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中的煙火氣,探探那些繁華都市裡的24小時書店

2020-12-25 瀟湘晨報

廣州1200bookshop(體育東店)我對誠品敦南店的第一印象,是11年前閱讀李欣頻的《誠品副作用》。那時候,李欣頻筆下的誠品書店,都是我無比羨慕的空間。我第一次走進誠品敦南店,是在2015年的春節期間。沒有拍照,只記得拿了一本手作書,坐在靠牆的書架前,看了一小會兒。

也許是因為這些年網絡上關於誠品書店的報導太多了,也或許是我自己去的書店太多了,總的來說,我並沒有愛上誠品敦南店。但是,在它結業的時候,我想回顧一下,這些年我泡過的24小時書店。

我把泡過的24小時書店,分為「遠行中打過卡」的書店和「城市裡不止泡一次」的書店。顯然,誠品敦南店屬於遠行中打過卡的書店,但它不是我去過的第一家24小時書店。早在2013年,我去的第一家深夜書店,是位於成都「東郊記憶」裡面的軒客會格調書店。

在成都軒客會偶遇自己的書那時候,我還帶著初級單眼相機,走進書店,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自己是很享受拍與被拍的過程。也許一晚上拍了50張,回去整理後寫博客,最終分享給大家5到10張,還寫點書店體驗的流水帳。現在回想,去軒客會格調書店拍照、回酒店、寫微博分享的過程,是我最早在書店裡,跟自己獨處的一種方式,也算是二十歲的勇敢吧!

到了2014年,我的第一本書《獨立書店之番外:好攝女泡書店》在春天上市以後,全國各地掀起了一陣24小時書店的熱潮。世界讀書日那天,北京三聯書店開啟了夜間不打烊模式。

那年夏天,我去了青島,當地的書店朋友把剛開業不到一周的明閱島推薦給我。既然來了,抱著打卡的心態,也要在凌晨時候去看看。印象裡,書店內人不多,在閱讀的有年輕人、孕婦,還有中年大叔。那大叔絕對稱得上深閱讀,我進去就看見他,走的時候還浸潤在書海裡。對我來說,深夜裡去一個城市書店的路上是疲憊的,淺閱讀也許是更貼近現實的。而記錄在明閱島裡讀書的人,也是我泡24小時書店的一種方式。

同年秋天,我去了上海福州路上的大眾書局,第一次發現24小時書店裡有那麼多人。看書的,還有專門來「睡覺」的。我在輕微的音樂聲和別人的打鼾聲中,讀完陶立夏的《練習一個人:當我開始愛自己》。她說:「一個人是指擁有自由的意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因這種精神狀態而營造的生活方式。」一個人泡書店也成了日後我的生活方式。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2015年夏天,我去杭州記錄書店,跟一位在書店工作的女性朋友一起去悅覽樹。到了悅覽樹,我們首先溜達了一圈,她站在書店工作者的角度,偶爾會拿出筆,記記。我呢?站在拍照角度,東看看西瞧瞧,不忘拍「有人讀書」。其實,這麼美好的環境,還「有人上網」「有人玩手機」呢。總的來說,悅覽樹讓文藝的讀者們願意在這個空間裡駐足,不只是讀書。幾年後,我的第二本書《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出版,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悅覽樹主理人蔣瞰寫的《深夜書房》一書也在同一家出版社、同一時間出版發行。

24小時書店品牌裡,出版過書的不僅有杭州悅覽樹,還有廣州1200bookshop。早就在網上聽說了廣州1200bookshop,而我第一次去,是在2017年深秋了。1200bookshop體育東店,沒有Wi-Fi,適合安靜閱讀。選書也很精準,適合年輕人。

我參加了一次分享會,準確地說是周六晚上的小眾音樂分享會。創始人劉二囍也在現場,我發現他在自己的店裡很安靜,也不張揚。由於第二天早晨我要趕早航班,就決定下半夜留在1200bookshop了。我把書和手機放在桌子上,靠著沙發想眯一會兒。劉二囍巡店時提醒我,小心你的手機喔。那晚,書店裡真的有人讀書,有人在學習,還有人跟我一樣,半睡半讀。

