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歷史和傳說好多都是他的仇敵和被他統治過的民族所寫而流傳後世的。因此,戰爭、殺戮、兇殘、毀滅成了他性格的代名詞。成吉思汗殺的都是他的敵人,從沒殺過一個功臣。成吉思汗和那些得了天下後殺掉所有功臣的帝王相比哪個兇殘?殺十個敵人和殺十個朋友比,哪個又更狠毒?成吉思汗在建國後分封功臣時實行「犯九罪而不罰」一說。有人曾問為什麼實施這樣的做法?成吉思汗說:「人都有老的時候,也有糊塗一時的時候。我現在能記住他們為我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功績,如果哪一天我犯下對不起我的功臣的錯誤時,也許對我對他們來說都是遺憾終身。現在用法典來約束我自己,這樣我們君與臣才能真正一生一世「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歷史上有些帝王得到天下後把自己的功臣和戰將像拔蘿蔔一樣一個個拔掉,就是留下來的也在他身旁提心弔膽、生不如死,惟恐犯下滔天大罪,以致株連九族。更不要說那些為他出生入死、九死一生的士兵們早讓他忘到九霄雲外,哪兒能管他們飢腸轆轆、衣不裹腹的艱辛,甚至恨不得他們早點死掉,把功績和榮耀都攬在自己一人身上。
成吉思汗卻恰恰相反,他並不是獲得江山後卸磨殺驢之人。在十三世紀戰爭中退下來的老戰士們都得到了他的安置,並給予生活保障,使他們的晚年在溫飽和幸福中度過,在法典裡還寫進扶老敬老的規定。對於功臣,他更是給予充分的獎賞和信任。無論是奴隸、平民還是貴族,只要為他出過力,都會得到他豐厚的獎賞並教育他的子孫們世世代代記住他們的功績。者勒蔑曾是打鐵的奴隸,後在成吉思汗的麾下屢建奇功並多次救過成吉思汗而成為四勇之一,為報答他的忠勇,成吉思汗把女兒華蔭公主下嫁給他的兒子也孫額貼,也孫額貼是個高大魁梧、虎背熊腰的勇士,在戰爭中可以幾天不吃不喝不睡而精力旺盛,但成吉思汗說:「此人不能為將,也不能領兵打仗」大家問為什麼時,成吉思汗說:「為將者首先考慮士兵們的身體力行,要觀察到他們是不是累了、渴了、餓了、困了。而也孫額貼把別人想的和他一樣,會把士兵累垮的」。多麼溫馨、體貼,愛兵如子不是嘴上說的而應像成吉思汗這樣每時每刻想在心裡。
難怪在上個世紀末,日本公務員考核中問他們心目中的完美老闆是誰時,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非日本人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用人確有他獨到之處,從奴隸、鐵匠、牧馬人、戰場上撿來的孩子、死敵等變成後來大蒙古帝國的國王、眾人之長、萬戶侯、斷事官、名將。而且每個人都出色地完成分內之事,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如果談孝子,成吉思汗是最大的孝子,無論在兒時相依為命,還是建國時期和戰爭年代他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母親的感受,在他和兄弟朋友之間發生矛盾時,只要他母親出面他都會言聽計從,更難能可貴的是每次大戰後在戰場上撿來的孩子都送給母親撫養,用這種辦法來撫平女人天生厭惡戰爭和流血而傷感的心。
對自己的妻子成吉思汗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他對愛妻始終不離不棄,當孛爾貼被蔑兒乞人掠走後,他團結所有力量,義無反顧地把愛妻奪了回來,對妻子更加疼愛,並且恩愛終身。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吧,那個中原人傳頌的愛民如子的仁君劉備,聽到他的兩個妻子被呂布奪走後慷慨地說:「女人只不過是衣服」,這句話他的媽媽、姐姐、妹妹和女兒聽了會不會傷心?可他傷了全人類的一半——女人的心。比起他,成吉思汗不愧是美國雜誌評出來的「保護女權主義的第一帝王」。成吉思汗對三個妃子也是呵護有加公平對待,打奈曼隨駕出徵的是也速幹,西徵隨駕的是呼蘭,滅西夏隨駕的是耶遂,至於那個在成吉思汗最困難時只照顧過他三天的合答安,他一生留在身邊疼愛到死。
成吉思汗教育孩子時說最多的是「人不能出爾反爾,不能恃強凌弱,更不能喜新厭舊」無論到哪你拍著胸脯告訴對方「我是蒙古人」的時候得到的是誠實,可信,厚道的民族品牌。這就是成吉思汗人格魅力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貴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