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聊齋》之農人:狐狸精作祟害人,勇農夫行善伏妖

2020-12-23 每日解說

詩一:

阿紫倉皇競遁形,荷鋤戴笠儼神靈。

人間敕勒非無咒,合與秧歌一例聽。

詩二:

侵宅擾民是妖狐,誰家女兒遭荼毒?

堪嘆符咒皆無用,不如荷鋤一農夫。

圖/《聊齋》農人伏妖狐

農夫李三在山下田地裡鋤草,時將正午,妻子總會提著陶罐趕來送飯。

到了地頭放下陶罐,妻子遠遠跟他打過招呼,折返回家。李三一邊喝著溫熱的菜粥,一邊目送妻子走遠,夫妻二人男耕女織,日復一日。吃飽後,他習慣將陶罐放在地頭,傍晚再帶回家。

可這一日,明明罐中還剩下少半菜粥,可等他收工時,罐中竟已空空如也。隨後幾天也是如此。

李三心下犯疑,從此一邊勞作,一邊不忘留心陶罐。終於,被他發現一隻狐狸悄悄竄近,趁他不備,大模大樣將腦袋伸進罐子去吃裡面的剩飯。

李三心下咒罵:「這倒黴鬼膽大包天!」扛著鋤頭躡手躡腳逼近,趁狐狸吃得正香,揮動鋤頭重重砸了下去。狐狸被打了個正著,身上吃痛,想要縮回腦袋逃跑,可急切間偏偏卡在罐中,越忙越是掙脫不出。

李三恨它可惡,攆著狐狸一陣窮追猛打,狐狸頂著陶罐胡蹦亂跳,急得吱呀亂叫。

正慌不擇路,忽然一跤栽倒,頭上陶罐可巧撞碎在田邊石頭上,這才露出腦袋,一眼瞧見李三兇神惡煞的模樣,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亂竄上一道山梁,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真是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從此再也不敢跑來偷吃。

多年以後,山南有一戶富貴人家的女兒,不知為何總被狐狸精上身,遍請法師高人,又是畫符,又是念咒,總不見效。時日一長,一家人被折騰得雞犬不寧。

狐狸精見這家人束手無策,好不得意,每每揚言,說:「小小紙上的玩意,還想奈何我麼?」

這家女兒被它折磨得夠嗆,只得奉承道:「大仙道術高深,您屈尊降臨,是我家的福氣,能夠供奉您,與您永遠交好,也是小女子一家的榮幸。」一頓迷魂湯之後,女子又小心試探:「大仙本領通天,一定天不怕地不怕,天生無所畏懼嘍?」

狐狸精不覺飄飄然,道:「本大仙當然什麼都不怕,更不會怕人。」一時說漏了嘴,咬牙切齒說:「恨只恨十年前我在山北邊修行,有一次見田邊有一罐米粥,於是上前享用。才剛下口,不知從哪兒冒出個魯莽漢子,頭戴一頂大葦笠,手持一柄彎脖子兵刃,面目兇惡,不由分說上來就是一頓趕打,可憐我幾乎命喪他手。哼,好在吉人自有天相,令我從容避走,修成今日道行。嗐,這兇神惡煞的賊子,本大仙如今想起來還心有餘悸哩,有朝一日,再撞到我手上,看我怎麼消遣他!」這狐狸精只是嘴硬。

女子忙將這話轉述父母。父親別無良策,想要找到狐狸精懼怕的這人來制服它,又不知姓名住處,無從下手。

偶然一次,他家一個僕人恰好到山北的村子辦事,在道上遇見熟人,無意間提起狐狸精自稱被人趕打,幾乎身死一事。天也湊巧,一人從旁經過聽到這話,於是停下來,驚奇道:「哎呀,你說的正應了我早年間親身經歷過的一樁舊事,莫非當年被我打過的那隻狐狸,如今竟然成精作怪了?」這人正是農夫李三。

