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店的一副上聯:「人無千歲壽」,大才子對出下聯,很有哲理

2020-12-27 騰訊網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對聯文化更是意義深遠。早期的對聯被稱為楹聯,一般都是寫在桃符之上,後來造紙術發明後,對聯都用筆墨紙硯代替,這樣一來對聯的傳承變得更廣泛了。

對聯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諧音聯、拆字聯、疊字聯、重字聯等等,每一種區分,都有一定的規則限制。比如諧音聯,由於音同字不同,所以上聯和下聯皆要有諧音的詞彙才能對仗工整,同理拆字聯由於字數的拆解,那麼下聯也要考慮拆字這一層面。所以說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十分考驗一個人的詞彙量。

歷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十分鐘愛於對對子,比如宋代的大文豪蘇軾,就是對聯高手,有關蘇軾和佛印、蘇小妹之間的對聯趣事,可謂是不勝枚舉。到明朝時期,號稱對聯大師的解縉,還有一生作詩作畫的唐伯虎,也曾在對聯文學上大有建樹。

比如在《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當中,就有唐伯虎對對子的橋段,對穿腸出的上聯是「圖書裡,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僮可笑可笑」,這副上聯說的是唐伯虎在圖書館裡,沒有任何大作為。唐伯虎文思泉湧,對的下聯是:「棋盤裡,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也是暗中諷刺有些人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卻是草包一個。

說到這裡,也許大家已經看出,其實一副好的對聯,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而且還要意境深遠,或是充滿了諷刺,或是讓人有感而發,如果僅僅是局限在規章和語法上,而忽略的對聯背後所表達的含義,就會讓一副對聯大打折扣。

清朝時期的對聯文化達到了巔峰時期,古人曾說唐有詩,宋有詞,清代則有對聯。清朝的對聯文化已經普及到了千家萬戶,不但有開業的對聯,而且還有壽聯、輓聯、春聯等等。

其中就有一個棺材店老闆,最近生意很是不好,於是他就想寫一副對聯在門前招攬生意。但是棺材店的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不能說一些「歡迎光臨」的話語,也不能讓人經常來,所以在寫對聯的問題上就十分尷尬。

棺材店老闆想了很久,最終寫出了一個上聯「人無千歲壽」,但是下聯卻一直想不出來,非常犯難的佇立在門口。剛好這時從旁邊路過一位書生,這名書生在當地可是有名的才子,一眼就看到了棺材店前的上聯,和一臉躊躇的老闆。

書生上前問明緣由,原來是下聯不知如何去接,書生想了一會兒,便開口應對出下聯:「我處有長生」。

這副對聯對得很是精妙,首先上聯「人無千歲壽」的意思是說,沒有哪個人能活過千歲,甚至百歲的都很少,言外之意就是說每個人都會逝去。這副上聯合情合理,讓人看後不禁感慨良多。

而才子對的下聯「我處有長生」意思是說,這裡卻有長生的法門。古人都崇尚入土為安,認為一個人死後被埋在了土裡,其實是到了另外的世界。而下聯中的長生意思,就和棺材店做的生意不謀而合,人放到棺材裡,然後再入墓,這樣才是「求得一個圓滿」。

我們縱觀這副對聯,其實說得很委婉,但是細細品讀卻有很多的道理,堪稱是經典佳對。棺材店把這副對聯掛在了門前,家家戶戶有一些白事都首先想到這家棺材店,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隨後,有很多棺材店的老闆也請這位大才子寫對聯,比如還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莫嫌小店晦氣,或生或死,人皆有份」,下聯對:「但願尊客長壽,或早來遲,我也不催。」

這副對聯寫得也很有意思,每個人生死都是一樣的,只是有早晚的區分。但是用對聯的方式委婉表達出來,很多人卻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如果直接跟別人說:「你都快要不行了,趕緊到我這裡買個棺材吧」,估計不但找不到客人,很有可能還會被打一頓呢!

