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8逼瘋的不只香港人

2021-02-28 Sir電影

戳心了。

年末最佳國劇,播到現在了,還沒什麼人看。

豆瓣8.8,評價人數僅1310人。

收到,這就去看。

看完你就發現,更戳心了——

香港愛情故事

TVB,雖然在我們心目中一直是「港味」的代名詞。

但香港人也把曾經的TVB叫作「堅離地」——

不接地氣,永遠只是拍光鮮亮麗的一角。

從住宅到職業身份,都很高大上。

上班在中環,職業不是高管老闆,就是律師、醫生、警察行業精英;

人均豪宅,精裝修的幾百平米的那種(雖然來來去去就是那棟樓);


劇情也永遠是溫情牌。

平時小打小鬧,最後都要其樂融融。

「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你肚唔肚餓啊,我煮碗面俾你食」。

這套「港味」,究竟還能吃多久?

眼看隔壁viuTV幾部劇,用現實痛點,贏得越來越多年輕受眾的時候。

TVB終於也把心一橫。

去年一部《金宵大廈》,靈異題材×社會現實,讓不少人直誇年度最佳——

香港樓市是全世界

最恐怖、最靈異的鬼故事

TVB不再只會輕飄飄,暖洋洋了。

到了《香港愛情故事》。

更用老中青三代不同的戀愛故事,織出了香港社會越收越緊的羅網,再也不是你想像中的浪漫愛情。

浪漫?

你有本錢嗎。


01

「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貴,生活難,戀愛更難。」

「房子和愛情掛鈎,真的只有香港才有。」

這段開場的旁白。

Sir不同意一個字——

「只」。

劇中的故事,何止香港。

但香港一定更加誇張和異形。

情侶酒店,火急火燎來了一對情侶。

主角琪琪和子朗。

你覺得來這種廉價酒店的,一定是剛出社會的小年輕,錯,他們是來過七周年紀念日。

訂的酒店,被取消。

輾轉很多家才來到這裡開鐘點房,結果竟然要等3個小時才有房。

身後的黃牛小哥,早就盯上了他們。

「小哥,我女朋友遲到了,讓半個小時給你。」

半個小時就是一晚上的半價,琪琪覺得太貴了。

子朗當機立斷決定拿下:

「哪貴了?春宵一刻值千金。」

進了房間關上門。

剛才還不情不願的琪琪,立馬踩下了油門。

不是饑渴。

是心疼錢啊。

但是,當兩人好不容易把彼此身上複雜的情趣裝備解鎖,準備進入正式流程時...

黃牛敲門了,半個小時到。

為什麼談個戀愛,要搞得像偷情一樣?

還不是因為場地有限。

你能想到的三條路,都給你堵死——

家裡。

子朗一家五口人,住在可憐巴巴的公屋裡。

特別是妹妹的房間,在牆壁一角,僅僅能放下一張床。

琪琪一家呢,有她和弟弟,爸爸最近又再婚了,繼母還帶著她的孩子。

爸爸竟然要她和弟弟住一個屋。

要在家辦事,就要等全部家庭成員都不在的時候,還要每時每刻擔心有人回來。

哪裡比得上鐘點房省心。

既然家裡不夠住。

買房?

未免也太不把香港房價放在眼裡了。

琪琪和子朗也嘗試過買房,小一點、破一點無所謂,有個自己的窩就行。

房產經紀人帶他們去看一個老破小房子。

隆重介紹了這間房最大的亮點——

獨!立!廚!廁!

就是說廁所和廚房是分開的,贊。

你說這不是最起碼的嗎?

啊不。

這配置已經是性價比之王了。

再便宜,只能去住「劏房」。

粵語的意思是「剖開」,也就是說,劏房就是將房屋分割成多個隔斷間。

電影《一念無明》裡,就拍出了劏房的現實。

既然買不起,那就。

租房?

租房簡直就是青年人最墮落敗家的生活方式啊。

每個月房租好幾萬,交給房東,幹嘛不攢著給買房「上車」?


