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在現代鋼琴作品中的傳承與發展 江 唯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 530022)

2021-03-04 民族文化研究
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在現代鋼琴作品中的傳承與發展

江 唯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 530022)

摘要:中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藝術和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遠高於其他的地域。自從鋼琴傳入中國之後,已有很多民間藝術家將中國的民歌元素運用到鋼琴曲的創作中,廣西的壯族民歌改編作品在其中也起著領導作用。廣西少數民族的音樂風格多樣,北路山歌、歡類山歌等,百花齊放的民歌形式對於鋼琴曲的多元化發展起著借鑑作用,少數民族音樂和鋼琴曲的融合也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對於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鋼琴作品;傳承和發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隨著經濟領域的多元化,藝術領域也越來越多元繁榮發展,尤其是古典音樂與民族藝術的融合發展成為音樂藝術的發展主流趨勢,不管是作曲還是演奏上的合作,都為現代藝術作品帶來新的生機。廣西的少數民族音樂分為民間歌曲、舞蹈、說唱音樂、民間器樂、戲劇音樂,這五種各有特色,藝術元素豐富,多樣的表現手法和情感抒發是鋼琴作品中可以傳承和發展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與現代鋼琴作品結合的特點,主要針對壯族,分析了兩者融合模式的三個特點,其次依據對少數民族音樂素材成功改編的鋼琴作品實例,探析少數民族藝術元素在其中的巧妙組合,總結在鋼琴作品改編中民族音樂素材運用的技巧。

一、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與現代鋼琴作品結合的特點1.原生性模式

早在1960年時候就已經壯族和鋼琴藝術融合的作品,《劉三姐組曲》的七段舞曲,首先以鋼琴藝術演繹歌舞劇的主要場面和情景的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此後陸華柏、陳怡等不少藝術家創作了百首融合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的鋼琴作品。縱觀這些新型的融合式鋼琴作品,大體可以總結為原生、再生、新生三種模式,不同模式對於民族音樂素材的運用方式有所區別。其中原生性是指在進行鋼琴曲創作時直接將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曲目中的某一段落直接不加改變的運用在鋼琴曲中,保存曲目的原生性特徵。鋼琴曲在音樂旋律、樂曲結構、音樂形象和思想情感上都保持原有曲目的完整性,鋼琴曲的鋼琴織體、和聲變換、多聲寫法等都服從於原民族音樂例如祖蔭教授的《兒童鋼琴小曲》中的《長工歌》、《春天到》等都原封不動的保存了廣西不同少數民族歌曲的原生態曲調。《長工歌》源自於瑤族的同名民間歌曲,這是一首敘事性歌曲,從正月到臘月共十二段內容,敘述了社會底層長工們的悲慘生活。鋼琴曲沒有加入其他元素的去掉,直接保留了少數民族的原生態曲調。以原位平行三和弦為獨立的和聲層作下行線性運動,表達出原來曲目中的悽涼絕望的音樂意境。總的來說這一類的鋼琴曲目就是少數民族原生態歌曲依賴另一種載體的呈現,其音樂曲目的核心都和原曲目一模一樣,但是在鋼琴不同演奏器件的展示之下,又有區別於原曲目的多樣情感,是對民族音樂的升華,藉助鋼琴的氣質更加完整、多樣的展示出民族音樂的魅力。

2.再生性模式

再生性的改編模式是指依託於一首或者幾首類型風格的少數民族傳統音樂,進行改編或者重新組合,改編的曲調在音調、結構、情感等方面都和原曲有著密切的聯繫卻又不是完全的相同,可以看到曲子中原曲的影子,但是又有新的特點和意境。這類鋼琴曲可以說是基於原曲的二次創作,但是又不會讓人有違和感,其風格和情感更具有現當代化的氣息,因此曲目比原生性模式更常見。例如倪洪進女士的《壯鄉組曲》,作曲者因為在廣西體驗過當地的風俗習慣,所以作曲風格受到少數民族音樂的影響。此曲一共分為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是與少數民族同名的歌曲《船從遠方來》,原曲通過船這一物象來比擬男女之間的愛情。鋼琴曲將搖晃的三拍子,五聲商調式的風格改為單三部曲,曲調舒緩寧靜,給人悠閒自在的感覺。第二章取材於壯族的著名的山歌《歌圩》,鋼琴曲將原曲的二聲部唱腔和五聲羽調式改為小型迴旋曲式,展現出了壯族人民在歌圩場上相互對歌的激動熱鬧場面。類似的第三章和第三章也是依據少數民族的音樂曲目進行重新改變,這種鋼琴作品沒有完全還原民間音樂的原生態面貌,但是創作者在重組和提煉之後,曲調和樂律都得到了升華,更符合現代鋼琴樂曲的曲調樣式和抒情方式。

