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姆》:父女親情的背後,是對小眾群體受偏見的探討與反思

2020-08-22 悠悠雲出岫

豆瓣評分8.9分的《我是山姆》是傑茜·尼爾森執導的一部體現父女親情的電影。這是一部名字乍看上去像是隨便取的,平平無奇沒有體現電影的特點。但是看完影片後才發現,這個標題足夠好,不需要增添任何吸睛元素,那會讓它變得俗套。

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智商只有7歲的爸爸,在鄰居和與他一樣智商有缺陷的朋友們的幫助下竭盡全力照顧女兒。但好景不長當地教育官員發現了這個特殊的家庭,他們認為女孩想要健康成長,需要一個健全的家庭撫養。但是爸爸不想與女兒分離,他陰差陽錯之下請到了最好的律師幫他打官司,經過一系列鬥爭和努力,最後和女兒一起開心幸福的生活。

很多人看完電影後淚流滿面,感動於父親對女兒純粹無暇的愛和女兒為了和父親在一起向大人提出抗議。但是我卻覺得導演想表達的不止這些,我將從敘事手法、創作理念、人性探討三個方面來來分析這部作品。


01、兩個截然相反的家庭構成故事主副線,在這個對比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相互幫助的前提是善良和真誠

1.主線:山姆一家是別人眼中的缺陷家庭,但實際上過得溫馨美好

山姆的智商只有7歲,他的行為緩慢笨拙,與周圍人格格不入,有的時候還會做出讓人尷尬的舉動。山姆的經濟條件不好,因為智商受限,他只能在星巴克賺取微薄的費用養家。並且他只有一間狹小的房子,連給女兒單獨開闢一塊獨立空間的地方都沒有。

在外人看來,一個貧窮且智商低的人,不能給他的女兒露西帶來幸福和快樂,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露西和山姆之間是多麼的幸福。

山姆每天睡前都給露西讀兒童讀物,從來不會因為沒時間而推辭。他會陪露西去遊樂場,去吃餐館新出的食物。他會體貼鼓勵露西,不會因為露西失誤而責備他。

在我看來,山姆7歲的智商,正是他寶貴的地方,七歲意味著他不會用成人的眼光看待露西,而是平等的對待露西,給她平等的尊重。七歲意味著他始終保持著孩子一樣的心,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體貼尊重別人的感受。


2.副線:律師一家是別人眼中的完美家庭,但實際過得一地雞毛

律師她事業有成,外表大方靚麗,有優秀的老公和兒子,有豪車豪宅不缺錢,她是別人羨慕的對象。

但實際上雖然她能力優秀,卻處理不好和同事的人際關係,總是被隱隱約約的排擠。老公和一個更完美的女人有外遇,整天不回家。兒子疏遠她,她想盡辦法都搞不定他和兒子之間的關係,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兒子接受他。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她每天都在問為什麼自己這麼失敗,她每一天都在忍受內心的煎熬,卻還是做出驕傲的樣子,不肯低頭。

在我看來,律師在家庭環境中活得像個孤島的根源,不只是工作和生活失去平衡,還有心態失衡帶來的焦慮,焦慮不能解決問題,卻會製造問題。她越焦慮就會越急躁,越難以按下耐心解決問題。

3.主副線交織的劇情讓我們看見真誠與善良的力量

影片中這兩個家庭各自有各自的煩惱,山姆不想女兒被兒童福利機構奪走,律師想要和兒子和諧相處。兩個人互相幫助,最後兩個家庭變成了好朋友,其根源在於他們本質都是善良且真誠的。

律師的善良和真誠隱藏在內心中。律師雖然剛開始是不情願的幫助山姆,但隨著案件的進展,她被山姆和露西之間的情感打動,她想讓這個家庭變得完整。當山姆一度想放棄爭取露西時,律師自揭傷疤,告訴他不要輕易放棄,露西還在等你。而山姆始終保留著孩童的氣息,他的善良和真誠更是直白的。

如果兩個人都自私自利,不肯以心換心真心幫助對方,帶來的會是雙雙失敗的結局。善良與真誠就像芬芳的花朵一樣,會吸引陌生人前來,縮小心與心的距離。這樣的美好品德是人們建立信任的基石。

小結:

導演在故事中設置了兩組截然相反的家庭,一家是人人都羨慕的完美家庭,一家是人人都可憐的缺陷家庭。可完美的家庭並不完美,缺陷的家庭溫馨幸福。導演用這樣強烈的對比,來反差人們的認知,快樂不是隨著金錢而變化的而是心態。


02、導演構建兩種衝突,不僅有對親情的思考,更暗含對小眾群體的思考

導演設置任務物有其特殊的用意,電影不僅是對親情的討論,還暗含對小眾群體的思考。兩種衝突賦予電影更深刻的內涵。

1.導演用特殊家庭反襯普通家庭,凸顯親情的本質

導演選擇山姆這個只有7歲智商且貧窮的爸爸作為主人公,這與大多數現實家庭是截然相反的,不會讓觀眾有太多的代入感。但主人公家庭與現實家庭的強烈反差,更深刻地讓觀眾知道到底什麼樣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引起觀眾反思。

劇中隨處可見現實家庭的影子。比如,露西的同學在上臺向家長和學生講解知識時,他的爸爸為他準備的稿子裡有很多複雜單詞,小男孩時常卡殼,他的爸爸不斷提醒。不僅小男孩尷尬,他的爸爸也感到尷尬。

同樣的,律師的兒子給她打電話,「我和好朋友分開了」這對於他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事,他希望得到媽媽的安慰和幫助,但忙碌的律師只回了他一句「等媽媽回家再說」。等律師回到家想和兒子好好談談,律師的兒子卻不願意再和媽媽談論這個話題。

他們希望孩子們按照他們期望的那樣成長,不給孩子拒絕的機會。他們從不花時間與孩子交流,卻希望孩子變得聽話乖巧學習好,拿出去有面子。他們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還是說比起愛孩子,他們更愛「聽話乖巧學習好」孩子贏得的目光?

沒錢、智商不高,這都不是不會當父親的理由。孩子們需要的是真誠的陪伴,而不是用物質彌補精神上的缺席。孩子們需要的是體貼的鼓勵,而不是指責和批評。山姆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愛是孩子最需要卻最容易被大人遺忘的東西。

2.社會對小眾群體的兩種態度,促使小女孩真正成長

湯姆屬於小眾群體的一員。社會對於小眾群體有兩種態度,一種是鼓勵包容,一種是輕蔑歧視。

山姆在星巴克工作時,老闆顧客都對山姆很包容,顧客會露出真誠的笑容對他說謝謝,老闆會包容他的笨拙的動作。這一切都顯現出社會對山姆的友好。

另一種態度雖然人數少,但是對山姆和露西的影響卻很大。山姆和露西邀請她的同學小男孩來家裡做客。看到山姆笨拙的對雞蛋一遍一遍道歉,小男孩兒流露出心裡的輕蔑。他直接問「你爸爸怎麼了,好像一個智障」。

山姆的心理年齡年齡只有7歲,他對惡意與善意的辨別並不是很敏銳。這些輕蔑和歧視都被早熟聰慧的露西接受到了。毫無疑問露西是愛著他爸爸的,她難以接受別人對他爸爸的歧視,但她同樣也不想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露西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嘲笑,用虛榮包裹住自己,她對小男孩兒說,「他不是親生父親,她只是被領養的」。這個時候露西的內心是不成熟的。

但當兒童福利機構介入,她知道爸爸要離開時。在爸爸與虛榮之間,露西捨棄她的虛榮,她完全愛著她的爸爸。露西正視自己的內心,得到了真正的成長。

小結:

看似電影著重刻畫父女親情,但其實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都由社會對小眾群體的偏見引發。溫馨的背後是冷酷的現實,這不禁讓我深思,為什麼人們會對小眾群體施加偏見。



03、基於影片引發我對現實中小眾群體的深思

1.對小眾群體施加偏見之人,其實自己也是小眾群體

在影片中,善意對待是山姆的人很多,但偏見的看待山姆的人也不少。這些歧視表現在思想、行動、語言上。

思想:兒童福利機構沒有深入了解事實,僅僅因為山姆是智障,就奪走山姆的撫養權。

行動:山姆沒有點到喜歡吃的食物,在餐廳大喊大叫。周圍客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山姆。

語言:小男孩兒看到山姆對雞蛋道歉,輕蔑地說你的爸爸是智障嗎?