僕人聽了又是驚異,又是歡喜,趕忙跑回家稟報主人。主人大喜過望,命他立即駕車邀請李三來家。

見到李三,這家主人先是向他致謝,又說出制服狐狸精的法子。李三不禁為難:「從前確實有過這一碼事,但不一定就是現在這隻狐狸。何況就算是它,它如今既能成精作怪,怎麼會害怕我一個小小農夫呢?」

這家主人再三請求他務必幫忙。

李三推辭不得,只得應承下來。於是扮作當年的模樣裝束,逕自奔進小姐的閨房,掄起鋤頭重重砸在地上,厲聲罵道:「好呀,我天天找你找不著,原來你竟躲在這裡逍遙。今天再落在我手裡,看我還饒不饒你?」說著暴喝一聲,如晴空起個焦雷。

圖/《聊齋全圖》之農人

狐狸精一見是他,嚇得六神無主,早將什麼「報仇雪恨」丟去九霄雲外,只落得個邊竄邊號,不住哀求他手下留情。

農夫邊攆邊叱,道:「饒你不得!」鋤頭在地下一陣亂搗,狐狸精嚇了個肝膽俱裂,邊跑邊哭邊求。農夫這才鬆口道:「你聽著,從今以後,再不許來這裡,更不許害人。否則,小心你的性命……」狐狸忙不迭連聲答應,趁著他手下稍緩,奪門鼠竄而去,從此再也不敢出來禍害人。