最近兩年,每年都有去廣州,我都會去1200bookshop。雖然不是半夜在書店,我基本都是晚上去的,會買一些1200bookshop原創產品,比如胸針、布包等。還點過一杯「紅豆生南國」,就是熱乎乎的牛奶加紅豆。這幾年老在遠行,身體是透支的,喝完紅豆生南國,就乖乖回酒店睡覺了。對了,這家店的交通很便利,無論是地鐵還是打車。

泡在軒客會最後,跟大家聊聊「城市裡不止泡一次」的24小時書店:成都軒客會格調書店(钂鈀街店)。

習慣在初冬的時候,來軒客會看銀杏第一次到這家書店,是2015年。進門就看見很顯眼的招牌:「24小時BookStore」。在這裡,我還發現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後來,我抱著筆記本電腦,趕著一篇文章在第二天早晨發出去,居然一直忙到凌晨4點。那晚坐在靠窗的位置,喝了熱牛奶,忙著修圖與碼字。

2016年冬天,我從太古裡步行到钂鈀街,哪怕只是路過軒客會格調書店,也要進去看一眼。居然發現書店裡給書店相關的書做了一個專櫃,又一次不小心看見自己的書了,遠遠地拍了一張。而店裡,還是一如既往的安靜。

2018年深秋,趕早晨的航班,半夜就要去機場。我就乾脆少住一晚民宿,拖著行李箱直接到了钂鈀街的軒客會。那晚,我點了一杯焦糖牛奶,寫了一篇關於書店的總結:《在行攝臺灣書店的光陰裡,找到自己》。其間,我偶爾也會偷偷看窗外的夜景。

在書店裡寫完一篇文章,好像舒緩了一口氣,焦慮與緊張就會減少很多,這是多年來我的書店日常了。只是我的書店記憶裡,少不了軒客會。

去年秋天,我來成都生活後,平時從太古裡的方所文化走到青蓮上街的無早書店,總會經過钂鈀街,我也會去軒客會看看。初冬的時候,軒客會門口有很多的銀杏葉飄落。那時候,天氣變冷,而我整個人會變得清醒許多。

1200bookshop的「紅豆生南國」在24小時書店裡,無論是「遠行中打過卡」的書店,還是「城市裡不止泡一次」的書店,我發現它們有兩個共性,使得它們容易成為讀者心中的城市地標書店:第一,交通便利。臺北誠品生活(敦南店)、廣州1200bookshop(體育東店)、成都軒客會(钂鈀街店),都是在城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段。打車、坐地鐵都很方便。它們周邊有好吃的,多了一些煙火氣。這就讓這些書店們成了城市的符號。

第二,跟讀者的日常有關。最近我看了關於誠品敦南店的報導,發現臺灣60後、70後的文化創作者們,很容易提到自己的成長同誠品敦南店之間的關係。比如愛去敦南店曾經的雜誌區看書、自己的書出版後第一站一定是敦南店等。

