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2449名白衣戰士衝在前 堅決打贏武漢大決戰

2020-12-24 海外網

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武漢市第一醫院國家醫療隊聯合專家組組長齊栩(右一)和同事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病區給危重症患者進行檢查。

湖北武漢,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決戰已經打響。

「2月19日,全市拉網清底大排查行動最後一天,20日開始推進新增確診病例當日收治,21日實現存量核酸檢測清零,22日開始當日新增當日清零……」武漢實現「應收盡收、應檢盡檢」,意味著底數摸清、敵情已明,「武漢保衛戰」決戰時刻已然到來。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全國各地3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千軍萬馬」中,「江蘇軍團」陣容強大——18支隊伍、2449名醫護人員,規模在全國各省(區、市)居首。

「在省委省政府強力支持下,我們『糧草』充足,兵強馬壯,士氣正旺!」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總領隊邱澤森說,將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鐵軍精神」,與武漢人民同舟共濟,與各地援軍並肩作戰,為打贏「武漢保衛戰」貢獻江蘇力量,在「全國一盤棋」中奮力挑起江蘇擔當。

決戰決勝,鼓鼙陣陣。連日來,從頂級專家到醫護人員,從重症醫院到方艙醫院,「江蘇軍團」嚴守陣地、衝鋒向前,在「武漢戰場」鑄就奮力戰疫、奮勇爭先的「江蘇群像」。

會師武漢,江蘇軍團「兵強馬壯」

2月21日,第九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31名醫護人員抵達武漢,增援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此前一天,第八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178人抵達武漢,他們將接管武漢市中心醫院兩個ICU病區,主要負責危重患者的救治。

報名、集結、出發、會師——目標武漢。這是過去一個多月裡,江蘇醫療衛生系統最頻繁也最激動人心的逆行壯舉。

「目前,『省隊』加上『市隊』『院隊』在內,共有九批18支隊伍在武漢集結完畢,總人數達2449人。主要分布在6個重症醫院、2家方艙醫院,擔當這8個『江蘇陣地』上的『中堅力量』。」邱澤森端出「武漢作戰圖」。

大決戰要有大謀劃。根據省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武漢戰場」實際,「江蘇軍團」分為兩種「打法」:一種是與當地醫院「混編主導」。例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原來只有一個呼吸科一個ICU,第二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進駐後,人員迅速與當地醫院原有醫護力量混編,擴充到8個病區,從治療到查房、護理,都由江蘇隊員主導。另一種是「整體接管」醫院病區。例如,第三批整體接管同濟醫院中法新城病區的重症病房,第四批等隊伍接管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2號艙,以及多支省隊市隊接管武漢光谷醫院的5個病區等。

不管是「混編」還是「接管」,江蘇軍團的任務都是「挑大梁」。記者從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武漢指揮部了解到,面對面廣量大的收治需求,武漢當地醫院普遍呼吸科力量薄弱,ICU嚴重不足。在當地一些綜合醫院甚至是區級人民醫院,「兒科婦科骨科的醫生都上了」。武漢市第一醫院一名醫生告訴記者,疫情暴發以來,全員吃住在醫院。江蘇醫療隊的到來就是雪中送炭,終於能讓他們「喘口氣」。

「江蘇軍團」帶來的不僅是「生力軍」,更有「新武器」。江蘇醫療隊支援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院總負責人王謙說,首要就是幫助推動醫院完善和優化「三區兩通道」,這是防止醫護人員感染的重要功能區。如今,這一模式在武漢全市推廣。

江蘇省衛健委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中醫組組長奚肇慶教授介紹,馳援的醫療隊員帶去江蘇省中醫院特色的荊防敗毒散顆粒劑、上感顆粒等中醫藥藥方,前方診治時以這幾個方子為主,再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辨證施藥。

參與武漢大決戰,江蘇人拿出淮海戰役的「支前」精神,「戰場」缺什麼,江蘇就給什麼。最近,中醫特色的武漢大花山方艙醫院治療效果明顯,提出要增加上百個床位,醫護人員嚴重不足。信息反饋後,江蘇立即調動兵馬,火線增援。

「我們的防護服上不寫自己名字,都統一寫著『江蘇』,患者都親切地喊我們『江蘇大夫』。」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監護病房主管護師袁濤說。

衝鋒陷陣,戰疫攻堅「要塞高地」

近視眼鏡、護目鏡、防護頭罩三層隔離下,護目鏡上沾滿水珠。透著那一絲絲光亮,謝劍鋒用套了三層手套的手,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很快找準氣管切口位置,不到5分鐘順利完成整個操作,他這才長舒一口氣——這是2月19日上午10點多,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裡發生的驚險一幕。

