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兒女!聽北師大資深教授講述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平凡」故事

2020-11-19 澎湃新聞

10月23日上午10時,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現場實錄)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個激蕩時代的口號。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譜寫出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今天,讓我們和親歷戰場的黃會林先生一起,追憶過去,緬懷先烈。那些烽火中的細節,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要經常面對的「平常事」,而也正是那些「平凡」的故事,譜寫了崢嶸歲月的「不凡」。

黃會林,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1934年生人,1950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戰場榮立軍功。1955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1958年提前畢業留校於中文系任教。1992年擔任藝術系主任,2002年建立藝術與傳媒學院並任院長。從零起步創建北師大影視學科,建立國內首個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是全國影視學專業首位博士生導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

黃會林先生的抗美援朝故事

黃會林先生在央視紀錄片《英雄兒女》中回憶參軍經歷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開始。當時正在北師大附中初三年級讀書的黃會林,和全校同學一起報名參軍,結果全班只有四名同學被批准入伍,16歲的黃會林便是其中的一個。

身披大紅花參軍入伍,赴抗美援朝第一線(前排左二)

入伍後,黃會林被分配到華北防空司令部炮兵處作戰科當標圖員,1952年隨部隊入朝,在高炮部隊政治處宣傳隊當宣傳員。

「我跟隨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當天晚上借住在一戶莊戶家裡,家裡只有老大爺和老大娘兩位老人。當時老大爺不相信我們中國女兵過了鴨綠江,我們政治處首長一聲令下,全體女軍人就把軍帽摘掉。」

「當時我們女兵都是留著這樣的大辮子,但盤在軍帽裡面了。」

「入朝之後,我們宣傳隊幾乎每天都上陣地。有一天,我和戰友正走著,美國的轟炸機來了。我和兩位戰友跳進了身邊的一個彈坑中。只聽轟轟兩聲巨響,身下的大地在猛烈顫動,泥土石塊鋪天蓋地從頭上砸下來,我們完全被埋在了彈坑裡。當我們終於從土下邊爬出來時,一看,兩邊一邊一個大彈坑,離我們只有十幾米,我們剛好在中間······」

黃會林先生講述自己的抗美援朝戰爭經歷

「那時美國人的飛機天天轟炸,我們高炮部隊從入朝頭一天開始一直打到停戰回國。當時,我所在的高炮團,和兄弟部隊的高炮群一起駐守清川江邊,任務是保衛清川大橋。這座橋,對於為志願軍前線補給的運輸大動脈來講是關鍵的要害處,如果橋被炸掉,整個志願軍前線補給就斷了。

朝鮮停戰前那段日子,美國人發動了特別猛烈的進攻。美軍大機群作戰,出動上千架次轟炸機來炸清川江大橋。每次敵機一來,作戰警報一響,江兩岸的幾個高炮群一齊對空開火。這一仗打了七天七夜。我們宣傳隊員運送炮彈、抬傷員,陣地上彈片打得頭上鋼盔噹噹直響。每次飛機一走,宣傳隊員們馬上進行戰地鼓動。

戰後總結,大橋保住了,但僅是我所在的512團就犧牲了一百多位戰友。我們只能是給他們擦洗乾淨,放入長長的布袋,就地掩埋。」

部隊評出了一百名人民功臣。在這一百名功臣中,當時18歲的黃會林是唯一的女兵。

「那麼多戰友犧牲了,我們後來人必須繼承遺志,扛起他們留下的事業。」經過戰火考驗的黃會林,回國後立下誓言:不能只為自己而活。在此後的人生中,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充滿了使命感。

黃會林先生講述從朝鮮戰場回國後的人生選擇

從1958年留校任教,黃會林以教師為職業,以學術為生命,以推動中國戲劇電影發展、構建中國影視民族化理論體系為使命,在影視藝術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領域開創了眾多導向性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案例;她是在學術領域開疆拓土的耕耘者,也是一位有戰略眼光的學術領軍者,更是一位以愛和知識教書育人的學者。

《光明日報》的「光明學人」欄目專版採訪了黃會林先生,講述了黃先生從戰士到影視理論民族化構建者的轉型歷程。多年來,黃先生矢志不渝地用世界的影視語言,成中國的影視語法。

