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婆婆、丈夫、兒媳三方混戰!大人這麼搞事情,讓孩子怎麼辦?

2021-02-13 北京伊頓家長大學

孩子追雞,雞飛,

媽媽打孩子,婆婆怒,

婆婆打媽媽,反被打,

爸爸一起打媽媽……

這雞飛狗跳的一幕,不是電影小說,而是上周發生的真實事件。

這條新聞一出來,不少官方大V紛紛轉發,評論區裡吃瓜群眾們也討論得沸沸揚揚。

有人說,媳婦太委屈了,正常教育孩子,卻被老人打,又被丈夫打。這日子沒法過了!

有人認為媳婦打孩子也不對。老人看不下去可以說,但不該動手打人。

至於那個不勸架反動手的丈夫,既不會做老公,又不會做兒子,沒人同情也是活該。

更有明眼人直接抓出罪魁禍首,要將「雞」繩之以法。

其實,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他們對世界的探索。日常招貓逗狗地調皮,大人只要保證安全,大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生氣也犯不上動手。

婆婆看不下去兒媳打孫子,可以和兒媳好好溝通,跳出來打人也是太衝動;而那個不聰明的丈夫讓混戰更加混亂。

歸根究底這場荒唐大戰的根源是:

媽媽管孩子,婆婆不認同。

近年來,經常在網上看到關於隔代育兒的問題。年輕父母們忙於職場,育兒的重擔交給了家中老人。一邊是年輕人吐槽老人育兒觀念落後,一邊是老人辛苦受累還落埋怨。然而隔代養育真的是家庭衝突的定時炸彈麼?

隔代衝突誰之過?

首先,家庭教育中衝突在所難免,不僅存在隔代間,夫妻之間也會有意見不和的時候。

而衝突的核心在於大家都覺得自己的育兒方式是正確的,都想為孩子做主。

心理學有一個有趣的概念叫「看門人情結」,看門人會認為自己對所看守的事物是最好最正確的。

換到家庭教育中,所有照顧孩子的人,從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父母親屬,甚至家裡的保姆阿姨,都會情不自禁地認為自己所做的是對孩子最好的照顧。

我就有這種傾向,認為自己肯定比別人帶孩子帶得好。你是不是也這麼想過?

「看門人情結」的好處是,讓孩子從每一位照顧者處獲得最優的照顧,但是也容易引發照顧者之間的競爭和衝突。

各方在對孩子話語權的爭奪中,矛盾衝突升級為重點,而「為了孩子好」的初衷卻成了次要問題。

在這些衝突中,隔代教養衝突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年輕人與父母是兩代人,他們之間存在著知識和背景文化的差異,再加上彼此疏於溝通,就讓這種衝突更加難以調和而凸顯出來。

孩子教育聽誰的?

簡單來說,誰承擔教育責任,就聽誰的。

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迫於種種原因,需要將教育的主要責任交給祖父母。既然你選擇了這種養育關係,那就接受這個現實。

當老人帶孩子時,更多地尊重老人帶孩子的方式;當自己帶孩子時,再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如果你能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那你就有更多的發言權。不能因為那是你的父母,這是你的孩子,就想隨時隨地做主,決定一切。

再者,誰有本事,聽誰的。誰懂得更多的養育知識,能切實解決孩子的問題,誰就更有發言權。當母親自己帶孩子時,如果其他人跳出來橫加幹涉,完全可以用你的教育知識和實力請對方閉嘴。

接受了教養關係的現實,我們再來思考如何讓事情變得更好。

如果你上班忙,平時主要由老人照顧孩子,那就在下班後多和孩子玩周末花更多時間全心陪伴孩子;如果你要出差,抽空打個電話或者視頻都可以。

如果育兒知識不充分,那就趕緊學起來。所謂育兒先育己,想教育孩子,想獲得家裡人的認可,實力強才是硬道理。你的知識越多、能力越強,大家自然願意聽你的意見。

還有就是營造家庭合作的氛圍。你希望孩子看到怎樣的情景?是一家人互相仇視指責,還是一家人手拉手彼此陪伴成長?在理解的基礎上,彼此溝通合作,才是對孩子最有利的教育方式。


隔代家庭關係怎麼處?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是否健康幸福並不取決於他擁有什麼,而取決於他和周圍世界的關係。

