崗位或單位的經驗,履新初期,往往會有一些不適應,不好說出來,心裡也許會嘀咕:新部門這都是些什麼破規矩?為了養家餬口賺錢的很多香港導演,到內地拍電影後,可能就有這種感覺,心裡估計也會像《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爸爸在冷庫中發現王立的屍體那樣,下意識就會來一句:「我丟!」

香港導演可能覺得到內地拍電影就是「戴著鐐銬跳舞」。如果真是這樣想的,只能說他們忘記了拍電影的本質,或者說以前世道實在太好。我看了30年港片,當然有不少原創內容,但最大的兩個特點依然是:善借鑑和炒冷飯。

就拿黃金時期的成龍、洪金寶動作喜劇和徐克的江湖奇俠電影來看,無論是場景、動作設計,還是劇情推進的節奏感,很多經典橋段都是借鑑於京劇。至於港片借鑑西片的成分,或是翻拍的例子,就更多了。當然香港電影人非常善於結合當地的文化背景,能夠把老段子拍出香港人喜聞樂見的風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窮盡誇張的想像力和濃厚的後現代無釐頭風格,使得香港電影「盡皆過火,儘是癲狂」這個亦褒亦貶的評價當之無愧。

至於炒冷飯,其實不用等到本世紀,90年代後半期開始,就連周星馳這樣的創作天才在自己的電影中都會反覆使用自己的經典橋段,更不要提劉鎮偉和王晶這樣的冷飯專業戶。而「墨鏡王」呢?這一輩子他其實就只拍過一部《阿飛正傳》

不過到了內地後,香港導演們的想像力就顯得更為貧瘠了。比如徐克老怪,以前就喜歡拍些怪力亂神的東西和濃鬱的百合風,現在依舊如此。但善於借鑑京劇再創造的能力,到了《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就只剩下教馮紹峰瞪眼珠子了。

而公開對「戴著鐐銬起舞」最不滿的導演就是「杜Sir」杜琪峯了。杜導83年還好好地拍出了風靡整個華人世界的《射鵰英雄傳》,但從80年代後期,就突然轉向開始拍一些宿命感強烈的警匪、黑幫片了,滿屏的恐懼和不安。

雖說自己作為導演,不喜歡鐐銬,但杜導拍出來的各個主角,都是一輩子逃脫不了宿命安排、機關算盡,到了最後只能隨波逐流,甚至是性命不保的悲劇性角色。《暗花》這部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梁朝偉、劉青雲兩大主角,費盡心機,戰勝了澳門當地兩大勢力,最後也沒能逃出洪先生的五指山。

這部電影是當時香港導演的集體寫照

從這些片中其實就能看出香港導演們的一種心態:對未來缺乏信心,甚至是充滿疑慮和擔憂,太沉迷於過去,安於現狀。時代總是要前行的。看看林超賢,以前能拍出《江湖告急》這樣離經叛道的黑幫片,到內地後拍的主旋律商業片,試問有哪個內地導演能拍出來呢?

但杜琪峯這樣的導演在香港還是主流,並不是他就不能「戴著鐐銬跳舞」了,在內地拍的《毒戰》,其實質量還是不錯的,尺度也可以了。如果還覺得以前的港片更有勁道,其實有點一廂情願,屬於思想問題。要一直是這種思路,只能讓港片自身的格局越來越小,香港金像獎上的大獎又只能被《少年的你》這樣的電影洗劫一空了。大家喜歡看《樹大招風》這樣的片子,欣賞的是表演和精巧的結構,還有誰會在乎你把內地官員誇張成什麼樣呢?

能拍出上世紀很多經典電影的香港地區,當然不會是「文化沙漠」,但也絕不是一些人說的「文化烏託邦」。香港市民,依然可以每天早上坐在喧譁熱鬧的廣式茶樓裡,一面飲茶吃點心,一面暢談「葷腥不忌」的話題,五十年不變。