謝劍鋒博士是國家醫療救援隊隊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當天上午,金銀潭醫院兩例危重症患者急需實施氣管切開手術,他主動請纓:「穿上這身防護服,滿腦子就是救人,沒時間想別的。」

對醫護人員來說,最艱險最慘烈的「戰鬥」就是發生在ICU裡的重症和危重症治療。這往往意味著醫護人員要和患者一樣,爭分奪秒,和「死神」掰手腕。

「江蘇軍團」整建制接管的,大多是重症病區這樣的「要塞高地」,陣地多、任務重。全市5家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重點醫院,江蘇主要參與其中3個。在另外兩個集中收治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中南醫院,同樣忙碌著江蘇「白衣戰士」的身影。

戰場千鈞一髮,兵貴神速。2月13日晚,帶著江蘇省人民醫院重症監護領域的頂尖「家底」,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省人民醫院領隊、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雲抵達武漢。一下飛機她就直奔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病區:「來武漢就是來救人,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衝在前面。」

給患者「生」的希望,是江蘇醫療團隊必須打下的「硬仗」。2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傳出好消息——由南京鼓樓醫院帶領團隊治療的兩名重症患者順利康復出院。「重症患者精神壓力大,我就安慰他們,我們從南京來,就是為了救治你們!來了12天,基本情況已熟悉。」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成員、南京鼓樓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代靜泓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疾病,每天專家團隊都根據病人情況來調整治療方案,分層、分級進行個體化治療,一定要儘早地捕捉、識別高危因素,有些病人在『懸崖』邊上,拉一拉就有了生的希望。」

果敢一針,省人民醫院急診「女超人」為患者打開生命通道;多學科協作,鼓樓醫院專家組成功搶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全副武裝」,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專家為患者「刺」出生的希望……在武漢,過去的每一天每一夜,生死轉換的故事都在不同的救治點真實發生著。

「重症室裡搶救,一有情況往往就找我們(江蘇醫生)。」邱澤森說。在武漢的江蘇醫護人員,每天走路平均步數高達1.7萬步。除了住地到醫院的路上,就是在「戰場」上不歇「奔跑」。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江蘇軍團」英雄群像躍然沙場。他們用鐵一般的意志、火一般的信念和手術刀一般的果敢,赤誠踐行著「白衣天使」的初心,篤行著黨中央和江蘇省委要求的「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戰略協同,能打勝仗「減少傷亡」

「迄今為止,江蘇援湖北醫護人員無一感染。」2月21日,激戰正酣的火線上傳來最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與一般戰爭不同,武漢保衛戰的敵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新型病毒。可怕之處在於,稍有不慎就會損兵折將,一人感染就有可能「全軍覆沒」。也正因此,每一批次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出發,省市領導都反覆叮囑領隊要「一個不少,安全回家」。

「對醫護人員來說,防護服和口罩就是戰場上的『槍和盾』。」江蘇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領隊、省衛健委婦幼健康處處長顧壽永告訴記者,「戰鬥」初期,武漢戰場口罩、防護服奇缺,不少當地醫院醫生用的都是標準質量不一的「萬國牌」,且只能保障隔離區內使用。但在江蘇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下,江蘇醫療隊基本上每人每天兩件防護服,再根據實際需求保障供應,N95口罩也足夠。

武漢保衛戰是一場「多兵種作戰」的系統工程,除了醫護人員在最前線衝鋒陷陣,還有更多江蘇人在前線奮戰。幾天前,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接到武漢方面請求支援函件,商請派遣支援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南京環保人聞令而行,長途奔襲500多公裡,2月17日清晨抵達武漢,沒有片刻休息就上戰場,一口氣從當天早晨7點一直幹到晚上7點。此外,江蘇還派出環境控制專家協同作戰,協助武漢方面精準施策,防止二次汙染。

「打仗,人多並不等於力量就大。關鍵是要調度有序,握指成拳,形成合力。」邱澤森說,江蘇援武漢醫療隊批次多、單位主體多,分散在全市十多個點,住地賓館星羅棋布。怎麼辦?在前線,一個個臨時黨支部迅速建立起來,推選各院有威望的名醫任黨支部書記,武漢指揮部方面派專員對接聯絡。每天晚上10點前,各隊將當日信息報送指揮部,同時接收統一指揮調度。而在微信群裡,江蘇各隊各批次各層級的信息從早到晚即時互通。

在專家看來,江蘇的穩定大後方是更大的「戰略協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說,江蘇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特別是「零新增、零死亡」病例,得以抽調更多精兵強將馳援武漢,形成「江蘇軍團」的戰略優勢。

