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簡化字

2021-02-14 科學之舟

有個臺胞去了趟大陸,看到有用繁體字寫的招牌,便欣然嘆道:「大陸人民正在拋棄簡體字。」有位港胞接到中國新聞社新設的全球資訊網,發現用的是繁體字,也讚嘆 主持人心胸好寬廣。他們都不知道,在大陸,凡是與港澳臺同胞有關的場合,為了讓他們不至於成為文盲,使用繁體字是個沿用了十幾、二十年的慣例,《人民日 報》海外版不也發行了好幾年的繁體版後來因為大陸留學生去提意見才改成簡體的嗎?這是跟「拋棄簡體字」、「心胸好寬廣」毫無關係的,倒可以說反映了簡體字 使用者的自信,該用繁體時就用繁體,不害怕被繁體取代。反觀臺灣,可曾有過這樣的自信?可曾在與大陸同胞有關的場合用過簡體字?從前我撿到的從金門漂過來 的宣傳品,也都是用繁體字寫的呢。

這也可以說明在大陸並不強迫使用簡體字。華國鋒當主席後曾經推行試用第二套簡體字方案,也僅僅是試 行,並非強行。這一套方案也是從民間收集來的,有許多字從前和現在都在民間流行,民意基礎是有的,但試行了幾個月後就收回了,原因無非是:一、第一套方案 已在大陸通行二十年,大家已經習慣,再創新不容易;二、簡得太厲害,的確會造成識別上的混亂,如一個方框寫小了是「口」,寫大了是「國」,印刷體還好,手 寫可就不容易分辨了,想把常用的幾千個漢字全簡化成六筆以下是不實際的。這套方案的失敗反襯了第一套方案(即今天大陸的用字標準)的合理,它的被收回也證 明了簡化字的推行從來不是強制的。

有臺胞說,他不反對簡化字,但是反對共產黨「裁剪」簡化字。我不知道他所謂的「裁剪」是什麼意思。本來一個字可能有幾種簡化寫法,共產黨組織 專家對它們進行歸納整理,確定一種寫法為標準在全國通行,如果這就是「裁剪」的話,我支持這樣的裁剪,因為為了便於閱讀,文字必須有一個通用標準,幾乎每 個國家都有一個權威的機構在制定詞法、句法的標準,在大陸這個機構就是「文字改革委員會」,它不僅簡化漢字,而且廢除異體字,從而使中國大陸有了用字標 準。常用漢字不過五六千,但以前幾乎每個字都有兩種以上的寫法(比如大家熟知的「回」有四種寫法),有的寫法差別極大,相當於要記幾萬字才算是真正掌握了 常用漢字,徒然增加識字負擔。我看臺灣缺少的正是這樣一個委員會。臺胞說臺灣民間也用簡體字,但是沒有一個權威機構制定簡化標準,學校又不統一教,必然是 各寫各的,各行其是,那才叫混亂。有人說「讓市場來決定一切」,需知市場並非萬能的,在文字上更是如此,一個字有幾種寫法,有時很難使所有的人都逐漸採用 同一種寫法,因此標準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的,在約定俗成的基礎上更需要有權威的整理。秦始皇實行「書同文」,統一了漢字字體,共產黨簡化漢字、消滅異體 字,統一了漢字寫法,這種「統一」都必須靠強有力的專制政權來完成,也都是造福後代子孫的功德無量的大事。

還有的臺胞說,現在電腦普及了,使用簡體繁體對於電腦都一樣了。且不說現在中文打字速度仍然趕不上手寫,即使有一天趕上了,電腦也是不可能完全取代手寫的。英文打字可謂迅速,美國 的筆記型電腦也可謂普及,但我還沒見過有誰是用電腦作筆記的。難道為了保存繁體字,就必須剝奪漢字的手寫功能?

還有的說,簡體字破壞中華文化,因為古籍沒法簡化,用簡體字就看不了古文了。這種論調,反映了某些繁體字使用者的無知的狂妄自大。古籍是可以轉成簡體字出版的,而且一般不會引 起閱讀上的困難。中國大陸用簡體字出版了大量的古籍,中學語文課本約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古文,也用簡體字印刷,並沒有因此就看不懂、沒法教學了。更不必說 為了保存古籍原貌,大陸還有一些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類的出版社專門出版繁體字版古籍,而會簡化字的人,幾乎都無師自通看得懂繁體字。

 1994.