3.新生態模式

這種模式相比於前兩種,對於少數民族音樂的原曲運用部分更少了,大部分都是全新的曲調和韻律,只提煉出原曲中的精髓元素和氣韻,整體上新曲目還是看出少數民族音樂的傳統根基,但是其曲目不僅展示少數民族音樂,或者說只保留了少數民族音樂中短小的特性音調,改編曲目的技法和形態上都是新生性的特質,與少數民族音樂之間有神似或者形似兩種。

形似就是改編的鋼琴作品中可以明顯聽到少數民族樂曲中經典元素,聽眾可以很快地抓住兩者之間形態的相似。這類作曲是從廣西少數民族音樂中抽取或提煉其富於特性的核心因素,融合進自身曲目,不拘泥於原曲調的構架和旋律,呈現出全新內容的鋼琴曲目。相比較之下神似就沒有明顯的廣西少數民族的音樂素材在創作曲目中,聽眾不能單從曲調本身將它與少數民族的音樂聯繫起來,但是卻能感受到兩者之間隱隱的聯繫。這種作曲風格是因為創作者沒有直接使用少數民族音樂的元素,而是感受和領悟原曲目中的情感和文化內涵,理解其中的精氣神,將這種韻味的感受融合進全新曲目的創作中。這種曲目的難度明顯要比之前都要高,這要完全領悟少數民族音樂中的核心靈魂和思想情感,尤其是曲調變化所代表的情感變化,要抓住情緒變化的節點。

二、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在現代鋼琴作品中傳承和發展的實例1.基於壯族民歌元素改編的《夢幻茶山》

深入的了解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在現代鋼琴作品中的傳承和發展,還是需要對已經成功改編或者創作的曲目進行研究,挖掘其靈活運用的地方和巧妙的表達方式。《夢幻茶山》由陸建業和邱洋教授共同完成,曲目結合了壯族民間音樂的素材,加入了新興的後浪漫派、印象派的作曲技巧,在三部曲式的結構基礎上對音樂性畫面重新編排組合。曲目創作時音樂形象的抽象和具象性相互連通,貫穿整個曲目,動靜結合,強弱對比鮮明。節奏跌宕起伏,色彩和聲多元化,整首歌曲在和諧的音調中追求戲劇性的情感表達,有衝突也有緩和,整體描繪了桂西北壯族人民的生活情境。《夢幻茶山》鋼琴曲節拍緩慢,節奏速度自由,好像冬日山谷裡響起的悠揚空曠的迴響聲。因此曲譜中運用離調變調和弦進行到 A大調。就拿曲子的第一部分來分析,起始於第14小節之後,不同於主題部分的第一聲部,該部分利用三聲部的樂曲伴奏,音樂婉轉悠長,意境柔美,仿佛身處於被重重霧靄包圍的茶山的山谷之中,如夢如幻;樂曲速度是行板,調式調性起始於A大調,在一些離調和弦組合彈奏之後回到主音上。第一主題再次變奏在開始37於小節,速度為中板 ,歌曲風格延續之前的曲調,依舊隨性自由,分解和弦作為伴奏,使得主題的優美恢弘的意境得到表達,主題聲部運用八度的和音來突出旋律的流暢自在的效果,如同水聲一樣婉轉動聽。這個作品對於演奏者要求高,需要了解每個段落的不同特點,重在段落之間轉折連接的部分,清楚理解每個和弦的作用和和聲走向。演奏時要表達清楚每個段落的過渡層次和前後對比,把少數民族音樂在其中的運用發揮恰到好處,握好橫向旋律到縱向的和聲,讓人覺得兩者的融合完全適合現代音樂的審美。