從戰士到影視理論民族化構建者

不久前,央視直播2020年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隔著電視屏幕,又看到了黃會林先生。與其他上臺致詞的陳道明、張藝謀這幾位直接從事電影創作的人士不同,黃先生是以從事文學和電影教育工作62年的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的身份出場的,她的亮相被媒體稱為「啟動式上最動人的一幕」。86歲高齡的黃會林笑稱自己是「85後」,她說,「只有一代代電影人前赴後繼,才能讓中國電影血脈傳承,讓中國文化其道大光」。黃會林在這個場合致詞,大家心裡都明白還有一重意義,那就是,她是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創辦者。如今已是國際A類電影節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最近兩屆是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合二為一的。

評價一位學者,應當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衡量,一是他與時代發展、與國家民族的關係,二是他的學術使命擔當,三是他留在歷史上的學術成就和貢獻。以此揆之,應該說,黃會林正是一位自覺順應時代前進大潮,勇敢擔當歷史文化使命,並取得傑出成就的學者和教育家。70年前,只有16歲的初三學生黃會林,毅然報名從軍,奔赴那場「保家衛國」戰爭的最前線,在戰場上以熱血和生命表達了她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四十年前,她在中國現代戲劇研究領域第一個開始全面、系統研究夏衍,填補空白,於30年前出版了第一部中國話劇史研究專著。28年前,她又承擔學術文化使命,重建北師大藝術系,創建藝術與傳媒學院。2009年,黃會林、紹武二位先生又提出「第三極文化」的理論,在中國文藝界、文化界引起強烈震動,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如今,在她和同事及幾代學人共同開闢、耕耘的中國影視民族化研究新天地裡,碩果纍纍,中國影視民族化研究學科體系經過多年奠基、深化、拓展,一座大廈已然矗立。2020年,《京師影視學派系列叢書》開始陸續問世,標誌著「京師影視學派」已形成系列成果。

70年前的炮聲恍如昨日,28年時光更是彈指一揮間。在今年這樣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回顧這樣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學者的學術人生,探討她倡導、開創的中國影視民族化理論,會對我們有許多新的啟示。