關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的讀者請購買

《科舟求健》《方舟子自選集》讓自己獲得更全面的科學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鮮為人知的簡化字方案,它不是老毛提出來的
    可能並沒有存在父子對話,只是消解一下毛的愚蠢。這就好,只要不要誤了自己的孩子就好。繁體字多數有文化的人喜歡,因為代表著漢字源流和演變的過程,有中國傳統的漢字之美。很多簡化字則把漢字組字的原意給破壞了,很可惜。我相信大部分人,並不知道簡化字方案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估計很多人認為簡化字是解放後搞的。甚至有人認為是最近三十年搞的。
  • 簡化字是怎麼來的?它可不是殘體字,沒有它中國就是第二個印度
    拼音化、簡化字都是為了降低識字難度、快速學習文字的方法。事實證明,先教注音字母,再教拼音規律,然後集中教大數量的常用字並注音的「速成識字法」確有奇效。在部隊實行時,戰士們一天可以學習一兩百個漢字,大約在150個小時的教學時間內,就可以達成原本看著遙不可及的1500-2000個漢字識讀的目標,實現脫盲。
  • 「二簡字」不是二次元簡化字,請不要因三次元的無知讓二次元背鍋
    事件的導火索是三次元用「歺」字嘲諷二次元害人不淺,結果被網友反駁「歺」是國家第二次漢字簡化字,並非二次元發明的簡化字。殊不知,「二簡字」不是二次元簡化字,請不要因部分群體的無知讓二次元背鍋。雖然有被帶跑偏的無知網友,但還是有部分網民指出「二簡字」不是二次元簡化字,是國家第二次漢字簡化字。階段二:二次元懂個二次元簡化字就以為自己文化人了?10月31日,同一人再次發帖,主題內容《二次元懂個二次元簡化字就以為自己文化人了?》,配圖是第一個帖子被「知識打臉」的截圖。
  • 這些用力過猛的二次簡化字,爸媽認識你卻不認識
    眼見反響不錯,1964年文字改革委員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裡面一共收錄了兩千多個簡化漢字,全是學者們謹慎梳理古代俗體簡體字形得來的,每一個都能讓人閉嘴驚豔我們如今熟悉的簡化字,大部分正是出自這一版。 但問題是,簡化漢字這種事玩high了就根本停不下來。看著已經推行的簡化字,總覺得還可以再「簡」一點。於是,這一次用力過猛了。
  • 「改天再談、改天再聊」英語怎麼說?
    talk about it another time:改天再談吧。talk about it another day:改天再聊。Mr Mike... Anyway, we'll talk about thatanother time.
  • 人首先要活下去,然後再談對社會的貢獻,再談工作
    睡眠是養生的第一方法,是健康的重要的保證,如果連睡眠都保證不了,那麼你談健康,我覺得是徒勞無益的。所以我的觀點是,跟你的健康相比,健康排在前面。人首先要活下去,然後再談對社會的貢獻,再談工作。現代人其實並不是每天工作工作深夜,絕大多數人什麼事被雜七雜八的事拖到深夜了。
  • 再談觀念——《天道》
    我已經兩次談過觀念了,我似乎本能地更關心觀念的更替,自認為自己就是《天道》中趴井沿的人,我不知道這份高估是好還是壞,且絮叨絮叨。但這也是我覺得它值得拿來思考的價值,我們習慣了以物質反推精神文化的方法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樣的物質財富才有可能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可這種方法一旦到了丈母娘那談彩禮我們這種男人乃至整個社會法律都要明文反對了。金錢不是衡量一個女婿是好與壞的標準,那客觀就能反推主觀為什麼我們就欣然接受了呢?這很矛盾但又很不矛盾,矛盾的是他們互相衝突,不矛盾的是如果他們之間的衝突就是一種觀念呢?
  • 漢字故事:談「長」的由來——就是一個掛杖而行的長髮老人
    這個「長」字,應是先撇後橫,再一豎勾,最後一捺。這是根據草書寫法楷化而來簡化字中,根據草書寫法楷化的字是很多的,如婦、辦、報、斷、車、頭、歸、還、盡等等,這都可從草書描摩它筆順,不能總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寫字喲!漢字「長」詞義的引申規律,是比較清楚的。長,從長發之「長」,引申為表時間的長久之「長」。人有某種技能、特長,與長短相似,長又引申為擅長之「長」。
  • 人到中年,再好的婚姻,也要談錢
    人到中年,再好的婚姻,也要談錢。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小雪就是最現實的一個例子。好的婚姻裡頭,一半是沉甸甸的錢,一半才是穩穩的幸福。但是很多男生不懂,甚至覺得女人不能、也不該和他們談錢,否則就是拜金。著名主持人塗磊曾說過,世界上有兩種男人,一種是討厭女人跟他談錢,一種他自己主動跟女人談錢。
  • 《老神再在》節選賞析【老丁解惑】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微信名稱,快速關注【老丁解惑】平臺老神:改變,發現全新的自己本文作者——謝明傑著有臺灣版「與神對話」——《老神再在》 很多人每天談「改變」。  分享師兄老丁解讀:謝明傑是老丁強烈推薦的一個華人導師,他的老神再在三部曲寫的非常好,尤其是第三步破繭成蝶,適合已經入靈修門,找到一些規律但是還有卡住感覺的朋友,老丁到現在也沒看完,能量特別大,沒看一段都要思考很長時間,老丁的感受是謝明傑不是聽課或者學習成的,是自己悟出來的,絕不是參照尼爾的與神對話寫的老神再在
  • 張栢芝十年後再談「豔照門」事件
    張栢芝十年後再談「豔照門」事件,稱自己從不後悔過往,要往前看近日,張栢芝受邀參加綜藝《女人30+》,暢談多年來的人生經歷,這也是張栢芝誕下第三子之後的綜藝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