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對於很多年輕的寶媽、寶爸來說,在護理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事情。
而有些事情呢,因為我們缺乏經驗和育兒知識,很容易就會走上彎路,甚至會聽從一些老一輩人的偏方建議,讓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傷。
男孩被開水燙傷,家裡老人用「貓毛」敷臉
小孩子因為到處翻爬滾打,沒有危機意識,往往有時候就會導致一些意外的出現。
這不,前不久就有一個小男孩,因為在玩耍的過程中,被開水燙傷了臉部,本應該採取科學的辦法,但是小男孩家裡的老人,卻使出了奇葩招數。
小男孩被燙傷後,家裡的老人沒有第一時間採取安全合理的措施,也沒有送去醫院,而是用「貓毛」敷在孩子的臉上。
至於為什麼這樣做呢?這家的老人說這樣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
結果大家可能都預料到了,沒有三天的時間,小男孩的傷口開始惡化感染,這個時候家人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才發現偏方都是坑人坑己的。
事實上,孩子被燙傷,偏方可真不少
像是孩子被燙傷的情況,基本上很多孩子都遇到過,而家家戶戶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這裡所謂的「不同」,體現在治療方式上。
比如說有人說可以用醬油,也有人用牙膏,也有的家長,孩子被燙傷後,二話不說就給孩子把衣服先脫下來檢查傷口的,結果一不小心,撕扯下來一層皮……
像是這些不科學的偏方說法,說實話,真的都是坑孩子的,沒有一點用處,可能還會因為錯誤的舉措,導致傷口的感染,進一步惡化。
所以,像是這種燒燙傷的情況,作為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冷靜下來,從而採取正確恰當的處理方式,從而緩解孩子的疼痛,減少皮膚損傷,為後面的進一步恢復,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麼,孩子燙傷,科學的應急辦法是什麼呢?
孩子燙傷,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掌握三步急救法,這樣可以更好地給孩子燙傷部位恢復,爭取到寶貴的機會。
第一步:衝水
孩子被燙傷之後,我們第一時間要抱著孩子,去衝水,可以選擇自來水,因為水流速度比較均勻,對傷口產生的衝擊是一致的。
但是切記,水流速度不宜太快,因為太快會讓孩子創傷更大,此外,最好衝5分鐘左右。
這樣做,孩子燙到的地方,可以快速地降低皮膚熱度,減少二次灼傷,此外,使得傷口冷卻,可以防止燙傷的地方形成疤痕。
當然,如果孩子燙傷情況不要緊,只是紅紅的一片,那麼就可以給孩子塗抹一些燙傷的藥品,用紗布輕輕包裹就行了。
第二步:幫孩子檢查傷口
在經歷第一步的衝洗之後,我們就可以繼續第二步了,那就是幫助孩子檢查傷口,這個時候切記,不需要塗抹任何醬油、牙膏等物品,以免引起傷口感染。
在給孩子檢查傷口的時候,如果需要脫衣服檢查的話,最好不要生拉硬拽,最好是用水把衣服浸泡後,再去除,當然也可以用剪刀,把孩子燙傷部位的衣服剪開,從而檢查傷口。
第三步:送醫
在檢查完後,如果孩子的傷口起泡、脫皮,那麼這個時候,就要用無菌紗布,把孩子燙傷的地方蓋住,然後送到就近的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當然,不要聽信一些偏方或者土辦法,因為都有可能增加孩子感染的可能性,無論情況是大是小,只要自己無法判斷,都應該及時送醫。
忒咪媽媽寄語:
事實上,在過去的時候,因為醫療設施不太完善,所以很多老一輩人都從各個地方,了解到一些土方法和偏方,但實際上,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反而會適得其反。
所以說,各位年輕的家長們,雖然老一輩人有充分的育兒經驗,但是有時候我們還是要去分辨和判斷,哪些是正確科學的,哪些是糟粕錯誤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孩子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
關於孩子燙傷,你還知道哪些不科學的偏方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