這哪裡是愛情故事。

照Sir說,這部劇的標題應該叫——

《房囧》。

是一對對有情人,被高企的房價棒打鴛鴦,雞飛狗跳的故事。

02

早在2017年的綜藝《有樓萬事足》裡,就已經說破了香港人的這重焦慮——

《香港愛情故事》則讓你看到了同一種焦慮下的眾生百態。

子朗的大妹,一個斜槓青年,不喜歡循規蹈矩的生活。

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攝影師,偶爾會在餐廳打零工賺錢,但也入不敷出,經常交不上房租,被斷水斷電。

她日常的愛情故事,是一茬一茬地換炮友。

小妹是一名大學生。

00後的她已經想好了未來——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打工是沒有出路的,存夠錢就自己做生意。

       

有男生當眾向她表白,她不多考慮。

但是一個男生搭訕後,轉眼走進了一個有保安打招呼的高檔小區,她看人的眼色也立馬變了。

夜色裡,那片住宅區的點點燈火,仿佛就是她閃爍的未來。

‍沒房。

談戀愛都不考慮。

但以為有了房,結了婚,就算安全上岸了嗎?

子朗的父母,在逼仄的屋簷下,感情破裂了。

但也不得不將就過活。

爸爸是一個典型的大男人主義的人,從來不會尊重自己的妻子,只是把她當成保姆。

看電視隨地吐花生殼,妻子看不下去,只能一邊跟著掃地。

嫌棄她在旁邊擋著看跑馬,一把就粗暴地推開。

在他看來,做女人就是應該千依百順,乖乖做家務,不能頂嘴。

你能有什麼意見?

他還有很多理由:

我不煙不酒,比很多人都強

我這多年都沒去鬼混過

受夠了的媽媽要離婚。

結果……

兩個人去法律諮詢處諮詢離婚的事,本以為離婚就是領個離婚證的事。

沒想到這位議員說:

就算兩人已經同意離婚,也必須分居一年。


但一間房子都要5個人住。

哪裡還有條件分居呢?

沒房,你連婚都離不起。

為了心中嚮往的愛情,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哪怕再不願意,年輕人不得不戒掉了以往愛情劇裡的浪漫、衝動、張揚……

一個個都變成省錢達人。

琪琪和子朗兩個打工人的辦公室在中環。

他們的愛情故事沒有華麗的背景,也沒有轟動的浪漫,而是上酒店得排隊,吃大餐也嫌貴。

他們帶著晚餐坐在中環。

一邊吃一邊感嘆(自我安慰):

飯堂真是好

又不用排隊,又有全海景看

又不用人擠人,還有不用花幾百塊

坐得好像四人約會一樣

什麼是4個人的約會?

因為要拼桌。

就如劇中的琪琪一家4個人去茶餐廳吃飯,爸爸有重要的秘密要宣布。

但還是要和另一家人拼桌,只能「回家再說吧。」

子朗和琪琪的上司。

看到兩人在辦公室打情罵俏,馬上就帶了她的職場雞湯——

要實現「自由」。

就必須先禁慾,後買樓。

幼稚!是因為我比你們更加努力

當你們去吃喝玩樂的時候

我就默默耕耘,買房、換房

然後慢慢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沒錢談不起戀愛。

那好像「合租」也是一種方案。

這裡說的不是合租房子,是合租男友。

對於大妹這樣一個從來不相信愛的人來說,炮友是家常便飯,向炮友表示愛也不過是順手拈來。

牆外,是兩個人的逢場作戲。

屋內,曾經的炮友牽起女友的手,又是一段表演。

反正供不起一段穩定的關係。

那共用別人的男友又何妨。

別說年輕人「亂」。

再忠貞的愛情觀,也要被現實的洪流衝得七零八散。

就連老年人,也早就能「跟上時代了」。

琪琪的媽媽去世一年,她爸爸就和一個和女兒一樣年齡的女人結婚。

琪琪問外婆:

「30多年的感情,這麼快就可以放下?」

外婆說:你這個人思想太古板了。

你沒有聽說過愛不代表結婚

結婚不代表愛嗎?

外婆什麼時候突然說話這麼有哲理?