2.鋼琴組曲《水墨畫》

《水墨畫》是由四首鋼琴小品一起構成的,分別是《漠上》、《藏犛》、《魚》、《大興安嶺》。組曲的題目源自於畫家吳作人先生的作品《水墨畫 》。其中第一首鋼琴小品《漠上》節奏輕鬆舒緩,曲調氣息舒暢。整首曲子分為上下部分,開頭的引子只佔了很小的一節,一個低音八度的和弦首先進入觀眾的聽覺,右手部分緊跟其後,運用同樣的音調但是不同的節奏,使原本靜謐和諧的氣氛被越來越密集的音型破入,並且在最後用兩個六連音起到由強變弱的跌宕起伏的過程。第二首小品為《藏犛》速度是快板,第一部分集中在鋼琴上的低音區,雙音的音型為主,有厚重覺來描繪出耗牛的粗獷野蠻。第三首《金魚》的速度為是行板,一開始作者就使用了不同八度上的分解和弦,給觀眾呈現出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音色清脆動聽。可以說每一首小品都是一副精彩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畫面,有俏皮可愛的也有優雅端莊的,更有熱情奔放的,整體表現了鋼琴曲和少數民族音樂素材融合的多元和精彩。

3.迴旋曲式《雨中羅城》

《雨中羅城 》源自於廣西百色羅城的麼佬族的歌曲,就是十一字腔山歌《紅花永遠迎著春天開》,改編曲中加入了印象派風格的韻味,音樂的作曲技法都體現了西洋畫風格。該曲的結構為迴旋曲式,主部速度為朦朧柔和的行板,曲目中一直有悠揚的的民歌貫穿始終。曲目最初是A徵調的由左手低聲部的延留音,中聲部大多是十六分音符,隨後引入主旋律,左手演奏讓人感覺身處於綿延細雨下的小鎮,如同走在春雨濛濛的羅城之中。右手的旋律都是單音,帶大切分休止符,猶如從遠方傳來的悠揚歌謠。插部一是以民歌旋律為基礎音調,重在展現羅城春天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美好場景,主部的第二次出現,如同民間一人在輕輕吟唱唯美的山間民謠,和左手的低聲部單音旋律的低沉形成對答和呼應,這是在民謠基礎上的改編運用。像這樣的依託於少數民族音樂的基本旋律,進行改編和意境重現的曲部隱藏在整首樂曲之中。

三、結語

本文通過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的研究,分析了其在現代鋼琴作曲中發揮的作用,民族音樂曲西洋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曲目風格,這也是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在創作,民眾在理解和推廣鋼琴作品的同時又宣揚了少數民族的音樂。近些年來經濟政治都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改革,引進來走出去風潮高漲,觀眾對於音樂作品的審美不斷提升,帶著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的琴韻樂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為新時代鋼琴藝術的發展提供新的渠道。

參考文獻:

[1]江姍珊.廣西少數民族鋼琴作品中民間器樂音樂素材的體現[J].藝術評鑑,2018(24):28-30.

[2]張唐秋君.根據廣西壯族民歌音樂元素改編的鋼琴作品的演奏與教學[D].中國音樂學院,2017.

[3]餘立.桂聲琴韻——少數民族音樂素材融入現代鋼琴作品的中國及廣西氣韻[J].藝術評鑑,2016(13):17-19.

[4]餘立.論廣西少數民族鋼琴作品《夢幻茶山》的演繹方法[J].北方音樂,2014(08):18-21+30+233.

[5]覃也倬.鋼琴作品中的廣西壯族特性表現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1.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課題《城鎮化視域下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傳承與創新研究》(課題批准號2017KY0917)