這一家人這才平安無事。

人常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於這隻作祟害人的狐狸而言,卻也是「自遭農夫打,十年怕鋤耙。」便是有天大的能為,再大的口氣,一見農夫面,已先怯了三分,果然惡人自有「一物降。」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聊齋故事|狐狸精死活要給書生當媳婦,請巫師作法後跪地求饒
    諸如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把嶽家上下弄的痛苦不堪,大家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七嘴八舌地站在門外辱罵那狐狸精,嶽九幾次警告家裡人別罵了,那狐狸精會聽到的,可剛說完這句話,那狐狸就在房梁上說我已經聽見了,隨即作祟的就更厲害了。
  • 狐狸是怎樣從受人崇敬的狐仙變成人人喊打狐狸精的?
    因為影視劇受眾廣,所以我們對狐狸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人喊打的狐狸精, 而在古代,狐狸其實是受人崇敬的狐仙,並且是吉祥的象徵。據說大禹治水時遇見九尾白狐,娶她為妻,生下了夏朝第一位君主。從那時開始,狐狸就被作為圖騰,被視為吉祥的象徵,受人崇拜。
  • 《聊齋》中的狐文化
    其中,狐多以「狐狸精」這一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狐妖在古代小說中常以魅惑男子的淫蕩面目出現。據資料顯示最早記載狐妖這一神話傳說的的是西漢的《焦式易林》,但這一時期的狐妖主要是對女性的騷擾,而且還沒有幻化為人型。南北朝時期對於狐妖的描寫更加豐富,《搜神記》中已有完整的狐媚人的故事,既我們所說的狐狸精。
  • 白話聊齋故事:狐狸翻譯官
    (重溫聊齋系列140篇《司訓》) 這篇聊齋故事,也是刻畫學官們醜態的,而且狐狸精還摻和進來了。不過,狐狸精只是一個配角,在整篇故事裡,處於可有可無的角色。狐狸精隱藏在聊齋生的身邊,別人對他說的話,狐狸精聽見後,湊近聊齋生的耳邊小聲說給他聽。奇怪的是,聊齋生聽不清別人的話,卻能聽見狐狸精的話。聊齋生能看見狐狸精,別人卻都看不見。有了狐狸精的幫助,別人都不知道聊齋生耳朵聾了,他在工作上也沒有出現絲毫差錯。 就這樣過了五六年,狐狸精要去修煉,不能陪在聊齋生的身邊了。
  • 看完《姜子牙》,我們來說說狐狸精吧
    」的描寫,數量最多、質量最優的無過於《聊齋志異》。不過《聊齋》裡的狐狸絕大部分都是好狐狸,不僅不害人,還會主動「帶著我的妹妹、帶著我的嫁妝」來滿足窮書生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罵一個人「狐狸精」的時候,基本上說的也是妲己。就這樣,妲己幾乎和(壞)狐狸精被劃上了等號。
  • 【中元節專輯】狐狸精是怎樣煉成的
    能知千裡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 另外,幹寶《搜神記》亦道:「千歲之狐起為美女。」唐徐堅的《初學記》中則有:「千歲之狐為淫婦,百歲之狐為美女。」說法大同小異。 狐狸精越老越美,羨煞我等凡夫俗子。而且這些化為美人的狐狸精,性能力和性慾都非常強,是以性交的方式來作祟。其實從自然的角度來看,狐狸在做愛能力上並沒有一枝獨秀。
  • 聊齋:蓮香
    系列文:(點擊藍字即可跳轉)聊齋:葛巾(上)聊齋:葛巾(下)聊齋:畫皮聊齋:噴水聊齋:顏氏聊齋:花姑子聊齋:姐妹易嫁聊齋:木雕美人聊齋:羅剎海市(上)聊齋:羅剎海市(下)聊齋:冤獄1桑子明被女鬼迷住的事情越傳越玄乎。
  • 《聊齋豔譚》約炮守則之:別和陌生人滾床單
    從五通神逐個擊破狐妖心防與之纏綿、姐妹呷醋互相妒忌友誼分崩離析,到發覺陰謀重拾團結聯合抗敵,也算跌宕百轉、緊扣心弦,加之妾意郎情的床笫「激戰」和生猛的露肉,看得人臉燙心跳、荷爾蒙作祟自不在話下。豈料這看來弱不禁風的娉婷小娘子卻是得道狐狸精,以障眼法幻化出胸大臀翹的美女若干,威武雄壯的猛漢們又親又抱,結果當然是被狠狠整蠱:
  • 《聊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
    《聊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男主馮生是由泰國演員TAE飾演,他之前也參演古裝神怪單元電視劇《聊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中,辛十四娘,白衣佳人,清雅脫俗,雖然身為狐妖,但心地善良,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十四娘不似她十八個姐妹一般,自私乖戾以吸取世人的陽氣來增強自己的法力,著意行善積德,以助人為樂,以修道成仙為志,希望追求精神層面的超脫。
  • 你知道狐狸精的真實世界是什麼樣子嗎?