對我來說,24小時書店中,跟自己的日常有很深的連接的,一定是成都軒客會格調書店(钂鈀街店)。那麼,你呢?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鄭豔  深夜裡書店點亮的燈火,被讀書人親切地稱為「城市之光」。鄭州的24小時書店現在還有嗎?經營狀況如何?
  • 24小時不打烊的深夜書店
    為大家帶來了9間24小時書店,一起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吧~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京城靜土北京三聯韜奮書店是北京文化人的秘密花園。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文藝。摒棄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在第19個世界讀書日,三聯韜奮成為了京城的「深夜書房」。每到夜深人靜,你會看見大批的年輕人穿過黑暗,走進這個燈火通明的知識殿堂。
  • 廣東:汕頭有了唯一一家24小時書店
    4月23日,在暖黃色的燈光下,讀者小林捧著一本歷史故事書,沉浸在歷史長河中,遨遊在中華浩瀚的文明裡,觸摸那石頭上的傳統文化……這是在合勝書店中的一幕。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廣東省汕頭市唯一一家24小時書店正式開業,為市民營造閱讀社會風氣,共同品味書香之氣。
  • 除了方所,成都還有24小時「誠品」書店
    小時「誠品」象形書坊此「誠品」非彼誠品,非臺北那個誠品,重點是前綴:24小時!!1999年誠品書店臺北敦南店開業,這是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開創了全球書店創新經營模式。成都的這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叫象形書坊算得上是成都市內唯一「24小時營業」的書店~
  • 誠品書店最後24小時,留給講座18 小時,演唱會6小時
    5月31日午夜,我最後一次來到誠品敦南店,再過24小時,她即將熄燈敦南誠品是全世界第一間24小時營業的書店,在2004
  • 《航拍中國》裡的安徽最美書店,24小時不打烊,溫暖一座城!
    實體書店,曾經一度在網絡書店和電子書的衝擊下一蹶不振,但隨著一些傳統書店的轉型,逛書店反而又成為了很多年輕人時尚的標誌。在《航拍中國》亮相的書店「在每一個車流和喧囂逐漸淡去的深夜裡,都市網格中,這一個個小小角落,每個人都可以捧一卷書,隔絕快節奏生活中的焦慮和困惑,擁有一個獨立而寧靜的世界。
  • 上海24小時不打烊書店,躲進精神世界的「深夜食堂」邂逅時光!
    在玻璃外立面上掛著書店的店牌,獨特設計感的城市不眠四個字非常顯眼,底下還標有24小時不打烊的字樣,顧名思義,每到深夜降臨的時候,它總會在此為你亮著一盞不熄滅的明燈,你可以在這裡找尋屬於深夜的一片靜謐歸屬。
  • 上海唯一的24小時書店大眾書局年底關門
    很多人為這個活動點讚,不料想,該活動竟然成為書店的一幕壓軸戲。2012年大眾書局24小時店開張時,正是實體書店不景氣之時。書店當時的開店初衷,是為都市讀書人在夜晚找到一塊棲息地,創造一個良好的秉燭夜讀的環境,以此吸引讀者來實體書店看書買書,擺脫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開業後,引來媒體的大量報導,也引來了好奇的讀者。
  • 24小時便利店、24小時藥店……鄭州打造「24小時」夜消費新場景
    形式多樣的夜間消費場景正在改變鄭州人民的生活方式 □策劃統籌:安偉朱琨執行: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張利瑤文圖 煙火氣
  • 24小時生活圖鑑,都市裡的美好年華
    24小時生活圖鑑,都市裡的美好年華 2020-12-23 18:26:14|來源:北京樓訊
  • 新加坡24小時深夜食堂
    哪怕是想喝點夜啤酒擼擼串,本地還有深夜禁酒令,老實說,呆久了既無聊又無趣。每當深夜失眠的時候,我就起來跑跑步或是外出覓食,在24小時深夜食堂裡嘗到些許久違的煙火氣,才好挨過這漫長的夏天。(一)深夜食堂之高木拉麵該店坐落在不起眼的HDB組屋裡。我也是誤打誤撞偶然路過才發現這家寶藏拉麵店。
  • 第一家24小時書店要關門了,2020以後還會有書店嗎?
    1999 年,誠品敦南店開始以 24 小時不打烊創新模式經營。雖然誠品書店承諾還會有新的24小時書店,但是這個從1999年至今未曾關過燈的書店,也終於到了打烊的這一天,感覺更像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就像是我們幾天前推送的,道長提到了現代人「先去實體書店逛一逛,看到喜歡的書就拍下來,回家網購」的模式,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省錢套路。雖然這可能會讓更多實體書店走向末路,但也實在無可奈何。