比如夫妻關係,父母關係,與朋友的關係等等。我們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就要教會他如何擁有快樂的關係。

建立一個良好關係,溝通很重要。每個人都不同,因此會有不同意見,但總有一些共性。

在育兒問題上,至少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為了孩子好」,那麼在這個共性基礎上求同存異,一定能達成理解,互相合作。

然後是理解和尊重。認清當前的教養關係現實,理解對方是自己的合作夥伴,尊重彼此的不同觀點。

在其他教育者教育孩子的時候,避免橫加指責,多些溝通和有益互動。

最重要的是,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在壓力山大的當今社會,如果沒人幫你照顧孩子,將帶來怎樣的麻煩?勞碌了大半輩子的父母,不辭勞苦照顧你的孩子,你有沒有說過一句「您辛苦了」?將心比心,誰都不容易。

當心態改變了,你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一樣,外在呈現出來的狀態和和行為也會隨之改變。你心懷感恩的一個微笑,所帶來的溫暖和理解,在家庭關係中是至為重要的。

和睦的家庭關係,是親子教育的關鍵。求大同,存小異,少一些抱怨和衝突,多一些感恩和理解,彼此良性溝通,為孩子塑造一個歡樂和睦、關係融洽的好榜樣。隔代養育是個問題,它需要家人共同努力;隔代養育也不是個問題,解決問題的Key在你自己手裡。

 