外婆打開手機,噢。

琪琪又問外婆,「那你不愛外公了嗎?」

外婆說:害,那個時候我們有什麼愛不愛的,覺得合適就在一起,過著過著就是一輩子了。

《香港愛情故事》裡每一個故事,都是關於愛情。

但好像又都沒有愛情什麼事。

這不也許多後浪們的遭遇。

從小嫌棄上一代的人不懂浪漫、 沒有愛情、打壓早戀,規劃著自己要轟轟烈烈的愛一場。

可是長大了。

卻尷尬地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羅曼蒂克消亡的年代……

2018年,B站評選出年度彈幕:真實。

2019年,一部冷門文藝片出乎意料地成為爆款,在中國獲得3.7億的票房,它的片名叫:何以為家。

今年,韭浪(對應後浪)、內卷、小鎮做題家成為熱門詞彙。

這個環境,在一天比一天更強調現實。

不是年輕人變了。

是他們不得不變。

琪琪說出了很多普通打工人的心聲。

她曾經放棄做記者,找了一份工資高一些的工作,就是為了早日有兩個人的家。

但是現在呢。

工作自己不喜歡,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加班,就連吃個東西都要左思右想。

以為.不要夢想就可以有錢

有自己的家

子朗也知道。

這段感情的癥結,全都在於沒有父幹——

《香港愛情故事》的子朗一家。

在最著名的公屋邨華富邨取景拍攝。

 

 △ 上:實景 下:《香港愛情故事》

TVB轉向現實題材,不是單純的蹭熱點、販賣焦慮。

製作上的用心和進步也肉眼可見。

不再是上班打卡一樣的情景劇式,鏡頭裡多了設計感和值得玩味的地方。


子朗的父母發生爭執時。

背景上有一個「忍」字。

家裡太窄,需要一點空間,就來到樓梯。

諷不諷刺——

樓梯本來是公共區域。

卻成了解決隱私問題的場所。


在這個中心對稱的構圖中。


右下角。

母親倚靠在透過一點光亮的樓梯間的牆上,向兒子傾訴自己的婚姻。

這個場景,如同監獄一樣,隱喻著這段被困在婚姻中幾十年的母親。

左上角,小妹在IG上說:

愛是恆久永遠。

她們多像是困在不同年齡階段中的同一種人。

母親難道沒有經歷過愛情的新鮮?

女兒難道不會體驗愛情的磨損?

只不過,人生只能各自去過,無法相同罷了。

讓Sir最扎心的一幕。

琪琪和子朗為了省錢,去住膠囊旅館。

因為偷偷在裡面「開車」,被抓現行不說,還要罰款1000。

這不是重點。

接下來的一幕,子朗告別。

轉身看到自己的女友,就這樣獨自留在膠囊裡,和這裡的男男女女一樣。

好像是工蜂各自回到了蜂巢。

也像是一個真實的太空艙。

你以為這是賽博朋克嗎?

不。

這就是在現實裡發生著的事。

結婚要有房子,離婚也得有房子。

在這裡,沒有房子,愛情會很難,離婚也會很難。

房子的問題何止是發生在香港呢?

隨便一看,都是年輕人的天問:

如果不是因為房租是巨額開支,那些年輕的打工人,也不會當初選擇蛋殼這樣的租金貸方式。

而更多的國產劇裡普通人的房子是——

主角一畢業就能住進上海精裝修房子,還和上市CEO、富二代住同一個小區。

房間永遠是像樣板房一樣的精緻,不帶一點汙漬。

只是《香港愛情故事》終於剖開了這個現實。

TVB也終於直面了真實。

普通人的愛情沒必要專門跑到中環吵架,也沒有那麼多精緻的粉紅泡泡。

有的只是為了房子而煩惱的普通人的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津安4郎

相關焦點

  • 家裡頻傳怪聲逼瘋小哥 安置8個話筒才確定來源...
    廚房裡的烤箱、天花板上的煙霧報警器、馬桶裡的下水道、臥室……Samurai找遍了整個家也沒有找到聲音來源,這個給他生活帶來不便的聲音幾乎快把他逼瘋了,一度以為是自己幻聽。由於是玩音樂的博主,對於聲音的處理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 看看香港吧!800萬兇宅竟遭8.8萬香港人瘋搶!
    今日睇到香港有篇報導「8.8萬人搶公屋兇宅申請者百無禁忌
  • 這8.8高分劇,逼瘋的不只香港人
    年末最佳國劇,播到現在了,還沒什麼人看。豆瓣8.8,評價人數僅1310人。收到,這就去看。看完你就發現,更戳心了——《香港愛情故事》TVB,雖然在我們心目中一直是「港味」的代名詞。但香港人也把曾經的TVB叫作「堅離地」——不接地氣,永遠只是拍光鮮亮麗的一角。從住宅到職業身份,都很高大上。
  • 這8.8高分劇,逼瘋的不只香港人
    但香港人也把曾經的TVB叫作「堅離地」——不接地氣,永遠只是拍光鮮亮麗的一角。從住宅到職業身份,都很高大上。,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貴,生活難,戀愛更難。」Sir不同意一個字——「只」。劇中的故事,何止香港。但香港一定更加誇張和異形。
  • 2008.8.8-2018.8.8 這是北京的一張單程車票,永遠回不去了
    「08年以前我住西單,08年之後我住房山」「這是北京的一張單程車票 永遠回不去了」「我還記得去年在王府井,聽後頭一男的給一女的說「你不知道08年以前北京簡直就是天堂」」看完這些評論我很感動熱愛家鄉從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細節有感情的心裡話我覺得保護家鄉這件事絕對不只是北京是所有城市人都要面臨的問題
  • 2017金楠天街瘋8來襲,就在這周六!
    永輝超市超低折扣助力「瘋8」!注意哦,從早上8點開始,十萬斤珍珠大米,2.19元/斤瘋狂搶!「瘋8」的周六當天,參與瘋搶大抽獎即有機會贏取「成都至香港往返經濟艙機票+香港海洋公園日間成人票雙人套餐」!!!
  • 逼瘋爸爸的凌晨三點VS逼瘋媽媽的下午三點半
    如果要給這篇文章來一個倒敘,凌晨三點瘋魔的爸爸們依舊沒日沒夜爭論不休,以此代表自己走在時代前沿不會錯失升職加薪實現財務自由走向人生巔峰的機會;下午三點半焦慮的媽媽們在啟動了一波訴苦後,迫於生活壓力還得繼續踏踏實實上著班,忍受忙工作和顧孩子之間矛盾的煎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風過了無痕,套路得人心,反正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最不缺的就是群體式亢奮以及之後的群體式慢慢熄火。
  • 《隱秘的角落》讓人恨不起來的殺人犯:是誰逼瘋了老實人張東升
    這一呆,就是8年。而原著《壞小孩》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如果當初不是為了這段感情,他現在應該是博士了,以他的才華,前途不可限量。」即便如此,張東升還是在竭盡全力維護著這段關係。同事下班後約他聚餐,他大手一揮:「不了,今天老婆難得休息下,我得回去陪她」。
  • 《隱秘的角落》讓人恨不起來的殺人犯:是誰逼瘋了老實人張東升
    從影片一開頭就連推2人下山的可怕惡魔,到隨著劇情推進後帶著三分悲情的殺人犯,張東升這個角色不再是單一的反派,而是一個讓人恨不起來的、讓觀眾五味雜陳的角色。卑微的倒插門婚姻:如履薄冰的愛情成導火索《隱秘的角落》第一集剛開頭,就是張東升殺人。
  • 小夥吃完飯曬8張圖驚呆網友!被「逼瘋」的上海人,咱得學!