其實那個曾經產出無數充滿想像力港片的香港並沒有變,但如果人心變了,一切看起來也就變了。

相關焦點

  • 戴著鐐銬起舞——回顧香港01對話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
    事實上,看了完整的對話視頻與對話記錄,筆者以為,雙方的交談的確史無前例地尖銳,也比以往任何一次相同性質的談話更接近事情實質,但仔細觀察可知,雙方儘可能地闡述己方的觀點,但大家都不敢「踩過界」,不敢觸碰到對方的雷區禁區,因此這次的對話,筆者以「戴著鐐銬起舞」形容。儘管如此,要讀懂這次的對話並非易事。
  • 《BORDER》正義戴著鐐銬,讓人憤怒生氣,卻也需要如此。
    一部是電影,心理轉折只能由強刺激完成,雖有不適也能理解在劇烈情感衝擊下的價值觀坍塌和快速扭轉。一部好萊塢電視劇重在看法醫如何精密懲治法律制裁不了的壞人而讓自己不被發現。對於他的心理描述為什麼走上這條路只有簡單筆墨帶過。當"惡人自有惡報"的爽片看了。Border對於石川如何一步步越界有著清晰的路線,情緒,感情上的不斷牽引。
  • 《獬豸》:戴著鐐銬跳舞韓劇借用過去諷刺現在
    畢竟韓國電影和電視都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你開槍,開槍,我不改變。
  • 《獬豸》:戴著鐐銬跳舞的韓劇,借古諷今一流
    畢竟韓國影視都是戴著鐐銬跳舞,你拍歸你拍,我,不改。
  • 《月上重火》月上重火——看羅雲熙如何戴著鐐銬起舞
    上述幾句話這可能掃射了不少人。但月上重火這樣的劇本能走這麼遠,不可能只是某個個體的原因,而是機制方面出的問題。畢竟,關鍵人設的前後割裂、主線劇情的有頭無尾、衝突化解的隨心所欲、臺詞風格的千變萬化,這只能是一群人忙活出來的結果。並且,野心還不小,既要江湖之遠,也要廟堂之高;既要武林的刀光劍影來吸引眼球,又要立足和諧社會與法制民生來順應核心價值觀;當然,更要與原作的曲折愛情掛鈎。
  • 鐐銬中的自由之舞
    我們常說,人是戴著鐐銬在跳舞,生老病死,顛沛流離,人生往往有好多沉重的負擔,但如果我們要活得像個人樣,必須在這樣的沉重的鐐銬之中儘可能地追求自由
  • 那些戴著「鐐銬」跳舞的人們|故事
    人們開始焦慮、崩潰,心理諮詢便成為一些人求助路上的工具之一。這是簡單心理第2篇真實訪談故事,我們採訪了幾位遭遇心理問題,曾經或正在進行心理諮詢的女孩,希望你看看她們戰勝自己的故事。就像其中一位姑娘所說,誰的生活不是「戴著鐐銬跳舞」呢?在第一次心理諮詢結束不久後,楊安去前男友的樓下,苦等了5個小時。
  • 42個國家和地區出臺禁令,電子菸如何戴著鐐銬跳舞?
    今年2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吸菸(公眾衛生)(修訂)條例草案》,建議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宣傳電子菸或加熱煙等產品,一經定罪將罰款5萬港元及監禁半年。 澳門的新版控煙法也已經把電子菸納入禁售範圍。
  • 撲朔迷離的李白:戴著鐐銬跳舞的曠世奇才藏著多少秘密
    說起唐詩,李白是一個繞不開的傳奇人物,他在唐詩圈子裡的知名度只怕無人可及吧,唐代著名詩人、古文運動的領軍人物、大文豪韓愈就曾熱情謳歌李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碎葉城遺址李客這個人在史書上只留下了一個名字,再無任何有價值的信息,他犯了什麼罪流放西域,為何逃回以及他的家世都成了未解之謎。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願你隨時起舞,心中有蝴蝶
    她是在戰爭中與兒子相依為命的母親,也是在刀尖上戴著鐐銬起舞的抵抗組織成員。她剛毅堅強而又浪漫柔情。她嚮往自由,對生活積極熱情。不會時時圍著兒子轉,而是忙著參加反戰運動,秘密保護猶太人。成為母親,是痴心想讓兒女無憂無慮的人。她從容不迫扮演著精神導師的角色。想想吧,「從容不迫」啊,對於我們這一屆繼承了上一代「飢餓記憶」,又被逼著進化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基因」的年輕媽媽來說,多麼可望而不可及。
  • 尋夢環遊記-新天鵝堡之起舞
    開始會讓人惆悵或者痛苦,慢慢地,使人麻木或者銳化,甚至涅槃重生。古往今來,沒有一個不孤獨的人,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生命,本身就是戴著鐐銬在起舞的一段時光。長短自定,意義也自定。盧德維希二世,在他年輕而短暫的一生裡,留下了浪漫主義的經典。而他本身,沉浸在自己的夢裡,但願長醉不願醒來。新天鵝堡的名字,對於每個 中國人來說都是不能再熟悉。好笑的是在德國其實知名度並不高。
