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另一個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一篇經典之作

2021-01-08 學文說人文歷史

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詩、詞、書、畫、文、對聯甚至在美食方面都造詣頗深。公元1056年,21歲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同行的還有父親蘇洵和19歲的蘇轍,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蘇軾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全國,比如這首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小喬

然而南宋人洪邁(蘇軾死後22年出生)在《容齋隨筆》裡有一段記載,說他聽朋友向巨原說,元不伐(人名)的家裡,藏有一幅黃庭堅的字畫,寫的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其中有幾處地方和今人傳唱的不同,並把不同的地方一一列舉出來,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如何寫的:

大江東去,浪聲沉,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孫吳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掠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是笑,早生華髮。人生如寄,一尊還酹江月!

小喬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這從他一開始入京便已經開始,年前氣盛、才華橫溢、有貴人相助的蘇軾正要大展身手,不料母親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回鄉守孝,來來回回折騰幾年還朝後,正好碰到王安石開始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不久他也得罪了王安石,離開了京城。公元1079年,43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而此時發生的「烏臺詩案」差點要了蘇軾的性命,起因是蘇軾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才華橫溢的蘇軾書生氣未脫,把一篇行政公文加上了個人色彩,運用了一些誇張、比喻和用典的寫作手法,結果被新黨利用,指責蘇軾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

蘇軾

幸虧宋太祖趙匡胤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因為一篇例行公文而牽扯了太多人的前途與命運,而且蘇軾已是當時文壇大佬,因此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皇帝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已退休,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但是受當地官員監視,有點類似現在的《刑法》中的監視居住,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赤壁

黃庭堅是蘇軾的得意門生,也是蘇軾最好的朋友,有可能他書寫的版本是原始版本,黃庭堅讀到了蘇軾的大作後手書了下來,但是後來蘇軾經過修改後才公之於世。然而正是這首原作,才更能體現出蘇軾當時的心情,俗話說「歌以詠志」,這首原作雖然不如後世流傳的那個版本朗朗上口,但是也一樣是經典之作。

相關焦點

  •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宋)
    點上方藍字可加關注微信號:NewBookYour new way of reading詩/蘇軾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注】①檣櫓:蘇教、粵教版教材中為「強虜」。②人生:蘇教版教材中為「人間」。
  • 《念奴嬌·赤壁懷古》理解性默寫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千百年來,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淘洗乾淨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情寫赤壁的險要地勢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蘇軾,號東坡居士,經常被稱為蘇東坡。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被世人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正直,也正由於性情剛直又才華橫溢,而導致其一生中在宦海浮沉,人生起起落落。
  •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品讀10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天我們來欣賞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書法家,同時他還是著名的詞人,有詞集《東坡樂府》行世,蘇軾的詞作開北宋豪放派的風格,影響巨大。今天我們來欣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他詞作當中千古名篇。
  • 念奴嬌·赤壁懷古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髮斑白。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注釋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 詩詞賞析: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上片:大江東雲,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下片: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資英發。主題思想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805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他俯視江山勝景,緬懷古代英雄,感慨萬分,思想情感十分複雜。有反思人生,追求對現實處境的超越;有對殘酷黨爭的鄙棄,有對宦遊生涯的厭倦;還有擺脫名韁利鎖的強烈願望,與對精神解脫的嚮往;更有對憂患心情的消解,對心靈創傷的撫慰。
  • 《念奴嬌·赤壁懷古》
    04 歌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詞:(宋)蘇軾作曲:胡彥斌編曲:谷粟演唱:胡彥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共有5個版本,入選課本的是最牛版嗎?
    兩宋詞壇高手如雲,婉約、豪放都有,但無論歷代詞人排行榜是誰在排,蘇軾都穩坐前3。兩宋詞作之多令人瞪目,光是《全宋詞》就收錄了1300多人的近兩萬首作品,但不管這些作品以什麼標準排名,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不曾跌出過前3。
  • 經典詠流傳: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演唱:胡彥斌 宋祖英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在黃州重生了嗎?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從悲哀中超脫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期,周瑜大破曹兵的赤壁。)
  • 【一周一詩】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詞牌名緣此。就詞牌的緣起而言,嬌豔是此調的本色。但就這一詞調的聲韻而言,則更適宜表達豪放悲壯的情感。此調有平仄韻二體,常見的為仄韻。《詞譜》以蘇軾《念奴嬌 中秋》「憑空眺遠」詞為仄體正格。東坡《念奴嬌 赤壁懷古》句讀與各家詞微有出入,屬變格。本詞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四仄韻。宜於抒寫豪邁感情。另有平韻格,以陳允平詞為正體,用者較少。
  • 歌一曲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琴歌《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詞、吳葉曲趙曉楠演唱
  • 古詩詞文賞析之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經典朗誦: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
  •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宋詞中的經典名篇,出自於「豪放並蒂、壯美曠達雙士」的蘇軾和辛棄疾之手,兩詞氣勢恢宏,同屬豪放詞,均借懷古而抒情。《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詞,均借懷古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達自我之情愫,這與兩位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個人遭遇息息相關。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創作於元豐五年,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謫於黃州已兩年,仕途失意,歷經人生浮沉。為了排憂解愁,放鬆情緒,尋求超脫,詞人四處登山臨水、憑弔歷史古蹟。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