現實生活中對類似山姆的小眾群體的歧視也是常見的,知乎上有一位網友分享了現實中的故事。一位聽覺障礙者老師,只有在很大聲音的情況下,才能聽到別人說話。同學們發現之後,抓著老師的殘疾開玩笑,整個班級都沸騰了起來,他們美麗的皮囊下隱藏著一顆惡毒的心。

施加偏見者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俯視小眾群體。只有在歧視別的殘疾人的時候,才能慰藉他那顆脆弱而又可憐的自尊心。他們身體健全,但在心理上是不折不扣的殘疾人,與山姆相比他們才是小眾群體。

2、上帝關了一扇門,就會開一扇窗,小眾群體有它獨有的優勢

在我看來,之所以有些人會對小眾群體有偏見,是因為他們沒有深入了解小眾群體,只看到小眾群體的缺點,而沒有看到小眾群體的優點。事實上,小眾群體們樂觀,頑強,苦難磨練了他們的意志,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霍金被人們認為是當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他在21歲被診斷出漸凍人症,人生中3/4的時間都在輪椅上度過。他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更加積極樂觀面對生活。霍金說:「雖然我行動不便,也必須通過電腦發聲,但我的思緒卻在自由馳騁,得以探索關於宇宙的大哉問。」

正是因為經歷過苦難,他們才更珍惜生活,更加堅持能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那些打不到我們的,終究會讓我們更加強大。經歷過黑暗,才更加熱愛光明。這是他們獨有的優勢。

3、同情並非尊重,真正的尊重是人人皆平等,你無需為我破例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對待殘疾人,往往會帶上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就是同情。

比如對殘疾人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毫不猶豫的稱讚;在做事情之前,體貼的先為他們考慮一步;看到他們遇到麻煩,就上前幫助。可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些行為就是一遍遍告訴殘疾人,你我是不同的。

如同電影《觸不可及》中全身癱瘓的富豪菲利普和護工瑞德斯由僱傭關係成長為好朋友,就是因為護工瑞德斯從不用有色眼鏡看待菲利普的特殊,始終將菲利普當作普通人對待,不因為菲利普是殘疾人就特殊對待,這種略顯冷漠地平等,卻讓菲利普感到尊重,這種平等的尊重就是對待殘障人士最好的方式。

真正的尊重並非同情,同情是身為強者對弱者地體貼,這仍是一種不平等的表現。對於殘疾人來說,尊重就是人人皆平等,而你無需為我破例。像對待普通人一樣對待殘疾人,才是真正的尊重。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我是山姆》不僅表現了父女親情,同樣也表現了導演對社會的深刻思考。今天我從另類一種的角度解讀它,向觀影者呈現不同的感動。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除了告訴我們對於孩子來說,陪伴與傾聽才是他們最想要的。也給了我們一個思考題:怎樣才能消除社會對小眾群體的偏見。