  • 《極地暗殺 第一季》這部「戴著鐐銬」的懸疑劇終於完結了
    但也正因為模式的經典,很多故事走向就容易被鐐銬銬住,要想有一個更加完美或者更加創新的新作,也就變得十分困難。遺憾的是,《極地暗殺》就是這樣一部被困住的懸疑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它的得與失。唯一的遺憾大抵是他愛上了一個心懷仇恨的人。阿秋一直十分信任並努力保護著自己的愛人梅姬,最後卻被最信任的人親手暗殺。
  • 專訪|《宸汐緣》導演林玉芬:「戴著鐐銬跳舞」,也有無限可能
    比起很多香港本土導演,在中戲學習的經歷,讓她對內地的創作氛圍和市場需求有著更準確的直覺。她趕上了國內古裝仙俠偶像劇的熱潮,《仙劍奇俠傳3》《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花千骨》等大熱作品,皆出自她手。專注於IP改編多年,此次創作一個原創故事,林玉芬覺得在創作空間上廣闊了許多。從故事細節到人物設定,都給了她更多的嘗試和探索的可能性。
  • 電影《鴿子起舞》新聞發布會在臨淄舉行
    電影《鴿子起舞》籤約儀式。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11日訊(記者 李慶宇 見習記者 孫文澤)9月11日上午,電影《鴿子起舞》新聞發布會在臨淄區齊文化博物院舉行。發布會上,臨淄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國愛梅現場致辭,導演張馨與主演陶慧、劉白沙分享電影目前拍攝情況,金山鎮與電影《鴿子起舞》製作方進行籤約,並進行了電影揭彩儀式。臨淄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國愛梅致辭。
  • 《秦明》、《蝸牛》戴著審查鐐銬熱播,罪案類網劇還能繼續火下去嗎?
    作者/紅拂女 編輯/李忻融前段時間,網劇界熱捧的罪案劇《餘罪》、《滅罪師》、《暗黑者2》紛紛下架,可以說是審查部門的又一次明確的信號,但這並沒有阻擋《法醫秦明》、《如果蝸牛有愛情》、《美人為餡》等涉案類網劇層出不窮,「戴著鐐銬
  • 陳果執導電影《燦爛這一刻》 眾童星為夢想起舞
    網易娛樂11月17日報導 由香港著名導演陳果執導,張敬軒領銜主演,林雪主演和郝蕾特別出演的成長勵志電影《燦爛這一刻》將於11月24日全國公映。作為一部冬日上映的暖心之作,《燦爛這一刻》自定檔以來一直備受關注。電影中小朋友們「為夢起舞」的勵志故事燃爆了很多觀眾的心,大家紛紛表示,從中看到自己年少追夢的影子,引發強烈共鳴。
  • 香港電影三問
    於一個香港演員而言,這是一次來自香港本土大家庭的首肯與稱讚,意義自然非凡。對於一個拼搏25年的職業演員而言,這也是時間給予職業最體面的慰藉。每次看金像獎都會很感動,看頒獎臺上一幕幕對香港電影的深情告白。我一個聽不懂粵語的人,也常會被打動。
  • 我從未戴過「鐐銬」 | 蘇秀
    文/ 蘇秀常聽人說:「配音演員是戴著鐐銬跳舞的。」
  • 電影《鴿子起舞》新聞發布會揭彩
    魯網9月11日訊 (記者 陳珊珊 實習記者 韋學婷)9月11日上午,電影《鴿子起舞》新聞發布會在淄博市臨淄區齊文化博物院召開。魯網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電影《鴿子起舞》是聚焦現實主義題材,講述了高位截癱女孩鴿子憑藉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在潘雲的幫助下,兩人齊心協力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是一部溫情又勵志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 香港回歸20周年,合拍電影從「香港製造」變成文化融合
    騰訊娛樂 | A萌已獲轉載授權很多觀眾可能不會知道,我們小時候刷了無數遍的82版《少林寺》是內地香港的合拍片。于仁泰、林嶺東、彭氏兄弟、徐克只能在好萊塢最熟悉的靈異、動作題材上戴著鐐銬跳舞。《曼谷殺手》、《弗萊迪大戰傑森》、《地獄醒龍》都難逃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