相關焦點

  • 中央音樂學院現代遠程音樂教育學院江蘇省音樂教師資格認證中心 開課通知!!!
    中央音樂學院高尖端、高品質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技術,通過網絡加面授的授課形式,進行理論學習、示範性授課、教學研討、實操課程以切實改善全國音樂教學現狀,提高音樂教師現代教育理念和音樂技術水平,發揮其作為音樂教育名師在教育教學和專業引領方面的模範帶頭作用,為提高我國音樂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 指揮棒後的音樂人生——廣西演藝集團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蔡央
    作為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蔡央一方面要擔負起學校及學院的行政和教學工作,根據音樂學院的定位和發展進行設計和規劃,肩負起向社會培養和輸送優秀學生的重任;另一方面,他要負責學院的科研創作,發表專業課題論文和學術著作,培養具有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 作曲專業 | 柏林音樂表演藝術學院 AfMB-愷撒堡 2019 冬季學校
    ) 主辦,中國珠江鋼琴集團及全球領先的藝術教育網際網路平臺 「iartschool 愛藝術+」共同協辦,其辦學水準和規模及可想而知。/重點-打擊樂公開課,介紹演奏技法, 打擊樂器與記譜法*「音樂中的節奏與即興」- 介紹爵士樂和節奏律動練習 (講座與實踐)*作曲講座:管弦樂隊音色功能在音樂創作中的歷史演變*歐洲古樂欣賞(講座),介紹羽管鍵琴,古鋼琴,古提琴- 「古樂新奏」,邀請歐洲古樂演奏家介紹相關現代音樂作品。
  • 格桑頓珠、和豔麗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發展工作室招生啟動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為傳承和發展雲南民族音樂文化,培養具有專業音樂素養又符合民族特性、民族審美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人才,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格桑頓珠、和豔麗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發展工作室」目前已開啟2020年新學年的招生。
  • 音樂周||第九屆中國—東協音樂周閉幕式音樂會
    在第13屆紅銅鼓中國—東協藝術教育成果展演的評審中,《中國—東協友誼之歌》獲得第一名。 2007年起擔任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高雅音樂進校園民族樂團的指揮和音樂講解;2011年10月擔任廣西交響樂團高校巡演指揮和音樂講解, 2009.5月應邀參加北京現代音樂節,擔任廣西藝術學院現代室內樂團在中央音樂學院的專場演出指揮;同年7月指揮廣西藝術學院現代室內樂團參加廣西第二屆音樂舞蹈比賽榮獲一等獎,2012.1月指揮廣西首部大型民族交響合唱《壯族詩情》廣西首演;6月指揮首演廣藝首部原創歌劇《大秦靈渠
  • 2021年廣西藝術學院關於藝術類本科專業招生考試辦法的公告
    (三)藝術管理專業招生設美術、演奏、演唱招考方向,具體為:  1.招收報考「02美術設計類」的美術考生;  2.招收報考「10音樂演奏類」的演奏考生;  3.招收報考「11音樂演唱類」的演唱考生。  (四)取消原「09音樂教育類」考試類別。
  • 武漢音樂學院 「2020長江鋼琴音樂獎學金」頒獎音樂會暨沈璐獨奏...
    推動高等藝術教育發展    見證音樂學子夢想綻放  12月18日,由武漢音樂學院、柏斯音樂基金會主辦,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武漢音樂學院藝術實踐處承辦,柏斯音樂集團協辦的武漢音樂學院2020長江鋼琴音樂獎學金頒獎典禮暨沈璐鋼琴獨奏音樂會在武漢音樂學院黃鐘音樂廳盛大舉行。
  • 雲南藝術學院
    現設有作曲系、聲樂系、鍵盤系、音樂教育系、管弦系、民樂系、音樂學系、現代音樂系以及雲南民族音樂研究基地、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雲南代表隊培訓基地、現代遠程音樂教育中心、鋼琴藝術指導中心、展演中心、培訓中心、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教學輔助工作室等機構。有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音樂學(專業類、師範類)3個專業,2003年,音樂學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 信職2020招生專輯走進學院: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
    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傳承於2013年的豫南道立師範學堂的藝術科,1927 年省立第二女子師範的加入即開始培養童蒙師資。早期教育(校企合作專業)、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四大重點發展的師範教育品牌專業和一枝獨秀的藝術類專業音樂表演。
  • 廣西藝術學院2021年本科招生專業(方向)、考試內容及要求
    (3分鐘內) 廣西:現場考試 09音樂教育類 音樂學(音樂教育)專業方向招收演奏、演唱、舞蹈考生,具體為:招收報考「10音樂演奏類」的演奏考生、報考
  • 【Top音樂學院】茱莉亞音樂學院
    榮獲過普立茲獎的威廉姆·舒曼(William Schuman)擔任茱莉亞音樂學院主席期間(1945-1962),學院成立了舞蹈系(1951),成為第一個把教授芭蕾和現代舞蹈教學相結合的主要教學機構。1968年又成立了四年的戲劇表演系,1969年成為林肯中心的一部分,並是林肯中心各機構中唯一以教學為主的機構。1983年,約瑟夫·波利希(Joseph W. P