  • 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的最後一天,謹以紀念
    是誠品在臺北第一家書店也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營業不打烊的書店曾被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全球最酷書店該店自營業起已經不斷電186000+小時,因房租到期,即將在今天(2020.5.31)熄燈。從明天開始,誠品信義店改為24小時不打烊店,其他的誠品店也一如往常營業。
  • 上海城市書香的時空蔓延:24小時書店重現,夜遊書集受寵
    城市不眠書店外景。本文圖片均來自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鄒娟 實習生 曹伊湄無獨有偶,2020年首屆夜生活節(6月6日—6月30日)期間,上海近30家實體書店參與深夜書店節。其中,有10家參展書店隨著商場營業時間同步延長,有8家書店延長至深夜23或24點。
  • 探探上的愛情:疫情中相依為命,520領證結婚
    當生活突然迎來重擊,被猝不及防的疫情撕扯著,那些原本被隱藏不亦說出的話和瑣碎的爭吵,都定格在溫暖的陪伴中,讓彼此有了抵禦困頓的盔甲。  「我不懂愛情是什麼,但我想以後的生活裡都有他。」丸子說。  這段感情,要從探探上的一次「陰差陽錯」說起。  凱凱與丸子在社交平臺探探相遇,卻沒有上演以往愛情故事中相見恨晚的橋段。「當時上探探,原本是想給公司招聘合適的員工,探探上從事銷售的年輕人很多,一對一溝通很有效率,於是就繞開了招聘網站。沒想到的是,員工沒有招到,卻遇到了今天的妻子,早知道我應該把照片美顏了。」
  • 唐探3中的日本文化元素,竟然如此豐富多彩!
    難怪有人說,《唐探3》不僅僅是賀歲片、搞笑、推理片,更是一部隱藏的日本種草片!由於取景在東京,涉及了不少日本文化知識,今天西諾君就來盤點下唐探鏡頭中的那些極具代表性的日本文化元素。唐探3裡很多個場面在新宿取景,新宿是東京都內首屈一指的商業區,交通便利,美食、商場、酒店這裡應有盡有,是東京有名的「不夜城」,集中大約3000家各種規模和風格的酒吧、俱樂部、旅館等娛樂場所,是日本繁華都市的最佳代表。
  • 深夜書店,拓展上海夜間經濟新業態
    如果說四處開花的夜市點燃了國際大都市的煙火氣息,那麼,深夜書店節、博物館奇妙夜等夜間文化活動的推出,則滿足了更為內在的文化消費需求,溫潤著忙碌的身心,激發了思想的碰撞,讓人們深切感受到上海的人文底色和魅力。」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鄭崇選認為,深夜書店節的開啟,不僅僅意味著營業時間的延長,更拓展了上海夜間經濟的業態類型。
  • 全國24小時書店名單,夜晚好去處~
    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深夜臺北,因為有了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讓很多前去臺灣的遊客,再晚也要慕名趕去翻上幾頁書。自從今年4月18日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實行24小時營業以來,「深夜書房」備受關注,還得到了李克強總理盛讚,「很有創意」,希望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李克強表示,閱讀能使人常思常新。截止目前,全國已經有十多家24小時書店。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位於東城區美術館東街。
  • 過了今晚,這家21年18萬小時沒熄過燈的書店就要關門了!很多書店的煙火氣靈感就來自它
    走過31年時光、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自營業起已堅持186000+小時不斷電的臺灣誠品敦南店,將在今晚選擇熄燈關門。
  • 《探靈》為什麼好玩:聊聊都市傳說與遊戲體驗
    其以都市傳說為核心構建故事,取材於真實存在的傳說,如「試衣間裡消失的客人」、「下水道的怪物」之類。在遊戲中,對於同一個事件有「科學線」和「靈異線」兩條路線,通過不同的視角看待所謂「傳說」案件,《流行之神》對於人物的刻畫可謂十分到位,往往還暗喻某種心理問題、社會現象,對於這方面的解讀,感興趣可以搜索一下,就不過多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