家長朋友們,您關於「隔代教養」是否還有困惑?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當90後成為婆婆,會與兒媳怎樣相處?4件事情「板上釘釘」
    到後來的門當戶對,女孩子家也得有個像樣的工作,這麼多年過去了,婆婆的觀念也跟隨著時代變化 婆婆把自己當親女兒一樣對待 90後女生現在還是別人的兒媳,到了這一輩,與婆婆之間的關係更好了,有些婆媳就像是母女一樣。 當然也有的家庭存在著矛盾,所以結合了身邊人的事情,90後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婆媳關係的處理方式。
  • 兒媳給生病的婆婆煮方便麵,丈夫指責「不孝」,妻子的話令人唏噓
    文丨萱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對於女性而言,懷孕生子是人生中的大事。在經歷過生產的疼痛之後,女性的身體需要得到恢復,從而就有了坐「月子」。有的寶媽在坐月子期間成為了全家的寶貝,得到了良好的照顧,但有的寶媽卻在坐月子期間和婆婆結下了「月子仇」。
  • 「新型婆媳關係」悄然流行,兒媳滿意婆婆自在,丈夫:我也很舒服
    ,而不同的育兒觀念也有可能成為婆媳矛盾的導火索,讓丈夫和孩子都叫苦不迭。 一種「新型婆媳關係」正流行,兒媳覺得很滿意,婆婆也坦言很自在 思思是一個90後,在和丈夫結婚的時候,就買了一個和婆婆家不遠的小樓,在生孩子之前
  • 湖北:婆婆逼兒媳出軌,孩子生父是公公,婆婆罵道:還要不要臉
    湖北就發生了一件「婆婆逼兒媳出軌生孩子,在得知孩子的生父之後,婆婆卻大鬧不止,沒法接受這個事實。」 成某瓊雖然也很難過,但是自己的公婆和丈夫對她都很好,成某瓊沒有想過離婚再嫁。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卻讓她沒法接受: 「婆婆讓我去外面找人,她說自己的兒子那方面不行,她想抱個孫子。而且婆婆承諾只要生了孩子,她會比現在對我更好!」
  • 婆婆教唆兒子和兒媳AA制,得知兒媳漲工資後又跑來討好,兒媳笑了
    婆婆教唆兒子和兒媳AA制,得知兒媳漲工資後又跑來討好,兒媳笑了蘇青和張旭是在網上認識的,他們通過一個交友軟體互相認識了對方,在聊天中得知她們都在同一個城市,沒過多久就見面了。張旭同意了,轉頭就把婆婆的原話告訴蘇青。蘇青被婆婆的這番話氣笑了,婆婆算得那麼清,分明就沒有把她當一家人,她聽了後沒有表態,問張旭:「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她以為張旭會堅決拒絕婆婆這種無理的要求,沒想到張旭根本就沒有反駁,只會說一句:「媽說的有道理,咱們以後AA吧!」這怎麼有道理了?
  • 兒子病逝兒媳要回娘家,婆婆提無理要求:守孝三年,守著孩子到老
    今年的一月,小胡三十出頭的丈夫患癌症去世了。這個不幸的現實,讓她與婆婆之間的關係突然決裂了。小胡說丈夫去世後,她有很多後續的事情要辦,辦這些事都需要她的戶口本,但是婆婆就是不肯把戶口本給她。在丈夫去世後,小胡就和婆婆商量,要拿戶口本去辦理丈夫去世後的一些後續事情,可沒想到婆婆卻拒絕了她。她的意思很明確,對於兩萬塊錢的保險金,她是不會去動的,以後會全部用到孩子身上。她只不過是暫時借來周轉一下信用卡的債務而已,因為之前給丈夫看病,刷了八萬,所以在小胡看來,並不存在什麼問題。
  • 「九點了還睡覺」,婆婆衝進兒子兒媳房間大吼,丈夫做法讓人失望
    雙方家長都非常滿意對方,所以很快就敲定了結婚的日期,對於結婚琳琳還是非常憧憬的,但小王稱結婚之後需要跟婆婆住在一起。琳琳通過幾次的相處,覺得未來婆婆是個不錯的人,而且畢竟丈夫走得早,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住在一起也是可以的,但結婚之後的遭遇讓琳琳感到非常無語。
  • 兒媳坐月子沒人管,如今婆婆崴了腳就賴在兒媳床上不走,兒媳笑了
    懷胎十月,趙麗生下了一個男孩,坐月子期間,因為母親還有工作在身,娘家又離家遠,母親沒辦法一直陪在身邊,在趙麗生產完之後就回老家了,趙麗又沒有工作,家裡的開銷都落在了張杰一個人頭上,她不可能讓丈夫請假照顧自己,趙麗只好又求到了婆婆身上,沒想到婆婆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還理直氣壯的對趙麗說:「你只是我的兒媳,我沒有義務照顧你,你自己想辦法吧!」
  • 兒媳一月給婆婆5千看孩子,回家卻見女兒餓肚子:奶奶說你沒打錢
    兒媳一月給婆婆5千看孩子,回家卻見女兒餓肚子:奶奶說你沒打錢莉萍就是因為生了個女孩,受到了婆家的怠慢,甚至影響到了自己的女兒。懷胎十月,莉萍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女兒的眼睛和鼻子都像阿勇,女兒的出生給莉萍帶來慰藉,可是家裡多了一個孩子,就要多很多開銷,孩子還小的時候,離不開母親,莉萍一邊打工賺錢一邊養孩子,等孩子稍微大了一些之後,家裡的開銷更大了,僅靠莉萍接手工活賺的錢,根本沒有辦法負擔,莉萍只好託關係在城裡找了一個待遇不錯的活,一天要工作十二個小時,離家也比較遠,莉萍把女兒託付給了婆婆