今日話題:上聯是「人無千歲壽」,你能想到更好的下聯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學習和欣賞。

文 | 國學大觀園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女子出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下聯被路過的才子對出,堪稱妙對
    這種想法很顯然是不成熟的,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其實最主要還是要看對聯的意境是否高遠,所講的道理能不能給人啟發。如果讀者能夠看到我們的對聯,不由自主想到一些事情,或者有一些頓悟,這才是一副好對聯。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
  • 上聯「老鼠娶親成故事」,網友對出下聯,成為一副妙對!
    對聯一般分為上聯和下聯兩個部分,上聯又叫出句,下聯又叫對句,這個對句的「對」字其實就是答對,由此可見,對聯其實是一種考題,也是一種高級的文字遊戲。對聯文化發展到現代,所涉及的題材有很多,比如迴文聯、隱喻聯、諧音聯、重字聯、拆字聯、偏旁部首聯等等,其中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對聯更是數不勝數。比如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鼠經常和十二地支的「子」搭配,稱為子鼠。
  • 才子出上聯:兩個荷包蛋,後來被老伯伯對出,堪稱經典
    就好比《紅樓夢》中就有很多對聯,其中的一副對聯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副對聯充滿了哲學辯證的思維,告訴我們一件事如果是真的,但是經過很多人的作假後
  • 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對出下聯,喜結良緣
    一、女子出對聯招親,才子妙對下聯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個人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時就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的千金是個才女,飽讀詩書又家境殷實,肚裡的才學和口袋裡的錢包一樣,都是鼓鼓的,這樣的稀有女生難免會曲高和寡,在婚姻這方面就更是了,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卻還沒有一個中意的人。
  • 才子出一上聯:水流花謝,時聞鳥語,友人邪魅一笑對出下聯
    對聯趣事唐伯虎是中國著名的才子、詩人,他的字在古代也非常受大家歡迎。一天,有一個富商花了重金請唐伯虎求以對聯,唐伯虎思慮良久寫到「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流水」,寓意這位商人的生意興隆,財源滾滾。有一天,他用錢給自己的兒子買了一個進士,因此非常開心,想要在家鄉人面前炫耀一下,於是在自己的門口貼上了一副對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而這個時候,剛好路過了當地的一個窮秀才,看了這副對聯之後,非常不屑於這位進士老爺的舉動,於是晚上,他就乘著沒人的時候偷偷改動了這幅對聯的一些筆畫。
  • 歷史上最尷尬的一副對聯,紅白喜事同時發生,大才子機智化解
    一副好的對聯,相當於是一首濃縮的好詩,也是智慧的結晶,由於對聯有著和詩詞相同的平仄押韻、字數相等、意境高遠等特點,從古至今一直被人追崇和把玩。最早的對聯歷史記載出自三國時代,是由前後兩句組合而成,前面的那句又稱上聯,也叫出句,後面的那句稱為下聯,也叫對句。
  • 朱元璋出上聯:老子天下第一,才子接出下聯,為何被殺?
    朱元璋對於讀書人的戒備之心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經常會在文章、奏章等文字中挑毛病,一旦發現有大不敬的地方,至少也是罷官免爵,殺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讀書人整日提心弔膽,甚至都不敢吟詩作對,生怕被揪到小辮子。
  • 乾隆出上聯「昨日黃花閨女」,美女對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而紀曉嵐卻不以為然,說道:「北方才子,遍及長城內外,老兄之言,從何談起?」,朋友應道:「我曾經到北方遊玩,出了一上聯,詢問了一些路人,但他們紛紛搖手不對!」紀曉嵐一時大感疑惑,不願相信,於是就在問道:「老兄的上聯如此之難?」,朋友應道:「一般,一般」,話音一落,便將上聯吟了出來:「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朋友話音一落,只見紀曉嵐當場哈哈大笑,說道:「這對子太簡單了,他們不屑回答,因此才以搖手示對」,朋友不解,問道:「那,他們的下聯是什麼呢?」
  • 才女上聯「天字出頭為我夫」,年輕人下聯一出,成就美好姻緣
    這一年又到了春節,女子看著張燈結彩的景象,心緒難平,她感慨自己命途多舛,悲傷之餘就隨口說了一個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副上聯是一副疊字聯,上聯中一共出現4個「關」字,下聯也要出現四個重複的字,而且位置也要相應, 是十分有難度的。正好在此時路過了一位書生,這位書生是一位大才子,文學素養也是十分深厚,但是目前仍然是單身,原因就是家中實在太窮。
  • 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一出,立即有人對出下聯,你知道是什麼嗎
    一、古代文人做出來的好對聯。比如在宋朝時期,蘇東坡跟佛印就曾做出過一副好對聯。當時兩人正在泛舟,正好遇到一條黃狗在啃一塊骨頭。蘇東坡見狀,立即來了興致,直接憋著笑給佛印出了一個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是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蘇東坡又在調皮地調侃自己了。不過他並沒有生氣,而是選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見他猛然將手中搖曳著的扇子扔到了河中,並且淡笑著對出「水流東坡屍(東坡詩)」的下聯來。