相關焦點

  • 電影賞析——《我是山姆》
    同學們,一周的學習又結束了,這個周末老師為大家準備好了電影,快搬好小板凳,乖乖坐好,一起看電影吧~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由傑西·尼爾森Jesy·Nelson導演,西恩·潘Sean·Penn、達科塔·范寧Dakota·Fanning主演的《我是山姆
  • 《我是山姆》浮世蹁躚,不舍愛與溫暖 [深度好文]--豆瓣評分8.9
    《我是山姆》是由傑茜﹒尼爾森執導的一部親情片,集合了無數感人片段和超強演技班底,被2002年奧斯卡以及2002年青年藝術家獎等諸多獎項提名,豆瓣評分8.9。
  • 【2017殘障發聲月·Day 5】《我是山姆》:愛,拒絕被定義
    在法院的午餐時間,山姆為了表示對麗塔的感激,要為麗塔的午餐付帳,麗塔暗示山姆你經濟能力有限,可以不必這樣,這讓山姆很難過,他激動的回應說:「你如果和其他人一樣想我,我是沒有機會贏得官司的。這幕場景在我的工作中,同樣反覆出現。你們覺得我不能點菜、不能付帳、所以我不能照顧露西….」
  • 妮可·基德曼領銜《舞會》主演,探討小眾群體在好萊塢的生存現狀
    也就是說在電影方面,她已經逐漸轉型為小眾演員,出演獨立電影為主。2020年這位曾經大熱的女星,憑藉著《舞會》回到了大眾視線面前,不過該影片的受眾範圍還是有些小,至少在21世紀熱門的超級英雄系列面前,在特殊時期很少有觀眾們關心此類影片的上映情況。北京時間10月8日上午,妮可·基德曼領銜《舞會》主演,探討小眾群體在好萊塢的生存現狀。
  • 《弟弟的丈夫》:傲慢、偏見與反思
    暫且不提電影獲獎是否實至名歸,不得不承認的是,近幾年來以怪物、殘障人士、性少數群體和少數族裔為主角的影視作品的確越來越多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藝術表現力也越來越強,反倒是那些表現光鮮亮麗社會文化主流群體的作品乏善可陳——起碼就日劇範疇而言的確如此。
  • 解讀《我是山姆》:親情這件事,與完美無關,只和完整有關
    你的家庭可能並不處處完美,但他們給了你無盡完整的親情,讓你快樂成長到今天 。電影《我是山姆》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7歲的山姆,無意間,他收留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子,和她生下一個女兒。女兒一出世,母親就不告而別,丟下山姆和幼女相依為命。他開始學著換尿布。學著為嬰兒餵奶。學著哄整夜吵鬧的女兒睡覺。在一次露西的生日派對上,他被帶走了。
  • 《我是山姆》——愛,拒絕被定義
    《我是山姆》這部電影講述是一個智商只有七歲的爸爸,在一次意外情況下失去了自己女兒的撫養權,在世人的偏見下靠著朋友和律師的支持爭奪回女孩撫養權的故事。也許是因為自身沒有經歷過這種直白的父愛,所以很多幕場景都牽動著我的心。
  • 解讀《陽光普照》:一場親情和解的背後,是捨棄疏遠與偏見的結果
    導語家庭是受挫折時的避風港,同時也是誤解和偏見的溫床。在家中,你是被偏愛的那一個嗎?或者,你是被放棄的那一個嗎?電影《陽光普照》"您有幾個兒子?""一個,明年上醫學院。"明明有兩個兒子的駕校教練阿文面對學員八卦的提問,這樣的回答暴露了他內心對大兒子的偏愛和對小兒子的偏見。
  • 《我是山姆》:近20年依然經久不衰,父愛主旋律下的一些其它思考
    哪怕我不夠聰明,但我願意用生命來愛你。@奈奈姐姐《我是山姆》是一部我在很多網站上看過片斷或者簡介,但是一直不敢去看的電影,因為我淚點較低,知道這部片子一看必哭,事實果真如此。還沒到父女分離的時候,才看到山姆笨拙地照顧著剛出生的小露西,我就開始鼻子酸酸的了,這或者也間接證明了它是一部好片子,值得推薦。
  • 《我是山姆》
    《我是山姆《我是山姆(I am Sam)》是由傑茜·尼爾森執導的劇情片,由西恩·潘、達科塔·法寧、米歇爾·菲佛等主演,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相當於七歲孩童的父親,與有關當局爭奪女兒撫養權期間發生的故事。露西順利長大了,不但生得漂亮,而且聰明伶俐,雖然只有7歲,她的智力已經超過了山姆,山姆已經無法應付女兒提出的許多問題。乖巧的露西為了不讓父親傷心,故意遷就父親的智力水平,而這顯然不利於露西的智力和情感發育。這對特別的父女引起了社會工作者的注意,他們認為山姆不適合再撫養露西,把露西從他身邊帶走,為她找了一對正常人夫婦做養父母。
  • 《我是山姆》:一部讓你女朋友在你懷裡感動哭泣的電影!
