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這句繞口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人們吃葡萄大多都要吐皮吐籽,可來到我們千島湖水基金「護水好農夫」洪叔和陳阿姨夫妻倆的葡萄園,這裡可是鼓勵大家吃葡萄千萬別吐皮,最好葡萄籽也別吐。而且,洗葡萄不要用力搓,用水稍稍衝一下即可。也許你會覺得奇怪,這一頓「操作」到底是為什麼?
如果我告訴你,洪叔研究葡萄種植17年,目的就是要讓更多人能放心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吃出味覺享受,是不是你的腦海中又多出了許多的問號?
好山好水,能不能種出好葡萄?
一切還得從2003年說起。那時候在千島湖畔的淳安縣,還沒有一家專業從事水果種植的基地,更別提是種植葡萄這類有些嬌貴的水果。
蓮玉葡萄創始人洪叔30多年一直跟水果打交道,以前也種過柑橘、枇杷,他想,葡萄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好,在千島湖畔,守著好山好水好環境,能不能把葡萄種起來?
經過打聽,他跑到河南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了果苗。臨走時,種植戶們告訴他,葡萄只有在北方才能種,想在南方種植成功是不可能的,可洪叔偏偏不信。他背上果苗,紮根千島湖,開起「種葡萄之旅」。
洪叔為此吃了不少苦頭。葡萄試種第三年,小葡萄終於探出了腦袋,到了豐收的時候,摘下的一顆顆葡萄格外水靈。大家都說,果然是喝了好水長大的葡萄,味道都透著千島湖的甜!
辛苦培育出的千島湖葡萄終於有了喜人的收穫,讓洪叔更堅定了自己當初的想法:好山好水好地方,能孕育出好葡萄。這時候,洪叔下定決心要做一件大事。
種好葡萄,保護好山好水!
洪叔的葡萄園是一塊河灘改造的土地,通透性好,而且清澈甘冽的山泉穿園而過,晝夜溫差達14度(超杭州平均溫差2度),有利於葡萄營養物質的積累。如果能種好葡萄還能保護好山好水,豈不是一件更好的事情?於是洪叔決定,要種植真正的有機葡萄。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有機葡萄的種植必須按照有機食品的生產環境要求和生產技術規範來進行,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原料,而且還需要獲得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
有機種植的成果需要時間來見證。一開始,洪叔定下規矩:拒絕草甘磷,不用化肥,不用化學農藥。可是,葡萄嬌貴,病蟲害發病率高,洪叔眼瞅著一串串葡萄爛在地裡,心裡比誰都發愁。爛掉一批,洪叔就得出一條經驗,然後又是一次新的嘗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持續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摸索。
洪叔每一年會在土地上投放羊糞、豬欄糞、菜餅、草木灰等各種有機肥料,用自製的土農藥、殺蟲燈防治病蟲危害,傳統、原始的人工除草,用低產量保證葡萄的自然成熟。
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大自然的饋贈給了最好的答案!這些葡萄的果皮上儲存了滿滿的營養精華,一層像霜一樣的果粉,保護著葡萄的營養物質不流失。當然,洪叔秉持科學種植,遵循自然規律,避免農業向面源汙染,與千島湖水基金的護水理念完美契合,而尊重大自然,保護水源的背後,迎來的是自然更好的饋贈。
保護好水,自然定有饋贈
自從2018年千島湖水基金項目正式成立之後,我們就開始尋找保護千島湖水源、並用實際行動防止農業向面源汙染的「護水好農夫」們。我們看到潛心鑽研科學種植技術的葡萄園主洪叔,以及熱愛千島湖水源保護的陳阿姨,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千島湖的一汪好水,也用良心經營著自己的有機葡萄園種植。對於農業種植來說,確實是需要不斷摸索和等待才能迎來收穫的產業。
去年,洪叔經營的蓮玉葡萄園成為了千島湖水基金項目的志願者基地,吸引了一批熱愛水源保護的年輕志願者,同時,洪叔與陳阿姨與我們結成了護水好夥伴。我們希望,在對水源進行保護的同時,產出的優質果實能夠讓更多人喜愛,我們也願意讓那些對大自然堅守與付出的人們,收穫更多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