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校友聯會長:籌國中生華文班基金助推華教

2021-01-09 中國僑網
大馬校友聯會長:籌國中生華文班基金助推華教

    雪隆校友聯訪問《南洋商報》, 雙方代表於交流會後合攝。左起馮運達、周其輝、葉全發、吳治平、沈小珍、範忠星、駱福榮、黃美韻及區永強。

  中國僑網10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導,馬來西亞雪隆校友聯呼籲家長多注重孩子學習華文,不要為了要求孩子在大馬教育文憑中考得優越成績而放棄華文科。

  該會指,雪隆區原本有1200名學生進修華文,但自政府取消初中評估考試(PMR)後,學生就降至約800人,國中華文班人數不斷下降可想而知。

  因此,配合11月7日舉行的「2015年校友聯之夜」,該會將籌募國中生華文進修班基金,為鼓勵更多國中生報讀及報考華文繼續貢獻力量。

  校友聯會長吳治平說,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政府不重視國中的華文正課,而初中評估考試於數年前取消後,更岀現國中生念華文科人數越來越少的趨勢,必須有更多努力鼓勵華裔子弟念華文及報考華文。

  他說,國立師範學院及國立大學中文系的學生,為來自國民型中學或國中考獲華文及格的學生,如果有關畢業生因沒有念華文或華文科不及格,師訓學院及中文系將缺少學生來源,而華文教育將面臨消亡的厄運。

  吳治平說,目前雪隆區共有11個地點開辦華文進修班,學生們除了在校友聯會所開辦華文進修班外,也在該會商借的華小課室上課,有關學生主要是來自無開辦華文班或華文班非在正課時間的國中。少數在國中母語班的學生,也報讀華文進修班,以爭取更佳成績。