大決戰要有大擔當,大擔當才有大作為。

最新戰報從前線傳來:截至2月21日晚22時,江蘇援武漢醫療隊累計收治住院患者4392人。其中,搶救危重型病例112人、重型病例832人;累計護理患者人數4437人,累計治癒出院人數758人。

戰場熱血沸騰,戰鬥還在繼續。武漢,加油!江蘇鐵軍,加油!(王世停 王 拓 王子傑)


責編:朱簫

31724781,.江蘇2449名白衣戰士衝在前 堅決打贏武漢大決戰,.2020-02-22 23:21:28,.204232,.朱簫

相關焦點

  • 淄博46名白衣戰士千裡馳援湖北——「不破瘟神誓不還」
    2月9日,由1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淄博第五批援鄂醫療隊緊急集結,馳援湖北。「請淄博人民放心,請領導們放心,我們絕不辜負家鄉的殷切希望,一定在戰疫中全力以赴,為湖北貢獻淄博醫療擔當!」中午12時許,市委書記江敦濤為醫療隊送行,這是出徵前,淄博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員們握拳鼓勁的感人一幕。
  • 病毒面前 我們絕不退縮:武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第二天
    病毒面前 我們絕不退縮:武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第二天 2020-01-23 08:00:38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 「我們定當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此次出徵,19名隊員駕駛10輛裝載大量物資及救援裝備的救援車輛先於2月3日19:30從基地出發,於2月5日11:00抵達武漢市,我們的救援車隊是全國所有救援隊伍中最早出發及最早抵達武漢的隊伍,隊員們日夜兼程,甚是辛苦。其餘39名隊員乘專機於2月4日20:00抵達武漢。
  • 武漢大決戰開始!F4,四大天團,武俠界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全部集結武漢
    2月9日,41架包機將近6000名醫護人員送到武漢天河機場,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抵達武漢的醫療隊人數最多的一天。目前在武漢,來自全國的「白衣戰士」已達近2萬人。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扛把子選手前兩天,與白巖松連線對話的王辰院士圈粉無數。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比如武漢現在的情況,如何判斷拐點等,王辰院士都給出了非常清晰、正面的回答。很多網友都說,這是最近聽過最高水平的分析,言簡意賅,通俗易懂。
  • 婦女節過去了,火箭軍戰士對白衣女神的祝福卻沒有停歇……
    >她們可能是慈愛的媽媽可能是溫柔善良的姐姐或是退伍不褪色的女兵……但是她們現在的角色都是戰士她們為打贏這場戰「疫」默默著貢獻力量只因疫情隔離醫護人員與家屬不能相接觸,雖間隔只有幾年,卻如相距千裡遙遠,隔空的擁抱模糊了淚眼,凝固了瞬間……這名護士名叫劉海燕,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面對肆無忌憚的病毒,小女孩關切地問:「媽媽,你不害怕嗎?」她笑著回答:「媽媽是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什麼都不怕!」
  • 每一個身披白衣的戰士,都可能是媽媽的模樣
    她們是衝鋒在最前線的戰士她們的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都映入了孩子們一雙雙充滿敬仰的眼睛中刻進一顆顆未來可期的心中一封封寫給媽媽的信是孩子們最真摯的告白自從你奔向戰場,一天中我最喜歡19:00的新聞,因為電視裡每一個身披白衣的戰士,都有可能是,媽媽您的模樣……△孫曉蘭,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婦產科護士長。2月11日,她與同事奔赴湖北黃石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出發前,孫曉蘭緊緊摟住前來送行的兒子。我每天坐在一樓等您回來,等了兩天,卻只等來了一個電話。一開始我會怨您,因為您把工作看得比我重要。
  • 新華社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對做好抗疫時期的群眾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緊緊依靠人民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指明了行動方向。  做好群眾工作,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是習近平總書記「戰疫」部署的重要方面。
  • 武漢,聽!淄博對你說…
    1月29日,劇院演唱隊12名演員自發組織起來,建立演唱群,決定一起演唱《愛在天地間》,為抗擊疫情加油。演員們各自在家,用手機分別錄製了自己的唱段,然後傳給王佳,由他合成了這首動情的歌曲。經過一天的創作,這首經過加工、具有特殊意義的歌曲終於完成。正如歌詞中說的,「愛的呼喚讓我們在一起」,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以及攜手抗災的人民的真實寫照,更唱出了淄博人的心聲和祝願。
  • 彭張哲:我們是經得起考驗的戰士,對得起白衣戰士的稱號
    兩年前,在參加國家醫療隊赴貴州扶貧期間,彭張哲副教授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如今在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身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腎內科副主任的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初心和使命,並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 以藝術致敬江蘇援鄂白衣勇士、《人民的名義》導演談現實主義創作...