點擊圖片閱讀全文↓

-bnuweixin-

資料來源: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央視、新華網等

原標題:《致敬英雄兒女!聽北師大資深教授講述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平凡」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講述「英雄兒女」的故事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11月7日晚八點檔,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英雄兒女》,真情講述抗美援朝"英雄兒女"的決然吶喊。
  • 《故事裡的中國》真情講述抗美援朝「英雄兒女」的決然吶喊
    一條"黃文秀生前最後的信息"帶動全網致敬黃文秀和她身後的扶貧幹部,學習強國平臺3次發文點讚節目,並評價道:"潤物無聲動人心弦,中國故事就該這麼講。"繼首期節目力造新經典之後,本期節目不僅要跟隨《英雄兒女》走近英雄歲月裡的真人真事,更要用這一代年輕人的方式表達和致敬老一輩的英雄,繼續唱響英雄的頌歌。
  • 《故事裡的中國》講述抗美援朝「英雄兒女」的決然吶喊
    大型文化類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國慶期間,第一期《扶貧路上》在新媒體平臺收穫7個熱搜,微博話題閱讀量單期累計增長13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故事裡的中國》在眾多題材中精心選擇了《英雄兒女》,《英雄兒女》改編自巴金先生的《團圓》。
  • 《故事裡的中國》真情講述「英雄兒女」的決然吶喊
    在10月23日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向老一輩革命家、志願軍將士、英勇犧牲的烈士們以及所有為這場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人們致敬。他說,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銘記是最好的告慰。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河北「英雄兒女」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河北「英雄兒女」 圖片由閻麗提供 閱讀提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追憶這段歷史,很多人馬上會想到曾經風靡全國的電影《英雄兒女》,其中,男主角王成的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以及女主角王芳的一首《英雄讚歌》,令人激情燃燒、熱血奔湧,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 用《英雄兒女》講好「英雄兒女」故事|《故事裡的中國2》再現經典
    「王成不是一個人,他代表的是千千萬萬的抗美援朝戰士。『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不是來自創作者的想像,而是那片戰場上無數英雄生死無悔的選擇。」「在整個抗美援朝的歷史上,不光電影《金剛川》裡的『人橋』真實發生過,中國人民志願軍更是一次次用血肉之軀架起通往勝利的道路!」
  • 今天,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兒女!
    今天,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兒女!「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今天14億人共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來源:央視新聞原標題:《今天,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兒女!》
  • 《閃亮的名字》抗美援朝特輯奏響「英雄兒女」的青春之歌
    時值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面對巍然聳立的血肉豐碑,今天的文藝工作者們應該用怎樣的講述,帶領觀眾無限接近歷史現場,進而與歷史中的英雄真誠地對話呢?在《閃亮的名字》抗美援朝特輯裡,四段英雄的記憶逐一被激活、被致敬、被銘記,觀眾仿佛在時光裡溯流而上,回到了天寒地凍、炮火連天、被英雄環繞的朝鮮戰場,看見了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一段段鮮活的青春,並從中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精神推力——以前我們以「鋼少氣多」敵「鋼多氣少
  • 致敬英雄!電影頻道19日起播出抗美援朝系列影片
    隨著振奮人心的歌聲,紅色經典電影《英雄兒女》的故事徐徐展開。巴金聽後非常感動,經過多年的準備,在1961年寫出了不朽的抗美援朝題材的中篇小說 《團圓》。基於小說《團圓》描述的真實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完成了新中國電影史上不朽的巔峰之作《英雄兒女》。
  • 教育整頓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聽抗美援朝老兵講述英雄故事
    ,開展「追憶崢嶸歲月 聽抗美援朝老兵講述英雄故事」活動。 座談會現場氣氛溫馨感人,徐老對曾赴朝鮮的參戰經歷記憶猶新,他回憶到,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環境和條件非常艱苦,參戰雙方武器懸殊巨大,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戰場上非常英勇,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光榮的連隊和英雄,說到這裡,徐老情緒激動,幾度紅了眼眶。
  • 《金剛川》熱血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抗美援朝電影...
    嚴偉才聞聽,怒火中燒,發誓為大娘報仇。 8、《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出品的一部戰爭片,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今日,《英雄》發布了預告片。該預告片通過電影級製作,聚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祖國英勇獻身和無私奉獻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並在70年之後,用回溯的方式展現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深刻在時代血脈裡代代傳承。
  • 「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
    該片分為《祖國召喚》《極限戰爭》《熱血忠誠》《越戰越強》《萬眾一心》《永遠銘記》6集,每集52分鐘,按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歷史圖景,凸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  70年前,尹向儒和田儒碧夫婦作為志願軍醫務工作者去到朝鮮戰場。
  • 抗美援朝6集紀錄片完美收官 北京衛視以《英雄》致敬英雄!
    "70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中華兒女不畏犧牲、砥礪奮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振奮人心的樂章!"10月21日晚,北京衛視抗美援朝6集紀錄片《英雄》完美收官。
  • 話劇《上甘嶺》「抗美援朝」紀念日上演,致敬英雄的城市——唐山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宏領銜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聯袂出演話劇《上甘嶺》,在唐山大劇院精彩上演,致敬先烈和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全場合唱 話劇《上甘嶺》是一部以70年前抗美援朝戰場上最為慘烈的勝利之戰為背景,以最為平凡的普通志願軍人在戰場上的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而成的原創劇目。
  • 一批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藝作品湧現:重現、致敬、緬懷,為了「最...
    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推出的舞劇《英雄兒女》,以同名電影《英雄兒女》及小說《團圓》為藍本,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華兒女英勇善戰的感人事跡。該劇於10月22日—24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後,獲得熱烈反響。觀眾在留言板上寫滿了感慨:「向英烈致敬,精神永存!」「牢記先烈們的錚錚鐵骨。」
  • 「向我開炮」,《英雄兒女》,一部抗美援朝戰士的頌歌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每當激昂的旋律在我耳畔響起,《英雄兒女》中那慘烈的畫面便映入我的眼前。《英雄兒女》拍攝於1964年,改編自巴金的作品《團圓》,講述的是兄妹二人一文一武,為了保家衛國,在朝鮮戰場英勇抗戰的故事。永遠忘不了王成大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而英勇犧牲的壯烈畫面。王芳負責壯志人心的宣傳任務。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
    該片分為《祖國召喚》《極限戰爭》《熱血忠誠》《越戰越強》《萬眾一心》《永遠銘記》6集,每集52分鐘,按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歷史圖景,凸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70年前,尹向儒和田儒碧夫婦作為志願軍醫務工作者去到朝鮮戰場。
  • 節目預告:《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10月24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藝晚會》即將播出。節目匯集大批優秀文藝工作者,將以戲劇方式貫穿,串聯交響樂、合唱、戲曲等文藝表現形式,結合文獻資料與歷史物證為觀眾全方位呈現中國人民志願軍浴血奮戰的戰鬥意志和為人類和平譜寫下的英雄史詩。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
  • 【第三期】致敬奉賢抗美援朝英雄!來聽他們的故事
    【第三期】致敬奉賢抗美援朝英雄!來聽他們的故事 2020-10-25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