  華文進修班的教師則是來自國中,他們大多由華校督學介紹,而且都很有服務精神,只領取校友聯提供的些微津貼,其實若他們在外面開設補習班,收入將遠遠超過這個數目。

  今年的校友聯之夜將於11月7日晚7時在吉隆坡舊巴生路崇文華小禮堂舉行。

  吳治平說,雪隆校友聯將聯合巴生區的華校組織,於11月15日在巴生興華中學禮堂舉行「華文進修講座會」,喚醒人們重視對華文的學習。

  他說,大力贊助該講座會的巴生濱華獨中董事長謝松坤博士,屆時將親自為講座會站臺,現身說法講解如何受惠於華文教育。

  講座會共有3名主講人,他們是華總永久榮譽會長丹斯裡吳德芳、陳瑞玉老師及葉秀鳳老師。講題內容將包括華文的重要性,存在著什麼危機,以及學習華文的好處等。

【編輯:梁異】

相關焦點

  • 師生重逢萌生開班念頭 大馬國中生爭入華文班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鄭振輝攝)  中新網2月2日電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在八打靈發展華小工委會發揮「民間力量」所開辦的華文班中,有這樣一群中學生,儘管是在周六,他們仍然乖乖坐在華小的課室裡上課,他們願意犧牲周末玩樂休息的時間,只因為不願放棄學習母語的機會。  據了解,這個華文班開辦之初旨在讓國中生進修華文,鼓勵他們報考華文科,作為未來華小的師資來源。
  • 權益大年績優基金頻現 如何精選中生代基金經理產品?
    權益大年績優基金頻現   如何精選中生代基金經理產品?  今年是權益基金的大年,爆款基金頻現,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出現了限購現象。限制100萬元、200萬元大額資金申購,對普通投資者影響不大,如果遇到每天限購1000元、5000元的基金,投資者該怎麼操作?是繼續追隨還是果斷放棄?
  • 大馬羽總會長諾扎再放豪言 4年後重回頂尖 球迷:洗洗睡吧
    近日,會長諾扎表示:我們會在4年後讓大馬羽毛球重回世界頂尖,並直言不諱點出謝抒芽、鄒美君/李明豔之所以沒被踢出國家隊,是因為她們拿到奧運資格不難。諾扎指出目前大馬羽球國家隊員陣容相對更年輕,只要耐心給予他們時間成長,他們能在4年後帶領大馬羽球隊重回世界行列。如果青年球員有亮眼的表現,大馬羽協會栽培他們,就像韓國隊如果能培養出17歲的安洗瑩,大馬也能。
  • 華映光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映資本是一家TMT領域風險投資機構,在移動網際網路和媒體娛樂領域有廣泛的投資布局。 華映資本的投資以專注見長,是國內*早布局移動網際網路的人民幣基金之一,以流量入口和變現方式為分類邏輯,在文化娛樂、消費升級、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服務等核心領域行業,實現了廣泛的布局式投資。
  • 韓籍學生就讀大馬國民型中學 嘆華文難學但不放棄
    韓籍學生就讀大馬國民型中學 嘆華文難學但不放棄   鄭雅現(Jeong Ah Hyun)在20日大馬教育文憑考試發榜中,取得9A、1B+及1B,其華文科目考獲「B」,至於馬來語成績則考到「A-」。  17歲的鄭雅現於1999年,約3歲時與父母及姐姐來到檳城生活,父母將她送入檳華幼兒園,過後就讀丹絨武雅漢民小學,後進入恆毅中學。她說,在幼兒園及小學時開始接觸華文,但在學校大部分時間都說英文。
  • 世界最高大馬種百威克萊茲代爾馬首度赴華
    圖為啟程儀式。   在百威克萊茲代爾馬首度赴華慶祝中國馬年的啟程儀式上,聖路易斯市市長弗朗西斯·斯雷稱,聖路易斯市有著眾多文化遺產,從代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大拱門,到紅衣主教棒球隊,再到交響樂團,都是這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極具象徵意義的百威克萊茲代爾馬同樣也是聖路易斯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著樂觀主義、歡慶和期待美好時刻的經典美式價值觀。
  • 馬來西亞華總總會長籲華社支援水災災區
    馬來西亞華總總會長籲華社支援水災災區
  • 東證睿華 : 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東證睿華 : 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時間:2020年10月28日 21:31:16&nbsp中財網 原標題:東證睿華 : 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東方紅睿華滬港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 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編制日期:2020年10月27日 送出日期:2020年10月29日 本概要提供本基金的重要信息
  • 中基協原副會長鍾蓉薩離職,服務基金業8年有口皆碑
    來源:藍鯨財經1月7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官網的協會領導名單顯示,高天紅擔任中基協黨委委員、副會長。高天紅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2002年進入中國證監會工作,歷任基金監管部副處長、私募基金監管部處長、市場監管二部處長。
  • 金融撬動創新:12億智慧財產權基金助推成都發展
    運營基金通過母基金的方式,聯合投資機構、產業功能區運營機構、高校院所等合作發起設立多支圍繞成都市新經濟產業領域和重點產業領域的智慧財產權運營子基金。2019年3月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正式運營,截至目前財政出資1.5億元,聯合創投機構及社會投資者組建3支智慧財產權運營子基金,基金規模達12.13億元,財政資金放大8倍。待剩餘1.5億出資完畢後,子基金總規模有望突破20億。
  • 肩負栽培華小師資責任 大馬國民型中學逆境求存
    「這是因為國民型中學吸收大部份的華小畢業生,同時又是培育最多華小以及國民型中學師資的搖籃,單是這點,作為華教團體,我們能不關心國民型中學嗎?」  他說,目前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國民型中學董事部的操作與功能,而董事部與校長的配合更是確保國民型中學得以擺脫困境的關鍵之一。
  • 創新大馬口味粵菜 華裔廚師勇奪「亞洲廚神」
    (馬來西亞《詩華日報》)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今年49歲,有30年掌廚經驗的馬來西亞富麗華酒家老闆楊萬強,日前代表大馬姑蘇廚業茶酒樓家公會,參加在中國宜興舉行的「2015亞洲國際廚神(宜興)挑戰賽會」榮獲冠軍團隊。  楊萬強近日率領一支3人團隊,參加了此次大賽,與來自泰國、韓國、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數十組廚藝高手競爭。
  • 2020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舉行,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髮布
    鍾惦棐基金是繼吳天明青年電影基金之後,中國電影基金會第二支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專項基金,將用於助推鍾惦棐先生付出畢生心血的電影評論工作發展,弘揚其電影理論與批評的學術精神,搭建專業性電影評論工作交流平臺,開展全國性電影評論學術活動、培訓工作及相關公益活動等。助推重慶影視城建設發展,踐行電影強國使命。
  • 大馬女生被殺案或改變大馬留學版圖~馬來西亞又增4新感染群
    大馬留學生擔憂臺灣治安,中國大陸成為另一選擇,此消彼長,勢將改變大馬留學版圖。24歲馬來西亞籍留臺女大學生鍾筱玲日前從校園返回住處途中被人殺害,在大馬及臺灣引起熱議。這是今年第二起大馬女生在臺被謀害事件,對大馬華社造成重大心理衝擊,人們開始對臺灣治安產生質疑。
  • 教師無華文資質引擔憂 大馬國民型中學恐「變質」
    教師無華文資質引擔憂 大馬國民型中學恐「變質」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導,馬來西亞國民型華文中學發展理事會主席林榮華指出,由於很多華文教師沒有華文資質,大馬部分國民型華文中學有「變質」的危險。
  • 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在江津成立
    人民網重慶12月19日電 18日,中國電影基金會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髮布儀式暨2020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活動在重慶江津舉行。活動當天,以中國優秀文藝評論家、電影理論和批評家,中國電影理論與批評史上標誌性的理論家鍾惦棐命名的專項基金成立。
  • 菲媒:菲律賓華社救災基金助力當地抗疫
    【來源:中國僑網】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包括菲律賓GMA新聞網、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等多家菲律賓媒體報導菲律賓華社通過菲律賓華社救災基金(FCCCF)籌集2.65億比索捐款,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柬華總會再向坤塔寶花基金移交善款
    【本報消息】25日上午,柬華理事總會會長方僑生公爵將柬華總會募集的17億3518萬8441柬幣和5萬5600美元善款移交給坤塔寶花兒童醫院基金會主席翁本莫尼洛國務部長
  • 創意主辦內部賽 大馬羽總助保持新鮮感
    創意主辦內部賽 大馬羽總助保持新鮮感
  • 在大馬講華語,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 針尖多味聽覺館
    二十啷噹歲的大馬華人朋友,他們平時關注什麼?從小到大,他們要學習幾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