    今天,小編為各位影迷朋友們推進一部絕對會讓她感動到淚流滿面的電影——《我是山姆》。電影講述了人世間最重要的一種情:親情,一個智商只有七歲的「傻子」父親和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兒之間的感人故事。影片全程把小編給看哭了,不得不被西恩.潘精湛的演技折服。
  • 豆瓣8.9《我是山姆》:絕美高智商小蘿莉和傻爸爸的幸福生活
    文|白茅如玉兒童節快到了,本來想介紹一部動畫片或者適合孩子看的科普記錄片,但想來想去還是打算推薦這部《我是山姆》。因為對孩子來說,去哪、玩什麼,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的陪伴。《我是山姆》上映於2001年,由西恩·潘和當時還是「小童星」的達科塔·范寧主演,豆瓣評分8.9。
  • 《爸媽不在家》:家庭背後的辛酸,親情缺位的反思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經濟上的焦慮換來了兒子親情上的缺失,而女傭的照顧和關愛則填補了這個缺口。親情與主僕情的碰撞成為電影的核心內容。通過小男孩的視角,電影在著重表達主僕情誼,電影更加的貼近現實生活值得品味,親情缺位讓人反思。n 在五個角色人物背後代表群體,映射出一個人的成長路徑1.
  • 重溫經典《我是山姆》,原來露西就是那個擁有鑽石的幸運女孩啊!
    《我是山姆》講述的便是這樣一位有智力障礙的父親與聰明女兒之間的故事。在星巴克做臨時工的山姆只有7歲的智商,一次偶然收留的流浪女使他成為一名父親。因為最喜歡披頭四樂隊的那首《天空中擁有鑽石的露西》,所以給剛出生的女兒起名露西。露西一出生母親便拋下她不辭而別,從此山姆開始了手忙腳亂的新手奶爸生活。
  • 《別告訴她》:在死亡真相的背後,探討親情和生命的意義
    但在紐約長大的碧莉認為知道自己病況是奶奶的人權,因此在華人家庭中上演一場中西文化衝突,中西文化的博弈不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探討的主題,在電影的細節之處,除了探討東西方文化差異之外,更多的還是向對親情對生命的思考。
  • 豆瓣高分電影《我是山姆》:成年人的生活,一地雞毛
    今天推薦的電影《我是山姆》,男主肖恩潘曾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這個173的小個子男人,不但風流倜儻,脾氣暴躁,才華橫溢,在各大電影節拿獎拿到手軟,還是麥當娜的前夫。 01 父女情包裹下的生活探討
  • 電影《我是山姆》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露西在山姆的細心呵護下慢慢地長大了,她發現爸爸不能看懂稍微複雜一些的故事。她在拒絕長大,希望和爸爸一樣。父女兩的生活是那麼幸福。   地區的教育官員發現了這個特殊的家庭,他們認為山姆沒有能力照顧露西,於是把露西帶走了。
  • 《我是山姆》:一個弱智的男人,3個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對女兒露西那一份深沉的父愛,感動了無數個觀眾,他告訴我們孩子最需要的是愛與陪伴,告訴我們如何堅持去愛,同時也教育了父母反思自己當下的行為。露西還沒長到8歲時,山姆都會給她講睡前故事。有個畫面我至今看來還頗受感動,當時露西生日,山姆為了讓女兒斷了對自己的念想,即便已經準備好了禮物,還是沒有送給她,等到探視日,山姆去見露西,小小的露西哭著罵山姆為什麼沒有出現,也沒有打電話給她。
  • 電影《我是山姆》告訴你答案
    電影《我是山姆》海報一場官司,數個面向,卻探討著相同的問題。楚楚可憐的眼睛,宛如小鹿般惹人憐愛,古靈精怪的想法,恰如鬼馬小精靈般調皮,金色的俏皮短髮、天使的可愛笑顏,這樣一個美麗的小女孩,正是山姆的女兒-露西;在山姆的眼裡,露西就如鑽石般閃耀,同樣的,在觀眾們眼裡露西也是這般耀眼;當然,露西受人喜愛的原因不僅只是外貌而已,更多的來自於她的個性。
  • 《我是山姆》——推薦2001年經典劇情片 豆瓣8.9分
    《我是山姆(I am Sam)》是由傑茜·尼爾森執導的劇情片,由西恩·潘、達科塔·法寧、米歇爾·菲佛等主演,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相當於七歲孩童的父親,與有關當局爭奪女兒撫養權期間發生的故事。》》一個患有智障的單親父親與女兒間關乎愛的故事,《我是山姆》中借這樣一對父女曲折的親情呈現著暖心的溫度,西恩潘飾演的父親山姆在電影中並非讓人感覺到父愛有多麼的偉岸,而是以最為淳樸的點滴令觀眾深深愛上了這位父親,親情的動容全然無法讓人擁有一絲的抵禦。》》好幾次的眼淚泛濫,雖沒流出來,實已經感動不已。