  • 婆婆花兒媳的錢打扮,還笑兒媳黃臉婆,兒媳直接辭職:我也等人養
    ,被當作保姆一樣看待,絲毫沒有得到尊重和愛護,結婚之前有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結婚之後卻要負責照顧公公婆婆照顧丈夫,要是孩子出生了,還要去照顧孩子,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時間,有時候還會被婆家人要求辭職在家帶孩子,最後成了一個全職保姆。
  • 婆婆要求帶孩子的時代已結束,新一輪藉口又出現,兒媳:怕了
    最不可忍的就是婆婆隨意進兒子兒媳的房間不敲門,如果兒媳覺得不方便,把門鎖上了,她還會在門口一哭二鬧三上吊,說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有些兒子兒媳為了避免婆媳矛盾,結婚後都會搬出去單獨住,但是,過去有很多婆婆不願和兒子分開住,就會在他們搬走一段時間後,自己拿著行李追過去,以帶孩子為藉口,要求和兒子兒媳一起住。
  • 當婆婆10年,只給大兒子帶孫子,小兒媳卻誇我,終於想明白原因
    前幾年,小兒子也結婚了,小兒媳也是很喜歡這個婆婆。經過一番思量,她終於明白自己作為婆婆深受媳婦喜歡的原因了。孔女士和丈夫都是普通職工,工資並不高,一輩子勤勤懇懇的。2010年,大兒子結婚時,夫妻兩當時的存款只有30萬。他們知道這筆錢並不多,對於在大城市打拼的孩子來說,想買房根本不可能。她和兩個兒子一早就說好了,一人20萬,至於用來幹嘛自己決定。
  • 兒媳管教孩子引婆婆不滿,氣結自捅7刀:孩子的教育是婆媳的戰場
    3月1日,安徽銅陵市公安局長江路派出所接到報警,一女子多處刀傷,疑似被他人傷害,經調查卻讓人苦笑不得,原來是兒媳教育孩子的方式不當,引婆婆流露不滿,兒媳怒火攻心又不能傷害婆婆,一氣之下拿起水果刀連捅自己七刀。經過民警盤問,脫離生命危險後的鄧女士直言:是我自己捅的,疼死了。婆媳在教育孩子上發生分歧乃至爆發矛盾,難道這是第一例嗎?
  • 情感解析:兒媳不理我,身為婆婆該如何應對?
    五、和你兒子有關係,小夫妻關係有危機,對丈夫不滿,波及家人。以上幾點,你試著對對號,有則改進,無則加勉,但有一條記住,你是長輩,你可以不理她,她不理你就有問題。婆媳關係確實是很微妙很難處理好的,這就需要婆婆和兒媳共同努力,只要共同努力,也會處理好的!
  • 「我都老了,咋給你們帶孩子」幾年後,大兒媳的報復婆婆真打臉
    我丈夫並非家中的獨生子,他還有一個弟弟,也就是我的小叔子,而婆婆一向都偏愛他這個小兒子,做任何事情都會先想起她的小兒子,還總會叫我的丈夫多多幫幫這個小叔子。
  • 丈夫車禍不幸去世:下定決心守寡,婆婆卻將我「趕出」家門
    大概是父女母子之間特殊的情誼牽掛,婆婆對兒媳的態度惡劣,大概可以理解成兒媳搶走了婆婆含辛茹苦拉扯二十多年的孩子,而對此,也有人曾經回復「阿姨,請您尊重我,確實你陪我先生走過了前半生,但他的後半生,需要我來陪著他走。」可有時造化弄人,意外先於明天到來,當維繫兩家人之間羈絆的年輕人離世,這段關係就將處於十分尷尬的局面。
  • 兒媳小產後,婆婆對鄰居說「調教兒媳」被聽到,摧毀兒子幸福婚姻
    對婆婆來說,兒媳婦要生孩子,傳宗接代。對兒媳來說,婆婆沒有丈夫的母親、孩子的奶奶、自己和直接的血統,但親朋好友總是和她近親。老四歲也總是吵鬧、和睦、婆婆善良、仁慈、兒媳婦賢惠、孝順。為什麼現在人口少,這種模範家庭卻鮮為人知。恐怕每個人的自私、欲望、想攜帶的東西都變多了,家庭之間的矛盾將暴露出來。
  • 「最年輕婆婆」婚禮上走紅,搶了兒媳風頭,兒媳全家全場黑臉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古以來,都說婆媳之間關係最難相處。兩個女人對於同一個男人的愛,而成為了家人。作為中間人的丈夫,也要懂得去處理好兩人之間的關係,不偏不倚。"最年輕婆婆"婚禮上走紅,搶了兒媳風頭,兒媳全家全場黑臉今天是這對新人林強跟陳麗的婚禮,宴會上請了很多親朋好友。林強家庭比較富裕,靠爸爸跟媽媽一起打拼有了現在的生活。一直在職場的媽媽,懂得保養,穿著有品位,很有氣質。
  • 兒媳懷孕生子,婆婆不理不睬還怨兒媳太嬌貴:我兒子累成保姆了!
    李小琴和丈夫的感情非常好。可是結婚的時候她就感覺婚後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婆媳關係的問題。丈夫的母親是從農村來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和他們都不同。可是卻偏偏喜歡指手畫腳。李小琴和丈夫做什麼事情婆婆都想管一管。
  • 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很早之前的家庭倫理劇,題材是中國家庭最常見的"婆媳關係"。 那些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這三位婆婆說出了實情。 一、囂張跋扈的對待,最後在養老院度過餘生 68歲的李婆婆:我這個人啊,其實從小脾氣就很暴躁,一直到我長大了結婚生子,都是囂張跋扈的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