    ,「致敬江蘇援鄂白衣勇士」書畫贈送儀式在江蘇省現代美術館舉行。斟而又酌,思之忖之,他鄭重地在一張稿紙上寫下自己想對白衣勇士說的話:「自從新冠病毒疫情出現以來,全國軍民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直接領導、親自部署下,投入了戰勝疫情的人民戰爭,並取得了顯著的戰果。其中親臨一線的白衣戰士們以大愛的襟懷、高尚的情操、無畏的氣概、高超的醫術、精心的護理,只顧救助病人,唯獨不顧自己的艱難和危險。你們是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剛享「過水門」,又迎「鐵騎送」,河北最後一批白衣戰士回家了!
    01上班救人,下班結婚河北小夥兒的「戰地婚禮」 2月28日傍晚,一場特殊的婚禮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浪漫舉行。新郎叫於景海,承德平泉市榆樹林子鎮連雲海社區人,新娘周玲億是一位江蘇姑娘,這對有情人同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護士。
  • 長春最後一批支援武漢白衣戰士回家啦!
    春風,為英雄的你們而吹動春光,為英雄的你們而綻現春城,因英雄的你們而雄健3月31日長春市中醫院李延吉、吳晗、王佳、張麗博4名醫護人員一起分享《花好月圓》臨行前日,雷神山醫院特別為吉林省中醫醫療隊贈送了國畫《花好月圓》,一張圖凝結了兩地醫者的共同心願,待花好月圓時,共赴約定。永遠的「雷神戰士」這份由武漢雷神山醫院頒發的《抗疫工作證明》裡,藏著抗疫路上的風霜雨雪與朝夕暖陽,你們是永遠的「雷神戰士」。
  • 「抗疫決戰」:中國2萬名最精銳醫護全壓上,必須要打贏
    17年過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廣醫一院不僅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同時,也是派出醫療隊援助武漢的最早的醫院之一。  截至2月9日,廣東已派出包括廣醫一院在內的12批次醫療隊,總計1176人駐紮湖北前線,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2020,那些寫下「愛的日記」的江蘇人……
    讓我們翻開時間的日記記住他們的樣子……01記憶裡的冬天如此漫長萬人空巷,城市暫停一場看不見人民戰爭在大地上打響危急時刻,江蘇的醫護戰士們他連續輾轉於武漢、黑龍江、吉林等地向未知病毒「亮劍」用充滿力量的手把患者拉回人間臨行前的青絲回來時滿頭霜華
  • 包頭援助湖北的白衣勇士們!|包頭市腫瘤醫院|武漢市優撫醫院|...
    武漢加油!阿拉瑪斯 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蒙醫腦病(薩病)科護師「我是一名白衣天使,國家有難,我必須衝在前面,為了守護大家的健康,堅決奮戰在抗疫一線。」任珂 包頭市腫瘤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有著黨的領導、人民群眾的支持,堅信我們定然會戰勝這場疫情,獲得全勝!
  • ...松江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圖片展」
    11月27日下午,新橋城管中隊黨支部組織中隊全體人員前往松江圖書館參觀「眾志成城共戰疫情---松江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圖片展」。整個展覽分為七個篇章,分別是全面部署,有力有序;全流程管控,嚴把五道關;全行業保供,讓市場有序運轉;全空間覆蓋,以安全讓市民放心;逆行而上,馳援武漢;百舸爭流,決戰決勝;凡人英雄,守護最美。
  • 宋朝華: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堅決打勝經濟發展保衛戰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階段,全市上下務必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各級各部門要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好省委、市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嚴防死守、全域阻擊、全民參戰,務必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實抓細抓具體,從源頭上阻斷疫情傳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黎春秋:以「十二個堅決到位」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黎春秋:以「十二個堅決到位」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瀏陽市融媒體中心1月26日訊(記者 劉江 攝像 李鎮安)1月26日上午,瀏陽召開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要求,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 致敬白衣「戰士」!每一位上海白衣戰士,都是上海的驕傲!
    白衣戰士們,都大剪去了留續多時的頭髮。看著短髮姑娘們,「滷蛋」男孩們,再看看滿地的青絲,既心疼又驕傲!而且,他們的行李箱裡塞滿的是成人尿布。因為一旦穿上防護服,就只能咬牙堅持一整天不喝水不上廁所!平日裡美麗的姑娘們、帥氣的大男孩們,那一刻都成了戰士!對於我們來說,或許疫情進入尾聲,對他們來說,病毒一天不治癒,每一天都是戰場。我們能做的,就是記住這些英雄,深深的道一聲感謝。
  • 韓正: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持久戰
    韓正在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始終堅持問題導向 全力推進工作落實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持久戰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趙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22日出席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