    大名鼎鼎的《聊齋志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整個聊齋故事好像就是狐妖狐精的專利,至今有人還在納悶,這山東淄川——蒲松齡的故鄉是不是真的有很多的狐狸精呢? 以下是一問一答: 「說起狐狸,人多稱之為狐妖或者狐精,或者直接稱之為狐狸精,可見,狐族當中,多為妖孽,是不是呢?」 「狐族當中,善惡不一,也像人類中良莠不齊一樣。狐有狐妖狐精,人不也是一樣麼?人妖人精,只是你們不叫出來而已,但在你們的心裡,誰是人,誰又是妖?你們也是分得一清二楚。」
  • 狡猾、貪婪、淫蕩……狐狸精是如何被汙名化的?
    「至於殺狐之事,任何時代都在所難免。」 呼延蘇在其書中寫道。由嶽麓書社出版的《狐說:狐狸精的前世今生》,是呼延蘇梳理流傳了兩千多年的狐或者說狐狸精故事後的總結。他對狐的命運似有抱不平,在書中感嘆 「蒲松齡那般愛狐,《聊齋志異》中仍有殺狐故事 」。
  • 《聊齋豔譚》約炮守則:別和生人滾床單
    ­  不過雖然劇情簡單淺白,倒是被導演藍乃才講述得一波三折、奇峰突起——­  從五通神逐個擊破狐妖心防與之纏綿、姐妹呷醋互相妒忌友誼分崩離析,到發覺陰謀重拾團結聯合抗敵,也算跌宕百轉、緊扣心弦,加之妾意郎情的床笫"激戰"和生猛的露肉,看得人臉燙心跳、荷爾蒙作祟自不在話下。
  • 古代正人君子的最高境界:調戲狐狸精!
    關於狐狸精大家的印象是什麼?論是古代還是今天,「狐狸精」大多都不是一個好詞。「古冢狐,妖且老,化為婦人顏色好。頭變雲鬟面變妝,大尾曳作長紅裳……忽然一笑千萬態,見者十人八九迷。」白居易這首《古冢狐》描繪了大多數人心目中的「狐狸精」形象。
  • 清明來襲,不如認識一些《聊齋》裡的美顏鬼怪
    於是想到小時候那部片頭曲一出來就嚇得裹緊小被子的《聊齋》,來,讓我們重溫一下——同暴露年齡的小夥伴們應該依稀記得,這部1987年開始以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為題材拍攝的電視劇,匯集了多個狐鬼花妖的故事,某些詭異的鏡頭至今都還是許多人心頭的陰影。
  • 聊齋故事:瞎子和尚是奇人,把文章燒掉聞一聞,就能判別優劣
    (重溫聊齋系列267篇《司文郎》) 話說山西平陽府的秀才王平子,參加順天府鄉試,租住在報國寺裡,與浙江餘杭縣的秀才聊齋生為鄰。王平子持著名帖拜見,聊齋生很傲慢,不搭理他。 這一天,來了一名少年遊玩報國寺,說話非常詼諧。王平子詢問他是哪裡人?
  • 《聊齋》之《伏狐》:「膽正技術硬,狐妖喊救命」
    今天為大家帶來《聊齋》之《伏狐(二則)》~()由於本篇尺度稍大,溫馨提示:18歲以下讀者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中為《聊齋》原文):『太史某,為狐所魅,病瘠。符禳既窮,乃乞假歸,冀可逃避。太史行,而狐從之。大懼,無所為謀』:有位太史大人不小心被成精的狐狸纏身,因此日漸消瘦一病不起。
  • 張天師軟禁狐狸精的傳說
    傳說,張天師自從被白果精盜喝了靈泉井的法水以後,吸取教訓,百倍警惕,預防自己外出時被妖魔鬼怪的巧化偽裝乘機騙進府內,行邪作祟。因此,他每逢外出便在三道門前施用三道神功妙法,使邪妖不能入門進府。  一年秋天,上清官對面的天台山「迷人洞」裡,有隻狐狸精,三番五次想進天師府,妄想揭開天師三道法術的秘密,可是無法化身入門。  一天,張天師外出因回府很晚,忘記收回門上的三道法術。就在這天晚上,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這時狐狸精又跑到天師府的大門口,它意外的發現門上的法術未收回,肯定是天師外出不在府。它再次試探了三道門,猛虎毒蛇張牙舞爪仍在守衛,不敢進去。
  • 海上志怪|豔鬼和狐狸精,和哪一個嘿嘿嘿比較好?
    《聊齋志異》卷二《蓮香》講的是一個書生在女鬼和狐狸精雙美之間切換的故事,因為鬼狐互相吃醋,輪番上陣,搞得書生日漸羸瘠。狐狸精蓮香指責女鬼不知收斂,把男人榨乾了。女鬼不服,問蓮香:「狐能死人,何術獨否?」(狐狸精就是採補男人的,憑什麼就不是你幹的)蓮香曰:「是採補者流,妾非其類。故世有不害人之狐,斷無不害人之鬼,以陰氣盛也。」
  • 《聊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
    《聊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男主馮生是由泰國演員TAE飾演,他之前也參演古裝神怪單元電視劇《新聊齋志異》,在《小謝》
  • 論衡:水能淹人,火能燒人,凡是能害人的,都屬於五行之類的東西
    精神憤怒了才能害人不憤怒不能害人。火在灶裡燒得猛烈,鍋水就沸騰,蒸汽就冒出來;精神在胸中憤怒,力量也就旺盛,身體也就發熱。人臨近死亡,身體逐漸清涼,清涼極了遂至死亡。當死的時候,精神不能發怒,身死以後,就象熱水離開鍋一樣,怎能害人呢?物對人作祟,人會發痴呆瘋狂的病;如果知道是某物作祟而致病的,然後去治它,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