    看完這條微博全國網友都目瞪口呆在小區垃圾分類的問題上,耿大爺確實是人如其名,有點「耿」。「弟妹啊,你看看老李,當著那麼多人面拆我臺,和我過不去。垃圾分類是新時尚啊,他怎麼能對著幹呢。」妻子滿口答應,後來再沒看見老李在垃圾桶前囂張跋扈過。如今偶有一兩個拒不分類的,只要一靠近垃圾桶,立馬就遭到志願者們的集體「譴責」。
  • 把我逼瘋了的英語表達
    如果不能趕上班車,我發瘋的drive me crazy把我逼瘋了The 120s ad drove me crazy.120秒的廣告把我逼瘋了drive me nuts把我逼瘋了staying at home for over two months drove me nuts.
  • 8天後,思念已成瘋,戀人已不再,3星座愛意湧上心頭,只盼舊人歸
    思念有種說不出的酸苦,心一動,淚行千裡,未曾開口,泣不成聲。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只要相愛的人都能走到最後,獲得幸福。有很多人因愛而不得,只能遙遙相望;有很多情難以割捨,只能在痛苦中糾纏;有很多愛無處傾訴,只能將這份愛意埋藏在心底成為秘密。其實,不是他們不想見,也不是不想念,更不是不想愛,而是生活中有太多現實問題擺在面前,只能無奈地分開。
  • 8.8萬香港人相繼爭搶,為的就是一座「兇宅」
    最近,香港的一篇媒體報導引發巨大關注。標題是這樣的:8.8萬人搶香港兇宅。申請者:「唔怕,我都係死窮鬼」 。
  • 三星堆故裡 被「逼瘋」的廣漢對白
    前鼻音、後鼻音弄得腦殼大  平翹舌也擺脫不了椒鹽味  二次逼瘋  試問又有哪個四川人逃過了  被外地朋友要求進行  廣漢話罵人教學的命運呢  廣漢話句句都是閱讀理解!你學不會!  5  廣漢炸炸遠近聞名  如果你還沒有吃過廣漢炸炸  那也能把廣漢人逼瘋  廣漢人的熱情度恨不得馬上給你買一張  welcome to guanghan的車票  請你來吃色香味俱全的炸炸  把自己喜歡的素菜、嘎嘎(肉)放進油鍋裡面炸熟  拌上糖醋、麻辣各種味道的調料
  • BBC做了個蛋炒飯,把亞洲人都逼瘋瘋瘋了
    要麼是驚訝到懷疑人生...究竟為何一個炒飯視頻會炒得亞洲人如此糟心?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話不多說,先來看看BBC的炒飯步驟:首先,一位笑容和藹可親的女士,拿出了一包米,倒進一個小咖啡杯裡。
  • 老闆瘋了!集齊5個名字拼音帶"i"的人,5.8折狂剝30斤變態級小龍蝦!
    一桌有4人名字有「i」,全單6.8折!一桌有3人名字有「i」,全單7.8折!一桌有2人名字有「i」,全單8.8折!(酒水、茶位除外,僅限堂食,不開發票)※此優惠活動不與其他優惠同時享受估計老闆真是瘋了!!這折扣史無前例的給力啊!!
  • 逼瘋一個動漫迷只需四步:強行配音很難忍、最後一步直接暴擊!
    導讀:輕鬆四步逼瘋一個動漫迷,強行配音不算什麼,最後一步才是暴擊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說到資深動漫迷,那肯定是幾乎每天都混跡在國內外動漫圈中,而很多動漫迷入坑,99%都是從日漫作品中掉進坑裡的,從此就爬不出去了。
  • 《暴瘋語》主題曲曝光 黃曉明自曝被"逼瘋"陳奕迅盼與劉青雲合作
    《暴瘋語》主題曲曝光 黃曉明自曝被"逼瘋"陳奕迅盼與劉青雲合作2015-03-10 13:46:05 來源:  鳳凰娛樂綜合    3月9日下午,由博納影業出品的驚悚懸疑電影《暴瘋語》,在北京舉行了主題為「誰與爭『瘋』」的首場發布會。
  • 「悲劇女皇」潘虹:與前夫生活像父女,8年無子,今依舊貴氣逼人
    這段婚姻維持了8年就結束了,沒有孕育孩子。兩個人的回憶也是少之又少的程度,工作的原因真的會影響到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可能是沒有了新鮮感,也沒有了感情。對於這段從一開始就毫無忠誠度、不對等的婚姻而言,結束也是彼此的一種解脫。
  • 從鳥叔到印尼少年 這8組亞裔歌手的神曲在美國被傳瘋了!!
    印尼小夥Rich Chigga的歌曲「Dat Stick」在上周掀起了病毒式的瘋轉,是亞洲人或者亞裔歌手的音樂開始受到重視了嗎?未必。美國人對於新奇好玩的音樂仍然有著十足的興趣,2000年以來的十多年裡,正是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不斷崛起的十幾年,一個個亞洲音樂傳奇曾經席捲北美。昨天發布的貝斯醬節目帶大家回顧2000年以來8個在美國被瘋傳的亞裔歌手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