  • 草原音樂學子•博士系列(七):靈芝、吳雲、宋楊、吳穎、烏日瀚
    主要承擔聲樂、地方民歌、合唱指揮等課程的教學任務。現為呼倫貝爾音樂家協會會員,內蒙古音樂家協會會員。2、2014年論文《針對不同音樂作品的多維度分析視角》入選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的「首屆『兩岸三地』音樂藝術專業博士研究生學術論壇」,並在會上宣講。
  • 中國音樂學院將舉辦一系列音樂藝術活動
    中國音樂學院將舉辦一系列音樂藝術活動 ——「劉德海音樂藝術周」「中國樂派交響樂團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光明網訊中國自古被稱為「禮樂之邦
  • 【名家談藝】原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二級教授 柒萬裡講座採訪實錄
    (創作草圖)點評——原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二級教授 柒萬裡講座採訪實錄        6月12日晚在柳州文藝沙龍,由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柳州市美術家協會承辦,柳州貝利影像俱樂部協辦的題為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  主題美術——創作講座與作品(創作草圖)點評活動,邀請到了原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設計學一級學科帶頭人
  •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轉設,南寧數字科技學院籌建加速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是廣西的獨立學院之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今年教育部提出獨立學院轉設的工作時間表,學院也積極響應;今年六月學院與改設方案出臺,規劃轉設為南寧數字科技學院並積極籌建新校區,而並非傳聞的廣西理工學院;轉設後定位於全日制應用研究型本科教育為主,兼顧發展在線教育、成人教育、職業培訓、國際教育和繼續教育,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依託吉利控股集團行業優勢,在現有法學、經濟學、工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基礎上,重點發展中央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建設急需的應用型學科專業
  • 10月26日賽事預告 | 第十屆廣西音樂舞蹈比賽
    作品主要呈現壯族女子傳承祖先意願,擇一吉日,在本家祭祀祖先之後,從香爐取出一些香灰帶回本家,放在香爐中,意欲蓋香菸嫋嫋直上升天,可以通達神靈,香氣蕩漾,可避御邪惡,孕育人類生命。此乃人類所易於美好夙願人丁興旺能聯想到之作用。表達壯民族對生兒育女繁衍後代香火延續,人丁興旺,百業爭興隆的美好夙願。
  • 廣西藝術學院:影視編導藝術考研難度、參考書目、考試難度分析
    #廣西文都,懂廣西考研,更懂你!#2020年考研廣西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專業下的影視編導藝術方向,在2019考研廣藝的招生專業目錄中叫廣播電視編導藝術。更名後其研招情況是否發生了改變?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廣西藝術學院的影視編導藝術吧。
  • 吉林藝術學院高雅音樂走進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
    11月11日,吉林藝術學院與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攜手撫琴、深度合作,兩校籤訂了《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書》。儀式上,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王豔軍表示,美育是提升審美、豐富精神、溫潤心靈、激發活力的重要源泉。近年來,國家已將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此次合作引進高校專業力量走入小學課堂,將提升藝術課程品質,豐富藝術活動形式,從而讓學生接受更高水準的藝術教育。
  • 廣西藝術學院舉行「我們的故事」2021屆畢業展
    彭婷攝人民網南寧1月11日電(沈泉池 實習生鄒婕、呂薇、彭婷)近日,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影視編導系2021屆畢業展演「我們的故事」開幕式在南寧順利舉行。本次展演活動分設兩個會場進行。其中,攝影專業靜態作品展在廣西藝術學院灕江畫派3樓舉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動態作品展在南寧市(新夢)廣影國際影城進行。
  • 南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音為有你,未來已來
    學院每年通過走訪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改進人才培養工作,不斷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目前,已經與蘇州小星星少兒舞蹈藝術學校、南陽天韻激勵教育等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這些單位每年均接受5名以上畢業生就業。2019年,經多方聯繫和實地考察,音樂學院與南陽天樂文化藝術培訓學校、南陽海音舞臺設備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籤訂了「大學生實習就業基地」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