  • 乾隆出一上聯:昨日黃花閨女!美女對出的下聯非常經典
    無非是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人對出下聯,但是這個下聯得對仗工整,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稱為佳對。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鍾愛對對子,他們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閒暇之餘,還會叫上三五個好友,用對聯切磋文採,鬥個痛快。比如說北宋文豪蘇軾,明朝才子唐伯虎,清朝則有大才子紀曉嵐。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笑後妙對下聯,才女瞬間羞紅臉
    「洞中泉水流不盡」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常聽到的一句話,尤其是在城市當中,聽到這句話的人或許更少。那麼有人也許就會問了,這句話的下聯是什麼呢?古代詩句講究平平仄仄、抑揚頓挫,其實這句民間俗語也有古代詩句的韻律特點,上聯是洞中泉水流不盡,那麼它的下聯也可以說是十分工整的,下聯便是山上松柏常年青。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而有的人認為對聯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看到「天」就對「地」,看到「春花」就聯想到「秋月」,但是如果只是拘泥於這些表面文章,對聯的內涵也就大打折扣。一副好的對聯,其實關鍵還是意境2個字,意境高人一步,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啟發智慧,才是一副好的對聯。
  • 上聯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對的堪稱經典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歷經了幾千年的歲月,蘊育了許多文化和風俗,古時候科技並沒有現在發達,人們更為看重教育,通常一個有才華的人是會受到許多人的青睞的,古時候那些文人娛樂的方式也都是和文學有關的,他們會經常組織在一起,到一個山林中或者是漂亮的地方,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寫詩作對。
  • 人強命不強,求上聯,對聯皇帝朱元璋,皇帝乾隆的絕聯至今無下聯
    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 上聯出自劉伯溫,下聯出自朱元璋,這是一副豪氣萬丈的對聯,融遠大的理想與志向於其中,一張貼出來就能起到鼓舞人心增強鬥志的作用,把愛好應用到事業上,可見朱元璋的高明。
  • 縣令出一上聯:雪壓山頭,哪個尖峰敢露!秀才的下聯堪稱經典
    話說清朝道光年間,江西武寧縣有個文人叫徐若林,此人寒窗十年,但卻屢試不中,功名止於舉人,心中非常的失意,對腐朽的清廷異常的失望,於是就決定不再考試。這天,縣令將徐若林請到了縣衙,稍微寒暄了幾句後,縣令就開門見山的說道:「聽聞你能言善辯,今日我出個上聯,你若能對出下聯,本縣敬你為上賓,如不能對出下聯,以後少多管閒事」,言畢,吟出了上聯上聯:雪壓山頭,哪個尖峰敢露
  • 少女一上聯:「對對鴛鴦鳥易散」,採藥郎一下聯,抱得美人歸
    這天,孟員外與女兒一番商議後,才華橫溢的孟小姐決定以對聯招親的方式來選擇有才郎君,孟員外隨即命帳房先生書寫了對聯招親的公告,且張貼在了大門口,這消息一出,頓時轟動了福州府許多文人才子,讀書人,還有許多看熱鬧的人,將孟家圍了個水洩不通
  • 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元順帝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一副好的對聯,要求的不僅僅是對仗,還要立意深遠言之有物,如果上聯的意境和下聯的意境不匹配,那麼也不算是一副優秀的對聯。對聯有的人說很簡單,比如「星」對「月」,「天」對「地」,「千」對「萬」等等,看似是有套路可尋,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對聯是靈活多變的,如果只是為了對仗,難免會落入一潭死水之中,對聯的靈動性和趣味性就無法得到體現,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
  • 和珅使壞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乾隆怒了
    但是作詩的時間又太長,不管是五言還是七言,需要仔細思考一番,如果在場每個人都賦詩一首,花費的精力也是巨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對聯也就成為那些文人們最鍾愛的一種文學形式了。對聯和詩詞類似,但是比詩詞更加的短小精悍,通常一副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對聯的語法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押韻,上聯有多少字,下聯也要有多少字,而且動詞要對動詞,名詞要對名詞。
  • 一對新人成親,女方出一上聯:「有水有田方有米」,下聯太經典了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在五千年的長河中,充滿智慧的老祖先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文化,它們啟迪著人們的思維,增添了無限樂趣,讓人們不管是在朋友聚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